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李翱文集校注(中国历史文集丛刊·平装繁体竖排)

書城自編碼: 366290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李翱 撰,郝润华,杜学林 校注
國際書號(ISBN): 9787101152845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 2021-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大明拐点 : 天启党争 》

售價:HK$ 66.7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纲鉴易知录评注(布面精装 全8册) 》

售價:HK$ 572.7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官商跃迁: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简史 》

售價:HK$ 101.2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当代学术·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修订本) 》

售價:HK$ 101.2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了不起的中国冠军:讲给孩子的奥运故事 》

售價:HK$ 78.2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海外中国研究·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 》

售價:HK$ 78.2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霍比特人(插图典藏版,150余幅精美全彩插图,原作地图首度汉化为简体中文,2024年全新译本) 》

售價:HK$ 124.2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权力的文化与文化的权力:旧制度下的欧洲(1660—1789) 》

售價:HK$ 158.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06.3
《唐摭言校证(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全2册·平装繁体竖排)》
+

HK$ 95.7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

HK$ 103.3
《国学经典丛书:文史通义》
+

HK$ 107.3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

HK$ 94.3
《中国史学史》
+

HK$ 91.1
《重建另一种叙事》
編輯推薦:
李翱(774-837)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既是古文名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积极反佛崇儒。其代表著《复性书》,以儒家经典思想资源为基础,对当时流行的佛教思想予以回击,在历史上的影响,堪与韩愈《谏佛骨表》比肩。李翱与韩愈(768-824)亦师亦友,共同鼓吹“文以载道”的文学思想,对古文运动的兴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內容簡介:
《李翱文集校注》十八卷,附录四卷,唐代李翱撰,郝润华、杜学林校注。李翱,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早年师从梁肃,后与韩愈交游,其文各体兼善,尤擅赋与碑传,为苏洵、宋濂、全祖望等所推崇。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舒瑞重修本《李文公集》为底本,以汲古阁本、日本刻本、光绪本为校本,参校《文苑英华》、《唐文粹》,以及两《唐书》、《唐摭言》、《八琼室金石补证》、《唐诗纪事》、《中山诗话》等文献,全书加以笺注,并补遗文八篇,诗六首,书末附录有关传记资料,以及文集序跋等。
關於作者:
李翱(774—837),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德宗贞元九年(793),“就州府之贡举人事”(李翱《感知己赋》)。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837),卒于襄州(今湖北襄阳市)。享年六十四岁。谥曰“文”。有《李文公集》十八卷,别与韩愈合著《论语笔解》二卷。
郝润华,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日本天理图书馆藏汉籍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的整理研究工作,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历史文献研究》辑刊编委、韩愈研究会副会长等。
杜学林,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元明清文献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刊《详注昌黎先生文》整理与研究”等。
目錄
整理说明
凡例
李翱文集卷赋三首
感知己赋并序
幽怀赋并序
释怀赋并序
李翱文集卷第二文三首
复性书上
复性书中
复性书下
李翱文集卷第三文三首
平赋书并序
进士策问道
又第二道
李翱文集卷第四文七首
从道论
去佛斋并序
解惑
命解
帝王所尚问
正位
学可进
李翱文集卷第五文七首
知凤
国马说
截冠雄鸡志
题燕太子丹传后
拜禹言
送冯定序
杂说二首
李翱文集卷第六书四首
答韩侍郎书
答独孤舍人书
答皇甫湜书
答朱载言书
