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HK$
177.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HK$
177.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HK$
109.8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HK$
76.2
《
三星堆对话古遗址(从三星堆出发,横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对话11处古遗址,探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87.4
《
迷人的化学(迷人的科学丛书)
》
售價:HK$
143.4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光的电磁理论出发,全面论述了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基本特性及其传感应用,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物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教材。
? 体系完整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光纤光学”的知识体系,涵盖光纤理论和特性、光纤技术和器件、光纤的工程应用。
? 侧重基础 本书注重对“光纤光学”基本概念、理论分析结果及其物理意义的阐述。
? 兼顾发展 本书较全面地概括了光纤的发展及前沿科学技术成果。
? 学以致用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光纤的主要工程应用,分析其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及典型参数。
教学资源
教学大纲
教学课件
彩色插图
注:关注“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微信公众号,在 “知识”→“资源下载”→“配书资源”菜单获取下载链接(或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本书页面获取下载链接)。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光的电磁理论出发,全面论述光在光纤中传输和传感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全书共8章,分为 三部分(光纤理论和特性、光纤技术和器件、光纤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均匀折射率和非均匀折射率光纤 的传输理论(光线理论、波动理论、耦合模理论及非线性理论); 光纤的数值分析方法; 光纤的损耗、色散、 偏振以及非线性特性; 光纤设计、光纤的连接和处理以及参数测量的基本方法; 光纤有源和无源器件; 各 类特种光纤; 光纤在传输数据、能量、图像以及传感方面的应用等。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等相关专业的 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光电科研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廖延彪 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光纤传输和传感方面教学和研究工作50余年;承担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已出版《物理光学》《光纤光学》《偏振光学》等图书8部,参与编写《光学手册》《光子学——技术与应用》等大型工具书。其团队所研发的各类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涉及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多参量测量。
黎敏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为武汉理工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光纤与微纳光传感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光纤光学”和“光纤传感技术”等课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及校企合作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光纤传感器及其应用技术》等图书5部。
夏历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光纤传感器与传感光纤光源的设计,传感微结构、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光纤传感网络设计等,并深入开展光纤传感技术在国家电网、医疗、航天领域的系列应用。已发表学术论文超过100篇。
|
目錄:
|
部分光纤理论和特性
第1章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
1.1引言
1.2光纤的光线理论
1.2.1均匀折射率光纤的光线理论
1.2.2变折射率光纤的光线理论
1.3光纤的波动理论
1.3.1光波导的一般理论——正规光波导
1.3.2均匀折射率光纤的波动理论
1.3.3变折射率光纤的波动理论
1.4光纤的数值分析方法
1.4.1传输矩阵法(TMM)
1.4.2多极展开法(HEM)
1.4.3有限元法(FEM)
1.4.4平面波法(PWM)
1.4.5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1.5偏振光在光纤中的传输
