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中国电视观察报告》作者创作态度严谨,资料收集重点放置有关院校图书馆及相关公共图书馆,数据提供主要依靠中视索福瑞、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等传媒研究机构。
全书突出个例分析,一方面从媒界本质入手,另一方面结合了时代环境、历史责任、社会道德来进行相应分析评价。
在文字表达方面突出新文风、新语境。
|
內容簡介: |
电视作为一种当代电子化传播的工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现代科学进步的影响下,逐步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特别是中国的电视传媒,被多种视频媒体取代的呼声越来越高。本书的创作目的是对有着六十多年历史沿革的中国电视文化的一个理性总结,既是为我国传媒领域的历史轨迹增加一个纪元,同时也期待能为我国传媒领域的未来发展增添一份经验。全书包含作者从业几十年来对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观察与分析,对新闻、电视剧、文艺节目、纪录片等题材均有涉及。
|
關於作者: |
盛伯骥,曾任湖南广播电视台常务副总编辑,现任中国视协电视艺术专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评论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先后亲自担任编导、策划的各类电视节近千个,其中有六十多个节目在国际、国内获奖。个人艺术专著《寻找故乡》由中国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策划主编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受到业界高度评价。
|
目錄:
|
章 中国电视的成长与环境
一、中国电视的小众阶段二、中国电视的发展阶段三、中国电视的繁荣阶段四、中国电视的鼎盛阶段五、中国电视的融合阶段
第二章 中国电视的功用与研究
一、中国电视的综合功用二、中国电视文艺与体制三、中国电视剧风格流派四、中国电视纪录片观察五、中国电视国际化比较
第三章 中国电视的受众与市场
一、中国电视的受众研究二、中国电视的市场是非三、中国电视的广告印象四、中国电视的明星体验五、中国电视的产业分析
第四章 中国电视的竞争与评估
一、中国电视的综合评估二、中国电视的人才识别三、中国电视的模式研发四、中国电视剧网化分析五、中国电视的竞争分析
第五章 中国电视的机遇及思考
一、中国电视的创新建言二、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三、中国电视的视频融合四、中国电视的批评环境五、中国电视的未来思考
第六章 部分电视节目评析精选
电视剧《澳门人家》评析电视剧《锻刀 3 绝地逢生》评析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评析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评析电视剧《麦香》评析电视剧《启航》评析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评析电视剧《隐秘而伟大》评析电视剧《在远方》评析电视剧《正阳门下的小女人》评析电视剧《好的时代》评析电视专著《倾听少年说》评析电视综艺节目《龙的传人》评析电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第二季》评析电视综艺节目《我们来了?佛山站》评析后记
|
內容試閱:
|
我这四十年 ——在“我这四十年”主题论坛上的发言
1979 年冬天,我穿着一件大灰袄进了湖南电视台大院。
这年我 23 岁,我是捧着十几首发表的歌曲作品考进电视这个行业的。当然,进台后我就与作曲无缘了。
湖南电视台是 1970 年开始筹建的,我报到的时候虽然成立快十年了,但台里人数好像还不到 100 人。当时全台员工来源基本是三大类,即复员军人、干部子弟、广播电台以及有关文艺单位选调的业务骨干,我好像是社会应考进台的人。回首往事,如果细分我的这四十年职业生涯的话,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个十年,我在学文艺。
上班天,我被科长分配做社教专题节目。虽然我的分工是《文化生活》栏目,但不知当时是怎么鬼使神差,我进台的节目却是从《怎样做腐乳》和《怎样做腊八豆》开始的。平心而论,做节目时似乎很顺利,我仿佛对电视这个行业的工作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没有任何生疏感,一气呵成。节目播出几天后,我收到了人生封观众来信。我激动地打开信,信上有一句话我至今刻骨铭心,这句话是: “当我看完贵台播出的《怎样做腐乳》和《怎样做腊八豆》之后, 我决心再不吃这两种食物了。”原来,我在请德茂隆老师傅教做这 两种食物时,尽管要老师傅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但观众并没看到这 一细节,只看到了两只黝黑的大手在搅拌食物,故产生这样的收视 后果也不足为怪了。
从这天起,我就对电视有了个真实体会,即电视是以视觉为原则的艺术,任何视觉细节、视觉导向、视觉符号都会成为观众对电视节目的态度、感想与判断。因此,四十年来我从未忘记这个感悟。
