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见瓦

書城自編碼: 365957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王鸿雁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42044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广州:向海而生的商业之都
《 广州:向海而生的商业之都 》

售價:HK$ 89.7
做自己的靠山:用接纳承诺疗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 做自己的靠山:用接纳承诺疗法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

售價:HK$ 68.8
技术封建主义(数字经济前沿)
《 技术封建主义(数字经济前沿) 》

售價:HK$ 79.4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
《 尤物:太平洋的丝绸全球史 》

售價:HK$ 102.4
吴语百年面貌与变化研究——以嘉兴吴语为例
《 吴语百年面貌与变化研究——以嘉兴吴语为例 》

售價:HK$ 227.7
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
《 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 》

售價:HK$ 66.7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 此间鸟兽:文物里的中华文明 》

售價:HK$ 227.7
史记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 史记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

售價:HK$ 56.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0.0
《不负少年时:我的求学生涯》
+

HK$ 74.8
《对话青年·坚守的力量:30名留学青年圆梦求学路》
+

HK$ 116.2
《格林童话初版全集 : 全注解本(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注解本,重》
+

HK$ 85.0
《藏地诗篇》
+

HK$ 921.4
《汪曾祺别集(全20卷 汪朗主编)》
+

HK$ 66.2
《老舍散文集 精装读书会》
編輯推薦:
《见瓦》是一部散文集。“瓦”既是主题,也是灵魂,草蛇灰线,在字里行间起伏,在娓娓说道里沉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见瓦思农,见瓦思乡,见瓦浮想联翩,如庄生梦媒,时而穿越时空,时而冲刺迷雾,时而触摸农耕文明的过往细节,时而感知乡村文化的记忆点滴,时而重温渐行渐远的故乡情愁与情愫。情感依附灵感,文字化作清流,只要阅读,就别有滋味在心头。侃侃而谈一如春风化雨,轻描淡写好似天边云行,似水流年扑面而来,岁月静好人住心房,历历往事浮上心头。这样的文字不华丽,却可品玩;这样的文字不雕饰,却有质感;这样的文字不做作,却大实在。
“瓦库”是城市生活对农耕文明的反哺,是传统文化对时尚缺失的修补。作者遇见了“瓦库”,有鸟儿归林的喜悦,情不自禁,而放飞自我,无所拘束地吟唱,唱出了属于自己的歌。鸿雁把散文写到这种高度,我一点儿也不惊讶,因为她是鸿雁呀,才情本来就在云上。
內容簡介:
该散文集是以“瓦”与“茶”元素的集合将城市中日益渐失的土木砖瓦石用散文的笔法记录和赋予深情的回望,并以茶生活倡导在喧嚣物质的社会里怎样回归精神的安宁。作者文风朴实,起笔自然又立意高远,以真诚、真实的生活感悟我写我心。这种以人为本的诗意表达是对现代人群追求品质生活的引领,有着众多远离故乡寄望乡愁和向往修心养性的受众群体,又是热爱生活的人们在朴素日子里能够仰望星空的参照。是一部将内心的风景和生活的本来面目交融在一起述物志怀的好作品。
關於作者:
王鸿雁,1960年生人。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高级工程师。
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20余年,曾经为《西安晚报》写过3年的专栏,在西安新闻广播做过近3年的夜话节目主持人。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艺术评论数十万字。主编有《问瓦》。
目錄
四季见瓦
茶香絮语
在瓦库晒太阳
春言心语
清明,南京
瓦库旧事
吃茶与拍照
苏州瓦库
隔一座城想你
茶娘吴云
瓦库 LOGO 设计
漫谈余平
瓦库的气质
山城之瓦
拥抱的感觉真好
只将石窟做茶舍
纸笔情书
瓦库,书库
瓦缘茶情
在瓦库 17 号的一次问答
相约一场雪的邂逅
一瓦一世界
厮混的温暖
食在瓦库
爱上“碎银子”
达达的下午茶
江城瓦事
瓦库里的年轻人
恋恋旧物日月长
意外收获的瓦库答问
永远 Out 的那款茶
在风花雪月里慢慢变老
惊艳百年,这才是瓦库该有的样子
一杯猫屎咖啡的觉醒
往事成茶
气定神闲,才能宁静致远
一碗麻食的滋味
独处亦有清欢事
曾经的“瓦棱花”
挑一座瓦库回龙窝
择一城终老
后记 “瓦库无瓦”是一种境界
內容試閱