1.5.1偏振光的矩阵表示法——Jones矢量法
1.5.2Jones矩阵法在光纤中的应用
1.5.3单模光纤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双折射效应的Jones矩阵
1.5.4Poincaré球图示法
1.6均匀折射率单模光纤的分析
1.6.1引言
1.6.2基本性质
1.6.3功率分布
1.7非正规光波导的模耦合方程
1.7.1非正规光波导
1.7.2非正规光波导的模耦合方程(矢量模耦合方程)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光纤的特性
2.1引言
2.2光纤的损耗
2.2.1吸收损耗
2.2.2散射损耗
2.2.3弯曲损耗
2.3光纤的色散
2.3.1概述
2.3.2模式色散
2.3.3波长色散
2.4光纤的设计
2.4.1引言
2.4.2多模光纤折射率分布的设计
2.4.3单模光纤的设计
2.4.4典型单模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2.4.5典型单模光纤性能
2.5弹光效应
2.6光纤中的双折射
2.6.1纤芯的椭圆度引起的双折射
2.6.2应力引起的双折射
2.6.3弯曲引起的双折射
2.6.4扭曲引起的双折射
2.6.5外场引起的双折射
2.6.6减小双折射影响的特殊措施
2.7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2.7.1基本原理
2.7.2自相位调制
2.7.3光纤中的光孤子
2.7.4交叉相位调制
2.7.5受激Raman散射
2.7.6受激Brillouin散射
2.7.7四波混频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光纤系统的损耗与光纤处理工艺
3.1引言
3.2光纤和光源的连接
3.2.1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的连接
3.2.2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和光纤的耦合
3.2.3大功率LD阵列耦合技术
3.3光纤和光纤的连接
3.3.1光纤与光纤的固定连接
3.3.2多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直接耦合
3.3.3单模光纤和单模光纤的直接耦合
3.4侧边抛磨光纤
3.5光纤的腐蚀
3.5.1化学腐蚀法制作纳米光纤探针
3.5.2影响腐蚀效果的因素
3.6光纤的改性
3.6.1掺杂效应
3.6.2光敏效应
3.6.3非线性效应——Raman效应和Brillouin效应
3.6.4力学效应
3.6.5热学效应
3.6.6电磁效应
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部分光纤技术和器件
第4章特种光纤
4.1引言
4.2功能型光纤
4.2.1变折射率光纤
4.2.2偏振保持光纤简介
4.2.3少模光纤
4.2.4荧光光纤
4.2.5增敏和去敏光纤
4.3新材料光纤
4.3.1红外光纤与紫外光纤
4.3.2聚合物光纤
4.3.3单晶光纤
4.4新结构光纤
4.4.1光子晶体光纤
4.4.2侧边抛磨光纤与金属化光纤
4.4.3双包层光纤
4.4.4多芯光纤
4.4.5反谐振光纤
4.4.6微纳光纤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光纤特征参数的测量
5.1引言
5.1.1光纤测量的内容与特点
5.1.2光纤测量的方法
5.1.3光纤测量仪器
5.2损耗测量
5.2.1光纤损耗的测量
5.2.2光纤器件的插损测量
5.2.3谱损的测量
5.2.4反射损耗的测量
5.3模场直径测量
5.3.1模场直径定义
5.3.2测量方法
5.4截止波长及其测量
5.4.1截止波长的定义
5.4.2传导功率法
5.4.3模场直径法
5.4.4替代法
5.5色散测量
5.5.1测量原理
5.5.2相移法
5.5.3干涉法
5.5.4基带测量
5.5.5偏振模色散及其测量
5.6折射率分布、几何尺寸与理论数值孔径的测量
5.6.1折射近场法
5.6.2近场扫描法
5.6.3几何尺寸的测量
5.6.4理论数值孔径的测量
5.6.5光纤三维折射率测量
5.7高双折射光纤拍长的测量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
6.1引言
6.2光纤耦合器、环行器与光波分复用器
6.2.1熔锥型单模光纤光分/合路连接器
6.2.2磨抛型单模光纤定向耦合器
6.2.3光环行器
6.2.4光波分复用器(WDM)
6.3光开关、光纤滤波器与光纤调制器
6.3.1概述
6.3.2光开关原理
6.3.3光纤调制器
6.3.4光纤滤波器
6.4光纤旋转连接器
6.4.1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工作原理
6.4.2光纤旋转连接器的基本结构
6.4.3光纤旋转连接器产品与工业应用
6.5光衰减器
6.5.1光衰减器原理、分类与基本结构
6.5.2全光纤热光型可变光衰减器
6.6光缓存器
6.7光纤偏振器件
6.7.1光纤偏振控制器
6.7.2保偏光纤偏振器
6.7.3光纤隔离器
6.8光纤光栅
6.8.1引言
6.8.2光纤光栅的分类
6.8.3光纤Bragg光栅的理论模型
6.8.4均匀周期正弦型光纤光栅
6.8.5非均匀周期光纤光栅
6.8.6光纤光栅的写入方法简介
6.9掺杂光纤激光器与放大器
6.9.1掺杂光纤激光器
6.9.2光纤放大器
6.9.3大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
6.9.4工业光纤激光器与新型光纤激光器
6.10光纤Raman与光纤Brillouin激光器
6.10.1光纤Raman激光器与放大器
6.10.2光纤Brillouin激光器与放大器
思考题与习题
第三部分光纤的应用
第7章光纤传输数据和图像
7.1概述
7.2光纤通信
7.3光纤传输距离的估算
7.3.1光纤的损耗
7.3.2光纤的色散
7.3.3色散对光纤传输的影响
7.4光纤传光束
7.5光纤传像束
7.5.1概述
7.5.2光纤传像束的结构
7.5.3光纤传像束的性能
