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HK$
60.5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HK$
77.3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221.8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HK$
132.2
《
不被定义的年龄:积极年龄观让我们更快乐、健康、长寿
》
售價:HK$
77.3
《
南方谈话:邓小平在1992
》
售價:HK$
80.6
《
纷纭万端 : 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09.8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HK$
168.0
|
編輯推薦: |
★【由大家写给大家的作品】 ——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隋唐”一卷,由日本学界该研究领域内的代表学者气贺泽保规撰写,是一本由大家(历史学家)写给大家(大众)的作品。
★【与中国教课书大不相同的隋唐史】 ——一般教课书对隋史一笔带过,作者却颇为重视,且观点新颖;一般教科书侧重于政治史,本书却对社会史多有撰述,有血有肉,颇具可读性;关于文化,作者重点介绍唐代的诗歌艺术与历史学成就,其他一概从略,避免了国内教科书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毛病;作为断代史,既重点突出,又具系统性,既严谨,又鲜活。
★【以日本学者的全新眼光重新解读中国历史】——日本因其与中国地缘临近的关系和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对中国历史了解较早且相当深入。无论是在宏观框架还是具体史实上,这套书都为我们重新理解自己的历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于套书】A History of China 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十卷)
★ 历时五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倾情推出“日本讲谈社 中国的历史”(十卷本)
★ 十位作者均为日本一流学者: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东京大学教授平势隆郎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隋唐”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一般教科书对隋代的历史总是匆匆带过。气贺泽先生对于隋朝的历史,则颇为重视,有些看法颇为新颖。作者特别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几个人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从而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就全书的侧重点而言,作者对于贞观之治评价不高,论述简略;对于武则天的掌权,则与同时期日本等东亚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权做出联想。与一般中国教科书或者断代史不同,作者对于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长安和洛阳的城市景观、五代山及房山云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专门的叙述。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当代日本隋唐历史研究综合性成果,体现了日本学者观察隋唐历史的独特视角。
|
關於作者: |
气贺泽保规,1943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先后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同校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东洋史专业博士课程。文学博士。历任日本佛教大学副教授、富山大学教授,1995年起至今任日本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明治大学东亚石刻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史。曾任日本唐代史研究会会长。
【译者简介】
石晓军,男,1957年出生于陕西省。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日本关西大学研究生院史学专业博士课程。文学博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曾执教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日本姬路独协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兼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文化交流史、隋唐时代对外关系史。
|
目錄:
|
序章 急剧动荡的东亚
章 新兴的统一国家:隋王朝
隋朝的建立与文帝的开皇之治
隋朝中期的政治动向:遣隋使所见到的隋朝
炀帝的“暴政”与隋末的大动乱
第二章 唐朝的再度统一及其政治
唐代的政治世界
从唐朝起兵到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的光与影
武后与武周革命
盛唐时期的光与影
第三章 安史之乱后唐代后半期的局势
安史之乱始末
两税法与藩镇体制:通向财政国家之路
宦官专横与官僚的党争:门生天子的时代
流寇黄巢之乱
第四章 律令制之下人们的生活
律令体制的构造与贵族制
律令制之下的官僚生活
村落中的日常生活
节假日及岁时文化
第五章 武后与唐代的女性
不稳定的皇后及皇太子地位:武后出现的背景
昂首阔步的女性:家庭与社会中的日常光景
花街柳巷的世界与男人们
《女则》与《女论语》
第六章 城市的发展与丝绸之路
长安、洛阳的景观及其生活
工商业的发展与商人及工匠
纵横于隋唐世界的西域人
第七章 隋唐国家的军事与兵制
府兵制及其展开:府兵兵士的世界
北衙禁军的建立及其展开
神策军与藩镇兵
第八章 圆仁的入唐求法之旅——唐代后期社会一瞥
圆仁的旅程及目的
新罗人社会与山东、华北的农村
唐代的旅行、道路与旅行者:五台山之旅
会昌毁佛及其背景
