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HK$
110.9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內容簡介: |
四川省是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的省份之一,贫困面宽、贫困量大、贫困程序深的特点突出。全省各级各部门始终将精准作为生命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的政治责任、*的民生工程、*的发展机遇,通过构建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供给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社会动员体系、责任落实体系和监管考评体系等措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本书内容重点介绍了四川省具有典型代表的贫困地区情况,并着重介绍了当地政府通过创新新方式实践脱贫致富的做法,以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
關於作者: |
裴泽庆,博士,二级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校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现代政党政治、基层民主与治理、公共决策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主研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5项。
胡雯,教授,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区域经济教研部主任。第十三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人选,第十一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规划课题通讯评审专家。
|
目錄:
|
大山深处贫困彝寨的蝶变昭觉县谷莫村党建引领脱贫奔康创新之路 01
绣花功夫针针准 众志成城拔穷根道孚县麻孜乡党群携手同奔小康路 49
贫困山区变美丽富饶景区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的实践探索 91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锦江实践 145
镇主导、村抱团、户参与 同心共筑小康梦苍溪县三会村集体经济从零到强的嬗变之路 181
后 记 225
前言总序
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股实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号角,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总序
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股实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号角,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川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战略地位显著、发展责任重大、开放任务艰巨。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和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2019 年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持续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四川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区域,聚焦农村、深入推动党建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突出国企改革,以大党建助推经济大发展;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实践中铸就群众决定、群众提议、群众评价的为民服务模式,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城乡治理模式;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积极推动以法治为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将新思想新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过程,推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改革,以全面创新改革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以产业园区推动高水平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夯实数字要素价值实现的新经济基础;始终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上进行持续的探索;始终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勤力推动大山深处贫困彝寨脱贫奔康的"蝶变",绘就党建引领特殊连片贫困地区发展之路的实践画卷;始终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形成"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新局面;始终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时点上,收集、整理和刻画这些实践中涌现出的基层案例,既能够在微观上充分体现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历史进程,又能在细节层面展示四川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的地方实践与基层探索。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方面开展理论研究,既是对奋斗历程的回顾,又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系统归纳四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举措、特色和亮点工作,评价完成效果,总结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经验,具体分析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收集提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在理论上对四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在实践上为四川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积累经验和给予启示。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科研工作是党校(行政学院)发展的基础支撑,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行政学院)的基本任务。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理论研究,是党校(行政学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党校(行政学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表达。为全面总结梳理四川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充分整合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科研力量,开展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和扎实的调查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包括省、市(州)、县(区)三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工作人员,其中既有在多个岗位上锻炼、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实践能手,也有在相关专业领域有着丰富建树的研究专家。经过各个课题组的深入调研和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一本理论专著和五本案例集,一本专著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四川实践与探索》,五本案例集分别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提升党建引领能力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共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创新案例研究丛书(四川卷)"。理论专著主要根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对四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理论总结,围绕四川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案例集主要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提升党建引领能力等内容,从基层实践的角度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川实践。丛书按照探究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故事性相统一的原则,兼顾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力求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干部教学的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参考。希望通过党校(行政学院)对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和实践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贡献四川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献礼。
裴泽庆
2020年6月
前言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与此相对应,根据我国相关数据统计,中国贫困人口从 1978 年 12 月的7.7 亿人下降至 2020 年3 月的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至 0.6%。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调整过去以区域瞄准为主的扶贫开发模式,确立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明确到 2020 年实现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这一目标的如期完成,意味着中国将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年3 月6日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始终坚持并适时调整的大规模反贫困战略,无疑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川省是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贫困面宽、贫困量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突出。全省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 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四川脱贫攻坚提出重要要求。四川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并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全省各级各部门始终将"精准"作为生命线,狠下"绣花"功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构建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供给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社会动员体系、责任落实体系、监管考评体系等措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年均脱贫人数达到104万人以上,21世纪第一个10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20012010年)年均脱贫人数(70万人)的1.49倍,打破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格局,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20162018年,在国家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四川被列为综合评价好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四川脱贫攻坚的工作,指出:通过这几年实打实硬碰硬、一仗接着一仗地打下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在202O年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总结回望精准脱贫一路走来的历程,既能全面展现脱贫攻坚中上下各界同心协力、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与实践探索,也能深刻总结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宝贵经验与重要启示,为2020年后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并为成功转向聚力治理"相对贫困"奠定基础、提供借鉴。四川作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少数民族聚居和集中连片贫困特征突出的省份,在脱贫攻坚中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同时,也形成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经验和突出成效。我们期望以生动的案例方式,将四川的实践探索呈现给大家,让大家走进四川的绿水青山,走进独特的民风民俗,也走进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中。书中案例既涵盖甘孜藏区、凉山彝区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巴中、广元这样深处秦巴山区的革命老区,讲述这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艰辛激荡的奋进,还涵盖成都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讲述其"不留一处死角"治理相对贫困及对口帮扶藏区贫困地区的努力与创新。应该说,中国的反贫困成果根植于自身历史发展和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演进中的努力探索,凝聚了全国上下共同的群体性智慧。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满怀期盼地展望"后脱贫"时代幸福中国的美丽图景,也希望通过呈现给大家的这些实践探索"星火",为当代如何在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持续有效推进减贫事业提供思考。