7.5.4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光纤传感器
8.1概述
8.1.1光纤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
8.1.2光纤传感器的特点
8.2振幅调制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8.2.1光纤微弯传感器
8.2.2光纤受抑全内反射传感器
8.2.3光纤辐射传感器
8.3振幅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补偿技术
8.3.1双波长补偿法
8.3.2旁路光纤监测法
8.3.3光桥平衡补偿法
8.4相位调制传感型光纤传感器
8.4.1引言
8.4.2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和Michelson光纤干涉仪
8.4.3Sagnac光纤干涉仪
8.4.4光纤FabryPerot干涉仪
8.4.5光纤环形腔干涉仪
8.4.6白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8.4.7外界压力对光纤干涉仪的影响
8.4.8温度对光纤干涉仪的影响
8.4.9光纤干涉仪的传感应用
8.5偏振态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8.5.1光纤电流传感器
8.5.2双折射对光纤传感的影响
8.5.3光纤偏振干涉仪
8.6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8.6.1引言
8.6.2光纤Bragg光栅应变传感模型
8.6.3光纤Bragg光栅温度传感模型分析
8.6.4光纤Bragg光栅在光纤传感领域的典型应用
8.6.5长周期光纤光栅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8.6.6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技术
8.6.7LPG MachZehnder干涉仪折射率传感器
8.7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
8.7.1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原理
8.7.2荧光寿命测温
8.7.3荧光强度比测温
8.7.4荧光传感材料
8.7.5荧光测温系统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8.8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8.8.1概述
8.8.2散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8.8.3偏振型和相位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8.9聚合物光纤传感器
8.10光子晶体光纤及其在传感中的应用
8.10.1光子晶体光纤用于气体检测
8.10.2基于孔内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其他传感器
8.10.3特种光子晶体光纤与传感
8.10.4光子晶体光纤SPR传感器
8.10.5光子晶体光纤SERS
8.10.6掺杂的微结构聚合物光纤传感器
8.11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8.11.1振幅调制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8.11.2相位调制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8.11.3偏振态调制传光型光纤传感器
8.12光纤传感网络
8.12.1可用于构成光传感网的传感器
8.12.2成网技术
8.13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课题
思考题与习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3版前言
本书第2版自2013年问世至今已有近8年的时间,并已多次重印。在这期间,光纤理论、技术和应用
均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此,需要对《光纤光学》(第2版)作相应的修改。
近年来,光纤领域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光纤理论和光纤结构。由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出现,光纤传输理论翻开了新的一页: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有禁带和导带之分; 在很宽的波段实现单模传输; 高非线性、强双折射等许多新的特性
呈现出来。在光纤结构的进展方面,出现了构成光子晶体光纤的多孔/多层结构、用于光纤激光器的双包层光纤、用于能量传输的反谐振光纤和纳米光纤等,突破了折射率为阶跃或渐变的纤芯包层常规结构。此外,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是传感器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类型。对于这些进展,本书修改后均有所反映,尤其对于光子晶体光纤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设计的数值计算方法,做了必要的充实。在光纤传感领域,无论其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很大进展,尤其如光子晶体光纤、纳米光纤传感器等新型光纤的应用。光纤传感也是光网络应用不可或缺的基础之一,如大规模分布式传感的工程化。这些新进展在第3版中也有相应的扩充。