毁佛风潮中的寺院——以法门寺、云居寺为例
第九章 东亚各国的动向
隋唐王朝与东亚诸国
突厥系的游牧国家:突厥与回鹘
古代藏族政权吐蕃的强盛与挫折
三韩分立与隋唐的东亚政策
第十章 隋唐文化百态
唐诗
唐代文化与金银器
隋唐精神文化的一个侧面:历史编纂及其认识
末 章 如何理解“唐宋之变革”
理解隋唐历史的关键
“唐宋变革论”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张国刚
翻译介绍国外的中国通史类书籍,以《剑桥中国史》为著名。那是比较专业的通史,比较通俗些的有台北稻香出版社1990年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撰写的《中国通史》。该书是从日本讲谈社出版的十一册《新书东洋史》中抽出前四册(即先秦至清代的中国历史)编辑而成,作者伊藤道治、谷川道雄、竺沙雅章、岩见宏、谷口规矩雄,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史专家。这套书被当做台湾地区大学中国通史课的教材,到2004年印刷了7版。现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套《中国通史》,也是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就是曾任日本“唐史研究会”会长的气贺泽保规教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传统和学术传统不同,西洋人、东洋人观察中国历史的角度和兴趣、重点也不同,通读气贺泽教授的这本隋唐史,在许多方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比如,一般教科书对隋代的历史总是匆匆带过。气贺泽先生对于隋朝的历史,则颇为重视,有些看法颇为新颖。作者特别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几个人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从而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认为隋文帝即位之后反周武帝废佛政策而采取的一些崇佛举措,对于争取人心至关重要。作者甚至认为开皇二十年隋文帝废黜太子杨勇、罢免宰相高熲之事,简直就是一场“政变”——政治路线的改变,其背景就是以杨勇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实力与以杨广为代表江南地域集团之间的斗争。
为了论证这种看法,作者还进一步分析说;其一,杨勇作为太子,未来是皇帝的接班人,势必将继承高颎大力推进的关中中心主义的政治路线。其二,在末世思想盛行的河北出现了一种新佛教教派即三阶教,高颎是其忠实信徒。位于首都大兴城内的三阶教的真寂寺(唐代改称化度寺),就是在高颎捐赠的宅基地上建造的。由于这一教派筹集信徒的因为布施的缘故,积聚了雄厚的财力,其十分团结,因而往往成为权力阶层的眼中钉,屡屡受到打压,终于八世纪中叶灭亡。而三阶教遭受的次镇压,就发生在前述开皇二十年。自不待言,高颎的下台与此有密切的关联。
其三,杨素有过人的才能、有显赫家世的影响(弘农杨氏),之所以未能融入政界主流、处在高熲的阴影之下,总是心有不甘做老二。杨素在隋平定江南以后征讨南朝残余势力,开始在中央政界崭露头角,他与杨广两个不愿意做“老二”的人一拍即合,于是策划了这场政变。
一般认为隋朝由关中本位路线向非关中本位路线的改变是在炀帝即位以后才明确起来,即是隋炀帝改变了隋文帝时期推行关的中本位政策。但是,本书认为,实际上正是隋文帝本人在选择杨广为皇太子时,已经决定了转换路线的大政方针。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甚至推测,隋大业三年(607),即倭国的推古十五年,倭国遣隋使小野妹子向隋朝递交了以“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开头的著名国书,明确地表明过访问隋朝的目的是:“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僧侣)数十人来学佛法”。为什么倭国使者会这样说呢?这里提到的菩萨天子,虽然指当时的隋朝皇帝炀帝,然而炀帝实际上并非如使者所说的那样虔诚地信奉佛教。那么,为什么遣隋使团里会有这么多的僧侣呢?
作者分析道,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圣德太子或推古天皇就派出过一次遣隋使。在当时的倭国使者看来,隋朝五光十色的先进文化和文物之中,唯有佛教为引人注目也重要,而且他们切身感受到了佛教笼罩弥漫于隋朝政界的气氛。倭国使者带回日本列岛的这些情报信息,在促使古代日本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整备的同时,也一定直接促成了七年之后的大业三年派遣大规模的以佛教使节团为重点的赴隋活动。
就全书的侧重点而言,作者对于贞观之治评价不高,论述简略;对于武则天的掌权,则与同时期日本等东亚其他地域的女主政权做出联想。与一般中国教科书或者断代史不同,作者对于唐代花街柳巷世界、长安和洛阳的城市景观、五代山及房山云居寺等地的佛教文化都要专门的叙述。对于唐代制度史(日本学者称律令制)、东亚国际关系史都有不同的分析视角。作者以日僧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基本史料,详细讨论了圆仁在9世纪中国各地所遇到的风物人情、乡村社会,特别的在山东新罗侨民社区等有比较详细的叙述。以上这些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丰富了本书的血肉,使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序章“急剧动荡的东亚”和末章“如何理解‘唐宋之变革’”,有助于读者高屋建瓴地认识唐代在整个中古史以及东亚世界的历史地位。对于文化部分,作者重点介绍唐代的诗歌艺术与历史学成就,其他一概从略,避免了国内教科书面面俱到、蜻蜓点水的毛病。总之,全书的章节布局重点突出,但是又照顾到一般断代史应有的系统性;作者的文字严谨而晓畅,娓娓道来,不像一般教科书的刻板。书后的几个附录“人物小传”、“历史术语解说”对于一般读者也有辅助之功。
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形成了自己学术风格和学术传统。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和当代日本隋唐历史研究综合性成果,体现了日本学者观察隋唐历史的独特视角,谨向读者朋友郑重推荐。
张国刚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2年5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