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HK$
47.0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HK$
65.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HK$
78.2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HK$
55.8
《
收尸人
》
售價:HK$
72.8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編輯推薦: |
最新法律政策全书系列选取热点法律问题,全面准确收录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性文件,并进行合理分类,是广大公众及相关实务人士查阅、解决有关法律问题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颁布的各项法规、政策性文件,结合实务操作的需要,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刑事法律、政策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通过合理的分类方便读者检索与应用。
|
關於作者: |
中国法制出版社,司法部主管主办的中央级法律图书专业出版机构,是法律、行政法规的权威出版机构。
|
目錄:
|
一、总则
一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0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8年10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
(2020年5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10年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2007年8月28日)
二刑法的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7年9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
(2001年12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2011年4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
(2015年10月29日)
三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
(2017年3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
(2017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通知节录
(2015年3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年1月11日)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节录
(2013年12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1999年6月25日)
四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1年4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2011年4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通知
(2010年11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节录
(2010年6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
(2009年5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节录
(2014年10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0年12月13日)
五刑罚的具体运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缓刑犯在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应否认定为累犯问题的批复
(2020年1月20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认定累犯如何确定刑罚执行完毕以后五年以内起始日期的批复
(2018年1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跨省异地执行刑罚的黑恶势力罪犯坦白检举构成自首立功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10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009年3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010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
(2004年3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98年4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罪犯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裁定应如何处理的意见
(2012年1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
(2016年11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012年8月8日)
二、分则
一综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
(1997年12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6年9月9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的通知
(1997年12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
(2002年3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
(2003年8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
(2007年10月2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
(2009年10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
(2011年4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
(2015年10月30日)
二危害国家安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
(2020年10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
(2014年9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1月17日)
三危害公共安全罪
1破坏公共设施、设备类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8年9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年6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8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1月15日)
2涉枪、涉爆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2018年4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
(2018年3月8日)
公安部关于印发《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的通知
(2010年12月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1月16日)
3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2019年1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2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5日)
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
(2009年9月11日)
4责任事故及其他类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
(2019年10月21日)
应急管理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的通知
(2019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12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关于严格依法及时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通知
(2008年6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3年5月14日)
四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019年8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4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0年3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5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11月3日)
2走私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11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8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5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1年4月26日)
3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1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019年7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
(2017年6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9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10年10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9年11月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8年11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0年12月1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整治非法证券活动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8年1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性质认定问题的通知
(2011年8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4年3月25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
(2008年4月18日)
4侵害知识产权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节录)
(2020年11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节录)
(2020年10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节录)
(2019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4年12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7年4月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2020年9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2011年1月1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5年10月13日)
5扰乱市场秩序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3年11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依法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伪基站设备案件的意见
(2014年3月14日)
五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2015年12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办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见》的通知
(2015年3月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9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的通知
(2010年3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2013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2000年1月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2013年10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5月8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所工作人员能否成为虐待被监管人罪主体问题的批复
