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HK$
244.2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本书包含的11个高可行性的实践工具,可以帮助敏捷团队或精益组织在产品构建过程中更加结构化的进行产品策略制定、用户调研,以及交互设计。
当今,你可以通过前端框架以及AWS服务快速搭建一个全新的App应用或网站。实施将不再是一个困难的问题,但是这种快速组建并推向市场的行为方式,可能会令团队难以验证产品的正确定位。
本书包含的11个高可行性的实践工具,可以帮助敏捷团队或精益组织在产品构建过程中更加结构化的进行产品策略制定、用户调研,以及交互设计。另外,这里也有大量基于真实案例的技巧来帮助你引导产品会议以及帮助团队养成良性的协作习惯。产品设计人员、开发工程师,以及产品负责人都可以从中学到更加高效地构建优秀产品的方式。
“Austin创作出一个具有高可行性以及字字斟酌的指引,这能帮助读者快速地理解产品协作中的各个步骤和细节,更进一步,也可以基于此构建出自己独特的一套产品协作方式”。
——Josh Seiden
《精益设计》联合作者
“Austin具有将为复杂概念和事件化繁为简的本领,他提到的内容也应该加入我自己的产品设计标准中。”
——Jeff Patton
产品设计教练,《用户
|
內容簡介: |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迅速发展,同时用电负荷峰谷差不断增大,电力系统产生了更大的调峰需求。火电一直是我国电源结构中主流、重要的电源,具有较大的调峰潜力,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也不断通过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化、火电灵活性改造等促进火电参与调峰,火电调峰引起了能源电力行业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帮助业内人士更好地了解火电运行和调峰能力特点,特编写本书。
本书共分五章。章主要介绍火电调峰相关基本概念、调峰供需情况、相关政策及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介绍燃煤、燃气火电的技术特点,以及火电参与调峰时的运行方式。第三章主要介绍燃煤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出力变化速率、启停时间等调峰能力关键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主要介绍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出力变化速率、启停时间等调峰能力关键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主要介绍火电灵活性改造各种方案的技术特点和效果。
本书作者收集了许多资料,内容丰富,是一本全面介绍火电调峰能力的著作。
本书可供从事电力调度、能源、发电工程的科研、管理、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的师生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该书体系完备、专业性强但通俗易懂、数据和政策等具有时效性,可以作为专业人员的重要参考书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产业项目评审及后评价业务负责人,长期从事火电调峰研究、火电工程规划、可研编制等工作。
|
目錄:
|
章 绪论 1
节 电力系统调度、辅助服务与灵活性改造 1
一、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调度 1
二、电力辅助服务与电力调峰 6
三、电力机组调峰能力 7
四、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与灵活性改造 8
第二节 能源革命与火电调峰需求 1
一、能源革命概述 1
二、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带来的调峰需求 4
三、电力系统负荷峰谷差率增大对调峰需求的影响 7
四、火电在我国能源革命中的角色 8
第三节 电力辅助服务相关政策和实施情况 1
一、电力辅助服务政策情况 1
二、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开展情况 19
第二章 火电技术特点及调峰运行方式 21
节 燃煤火电厂的技术特点 21
一、典型燃煤火电厂平面布置和系统构成 21
二、燃煤火电厂的主机设备 27
三、燃煤火电厂的运行 35
第二节 燃气火电厂的技术特点 47
一、典型燃气火电厂平面布置和系统构成 47
二、燃气火电厂的主机设备 54
三、燃气火电厂的运行 64
第三节 火电调峰运行方式 72
一、火电调峰运行方式类型 72
二、各种调峰运行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74
三、频繁调峰对机组寿命和经济性的影响 76
第三章 燃煤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 79
节 燃煤火电机组凝汽运行出力变化幅度 79
一、燃煤火电机组凝汽运行出力变化幅度分析方法 79
二、燃煤火电机组凝汽运行时的技术出力 80
三、燃煤火电机组凝汽运行时的小技术出力 82
四、燃煤火电机组凝汽运行时的出力变化幅度 94
第二节 热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与供热抽汽量关系曲线线型 96
一、热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与供热抽汽量关系曲线分析方法 96
二、燃煤热电机组的技术出力与供热抽汽量的定性关系 111
三、燃煤热电机组的小技术出力与供热抽汽量的定性关系 115
四、热电联产运行的、小技术出力与供热抽汽量的定性关系 118
第三节 热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与供热抽汽量定量关系 120
一、出力变化幅度与供热抽汽量定量关系分析方法 120
二、热电机组热力系统和回热系统 126
三、热力系统参数整理 134
四、热电机组热力系统基准工况计算 136
