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翻译之镜:文字的辨认与寻绎

書城自編碼: 362251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王岫庐
國際書號(ISBN): 9787544785877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5.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吕著中国通史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汉匈战争全史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8.3
《苏轼十讲》
+

HK$ 48.0
《儿童电影的基本精神(见证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学术发展之路)》
+

HK$ 93.8
《文学之家:那些被经典小说创造的传奇建筑(重温大师经典,种草宝》
+

HK$ 85.0
《日本五山文学研究——以汉诗为中心》
+

HK$ 87.0
《文学理论(新修订版)》
+

HK$ 172.5
《非裔美国小说艺术研究》
編輯推薦:
《翻译之镜:文字的辨认与寻绎》经由概念的重思,字词的寻绎,进入生活的译境,探讨何为翻译,翻译何为,多维视角下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辨析与探索。文本旅行和变迁过程中的丰饶世界,将在这奇妙的镜中之旅中缓缓打开,召唤我们追寻遥远的光源乃至发现新的意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多维视角下文学翻译批评体系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19wkzd19)成果。
內容簡介:
镜子是人类认识世界、识别自我的重要工具,也是用以理解翻译的一个重要隐喻。理想的翻译带领读者进入“镜中世界”,由“镜”及“境”,不偏不隐,客观再现它所映照的对象;而理想的译者则如镜子一般,内敛虚静,尽可能忠实于原作。
全书经由概念的重思,字词的寻绎,进入生活的译境,探讨何为翻译,翻译何为,多维视角下对文学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辨析与探索。文本旅行和变迁过程中的丰饶世界,将在这奇妙的镜中之旅中缓缓打开,召唤我们追寻遥远的光源乃至发现新的意义。
關於作者:
王岫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中心。研究兴趣为翻译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史研究等。出版有专著Bridging the Political and the Personal: Literary Trans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Peter Lang, 2016)。在 《译者》(The Translator)、《同心圆:文学与文化研究》(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世界比较文学评论》(Neohelicon)、《编译论丛》、《中国翻译》、《外国语》、《上海翻译》、《小说评论》、《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錄
前言:翻译的镜中世界
一、 概念的重思
背面俱花的锦绮
“译事三难”的迷思
诗情画意谈对等
无用之用 其乐无穷
伪译与创作
莱布尼茨的十四个问题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
“凡字必有神采”
天平与杆秤
二、 字词的寻绎
“番茄酱”:“借词”的故事
“add oil”和“加油”
这/那: 是一个问题
象声词的嘈杂世界
猫头鹰的会议
玫瑰的名字
风中的尴尬
妙手偶得与啼笑皆非
《流浪地球》的天空
单数还是复数
郭靖与黄莲花
闲话家常
比蜜糖还甜的吻
Jabberwocky到底是什么?
花的低语
三、 生活的译境
天上掉下了“手推车”
Auld Lang Syne
新春又旧年
花式除夕
祝福
复兴与再生
劳动节的往事
五月,我们去看花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
当屈原遇上复活节
Ceci tuera cela
后记:由“镜”及“境”
內容試閱
前言:翻译的镜中世界
“Whatever may be their use in civilized societies, mirrors are essential to all violent and heroic action.”
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自古以来,镜子是一件蕴意丰富的物品。英语“mirror”一词源自拉丁语的“mirare”,原为观看(to look at)和被迷惑(be amazed)之意。镜子古称“鉴”,字从金,其象形取自一人弯腰,倒影映照于一盆水中,意为自照自反,其后引申为观察和令人警惕之意。从镜子的历史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对真实的探寻、认识自我的努力,对美与身份的追求,也会观察到与我们的心灵、虚荣、欲望等产生微妙关联的细节。