(2015年2月15日)
六侵犯财产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7年5月9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强迫借贷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2014年4月17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2001年5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6年1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11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05年6月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1年3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1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3年4月2日)
七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扰乱公共秩序罪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严惩利用未成年人实施黑恶势力犯罪的意见
(2020年3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10月21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9年9月2日)
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问题的通知
(2019年10月20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7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4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4月9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9年2月28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6月27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7年1月25日)
|
內容試閱:
|
最新刑事法律政策全书规定了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明确规定了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准确理解并适用刑法,有利于保护社会主义全民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刑事领域的常用规范性文件,通过合理明晰的分类,分专题予以收录,方便读者查找刑事方面的法律文件。
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我国于1979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形成了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主要围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安全生产、金融市场秩序、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的刑法治理和保护等方面规定。以下将对本次修订重点内容作具体介绍:
一、十二至十四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要负刑事责任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作出了修改完善,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规定,明确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需要符合如下条件:一是所犯罪名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二是侵害结果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三是主客观方面综合评价要求情节恶劣;四是程序上需要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最后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与2020 年12月26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衔接问题,将收容教养修改为专门矫治教育。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调整刑事责任年龄既严厉制裁了社会危害严重的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也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二、对特殊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作出规定
针对实践中性侵未成年人等犯罪案件较为突出的问题,《刑法修正案(十一)》作了多处补充完善:对于奸淫幼女犯罪,本次修订在《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强奸罪】中,明确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情形适用更重的刑罚。对于特殊职责人员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新增一条规定:对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负有监护、收养、看护、教育、医疗等特殊职责的人员,与该未成年女性发生性关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猥亵儿童犯罪,本次修订对《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第三款【猥亵儿童罪】进行了修改,规定了加重量刑的具体情形。
三、高空抛物等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将入刑
近年来,高空抛物、坠物事件不断发生。乘客仅因琐事纷争,对正在驾驶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实施暴力干扰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此类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继2020年5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并对严重干扰运输秩序和危害运输安全的问题作出规定后,本次修订也在《刑法》中对高空抛物犯罪、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犯罪进行了单独规定。明确此类行为的刑事责任,有利于增强民众法治意识,增强预防和震慑效应,减少和遏制悲剧的发生。
四、完善惩治食品药品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与2019年8月26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作好衔接。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本次修订对假劣药的范围作出调整后,同步调整《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第一百四十二条【生产、销售劣药罪】,以便行刑衔接。二是增加妨害药品管理秩序犯罪,将此前以假药论的情形以及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等单独规定为一类犯罪。三是修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增加药品监管渎职犯罪,进一步细化食品药品渎职犯罪情形,增强操作性和适用性。上述规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有助于实现涉药品犯罪刑法判断标准的建立。
五、强化公共卫生刑事保障
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和需要,《刑法修正案(十一)》修改《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进一步明确新冠肺炎疫情等依法确定的采取甲类传染病管理措施的传染病,属于本罪调整范围。同时,补充完善构成犯罪的情形,增加拒绝执行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等犯罪行为。上述规定有利于补齐公共卫生刑事法治保障的短板,为有效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的犯罪行为提供明确法律依据。
对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了相应规则。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生物安全,防范生物威胁,与2020年10月17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相衔接,《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三类犯罪,即非法从事人类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犯罪,严重危害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安全犯罪和非法处置外来入侵物种犯罪。上述规定对于遏制相关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科技力量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此外,《刑法修正案(十一)》与2020年2月24日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相衔接,将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增加规定为犯罪,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发生。
六、对知识产权犯罪相关规定进行大幅度修改
本次修订是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以来,第一次对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作出修改完善,涉及知识产权犯罪条款八条,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知识产权犯罪中除了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一条未作修改外,其他都作了修改,还另外补充了一条。整体来看,修改较多、变化较大。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二百一十五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二百一十九条【侵犯商业秘密罪】等有关规定作出修改完善。比如,适当提高上述犯罪的刑罚,进一步加大惩治力度;根据实践需要,与修改后的2020年11月11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年10月17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19年4月23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衔接,增加侵犯服务商标犯罪规定,完善侵犯著作权罪中作品种类、侵权情形、有关表演者权等邻接权,以及完善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形等;完善有关犯罪门槛规定等。
七、严惩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
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对有关金融犯罪惩治力度。非法集资行为不仅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更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社会危害性较大。本次修订提高了第一百七十六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法定最高刑,调整集资诈骗罪的刑罚结构,加大惩处力度。
非法讨债可能引发故意伤害、非法侵入住宅、非法拘禁等多种犯罪行为,往往还涉及共同犯罪等问题,给司法实务处理增加了难度。2019年4月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软暴力非法讨债进行了规定,《刑法修正案(十一)》在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采取暴力、软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贷产生的债务以及其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并以此为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此举有利于严惩犯罪行为,强化事前预防,减少受害人可能受到的侵害。
八、将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认定为犯罪
社会上发生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等事件,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破坏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正义底线,应当专门规定为犯罪。《刑法修正案(十一)》将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同时规定组织、指使他人实施的,从重处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