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HK$
50.4
《
棉的全球史(历史·文化经典译丛)
》
售價:HK$
109.8
《
超越百岁看这本就够了
》
售價:HK$
55.8
|
內容簡介: |
福建省三明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罗翀带领的物理教学研究团队,以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践行“让教学变成研究”的理念,提出“体悟物理”的教学新主张,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即为倡导学生自主建构、体验知识,适时动态生成,领悟物理学的本质属性,造就进阶式的物理课堂。这一研究不再是浅表的个人认知过程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之类的行为主义研究,而是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把“学习”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实践性研究。经过近10年的跋涉前行,“体悟物理”主张的现实意义、教育内涵、基本观点、框架体系等日渐丰满,研究成果荣获了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国家二等奖和福建省省级特等奖。
课题成果获高级别奖,说明研究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回顾研究过程,如果站在教育本位高度来反思三明一中这项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确乎还有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和启示。
|
關於作者: |
罗翀,三明一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研优秀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十三五”中学名师培养对象、省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带头人,被聘为福建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改革及高中物理奥赛辅导等研究,与三明一中物理组同仁合作,辅导物理奥赛获全国及省级奖300多人(约占全省7.8%),发表CN学术专业论文40多篇,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省级特等奖。2018年主持结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促进自主探究——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提出“体悟物理”的教学主张,倡导在探本究源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领悟物理学的规律本质,努力构建“参与-体验-内化-延伸”的进阶式思维物理课堂。
|
目錄:
|
第一章 我的物理教学主张与追求
第一节 体悟物理
——教学主张的凝练
一、教学主张的形成背景
二、教学主张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主张的理论依据
四、教学主张的含义与基本观点
五、教学主张的教学应用与实施
六、结束语
第二节 体悟物理与专题研究性学习关系
一、在专题研究中引领学生体悟实验探究过程
二、在专题研究中引领学生体悟物理思想方法
三、在专题研究中引领学生体悟人文教育思想
第二章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背景及内涵
第一节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缘起
一、有关问题的提出
二、课程研究的目的
三、课程研究的意义
四、课程研究的假设
五、课程有关核心概念
第二节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研究述评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国内外专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及研究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规划及方案
第一节 研究程序和工作机制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技术路线
第二节 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管理
三、课程结构
四、课程实施
第三节 选题内容开发的研究
一、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开发的原则
二、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开发的探索
三、关于选题内容开发研究的分析与讨论
四、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名、研究登记及论文答辩样表
第四节 教学策略设计的研究
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专题探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二、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模式与流程
三、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四、教学实验样本的学习水平与考试成绩前后测比较实验
五、关于教学策略设计研究的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评价模式构建的研究
一、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原则
二、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内容
三、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方式
四、关于评价模式构建研究的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策略研究
第五章 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课例研究
第六章 课程实施效果及反思
参考文献
跋 让教学变成研究
|
內容試閱:
|
随着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基础教育课堂改革开启了新纪元,改革春风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堂正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从“知识传授”向“知识建构”,乃至“动态生成”的课堂转型已不可逆转。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课堂,教师面对排排坐的学生,一张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单向传递知识的场景,正在走进教育的历史博物馆。各地中小学校的课堂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转型中的课堂改革极大地激发了一线教师无穷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以下简称三明一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罗翀带领的物理教学研究团队,以高中物理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为载体,践行“让教学变成研究”的理念,提出“体悟物理”的教学新主张,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即为倡导学生自主建构、体验知识,适时动态生成,领悟物理学的本质属性,造就进阶式的物理课堂。这一研究不再是浅表的个人认知过程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之类的行为主义研究,而是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把“学习”视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实践性研究。经过近10年的跋涉前行,“体悟物理”主张的现实意义、教育内涵、基本观点、框架体系等日渐丰满,研究成果荣获了2018年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国家二等奖和福建省省级特等奖。
课题成果获高级别奖,说明研究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回顾研究过程,如果站在教育本位高度来反思三明一中这项基础教育课题研究,确乎还有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和启示。以个人陋见,“体悟物理”可以为基础教育校本研究提供3方面的有力实证:
第一,校本研究是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三明一中为省一级达标高中,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培育建设学校,是全省优质高中的第一团队学校。学校地处三元区,除了每年向三明市域内各县(市、区)招收少量特长生,初中毕业生源只有1600人左右,是全省初中生源基数最小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学校。但三明一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保持优良态势,重要原因就是坚持校本教研一系列教学改革。“周邦虽旧,其命维新”,近30年来,三明一中在创新创造中前进,在求变应变中发展,其教学改革既有如总校制办学、分层次教学“宏观”“宏大”的整体改革,又有如地理思维导图、体悟物理“微观”“微小”的学科研究。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而体悟物理的研究是基于学校真实问题的研究,体现了“教学即研究,研究即课题”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校本“微观”真实问题的研究比“宏观”整体性的改革,更能促进学校有特色、个性化发展,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第二,校本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大平台。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主自觉、持续持久,需要教学反思、终身学习,需要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更需要有效的载体、良好的平台。周而复始,数十年如一日的“庸常”教学,容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形成专业成长瓶颈,校本研究在思索、质疑、互动、争辩中迎接挑战、超越自我,持续激发个体专业成长的内趋力。校本研究要以教育通识、专业见识为基础,还要超越见识革故鼎新,创新理论、大胆实践。创新必须“吾日三省吾身”,做到“专涵养者,日见其不足”,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校本研究就是教师在换脑、充电、反思、创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推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在校本研究过程中,合作、平等、有温度的团队文化能让其成员为研究目标不懈努力,也能让有志于从事研究的教师在专家、同伴引领和帮助下将“经验”升华为课题、论文、优质课,从而在专业发展中走得宽阔、持久。“体悟物理”课题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引导以罗翀为首的三明一中一批物理教师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康庄大道,他们中涌现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等各级各类名师,收获了教研的成就,提高了职业的认同,享受了教育者的幸福。
第三,校本研究是质量提升的恒动力。课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知识传授、思维碰撞以及教师发挥的影响力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追求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益是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细细品味“体悟物理”中的课程实施、专题设计、典型课例,可以感受到三明一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走过了三重境界。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与解题技巧的训练,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让师生有条不紊地完成教学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与学方法的变革,
摆脱行为主义束缚,创新变革课堂内容和形式,不再流于表面化模仿,而是引导学生深层次建构,此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体悟物理的课堂走到了动态生成、关注师生生命价值阶段,课堂教学的高峰体验给师生带来生命的丰盈和灵魂的滋润,更多地关注体悟、体验、价值和人性,此第三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课堂的问题解决好了,教学质量何愁不能提高。三明一中以小基数生源,办出了高质量学校,不仅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际金牌、高考全省理科状元,还有惠及每一位学子的享誉省内外的办学质量,这其中校本教研功不可没。
罗翀老师是我的老同事,我们一起工作了17年,他勤劳敬业、执着追求、坚守理想。北京人艺有句行话——戏比天大,讲的是老一辈艺术家敬业恪守的精神。借用此话,在教学工作中——课比天大!这4个字承载的不只是教学技巧,更是教育情怀。罗种老师就是一位具有“课比天大”教育情怀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者。愿“体悟物理”走得更深更远,大放光彩!
些许杂思,代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