希腊神话中,河神刻菲索斯(Cephissus)与仙女莱里奥普(Liriope)之子那喀索斯(Narcissus)临水自照,凝视着湖水中那个翩翩美少年陷入爱恋,终郁郁而亡,其身化为孤芳自赏的水仙花,永远低头凝视水中自己的倒影。这个故事里,水面发挥了镜子的映照功能,那喀索斯之死则留下了恒久的训谕: 镜像可能会成为我们沉溺虚幻而走向自我疏离的迷途。
镜子是人类认识世界、识别自我的重要工具,也是经常被用来说明文学艺术本质的隐喻。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把艺术反映生活看作镜中的影像,认为艺术家模仿着影子的影子,不论艺术家如何努力,希望经由作品逼真再现世界的各种面貌,作品终究只是如幻似真的虚构,而非实在的世界本身:“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旋转,你会马上造出太阳、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刚才所提到的一切东西。”在柏拉图看来,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只能描摹事物的外表,而不能写出事物的真实,恰如镜中的映象一样虚幻。
中国的诗学传统也有镜之喻,受佛道两家的影响,“一方面强调其‘静’,一方面强调其‘虚’”。老子曾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认为人心深邃灵妙,要去除各种错乱繁杂的信息,就如同拂去四面八方的灰尘,方能保持清明公正、明澈如镜的本心。庄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这说的是镜子客观如实映照事物而不留物象的特质,并进而联想到心灵的开放性与涵摄性,指出人心应该和镜子一样不偏不隐,充分地反映自然,逼真地显现真朴。在佛家的观点中,“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僧肇语),镜子可以映照出大千世界,恰因其本身空无一物。同样地,人的神思若要游于万初,首先也需放空心灵,如苏轼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同样是以镜为譬,西方的诗学传统重在突出作品对外物逼真灵动的描摹,并强调虚幻与真实的差别,中国的诗学传统则用来观照创作者的内心,将明静虚空的诗人之心看作审美创作的前提条件。对应翻译研究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镜子”也是用以理解翻译的一个重要隐喻。一方面,我们期待译作如同一面平整明亮的镜子,“不将不迎,应而不藏”,完全忠实复写出原作的思想、风格和手法;另一方面,我们希望译者自身的退场或隐没,“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毕竟读者对译本的解读与欣赏,希望获得的是对原作的理解,而并非译者借翻译之名而进行的自我创作。
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引用诺曼·夏皮罗(Norman Shapiro)的话来表明这种传统的翻译观:“译文应力求透明,以使其看起来不像译文。好的翻译像一块玻璃。只有玻璃上的一些小小的瑕疵——擦痕和气泡。当然,理想的是好什么也没有。译文应该永远不会让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
现实中,译者即使甘于努力让自己变得透明,仍不免受到各种责难;他们念兹在兹的“等值”,期望对原作逼真而忠实的再现,始终也只是一种至美的理想,无法真正实现。当我们凝视他者的时候,我们的眼睛里既有他者的影像,同时也嵌着自身历史文化的瞳孔,我们对他者的理解,有真实的一面,也有变形、歪曲的一面,有受社会文化、政治因素所左右和夸大的部分,有想象的部分,也有视而不见的盲点。因此,跨越语言的壁垒和视角局限而产生的译本,如果真是一面镜子,也难免在文化的摩擦与语境的挤压中发生变形,甚至有可能支离破碎。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若在意外中打破了镜子,我们只能收拾碎片,但结果却会是更意外的发现: 镜子之碎片一样可以反映影像,而且更加具有多元性。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巴别塔之后》(After Babel)以非凡的独创性和洞察力,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定义了翻译。斯坦纳将翻译描述为一种“阐释运动”(hermeneutic motion),是一种具有认知力的、有意义的解释行为。翻译并非原作的镜像与转写,而是包含着译者对原作理解和认识的再现。翻译这一阐释运动分为四个阶段: 首先,译者对文本的意义产生直觉的信任,这种信任源自他对世界一致性的信任;其次,译者不动声色由信任转为进攻,“冒险一跳”(ventures a leap)对原作发动攻击将其据为己有;再次,译者通过“归化”(domestication/ naturalization),将异域之知加以提取和引进,并“打乱或重新定位整个本土结构”;后是恢复阶段,译者“满载而归”(come home laden),并找到一种新的平衡,来弥补他在直面文本的过程中造成的失衡。终,斯坦纳给出了饶有深意的总结:“翻译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反射光,并且产生光。”
这或许是我们理解翻译之镜的另一种方式。如果翻译是一面镜子,那么它的存在不只是为了反射原作的光,也会产生自己的光。我们与其追问翻译对原作之光的扭曲,不如将其看作文本的另一种客观存在,冒险纵身一跳,进入译作本身,观察其本身独特的透镜构造,寻找文本之光的不同来源。这不仅帮助我们逼近原作的真实,更重要的是,文本旅行和变迁过程中的丰饶世界,将在这奇妙的镜中之旅当中,向我们缓缓打开。
王岫庐