本书第3版仍然保留了第2版的主要特色,它们是: 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论与实际并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系统性与完整性。本书对公式的数学推导过程从略,以突出对物理意义的阐述。此外,除对偏振特性和光纤传感的原理部分讨论较详细外,为适应光纤理论的发展,对光纤设计相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做了必要的补充,将第1章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分为三部分——光线理论、波动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补充内容完整勾勒出光纤数值分析方法的概貌。较全面地介绍各类特种光纤和光纤的测试方法。其中,对于变折射率光纤作为成像元件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有助于读者正确地选用光纤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较全面地介绍了由光纤构成的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各种光纤传感器和传感系统。
第3版的修改内容主要包括:
(1) 编排次序有变。第3版仍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光纤理论和特性(第1章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第2章光纤的特性,第3章光纤系统的损耗与光纤处理工艺); 光纤技术和器件(第4章特种光纤; 第5章光纤特征参数的测量,第6章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 光纤的应用(第7章光纤传输数据和图像,第8章光纤传感器)。
(2) 内容有增删。第1章增加了
“1.4 光纤的数值分析方法”; 第2章增加了“2.2.3 弯曲损耗”; 第3章增加了“3.2.3 大功率LD阵列耦合技术”; 第4章增加了“4.2.3 少模光纤”“4.4.5 反谐振光纤”; 第5章增加了“5.6.5 光纤三维折射率测量”; 第6章增加了
“6.4.3 光纤旋转连接器产品与工业应用”“6.9.4 工业光纤激光器与新型光纤激光器”“6.10.2 光纤Brillouin激光器
与放大器”; 第8章增加了“8.10.4 光子晶体光纤SPR传感器”“8.10.5 光子晶体光纤SERS”。
黎敏教授负责本书第3版的全部修订工作,夏历教授参与了本书第3版的修订,并撰写了第1章的
“1.4光纤的数值分析方法”; 第4章的“4.2.3 少模光纤”和“4.4.5 反谐振光纤”; 第8章“8.10.4光子晶体光纤SPR传感器”和“8.10.5 光子晶体光纤SERS”。
在本书的修改过程中,不少教师和研究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此深表感谢。后,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盛东亮
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具体指导和细致的编辑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廖延彪2021年4月于清华园
第2版前言
本书第1版自2000年问世至今已有10余年的时间,已经重印8次。在这期间光纤理论和技术(包括光纤传输和传感)均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此有必要对第1版作必要的修改。
10余年来,光纤领域的重要进展有两方面: 光纤理论和光纤结构。由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出现,使光纤传输理论翻开了新的一页: 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存在禁带和导带; 在较宽的波段可单模传输以及其他许多新的特性。至于光纤结构的进展,则是出现了构成光子晶体光纤的多孔/多层结构和用于光纤激光器的双包层光纤,它突破了仅由纤芯和包层,折射率为突变或渐变的常规结构。此外,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出现,则是传感器领域的一个全新的传感器品种。对于这些进展,本版均有所反映,但对于光子晶体光纤的传输理论,由于内容太多、太深,已超出教学大纲要求,本版未涉及,读者可参考有关文献。
本版仍然保留第1版的主要特色: 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论与实际并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系统性与完整性。本书对公式的数学过程叙述从略,以突出对物理意义的阐述。对偏振特性和光纤传感的原理阐述较为详细; 全面地介绍了各类特种光纤和光纤的测试方法,对于变折射率光纤作为成像元件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有助于读者在工作实践中正确地选用光纤。此外,书中也详尽地介绍了由光纤构成的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以及各种光纤传感器。
本版修改部分主要包括:
(1) 编排次序有变。第2版仍为三部分,分别是光纤理论和特性(第1章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第2章光纤的特性,第3章光纤系统的损耗与光纤处理工艺); 光纤技术和器件(第4章特种光纤,第5章光纤特征参数的测量,第6章光纤无源及有源器件); 光纤应用(第7章光纤传输数据和图像,第8章光纤传感器)。