杨争光


鸿雁的这些朴素而不失优美的篇章,首先是写给她自己的。她对生活,对物事的自省、自悟,或者干脆让自省与自悟成为自觉的行动,成为生活本身的构成。
即使孤独,也要是一种自觉的选择。
如果不是自觉的选择,就不该叫作孤独,或可称之为孤单、孤寂更为贴切,所以有孤苦之感。孤苦之因不在孤独,而在被迫的不得已,需要对付。对付孤苦可以激发坚强,我们说孤苦难熬、难耐,熬过去耐过去了,也就有被迫的坚强在。可是,有人愿意要显示自己的坚强而主动去选择这种难熬和难耐么?
所以,孤独和孤苦在两个世界。
孤独本身就更多意味着主动的选择,是从容的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馈赠,犒赏。所谓的“享受孤独”大概就有这样的意思。鸿雁是写到了的,而且,与她“择一城终老”的自觉和从容是贯通的,甚至可以看成是她对这一生命与生活性态选择的完成式。
也许,能体现鸿雁对生命和生活性态自觉选择的有两样东西,一样是“瓦”,一样是“茶”。这本集子里大多的文字与图片与它们有关。一瓦一世界,一茗一菩提。既有它们的丰富,也有它们的静与净。鸿雁无意于勇猛的斗士,更无意于遁世的隐者。她更钟意凡尘俗世中取一时的孤独与清静,并享受着孤独与清静,即使一瓦一茶,都自有她自持的烟火气与人情味,甚或有些小资的品与趣。鸿雁是幸运的,在这样的国度,这样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选择,这样的从容,这样的享受。
这样的选择,这样的生命与生活性态,也是很多人向往的——让世俗的平凡显现异样的光彩。所以鸿雁的文字又是可以与朋友交谈的,能找到知音的。在这样的世界里,能有倾心的交谈,也是一种享受。我想,这大概也是鸿雁愿意写自己内心景致、出版这一本书的一个缘由吧。
以此,为鸿雁的《见瓦》出版祝贺!

