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HK$
76.2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HK$
54.9
|
編輯推薦: |
傣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过程,承载着傣族生态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是中华民族多样性、原生性的文化代表。它以其自身生活方式存留的文化形态具有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活态传承价值,它们在塑造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交礼仪和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是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战略思想下梳理关于傣族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种类以及传承发展的综合性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滇西民间工艺调查及传统发展研究(20YJA760025)的阶段性成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源流与历史脉络的详细梳理和研究,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的成因、技艺流程、工艺特征及发展现状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与分析,针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文化生态的视角提出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策略。
|
關於作者: |
侯小锋,男,重庆人,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200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2003年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201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曾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其中《滇西民间工艺调查及传承发展研究》项目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白族民族民间工艺与当代旅游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白族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巡展》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获得国内外设计大赛奖项数十项,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专著2部。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民间工艺与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解梦伟,女,洛阳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设计师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设计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曾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民委、省级课题,荣获多项国家级设计奖项,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出版专著1部。《云南造物设计史》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苍洱连璧》课题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项目立项。主要从事现代设计理论与实践、民间工艺与文化产业研究。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西双版纳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概述1
第二章贝叶经制作工艺45
第三章制陶工艺69
第四章竹编工艺117
第五章织锦工艺149
第六章剪纸工艺183
第七章制伞工艺229
第八章造纸工艺247
第九章花丝工艺275
第十章民居建筑营造工艺299
第十一章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发展趋向323
附录一 基于文化认同的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方法及途径构建363
附录二 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活态传承机制371
参考文献385
后 记39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西双版纳古称勐泐,在古代傣语中为勐巴拉娜西,其意为理想而神奇的乐土[1]。它以当地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民风,以及茂密的原始森林与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而闻名于世,成为镶嵌在祖国南疆的一颗绿宝石。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聚居地位于我国西部边陲的云南省最南端,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边境门户及对外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与旅游的窗口,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输出与输入的重要驿站、桥梁与纽带。西双版纳北面与普洱市接壤,东北面与江城县相接,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面和西南面与老挝、缅甸接壤,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全境属于横断山系纵谷地带的最南端,东部为无量山山地,西部为怒山山地,两山以澜沧江相隔,自北向南倾斜并逐渐向东西两翼扩散,呈帚状纵贯全境。[2]西双版纳地区不仅地域广阔、资源丰饶,而且该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生活在亚热带自然气候中的西双版纳人,通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具备了基本的生存本领与艺术审美特质。在其历史文化艺术发展的长河里,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方面,他们以原始拙朴的自然物品创造出了功用丰富的生活用具与艺术品,形成了独具特色、集实用和审美于一体的传统手工艺体系。其工艺品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其中较为典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种类有贝叶经制作工艺、西双版纳傣族织锦工艺、西双版纳慢轮制陶工艺、西双版纳剪纸工艺、西双版纳竹编工艺、西双版纳制伞工艺与西双版纳造纸工艺等传统手工艺。这些纷繁的工艺种类和精湛的手工技艺凝聚着西双版纳人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有些工艺已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所包含的技艺、艺术和精神文化都不同程度地代表了西双版纳人对该地区文化与经济的贡献与成就,也为繁荣地域文化经济以及不断发展与延续我国传统工艺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值得继承和发扬。在古代,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作为中国传统的生产行业,传统手工艺是除农业之外较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形式,主要以工厂或者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分为宫廷手工艺和民间手工艺。从广义上来讲,传统手工艺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一种类别,其历史悠远,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从不同的科学视角来加以关注。[3]作为独立于农业之外的重要行业,手工艺行业是记录人类经济、生产生活、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不断发展与变迁的物化形式,也是由主体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的。[4]它代表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生产活动的不断更新和提升,在伴随当地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时发展了族群自身,为每一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并因其旺盛的生命力带动了当地的文化与经济繁荣,也为传统文化艺术的延伸注入了活力。可以说,手工艺凝聚了农耕社会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优点,成为两个不同学科的交融点,也是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所以,西双版纳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就是当地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发展的缩影。它承载着西双版纳地区民族生态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存续发展之道;它既是少数民族精神信仰、生活生产和行为范式的载体,也反映出该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华民族多元性、本真性与包容性的文化表征。随着现代化和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现代人们消费观念和艺术审美观的改变,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呈现出普遍消退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梳理,探寻其传承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从人类学、经济学、艺术学等视域下提出适合西双版纳地区的发展策略,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一定的参考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各行各业相继经历了社会转型,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与手工艺行业的没落对其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明显。云南边疆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族群文化与艺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现代工业文明与传统农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使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流文化的冲击,使西双版纳地区的许多手工艺进行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也影响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当地绝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逐渐被工业化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有些传统手工艺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在近三年的调研期间,笔者发现西双版纳地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消解现象随处可见。