我在从事电视工作的前十年里,周上班就能独立负责项目, 年就被选为专题组负责人,开创了湖南电视台栏目编导、主持 人公开招聘的先河,并创办了湖南电视台首个外聘主持人栏目《青 年之友》。同时,我还担任过台总编室节目科科长,执导过湖南电 视台“春晚”等多台综艺晚会,并凭着 3 集电视艺术片《我说潇湘女》于 1998 年被中视协授予了首届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不过,我在这个阶段收获的还是去中央电视台的几次学习经历。次是我进台不到半年,科长杨志传通过央视电视剧导演果青,介绍我到中央电视台专题部《文化生活》栏目学习。当时节组组长是邹友开老师,我成了他的个地方台学生。当时《文化生活》组里人不多,只有五个人,除邹老师外,我先后也与张复华、沈力、陆善家等老师学习。在这个时期的学习中,我的体会是, 学电视重要的不是先学专业技能、专业流程,而是先学文化感悟、艺术感悟、特别是你的文学功底的深厚,也决定着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我第二次到中央电视台学习是 1987 年。当时邹友开老师是台文艺部主任,他抽调我去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节目组担任现场指挥。这台晚会的总导演是邓在军老师,是中国电视文艺界的泰斗级人物, 我主编的《中国电视文艺精论》一书中也有她一篇关于央视春晚的专论。我通过在春晚节目组的学习,将电视综艺晚会的结构、流程、细节,甚至到审查及餐食安排,全部进行了通透地了解。这不但对我以后执导多台综艺晚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不少周边同行。
我的第三次学习机会是 1988 年被抽调到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万里海疆》担任导演之一。虽说这次是以工作为目的去央视的, 但我学习的收获也是巨大的。通过这段工作经历,我的收获就是对电视团队合作与协调的思考。这次我们这个团队由一个总编导, 即当时中央台社教部主任左耀东,三个编导高峰、张道国和我组成, 但我没有坚持下去,可能是由于气场的原因,干了一年就走了,这也引发了我刚提到的思考。
第二个十年,我在管文艺。
1991 年 11 月 18 日,湖南电视二台成立,对内编制为湖南电视台经济部,我被任命为经济部副主任,分管文艺、社教类节目。 平心而论,我一辈子没做过行政工作,虽说进台半年就当了专题组 组长,接着又是栏目组组长、节目组科长,但我一天没离开节目、 没离开机房。我的体会是,电视是个好爱人,踫上“她”,会走火入魔。由于这个理念的影响,和我一起干活的人都养成了只会干节目, 不会顾其他的“坏毛病”。
在这个时期,我虽然是个小干部,权小事多,但我的收获是,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相对自主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节目。比如说湖南二台刚刚组建播出时,我曾带了七个人、七床被子、几斤猪肉到了凤凰县两头羊乡,一下子住了十来天,回来就编了一个艺术片《看苗岭》,立马获了首届中国电视节目展播一等奖;更有趣的是,我曾在一夜梦中,想要为远去的外婆留下点情感记忆,于是醒来后在几天内做成了一部电视散文《家话》, 后来居然被编入了全国初中语文教材。
现在回想起来,在二台工作的那几年,随心所欲的事干了不少。有一次,老朋友谭盾找上我,想一起去湘西采风,寻找灵感我就陪谭盾去湘西转了一圈。回来后,谭盾写出了 21 世纪牛的交响乐作品《地图》,我则以谭盾为符号,编出了一部艺术人物纪录片《根籁——谭盾与家乡的对话》,这也让我获得好多的荣光。
我之所以林林总总讲这么多,这是因我在这十年管节目、管团队、管人才之中,悟出了不少体制内人才成长的惰性和弊病。各位都知道, 当前媒体改革中的障碍是体制改革,若稍有不慎,会直接关系 到一个媒体的节目创新与未来。
今天的电视媒体,事业编、聘用编以及项目编同在一个环境内生存,好比铁饭碗、木饭碗、泥饭碗同在一个锅里吃饭一样,虽然相比传统体制而言,这样的架构或多或少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竞争, 但仍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因素。特别是几十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电视媒体对于大型项目的团队及主创人员选用上,基本是采用任命制, 不少媒体决策层并不是根据人才的综合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全面考评后启用的,当然到了今天,许多媒体对节目主创人员的选用已开始了公开选聘的方式,但对于重大项目来说,仍保持着公开竞聘和行政任命相结合的形式。
然而,有部分制片人和主创人员凭着这样或那样的机会,获得了这样或那样的成功后,就忘记自己的姓氏了。实践证明,从现代传播特质出发,一个优秀节目的产生,虽与个人努力有关,但更与其平台的资源定位、节目气场、目标受众息息相关。以此推论,平台成就并不完全等于个人能力。现代传播明显的特征是,成熟的 创新节目,既要符合平台气质,又要迎合平台受众,才会获取高额 收视、高度关注和高效影响。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如果遇上了成熟 的模式和成熟的时机,一个节目是否成功,制作人已不是成功的关键, “平台中心论”才是成功的保障。因此,近年来有个现象,常常是 一个优质节目多季坚持下来,制片人或总导演已经换了几拨,但节 目的收视与效果都丝毫不受影响。
第三个十年,我在审文艺。
时代进入了 21 世纪,我进了机关,过起了早九晚五的生活。我从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开始,后来再到主任, 在这个岗位上一蹲就是好多年。
在这个岗位上,我自认为对湖南广电的宣传管理及节目创新做了几件“帮忙”事。
