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HK$
333.8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HK$
132.2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HK$
99.7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HK$
210.6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6.1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7.3
|
內容簡介: |
心理文化学是从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问。本书是采用心理文化学视角研究日本人、日本国的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梳理了“日本论”的学术脉络,明确了心理文化学的学术定位;中编围绕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四个维度展开分析,是在心理文化学视角下对日本人在人类“生存谱”上的定位;下编是对日本国家行为的分析,阐述了心理文化学对日本国家和国家行为的认识。这三个部分涵盖了心理文化学视角下日本人和日本国家研究的主要方面,整体上呈现出心理文化学学术体系的样貌,是心理文化学在研究国家行为方面的一个应用。
|
關於作者: |
尚会鹏,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侨大学心理文化学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从事日本、印度社会文化、心理文化学、比较文化研究及文化与国际关系研究,著有《印度文化史》(1998)、《种姓与印度教社会》(2001)、《心理文化学要义》(2013)、《中国人与印度人》(2015)等十多本中日文著作。
张建立,日本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室主任。从事日本社会文化、日本国民性、心理文化学研究。著有《茶道と茶の湯》(2004年),《艺道与日本国民性》(2013年),译著《茶之心》(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蒙福人生的欢喜》(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游国龙,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现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心理文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入选国家高端外专计划(文教类),从事日本、印度社会文化、心理文化学、华侨华人问题与国际关系研究,著有《心理文化学:许烺光学说的研究与应用》(2010)、《许烺光的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理论研究》(2014)、《中国文化的印度影响力调查研究》(2019)等。
|
目錄:
|
绪论: 心理文化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现状1
上编“日本人论”的学术脉络
章日本人论概论29
第二章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研究41
第三章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53
第四章滨口惠俊的“间人主义”理论研究65
第五章本尼迪克特与许烺光的方法论比较研究73
第六章许烺光与尚会鹏的方法论比较研究88
中编心理文化学视角下的日本人
第七章“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109
第八章“缘人”的集团模式特点121
第九章“缘人”的交换模式特点134
第十章“缘人”的感情模式特点150
第十一章“缘人”的自我认知特点160
下编心理文化学视角下的日本国
第十二章国际问题中三大范式的日本研究177
第十三章心理文化学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论:人、文明体与国家间关系195
第十四章日本国的组织体构建研究:天皇世袭的原因分析215
第十五章日本国的文明体构建研究:文明开化政策分析236
第十六章日本近代国际秩序构建研究248
第十七章日本战后组织体与文明体构建研究261
第十八章日本战后大国意识的表现、成因及国际反应278
第十九章战后日美关系特点分析290
第二十章日本右倾化现象分析309
第二十一章文化与日本外交329
第二十二章日本外交决策分析341
主要参考书目353
|
內容試閱:
|
序言
在学术史上,日本国民性研究可能是国民性研究中文献、学派多的一个案例。这或是因为日本民族相对单一,而独特的岛国地理环境又使其较少受外部世界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大规模文明社会,日本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的“简单社会”,整体把握相对容易。有多种日本国民性的流派和观点,日语中有一个“日本人论”的词,专指这个领域。其中,源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国民性”研究学派影响比较大,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就是这个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到了二战前后,国民性研究学派因其方法论受到批判而衰落了。今日学术界已很少在严格学术意义上使用“国民性”这个概念了。但在这个领域,仍有学者坚持探索,美籍华裔学者许烺光(Francis L.K.Hsu,1909—1999)就是少数坚持在该领域探索的学者之一。他开发了一套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工具和框架。心理文化学就是在他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心理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角从事大规模文明社会比较研究的学问。心理文化学有两个相互联系的核心概念,即“心理社会均衡体”(Psycho-social Homeostasis,PSH)和“基本人际状态”(human constant)。在方法论上,它重视比较的方法、“整体人”的研究方法和重视人的心理与文化关系的方法。它用“基本人际状态”替代“国民性”概念。“国民性”概念趋于将一个族群的特点视为某种实体,而“基本人际状态”描述的则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社会动态均衡模式。当我们采用基本人际状态来描述中国人、日本人或美国人时,与其说是在描述某种实体,毋宁说是在描述某种概率,将其理解为“在某一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趋于出现某种心理社会动态均衡模式的可能性”或许更妥。从这个意义上,心理文化学或可称为一种升级版本的“国民性研究”。这些年来,笔者一直在进行心理文化学的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