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HK$
89.4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HK$
67.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HK$
110.7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HK$
132.2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HK$
55.8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HK$
47.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HK$
55.8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HK$
55.8
|
編輯推薦: |
●从金中都到元大都,从明清到20世纪50年代,探寻千年北京形象变迁
●城墙城门,宫殿庙堂,看尽故都北京的帝王梦
●《马可波罗游记》《京华烟云》,说不尽的帝都文学梦
|
內容簡介: |
作为首都的北京在*近千年的发展中,受到各种偶然或必然因素的制约,最终成为我们今天所熟识的城市。本书作者从城市形象入手,结合历史背景,以符号学理论来诠释北京城市形象的演变过程,分析那些留存在文学作品中的记忆片段,试图唤起读者对各种城市生活的共鸣和反思。作者尤其擅长细腻而感性的描写,在历史的融会贯通中,串起帝王宏图与市井生活,同时借助国外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并结合亲身体验,为读者呈现出另样的北京城市史。
|
關於作者: |
王妍慧,1978年生,文艺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中文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文艺学、城市文化,参与撰写的《普希金新论》获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目錄:
|
目录
自序1
绪论一座城,留给人的是什么?1
第一篇帝制时代的北京城市形象
第一章金中都的城市形象34
第一节完颜亮与他的理想35
第二节金中都城市形象的物质文化符号42
第三节金中都的文学记忆44
第二章元大都的城市形象48
第一节忽必烈与他的理想48
第二节元大都城市形象的物质文化符号52
第三节元大都的文学记忆58
第三章明清北京的城市形象66
第一节朱棣与他的理想66
第二节明清北京城市形象的物质文化符号68
第三节明清北京的文学记忆72
第二篇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市形象
第一章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市规划79
第一节北洋政府时期的近代都市规划79
第二节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化都市计划85
第三节日伪统治时期的《北京都市计划大纲》89
第二章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形象的物质文化符号94
第一节公园94
第二节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101
第三节大学105
第四节博物馆111
第五节图书馆118
第六节报刊121
第三章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形象的文学记忆128
第一节民国时期北京人的生活环境131
第二节民国时期北京人的公共话题141
第三节民国时期北京人的社会生活148
第三篇1949至1978年之间的
北京城市形象第一章1949年后的北京城市规划161
第一节1953年北京市规划草案162
第二节1958年总体规划178
第三节1973年总体规划182
第二章1949至1978年之间北京城市形象的物质文化符号184
第一节天安门广场与长安街184
第二节20世纪50年代十大建筑201
第三节单位大院209
第三章1949至1978年之间北京城市形象的文学记忆219
第一节1949至1978年之间北京作家创作的文学环境220
第二节1949至1978年之间北京人的公共话题224
第三节1949至1978年之间北京人的社会生活231
尾声237
后记259
|
內容試閱:
|
自序
来京十六载,从开始的迷茫与排斥,到后来的研究和探寻,再到现在的喜爱与呵护,我想我是恋上这座城了!
我向来敬畏历史,因为不懂或者不擅长。高中时代,我的成绩几乎门门优异,唯独历史学习我不得其法。所以这些年,我内心对历史是敬而远之的。但是北京,为我开启了历史学习这扇大门。2013年的初夏,在来京十年后的某个傍晚,我在颐和园中映着夕阳消耗卡路里时,突然爱上了北京。我觉得颐和园太美太宁静,而只有北京这座城才有这样美的园子,只有北京这座城才会有这样沉静的园子。从那一刻起,我洗心革面,开始细细地品味北京及她的历史。
近几年,我走了北京很多地方。越走越虔诚,越走越觉得自己轻薄,越走越觉得我迈出的每一步都那么有分量,原因只有一个: 脚下的土地太厚重!我踩在几千年的历史上,我踩在多少文人墨客的书香中,我踩在多少代人的肩膀上!老舍在《想北平》中这样写: 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写北京的这种冒犯之感被老舍先生道了出来。如果老舍先生知道的尚且只是牛的一毛,那我所知道的恐怕连这一毛都要去掉半根儿了。但我也如先生一样,是真爱这北京啊!我一直觉得,只有爱北京的人才有可能写好北京,也只有爱北京的人来写北京,北京在世人面前的模样才能清晰、明确,北京的幻象才能最终呈现出来。而这幻象,好比花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雾都伦敦,有了它,北京的发展才能更持久绵长、才能更有竞争力。这种竞争力会是北京经济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有力护卫和后盾!
然而,我对北京的这种爱,实在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说这种爱是一种赤子情,一种焦灼感,一种惋惜或眷恋的情绪,仿佛都不对。她是一种内化于心的沉甸甸的东西,只有写出来,用文字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思考的那点东西写出来,似乎才能告慰一下这种爱,哪怕写得浅薄,哪怕写出的一二都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