五、热电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 151
六、边界条件取值 158
七、计算结果及结论 162
第四节 燃煤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调研 189
一、出力变化幅度调研分析方法 189
二、京津唐电网热电机组热电关系曲线 190
三、小运行方式 193
第五节 增大燃煤火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的运行方案 204
一、减少加热器的蒸汽流量或直接关停部分加热器 204
二、利用热网(供热建筑物)热惯性 206
三、利用既有设施实现热电解耦 209
四、燃烧特殊煤种和锅炉精细化运行 210
第六节 燃煤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速率 214
一、影响燃煤火电机组出力变化速率的限制因素 214
二、燃煤火电机组锅炉的出力变化速率分析 214
三、燃煤火电机组汽轮机的出力变化速率分析 220
四、燃煤火电机组出力变化速率 223
第七节 燃煤火电机组的启停时间 226
一、 燃煤火电机组启动时间 226
二、燃煤火电机组停机时间 243
三、缩短燃煤火电机组启停时间的措施 245
第四章 燃气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 252
节 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限制因素分析 252
一、燃气火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分析方法 252
二、单循环燃气火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分析 253
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凝汽运行的出力变化幅度分析 264
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的出力变化幅度分析 273
第二节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数据模型构建与计算 276
一、基本分析模型构建 276
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调峰能力计算 285
第三节 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调研 288
一、出力变化幅度调研分析方法 288
二、燃气火电厂出力变化幅度调研 288
三、政府文件中关于燃气火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 291
第四节 增大燃气火电机组出力变化幅度的方案 296
第五节 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速率 298
一、燃气火电机组出力变化速率的限制因素 298
二、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速率 299
第六节 燃气火电机组的启停时间 305
一、燃气火电机组启动时间 305
二、燃气火电机组停机时间 323
三、缩短燃气火电机组启停时间的措施 326
第五章 火电灵活性改造简介 329
节 火电灵活性改造的定义、目标和技术方案 329
一、火电灵活性改造的定义、目标 329
二、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技术方案 331
第二节 以适应低负荷运行为主要目标的内部改造 333
一、锅炉侧改造 333
二、汽轮机侧改造 343
三、热工自动控制系统改造 344
第三节 以实现热电解耦为目标的改造 347
一、加装储热设施 347
二、加装电供热设施 351
三、加装储电系统 355
四、热力系统改造 359
参考文献 364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转型,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常具有间歇性、不确定性,需要更多调峰电源提供调峰辅助服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不断深入,电力负荷的峰谷差不断增大,也带来了巨大的调峰需求。火电一直是我国电源结构中主流、重要的电源,即使近年来装机容量占比不断下降,截至2019年底,我国火电装机容量仍占总电力装机容量的59.2%,发电量占68.9%,火电机组可通过调整出力或启停等方式参与调峰,我国火电机组具有较大的调峰潜力。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也不断通过推动辅助服务市场化、火电灵活性改造等促进火电参与调峰,火电调峰引起了能源电力行业更多的关注。
为帮助业内人士更好地了解火电运行和调峰能力特点,特编写本书。
本书共分五章。章绪论,主要介绍火电调峰相关基本概念、调峰需求和供应情况、电力辅助服务和火电灵活性改造相关政策及执行情况。第二章火电技术特点及调峰运行方式,主要介绍燃煤、燃气火电的技术特点,以及火电参与调峰时的运行方式。第三章燃煤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主要论述燃煤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出力变化速率、启停时间等调峰能力关键指标。第四章燃气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主要论述燃气火电机组的出力变化幅度、出力变化速率、启停时间等调峰能力关键指标。第五章火电灵活性改造简介,主要介绍各种火电灵活性改造方案的技术特点和效果。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作者调研了典型燃煤火电厂、燃气火电厂、汽轮机生产厂家,查询了的行业发展数据和政策文件,参阅了火电运行、调峰和灵活性改造有关设计和使用的实践经验,力求使本书能反映这一领域内的发展情况与技术水平。作者所在单位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同事周云、田雪沁、尹呼和、周新星对本书也有贡献,在这里对他们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