(2) 内容有增删。第2章改写了2.4光纤的设计。第3章增加了3.4 侧边抛磨光纤,3.5 光纤的腐蚀,3.6 光纤的改性。第4章增加了4.4 红外光纤和紫外光纤,4.5 荧光光纤,4.6 聚合物光纤,4.7 光子晶体光纤,4.8 侧边抛磨光纤与金属化光纤,4.9 单晶光纤,4.11 双包层光纤,4.12多芯光纤,4.13 微纳光纤。第5章增加了5.5.5偏振模式色散及其测量。第6章增加了6.4光纤旋转连接器,6.5 光衰减器,6.6 光缓存器,6.9.3大功率双包层光纤激光器,6.10光纤Raman激光器与光纤Brillouin激光器。第8章增加了8.7光纤荧光温度传感器,8.8分布式光纤传感器,8.9聚合物光纤传感器,8.10光子晶体光纤及其在传感中的应用,8.12光纤传感网络,并改写了8.13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及课题。
黎敏教授参加了本书第2版的全部修订工作。
在本书的修改过程中,不少教师和研究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对此深表感谢。后,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盛东亮编辑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悉心工作。
由于光纤光学技术发展迅猛,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廖延彪2013年7月于清华园
第1版前言
随着激光的问世,古老的光学已裂变出众多的分支,“光纤光学”是其中之一。它是研究光导纤维的光学特性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光纤光学”这一名称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随着光纤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光纤通信的广泛应用,使这一新分支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光纤光学的研究对象——光导纤维的特点是它的有界性,即光波在光纤中横向受边界限制,纵向可无限延伸,因而其光学特性和大块媒质的光学特性有很大差别,其中很多特性还正在研究之中。目前,虽已有光纤光学方面的专著问世,但由于出版较早,未能包括近十年来的成果,且对光纤光学介绍不够全面。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对光纤光学的原理及其应用作较全面的介绍。
全书共有8章,可分为三部分: 光纤中光传输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各类光纤和光纤参数的测试方法、光纤的应用——光纤器件和传感。部分主要讨论光纤传输的模式理论和模耦合理论,光纤的非线性理论,光纤的损耗、色散和偏振特性,着重讨论光纤的偏振特性,对光纤传感的原理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由于光纤的模式理论和模耦合理论与大块媒质中的光波传输理论有很大差别,其计算过程又很繁杂; 为使读者对其物理图像有一较清楚的了解,而又不必花过多精力于数学推导过程,因此,本书对公式的数学过程从略,以突出对物理意义的阐述。此外,对偏振特性和光纤传感的原理部分则讨论较详细,这是其他专著所欠缺的,也是读者所需要的。第二部分较全面地介绍各类特种光纤和光纤的测试方法,其中对于变折射率光纤作为成像元件在光纤系统中的应用和高双折射光纤拍长的测量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它有助于读者正确地选用光纤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三部分较全面地介绍由光纤构成的各种有源和无源器件,各种光纤传感器及技术,其中较详细地介绍光纤光栅,光纤传感的补偿技术,光纤白光干涉技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以及光纤传感在智能材料和结构中的应用。这部分的重点放在以后的应用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特性上,而不详述目前的实验系统。
本书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基本概念,理论与实际并重,力求反映成果,注重系统性与完整性。
在此说明一点,本书所讨论的模式理论和模耦合理论只是对光波导问题做了现象性的描述,它只需经典场论知识。虽然模式理论推动了当今光纤技术和集成光学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一理论未涉及导波光的物理本质。导波光的许多更深入的问题,用模式理论无法解释。例如,在光纤这样一个很有限的空间内,导波光遵守光线光学规律(甚至比普通光波遵守得更好),在光纤中传输很长距离而衍射损耗很小; 导波光量子的寿命和稳定性问题等。这些关于光导波本质性问题的探讨,必须采用量子理论。这已超出本书范围,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不少教师和研究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并对教材的出版给予了大力协助,对此深表感谢。其中特别要感谢高以智教授等的支持和鼓励,还有赖淑蓉老师和宋清霞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她们两位为原稿的打印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后,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王仁康、孙礼等同志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具体指导和细致的编辑工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缺点,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廖延彪1999年11月于清华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