“译事三难”的迷思
在中国语境里,谈论翻译,几乎不可能绕过“信、达、雅”这三个字。自严复在1896年《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信、达、雅”之说以来,大多数翻译读者早就将这三个字奉为圭臬,将其看作理所应当的翻译原则或标准。在签订翻译合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条款:“译著符合信、达、雅的要求。”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总会心里一沉,准备签名的笔顿时重如千斤了。的确,又有哪个译者,有胆量保证自己的译作完全“符合信、达、雅的要求”呢?
其实,严复《天演论·译例言》所说的“信、达、雅”,并非翻译的标准,而是要指明翻译的“难处”:
译事三难: 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严复明确了“信”和“达”的统一关系,它们就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求信为译之本,同时必须考虑通达,若译文诘屈聱牙,就“译犹不译”了。根据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的理解,“信”“达”“雅”出自佛典的“信”“达”“严”(释为饰,即雅),三者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信”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
长期以来,学界关于“信、达、雅”之说的历史渊源、学术内涵乃至与国外译论的相互参照阐发的可能性,不乏热烈的讨论和争议。学理上的推敲,并不总能够解决实践中的困境。即便是天才翻译家傅雷,也曾感慨“真要做到和原作铢两悉称,可以说是无法兑现的理想”。在翻译的学习和训练中,我们不妨从这个“无法兑现的理想”中暂时抽身,琢磨一下“译事三难”的这个“难”,根源到底在哪里,有哪些解决之道。
回到《天演论·译例言》,就在“译事三难”这句之后,严复接着说:
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海通以后,晚清士人开眼看世界,学习外语乃至留洋的人越来越多。严复却敏锐地指出一个问题: 这些懂外语的“象寄之才”,译书的水平往往不敢恭维。社会上不乏双语人才,却很难找到合适的译者,这个问题其实到如今依然存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人的外语水平普遍提高,海归人才比比皆是。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懂外语就等于会翻译。也有不少外语学习者自信满满,刚学了一些语法皮毛,捧着字典查几个生词,就认为自己可以做翻译了。更有甚者,将机器翻译的文字稍做修改,一篇译稿就诞生了。
事实上,在翻译这项工作中,外语能力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译者知识结构和译学修养的欠缺,往往是造成误译的根源:“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浅尝,指译者的学问做得不深;偏至,指译者懂的知识比较集中,专业之外的文本就很难处理好;辨之者少,指懂得辨别译事三难的人不多。换言之,好的翻译既要是个专才,也要是个通才,还得有相当丰富的翻译经验,深知其中甘苦。
学问做得过浅、过偏,都没法做好翻译。用一句很多翻译专业同学都听过的话来表达,就是要“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这是赫胥黎的名言,并不针对翻译这个职业,而是泛指所有人的成长。这个“通才 专才”的模式,也只是一个理想。毕竟,再博闻强记,也不可能无所不知;再极深研几,也不可能明察所有深奥隐微。赫胥黎的话里有个不可忽视的动词: try(努力/尝试),努力是态度,尝试是行动。鲁迅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说自己“字典不离手,冷汗不离身”,就是表明了这个态度。朱生豪在动荡不安的危困环境中,笔耕不辍,矢志译莎,就是付出了这样的行动。这个try的态度与行动,便是破解翻译之难的步。
翻译,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每一个特定的翻译任务,都是对译者知识面和专业水平的挑战,是对译者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挑战,也是对译者职业态度和操守的考验。从长远来看,译者的学养是做好翻译的保障。实际翻译中,总会出现文本内容超出译者现有知识储备的情形。如果足够认真,通过阅读相应的专业书籍,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能够吃透原文,译文就能避免不少低级错误。
话说回来,人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乃至时间与精力毕竟都是有限的,译者需要有to try的态度和行动,也需要有not to try的智慧和判断力,明白哪些翻译任务是自己可以胜任的,哪些是可以尝试的,哪些暂时是mission impossible。这是一个“辨”的能力。
在现实中,读者依然会希望翻译做到“信、达、雅”,翻译合同中还是会出现“信、达、雅”的条款。面对这样的期待,译者往往觉得很有挫败感,好像翻译是一项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的任务。面对“信、达、雅”的迷思,也许我们更应该牢记严复先生同时提出的三大问题: 浅尝、偏至、辨之者少。如果自己尽力做到细读、泛读、明辨,翻译出的文字也应当会更加妥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想,这不但是解决翻译之难的良方,也是解决所有学问之难的办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