2020年12月26日于黄山

四季见瓦


四季见瓦。
只敲下这几个字,欢喜就不请自来。
就是去见那种用泥土烧制出的青色小瓦片,那种机制的红色大瓦,那种历经了春夏秋冬、日晒雨淋,藏纳了百年故事的老瓦,好还有风蚀千年的秦砖汉瓦。想想看,整日穿梭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呼吸着充满重金属味道的空气,见一片瓦,都成了生活中一次奢侈的仪式,而要春夏秋冬里去看瓦,该是多么盛大的典礼。
随着岁月的流逝,怀旧的情结越发的深厚,而与瓦不散的情缘也随着老去的年龄呈递增态势,梦境里一次又一次复现出那座清末民初落成的青瓦覆顶的院落……
从西安的小南门进城,沿着四府街一直往北走,在四府街与琉璃街的交汇处,有一条相连的东西街巷,四府街的东边为盐店街,西边则为梁家牌楼。梦境里不断出现的院子就坐落在盐店街的东头,盐店街 39 号。
仅仅“盐店街”这个名字,便一下道出了西安和盐的往事。据记载盐店街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 年),应该是明清时代专门销售官盐的一条街。不止如此,盐店街还有着更为显赫的过去,民国时期这条东起南广济街,西至四府街,全长仅 277.5 米的盐店街,生意扎堆、买卖成行,钱庄、商号、银行云集,是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的金融中心,当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中就有两家在这里开设了银行,故而被称为西安、西北的 CBD,也有人将其称为西安的“华尔街”。
盐店街的繁荣烟销灰灭于抗战结束,大量为抗战而生的资金、实业重新回归东部沿海。西安的商业也逐渐向中山大街(今东大街)、解放路转移。其实,盐店街的繁华与萧条于我来说意义都不大,我只知道,我是在盐店街长大的女子,盐店街东头一处三进四偏的院落有我的根。
时间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不足三岁半的年纪就与这个院子结缘了,院子的前院、后院,以及中院的瓦房里都有我这一生抹之不去的记忆(刚开始院子的功能是机关办公与工作人员居家混搭,很快机关迁到了专用的办公地址,这里就只做了机关家属院)。也许这个院子一开始就是为办公而设计建造的,先天就用高堂大屋做了主角,院子里几乎没有树木与绿植,更不要说花园庭院了,打记事起,这个院子一年四季的风景,季季变幻的色彩都呈现在瓦屋的房顶上。整个院子二十多间房屋的外墙,许是建造的时段不同而有青砖与红砖之分,唯有满院子房屋的顶上和谐统一地铺满了鱼鳞般的瓦片,或青灰,或苍黛,迎风遮雨,静默无声。日子久了,被风吹落的种子,或是小鸟意外的耕耘,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就从瓦缝间静悄悄地钻出来,在微风下摇摇闪闪,就像简约版的屋顶花园,在精神贫瘠的时代里招摇着天然不施粉黛的小资情调。令我动心的是我平视就能望见过厅高屋的瓦棱间,还生长着一种叫瓦松的草本植物,它就似青瓦上的伟丈夫,春夏秋冬坚守在瓦上,不畏酷晒,不惧雪霜,生死无忧,清风明月。每一次推门而出,我都能与它低头不见抬头见,就像美人回眸的眼风,让人心生美好。
搬离的这几十年里,因为想念,我也曾几番回到这条街上,回到我曾经闭着眼都能摸着门的院子里。一次次的拆旧建新,离开时满院瓦房的陈迹已无处可寻,取而代之的是两栋距离近到面面相觑的楼房,和落寞四周的五味杂陈。近一次回访,看到院子剩下的遗迹,是后院隔开曾经军分区家属院的一堵数米高的老墙。那天,我久久凝视着这堵老墙,期望在砖缝里,或是墙根下,看到历史穿越中更多儿时的信息,然而,什么也没看到,老墙也比印象中的高度矮了许多。
其实,私人的记忆里,我更想寻找的是曾经错落有致的青红砖平房,还有那屋顶早已被时光和风雨漂白的青色瓦片,以及瓦缝间散散点点的无名小花,只有那些才是这个院子原始、温情、诗意的姿态。
一条街巷,一个院落,居住过的人们总试图去寻找其初的来历,因为那承载着历史;一条街巷,一个院落,也因为有了历史,才彰显着古老与韵味。在西安城内,大大小小的古老街巷数不胜数,具有百年历史的深宅大院也是多到不计其数,可是现在呢,西安城除了一些街道标牌还存在,已经面目全非了。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已然成了这个古老城市的主格调,且不说生活在西安甚至老街巷上的人,很难说清楚老街巷的历史,就连我们赖以生存的的老屋终也落得个片瓦不留,只剩余一点淡淡的夕阳和梦呓。
我总是怀念有瓦的日子,不断地憧憬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活,或拖家带口,或同学一群,或老友一帮,游荡国内外美丽的小镇,行摄青瓦房,探幽石板路,瞻仰伫立在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一座挨着一座的百年建筑,默默地收存着岁月悲欢离合的故事,脉脉含情地的与它们合影留念,拷贝着人世绝版的风景与时代的印记……
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独具一格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魅力,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落座一所本土的瓦库,想不出会是什么模样,又会相融出怎样的地方特色与文化?我好奇散落于大江南北一座座有着共性风采又各领风骚、不同版本熟悉且陌生的瓦库,但更多奢望的还是想去探望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比的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历代相传下来的青瓦。参不破各家瓦库的玄机,那就不参,只一一游走去见识就好。春夏秋冬,四季见瓦。我想当我步入每一座异地的瓦库,一定会有一种如归的气息,不论是高原大漠老去的故事还是江南诗意的烟雨华章,随风落地地都会参杂着曾经少年的味道。
你是谁?为何让我千万里的追寻,我是谁?为何无意地踏入却遇见儿时的情怀。有些恍惚,有些莫名,四季见瓦,我想要寻找什么?!也许要找的,早都备份在自己的脑海里,并将与我的生命同在。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