其一,节目报审。建立了全台含电视、广播、网络的所有节目报审体系,新创节目有三级审批程序,下档节目也有报备手续。同时还为每个节目建立了“生死”档案,让每个节目做到任何节点都有运可查。
其二, 节目评估。从 2003 年开始,由宣管办牵头,联系了财务、人事、审计等部门对全台所有的广播、电视逐个分类评估。评估公 式为市场收视份额+满意度+投入产出比+专家评分+媒体融合力。这种大幅度综合评估节目的方式,首开全国省级电视媒体自行评审 先河。特别是一年一度的观众满意度调查,也让媒体人员更直观、 更真实地了解了受众,了解了市场。
其三 , 节目评优。伴随节目评估的实施,节目评优也同步开展, 每个节目依托评估数据,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评选优中选优,每个节目都有机会公平公正地走上领奖台。值得一提的是,“台长嘉奖令”的实施,更是对全台评优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大大强化了 节目一线员工的创新斗志。
虽然这三件事情至今仍在不断地完善和健全,但节目报审制度构建了全台节目类型把控、节目资源协调、节目竞争平衡的平台, 节目评估公式首创了全台节目质量综合评定体系,节目评优也建立了全台节目生产创新的激励环境。
弹指一挥间,在这十年中,我也记不清自己审了多少节目,讲 评了多少好话,当然也讲评了更多的坏话,我觉得审片环节就是一 个典型的生产力环节。一个优秀的审片人,他可帮助节目把控很多 经济风险,同时避免很多政治风险。作为一个审片者,播出平台希 望你为它的原则和立场把关,而节目团队也希望你的赞美是真心的, 你的批评是合情的,更是合理的。如果你能为他们的不周而遮风挡雨, 也能为他们的美丽而锦上添花,那你的才智和权威才是真正得到传 扬了。
因此,在这十年中,无论是搭建一个媒体的评审机制,还是参与一个媒体的评审实践,我自认为是尽力了。
第四个十年,我在评文艺。
刚刚过去的十年,不管我是在台常务副总编的岗位上,还是在 担任中视协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的职务上,电 视艺术理论研究和影视节目评论始终是我的爱。我不但先后和国 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撰了《中国电视纪录片产业发展研 究报告》和《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还为纪念中国电视 六十周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主编了《中国电视文艺 通论》一书。该书被李准先生称为“新时期影视艺术评论的开拓典范”,并与今天首发的《中国电视文艺精论》一起,双双被美国芝加哥广 电博物馆永久收藏。
但是,我在电视艺术评论这个圈子里混久了,都发现自己越来越迷茫了。
众所周知,一部影视作品的问世,其生命历程似乎很简单,即从创作者到制作者,再由媒介平台到受众市场。然而,作为艺术评论人来说,到底存在于这其中哪个环节,其艺术评价与作品或受众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恐怕也是历代评论人所纠结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后,影视艺术的平台、环境、受众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业界对评论人的存在与作用也有了许多新的话题。
首先,影视艺术评论人应具有什么样的资格?与 20 世纪不同的是,进入新时代后,专门以影视评论为职业的人恐怕不多了。 这其中有个原因尤为重要,那就是具有什么样的资格才可以充当艺 术评论人?当今的一线创作人员与昔日不同,从正面角度来讲,他 们希望评论人给予的不但是传统理论层面的剖析,更重要的是希望 评论人站在时代的位置上,给予他们怎么能让作品获取受众认可的 忠言。因此,在多数人的心目中,艺术评论的实用性已成为诉求, “干货”多少已成为一个评论者是否有话语权的重要标志。
由此可见,作为新时代的影视艺术评论人,不但需要要有深邃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品行,更重要的还要具备对业界创新的知晓和对市场竞争的通达。
其次,影视艺术评论人的发声平台在哪里?在过去的年月里, 各种艺术评论的发表平台大都是依托纸媒,即报纸、杂志等,影视评论也不例外。但是,走进新时代的今天,纸媒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媒体。因此,影视艺术评论家们的平台归属感已不强烈了,即使还有部分主流报刊开设了影视艺术评论版面,但读者也少之又少。庆幸的是,在互联网以及各类移动媒体的推动下,一个以微博、微信、贴吧、留言,甚至弹幕等新媒体形态构成的受众舆论圈在形成,并以庞大的、迅速的、便捷的气势,直接和直率地对当前影视节目开展了短、平、快的议论。前两天,我以省政府参事的身份,到北京一个名为“字节跳动”的公司调研,这个公司旗下的媒体产品“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的市场潜能让我震撼,几乎颠覆了我对艺术评论表达模式的传统看法。
当然,这些新大众化的评议方式无疑也包括了相当程度的低质化、杂乱化及随意化内容。因此,我们影视评论人应站在什么舆论位置,找到与时代环境契合的发声平台,体现自己的价值,引导人民正确进行文化消费,这是新时代文艺评论家所要深思的!
以上是我这四十年电视生涯的一个阶段式的划分与回顾,但整合起来也算是自己人生职场的描述,虽不能以好坏、胜负来评价, 但走过来了,就是成功。
感谢各位聆听,也更感谢老同事、老朋友四十年的帮衬。
2019 年 11 月 25 日于西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