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这本著作《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地震、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是我近3年研究成果的部分汇总。其中收录的文章曾公开发表于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世界经济文汇》、《财政研究》和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主题也都与2008年汶川地震有关。未曾想过,这样一个基础研究,恰巧在“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集结刊出,也期待书中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政策做出一些理论注解。
2008年5月,我还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我身处北京,北京没有明显震感。家乡陕西汉中距离震中500余公里,受灾并不严重。家人除稍许慌乱外也并没有受太大影响。然而数小时后,铺天盖地的新闻才让我们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救援难度的自然灾害。也是在那时,我才明白“多难兴邦”这个词真正的含义。
一晃12年已经过去,突然逝去的生命只能依靠生者的记忆依稀留存印记,幸存者失去至亲的痛苦也似乎逐渐被时间抹平。那么灾害冲击作为一种集体记忆,会给我们这代人留下些什么?这种记忆又将如何改变人类行为?从政府层面考虑,灾后的经济恢复无疑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那么政府应如何利用“前次”灾害所形成的种种“印记与证据”,更加有效地应对仍可能发生的“后次”灾害?相关看似冰冷的经济学研究或许可以为社会发展带来些许温暖的努力。
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永远困扰着哲学家、经济学家与普罗大众。但似乎关心该问题的科学家(Hard Science)不会为此感到困扰,因为可控实验与统计检验的大规模介入,让纯粹的思维思辨变成了可以通过设计对照实验严格操控的“前因后果”。此时,需要确认和识别的事实本身,由科学家创造而来,换言之,因果识别就蕴藏在“do the data”的过程之中。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面临着非常不同的情景:在因果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