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在第2版成功的基础上精心修订而成的。
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知识体系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在介绍信息系统有关概念、结构、功能和开发方法的基础上,完整阐述从系统规划到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完整过程,着重介绍了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建模过程。
较为系统地描述了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开发过程、建模方法和适用范围。结构化方法分析与设计中,侧重描述了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处理逻辑说明、功能结构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的全部内容。面向对象方法中,侧重以建模方法为主线,探讨了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动态建模的主要内容,结合UP思想描述了统一开发过程。
例题、习题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且重点突出。每章都配备了与重点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在部分章节还通过详细的例题讲解,以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案例代表性强。充分考虑了结构化方法与面向对象方法的实用性,引入典型的案例,介绍了按照规范开发过程和建模方法的系统开发过程。所用模型规范合理,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信息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应用入手,以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到实施及运行维护与管理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和方法;重点阐述了当前信息系统开发的两种主流方法(结构化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原理、建模工具及建模思路,并且以实例形式说明了用两种不同方法开发信息系统时的建模过程。 全书共13章。前9章以理论与方法论为主,引入了适量实例;后4章较完整地描述了信息系统实例开发过程,分别以不同的开发方法和建模形式展示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路,可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重要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软件技术人员、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人员以及系统分析与设计人员的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杜娟,教授,管理学博士。先后讲授信息管理类课程10余门,获“优秀主讲教师”称号。主持各类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主审教材3部。撰写专著5部,其中3部荣获省级奖项。
|
目錄:
|
第1章信息系统开发概论1
1.1信息系统概述1
1.1.1信息系统的概念1
1.1.2信息系统的应用2
1.1.3信息系统开发7
1.1.4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8
1.1.5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10
1.2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2
1.2.1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分类12
1.2.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3
1.2.3原型法15
1.2.4面向对象开发方法17
1.2.5计算机辅助开发方法19
1.2.6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20
1.3信息系统开发环境21
1.3.1网络开发环境22
1.3.2网络信息系统体系结构22
1.3.3C/S结构与B/S结构的分析比较24
本章小结25
习题26
第2章信息系统规划27
2.1信息系统规划的目标与内容27
2.1.1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28
2.1.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30
2.1.3业务流程规划32
2.1.4总体结构规划33
2.1.5项目实施与资源分配规划34
2.2信息系统总体结构规划方法35
2.2.1关键成功因素法35
2.2.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36
2.2.3企业系统规划法38
2.2.4三种规划方法的比较39
2.3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39
2.3.1准备工作40
2.3.2定义企业过程42
2.3.3定义数据类45
2.3.4定义信息系统结构47
2.3.5确定系统优先顺序48
2.4业务流程重组51
2.4.1业务流程重组概述51
2.4.2业务流程的识别52
2.4.3业务流程重组的类型53
2.4.4基于BPR的信息系统规划55
本章小结57
习题57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3版)目录第3章信息系统调查分析58
3.1初步调查58
3.1.1初步调查的目标58
3.1.2初步调查的内容59
3.2可行性研究59
3.2.1可行性研究概述59
3.2.2可行性研究的步骤61
3.2.3可行性研究的内容61
3.2.4可行性研究报告64
3.2.5可行性论证会65
3.3详细调查66
3.3.1详细调查的目标67
3.3.2详细调查的范围67
3.3.3详细调查的原则68
3.3.4详细调查的内容69
3.3.5详细调查的方法72
3.3.6实例——书店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73
本章小结78
习题78
第4章结构化系统分析79
4.1系统分析的任务79
4.1.1系统分析的依据79
4.1.2系统分析的难点80
4.1.3系统分析员的作用81
4.1.4系统分析工具81
4.1.5结构化系统分析概述82
4.2组织结构分析83
4.2.1组织结构调查83
4.2.2组织结构图84
4.3业务流程分析85
4.3.1管理业务流程图86
4.3.2表格分配图87
4.4数据流程分析88
4.4.1数据流程分析的目的88
4.4.2数据流程图的构成89
4.4.3数据流程图的绘制90
4.4.4检查DFD的原则91
4.4.5数据流程图中的常见问题94
4.5数据字典95
4.5.1数据项96
4.5.2数据结构96
4.5.3数据流97
4.5.4数据存储98
4.5.5数据处理99
4.5.6外部实体99
4.6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100
4.6.1结构化语言100
4.6.2判定树104
4.6.3判定表105
4.7数据查询应用分析107
4.7.1数据存取要求的基本类型108
4.7.2数据立即存取图109
4.8系统分析报告110
4.8.1系统分析报告的作用110
4.8.2系统分析报告的内容111
4.8.3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111
4.8.4需求规格说明书的模板113
4.8.5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113
4.8.6实例——物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115
本章小结119
习题120
第5章信息系统设计122
5.1系统设计概述122
5.1.1系统设计的目标122
5.1.2系统设计的原则123
5.1.3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步骤124
5.2系统结构设计125
5.2.1子系统划分125
5.2.2功能模块划分126
5.3处理流程设计140
5.3.1系统流程设计140
5.3.2模块处理流程设计141
5.3.3模块设计说明书146
5.4代码设计146
5.4.1代码及其作用146
5.4.2代码设计的原则147
5.4.3代码的种类148
5.4.4代码校验150
5.4.5代码设计步骤151
5.5输入/输出设计152
5.5.1输出设计152
5.5.2输入设计155
5.5.3用户界面设计160
5.6数据库设计163
5.6.1用户需求分析163
5.6.2概念结构设计163
5.6.3逻辑结构设计165
5.6.4物理结构设计166
5.7系统安全性与完整性设计167
5.7.1影响因素分析167
5.7.2采取的措施168
5.8物理配置方案设计169
5.8.1设计依据170
5.8.2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选择170
5.8.3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选择171