例如,新型的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与复合材料制品等不同程度地取代了生活中使用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竹编、藤编等工艺制品,而且整齐划一的砖混结构瓦房建筑也取代了西双版纳地区较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加上当地的政商界与部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使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因社会经济发展而濒于衰亡,因此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民间工艺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在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过程中,文化涵化[5]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导致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也慢慢变味与衰落。从文化艺术发展角度来讲,传统手工艺是西双版纳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世代存续于西双版纳地区的不同环境之中,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繁衍才能存延下去,这需要大众的参与、政府的保护与社会的支持,否则一切的传承与发展策略都将难以为继。众所周知,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所包含的多样性文化犹如人类的个体基因一样既相似又有所区别,各个国家的各族人民都是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向前发展,而单一的个体或者单一的族群既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自身进化,也无法应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如果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受到破坏,就容易使人类文化遭受断裂甚至消失。有学者曾提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个观点已被当今社会和各国人民所接受。如果某个民族一旦失去自身独特的文化,它的文化基因所承载的精神与情感就不复存在,随之族群性也会逐渐消失,而成为被同质化的个体或者族群。诚然,传统手工艺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和其他文化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体系。民族民间手工艺作为文化的物化存在形态,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遗存,这些异彩纷呈的手工艺既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表征,也影响着我国各民族生产生活、社交礼仪和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所以,保护、传承与发展西双版纳传统手工艺,既是维系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自身的繁衍生息,也是人类民族文化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整体发展来看,当今的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较为明显。许多民间工艺已经脱离了农耕文化的土壤,在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语境下产生了变异,出现了一些文化涵化的民族工艺现象,以及极简民族化的特征,但从社会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由于旅游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兴起而使社会各行业得到了新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虽然全球化文化产生过程中民族民间工艺的异化是单向的,但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变异是全球与本土的双向互动,二者在不断适应和选择中找到平衡点,使文化场域的概念不断变化传统与现代的内涵不断发展变迁,边界不断被模糊,传统民族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断消解与再建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意见,阐明了发展传统工艺的长远规划战略。这代表着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模式是民族传统工艺新时期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未来趋势。因此,以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作为西双版纳传统手工艺的核心竞争力的引擎,削弱它对政府保护的依赖性和对旅游市场的依附性,使之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文化艺术产业,而且有其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让政府、社会企业、研究工作者参与其中并发挥真正的效用这样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才有可能持续。少数民族民间工艺要在现代社会中存续和发展,应该是取决于本民族的一种具有理性与适应性的自衍选择,民族特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实现其自身价值,开辟其研发与保护并重的良性发展之路,需要在维持本民族的传统和其独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传统的产品化设计及创新衍化能力,以使之转型成为既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兴产业。
笔者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的田野调研、考证、访谈及对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文化、艺术特征、种类及传承发展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种类和特点进行较为系统的分类研究,并与周边地区民族工艺中的剪纸、织锦、陶艺、造纸等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剖析它与周边地区发展较好的民族工艺之间的差距,找出周边地区民族工艺发展的优势以及现阶段传承与发展模式、采取的有效机制、实施途径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比如临沧的造纸技艺、德宏的剪纸和陶艺等。力争立足于当地的历史及文化,对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民族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针对西双版纳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及其成因、技艺流程、工艺特色及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并尝试从西双版纳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艺术审美特征入手分析其传统手工技艺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动因,以此阐述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与当地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精神信仰、人生价值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原生性、活态性、传承性和多样性面临冲击的潜在动因,探索影响西双版纳地区传统的文化传承与活态发展的制约因素,查找出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出现普遍消退现象的根源。进而以文化生态理论为指导,提出西双版纳地区民间工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即建立传统工艺活态保护区以及从少数民族手工的发展规律出发,探寻其发展的理论依据、实践策略与实施的有效途径,使之逐渐成为西双版纳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以提升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民间工艺再生产功能和文化产业链延伸,实现其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探索以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核心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本土化道路。本书着重从西双版纳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出发,探究西双版纳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的本质。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的主体性、原生性和多样性才是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根本属性。在文化旅游背景和现代工业化背景下发展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必须恪守这些根本属性,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本书完整呈现了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民族原真形貌与形态体系。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民间艺人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走访调查,笔者获取了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原生性主体对待传统文化及旅游开发的态度,收集了他们对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同时,笔者了解了大众在旅游文化情境下和现代工业化背景下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认知与期待。以此,笔者分析了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结合当代社会转型,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做了生存处境、承延与转变等问题的多维度思考与探索,以期为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存续与发展再添新色。
[1] 贾冬婷. 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JOL] . 三联生活周刊,2014(22)[2014-05-28]. www.lifeweek.com.cn. 2014052844515.shtml.
[2] 郭家骥. 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M] . 张文力,译.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24.
[3] 韩波. 中国民俗造物研究[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1.
[4] 钟敬文.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270.
[5] 文化涵化亦译文化本土化 文化本色化,是文化人类学用语,是指由于文化接触而形成的文化融合、文化交流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