胡雯
2020 年6月
|
內容試閱:
|
总序
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股实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号角,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四川省作为我国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中战略地位显著、发展责任重大、开放任务艰巨。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四川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和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持续用力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繁荣发展、现代治理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2019 年全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
在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持续开展了系列探索和实践。四川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区域,聚焦农村、深入推动党建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突出国企改革,以大党建助推经济大发展;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在实践中铸就群众决定、群众提议、群众评价的为民服务模式,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城乡治理模式;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积极推动以法治为保障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将新思想新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过程,推动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改革,以全面创新改革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持续以产业园区推动高水平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夯实数字要素价值实现的新经济基础;始终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将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在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上进行持续的探索;始终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勤力推动大山深处贫困彝寨脱贫奔康的"蝶变",绘就党建引领特殊连片贫困地区发展之路的实践画卷;始终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形成"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新局面;始终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持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时点上,收集、整理和刻画这些实践中涌现出的基层案例,既能够在微观上充分体现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历史进程,又能在细节层面展示四川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进程中的地方实践与基层探索。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重要方面开展理论研究,既是对奋斗历程的回顾,又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系统归纳四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举措、特色和亮点工作,评价完成效果,总结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经验,具体分析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收集提炼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在理论上对四川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进行全面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在实践上为四川在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积累经验和给予启示。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指出,科研工作是党校(行政学院)发展的基础支撑,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是党校(行政学院)的基本任务。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展理论研究,是党校(行政学院)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党校(行政学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重要表达。为全面总结梳理四川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充分整合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学科研力量,开展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和扎实的调查研究。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包括省、市(州)、县(区)三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工作人员,其中既有在多个岗位上锻炼、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实践能手,也有在相关专业领域有着丰富建树的研究专家。经过各个课题组的深入调研和反复打磨,最终形成一本理论专著和五本案例集,一本专著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四川实践与探索》,五本案例集分别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提升党建引领能力的四川实践案例研究》,共同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创新案例研究丛书(四川卷)"。理论专著主要根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对四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实践和探索进行理论总结,围绕四川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案例集主要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推进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提升党建引领能力等内容,从基层实践的角度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四川实践。丛书按照探究性、理论性、实践性和故事性相统一的原则,兼顾理论价值与实践启示,力求在促进学术交流和干部教学的同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参考。希望通过党校(行政学院)对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和实践的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贡献四川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献礼。
裴泽庆
2020年6月
前言
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与此相对应,根据我国相关数据统计,中国贫困人口从 1978 年 12 月的7.7 亿人下降至 2020 年3 月的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的97.5%下降至 0.6%。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调整过去以区域瞄准为主的扶贫开发模式,确立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明确到 2020 年实现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这一目标的如期完成,意味着中国将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年3 月6日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始终坚持并适时调整的大规模反贫困战略,无疑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川省是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贫困面宽、贫困量大、贫困程度深的特点突出。全省有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 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四川脱贫攻坚提出重要要求。四川各级党组织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脱贫攻坚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摆在突出位置,并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开展。全省各级各部门始终将"精准"作为生命线,狠下"绣花"功夫,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构建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供给体系、资金投入体系、社会动员体系、责任落实体系、监管考评体系等措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年均脱贫人数达到104万人以上,21世纪第一个10年扶贫纲要实施期间(20012010年)年均脱贫人数(70万人)的1.49倍,打破了以往新标准实施后减贫人数逐年递减的格局,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迈出坚实步伐。20162018年,在国家对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四川被列为综合评价好的省份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四川脱贫攻坚的工作,指出:通过这几年实打实硬碰硬、一仗接着一仗地打下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
在202O年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总结回望精准脱贫一路走来的历程,既能全面展现脱贫攻坚中上下各界同心协力、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与实践探索,也能深刻总结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宝贵经验与重要启示,为2020年后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可持续脱贫,并为成功转向聚力治理"相对贫困"奠定基础、提供借鉴。四川作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差异较大、少数民族聚居和集中连片贫困特征突出的省份,在脱贫攻坚中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同时,也形成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创新经验和突出成效。我们期望以生动的案例方式,将四川的实践探索呈现给大家,让大家走进四川的绿水青山,走进独特的民风民俗,也走进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中。书中案例既涵盖甘孜藏区、凉山彝区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巴中、广元这样深处秦巴山区的革命老区,讲述这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艰辛激荡的奋进,还涵盖成都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讲述其"不留一处死角"治理相对贫困及对口帮扶藏区贫困地区的努力与创新。应该说,中国的反贫困成果根植于自身历史发展和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演进中的努力探索,凝聚了全国上下共同的群体性智慧。站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满怀期盼地展望"后脱贫"时代幸福中国的美丽图景,也希望通过呈现给大家的这些实践探索"星火",为当代如何在平衡好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持续有效推进减贫事业提供思考。
胡雯
2020 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