5.8.4计算机软件配置的选择171
5.8.5计算机物理系统配置方案报告的具体内容172
5.8.6应注意的问题172
5.9系统设计说明书173
5.9.1系统设计说明书内容与格式173
5.9.2实例——某摩托车生产厂零配件库存管理系统174
5.9.3实例——某保险公司网络架构178
本章小结180
习题180
第6章面向对象开发方法182
6.1面向对象概述182
6.1.1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183
6.1.2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183
6.2统一过程概述187
6.2.1常用术语187
6.2.2UP的二维结构生命周期187
6.2.3UP的特点189
6.3统一建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191
6.3.1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191
6.3.2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产生192
6.3.3标准化过程192
6.3.4UML的目标193
6.4UML建模机制194
6.4.1事物194
6.4.2关系196
6.4.3图198
6.4.4扩展机制200
本章小结201
习题202
第7章UML建模203
7.1UML用例建模203
7.1.1提取用例203
7.1.2提取参与者204
7.1.3确定用例之间的关系205
7.1.4画用例图的主要步骤207
7.2UML静态建模207
7.2.1类图与对象图207
7.2.2包图209
7.2.3构件图210
7.2.4部署图211
7.3UML动态建模212
7.3.1顺序图212
7.3.2通信图213
7.3.3状态图214
7.3.4活动图215
7.4售票系统UML建模216
7.4.1业务简述216
7.4.2用例建模217
7.4.3静态建模217
7.4.4动态建模218
本章小结220
习题220
第8章信息系统实施222
8.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222
8.1.1主要工作任务222
8.1.2系统实施计划制订223
8.2系统实施的环境建设与设备购置224
8.2.1设备购置224
8.2.2计算机机房的建设224
8.2.3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24
8.3程序设计225
8.3.1程序设计的任务与基本要求225
8.3.2程序设计方法225
8.3.3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227
8.3.4程序设计的风格227
8.3.5衡量编程工作的指标228
8.4系统调试与测试228
8.4.1调试的策略和基本原则229
8.4.2测试方法229
8.4.3设计测试用例的技术230
8.4.4调试步骤237
8.4.5面向对象软件测试238
8.4.6调试的排错方法239
8.5系统转换240
8.5.1系统转换的条件准备240
8.5.2系统试运行244
8.5.3系统转换方式244
本章小结246
习题246
第9章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248
9.1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248
9.1.1系统运行管理248
9.1.2系统维护251
9.2系统监理与审计256
9.2.1系统监理256
9.2.2系统审计258
9.3系统评价261
9.3.1系统评价的内容和指标261
9.3.2系统评价报告263
本章小结263
习题264
第10章高校医院师生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265
10.1系统调研265
10.1.1系统开发背景265
10.1.2长春工业大学校医院简介265
10.1.3系统开发的必要性266
10.1.4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266
10.1.5可行性分析267
10.2系统分析268
10.2.1组织结构分析268
10.2.2业务流程分析269
10.2.3数据流程分析271
10.2.4数据字典273
10.2.5处理逻辑说明278
10.3系统设计279
10.3.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279
10.3.2程序处理流程设计279
10.3.3代码设计281
10.3.4数据库设计282
10.3.5输入输出设计283
10.4系统实现283
第11章远程毕业设计指导与答辩系统285
11.1系统调研与规划285
11.1.1开发背景285
11.1.2开发必要性285
11.1.3可行性分析286
11.2需求分析287
11.2.1获取需求288
11.2.2规划目标288
11.2.3业务需求289
11.3系统分析291
11.3.1用例建模292
11.3.2静态建模298
11.3.3动态建模298
11.4系统实现307
11.4.1开发工具简介307
11.4.2程序设计307
11.4.3系统测试309
11.4.4系统部署310
第12章海底捞火锅门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2
第13章品牌旧衣物换购与回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13
参考文献314
|
內容試閱: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各行各业的办公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线上办公成为很多单位的主要工作方式。以学校教学工作为例,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网上教学和线上考试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的教学形式,各种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脱颖而出,占领各种市场,争夺各类用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被大家所熟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要性也在这种推广应用中凸显出来。
2008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1版出版,它是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的高度概括。在2014年改版时,编者充分认识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趋势,将与实际应用有所脱节、影响范围较小、发展受限的部分内容作了删除,加大了习题和实例的比例。而在本次改版前,编者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使用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类教材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目前,国内此类教材总量不多,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也多为2014年以前的版本。网上查询2000年以来“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经济管理类/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去掉重复信息,总计有37部相关教材。按照销量、好评以及综合排名,笔者主编的本书第2版排名名列前茅。正是在此调查基础上,编者启动了第3版的改版工作。
通过多次企业微信视频会议,编写组成员提出了很多修订建议。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发展变化非常快速,因此在本次修订过程中增加了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内容,去掉了与当前情况不适应的部分。与第2版相比,第3版更加重视实际应用环节,将原第10章信息系统应用的抽象内容删除,换上了4个实际应用的信息系统开发建模全过程,全书扩展为13章。这些实例以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为主,借用建模工具,展示了不同的建模技巧和开发思路,更容易让学生领会两种方法建模过程和建模思想的异同,为学生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提供了范本。
赵春艳为改版框架提供了思路,王洪英、屈春艳等各位编者对各理论章节内容进行了调整和补充,赵晶晶在实例筛选和成文中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改版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责任编辑袁勤勇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信息管理领域知识包含的内容丰富、覆盖面宽,又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因此本书在体系结构、内容取舍和轻重把握上一定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另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杜娟2021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