李翱文集卷第七书六首
论事于宰相书
劝裴相不自出征书
荐士于中书舍人书
谢杨郎中书
与陆傪书
答侯高第二书
李翱文集卷第八书六首
荐所知于徐州张仆射书
与淮南节度使书
贺行军陆大夫书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
寄从弟正辞书
与翰林李舍人书
李翱文集卷第九表疏七首
论事疏表
疏用忠正
疏屏奸佞
疏改税法
疏绝进献
疏厚边兵
疏数引见待制官问以时事(阙)
李翱文集卷第十奏议状六首
百官行奏状
陵庙日时朔祭议
与本使李中丞论陆巡官状
与本使杨尚书请停率修寺观钱状
再请停率修寺观钱状
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
李翱文集卷第十一行状实录三首
故正议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韩公行状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都督广州诸军事兼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岭南节度营田观察制置本管经略等使东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徐公行状
皇祖实录
李翱文集卷第十二碑传三首
高愍女碑
杨烈妇传
故东川节度使卢公传
欧阳詹传(阙)
李翱文集卷第十三碑述三首
唐故特进左领军卫上将军兼御史大夫
平原郡王赠司空柏公神道碑
唐故横海军节度齐棣沧景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使持节齐州诸军事兼齐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贝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左仆射傅公神道碑
陆歙州述
李翱文集卷第十四墓志五首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致仕上柱国弘农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赠司空杨公墓志并序
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中丞赠右散骑常侍独孤公墓志
故检校工部员外郎任君墓志铭
故处士侯君墓志
叔氏墓志
李翱文集卷第十五墓志六首
兵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武公墓志
秘书少监史馆修撰马君墓志(原阙,今补)
故歙州长史陇西李府君墓志铭
故河南府司录参军卢君墓志铭
故怀州录事参军武氏妻傅氏墓志
故朔方节度掌书记殿中侍御史昌黎韩君
夫人京兆韦氏墓志铭
李翱文集卷第十六祭文十四首
祭吏部韩侍郎文
祭故福建独孤中丞文
祭中书韦相公文
祭故东川卢大夫文
祭杨仆射文
祭李宾客文
祭硖州李使君文
祭从祖弟秘书少监文
祭刘巡官文
祭钱巡官文
准制祭伏波神文
祭中天王文代河南郑尹作
别潜山神文
于朗州别女足娘墓文
李翱文集卷第十七杂着八首
行己箴
陆傪槛铭
舒州新堂铭
泗州开元寺钟铭并序
江州南湖堤铭并序
赵州石桥铭
解江灵
数奇篇
李翱文集卷第十八杂着八首
来南录
题桄榔亭
题峡山寺
题灵鹫寺
五木经元革注
韦氏月录序
何首乌录
戏赠诗
李翱诗文补遗
代李尚书进画马屏风状
断僧相打判
断僧通状判
答泗州开元寺僧澄观书
八骏图序
卓异记序
仲尼不历聘解
辨邪箴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赠毛仙翁
广庆寺
奉酬刘言史宴光风亭
远游联句
附录一生平传记
贝州司法参军李君墓志铭(唐)韩愈
旧唐书·李翱传(后晋)刘煦等
新唐书·李翱传(宋)欧阳修、宋祁等
附录二书信赠诗
寄李翱书(唐)裴度
与李翱书(唐)韩愈
送李翱(唐)韩愈
汴州离乱后忆韩愈李翱(唐)孟郊
送李翱习之(唐)孟郊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唐)孟郊
赠李翱(唐)舒元舆
附录三序跋综论
读李翱文(宋)欧阳修
书李翱集后(宋)欧阳修
书所编李文公集篇目后(元)赵汸
李文公集识语(明)邢让
李文公集序(明)何宜
李文公集序(明)黄景夔
题李习之集二则(明)胡应麟
李文公集跋(明)毛晋
读书敏求记·李文公集(清)钱曾
四库全书总目·李文公集
提要(清)纪昀等
李文公集补序(清)熊松阿
书李公文集后(清)吴大廷
新刊李文公集跋(清)冯焌光
李习之文读序论(清)刘声木
附录四评论选录
论业(节录)(唐)皇甫湜
上欧阳内翰书
(节录)(宋)苏洵
刘舍人书(宋)郑獬
石林诗话(节选)(宋)叶梦得
朱子语类(节选)(宋)朱熹
中庸集解序(节录)(宋)朱熹
学诗文法(宋)佚名
胡仲子文集序(明)宋濂
井观琐言(明)郑瑗
李习之论(清)全祖望
附录五杂记摘录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
集纪(节录)(唐)刘禹锡
李文公夜醮(唐)高彦休
阴注阳受(五代)王定保
李翱女(宋)李昉等
澧州药山惟俨禅师传
(节录)(宋)释道原
翱湜待退之之异(宋)王楙
主要参考资料
內容試閱
整理说明
郝润华
李翱(七七四—八三七)字习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任官前居陈留(今河南开封)。德宗贞元九年(七九三),“就州府之贡举人事”(李翱《感知己赋》)。贞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初任校书郎,后三迁至京兆府司录参军。宪宗元和二年(八○七),转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后迁考功员外郎。元和四年,赴岭南节度使杨於陵幕任掌书记。元和六年,受李逊之邀,出任浙东观察使判官。元和十五年,授考功员外郎,并兼史馆修撰。不久,受李景俭牵连,被贬为朗州刺史,既而又辟为礼部郎中。然而李翱“性峭鲠,论议无所屈”(《旧唐书·李翱传》),不久得罪宰相李逢吉,又被贬为庐州刺史。时逢庐州大旱,翱令“以田占租”,收豪族万钱,贫弱赖以安生,因此入朝为谏议大夫、知制诰,改中书舍人。文宗大和三年(八二九),又坐柏耆罪被贬为郑州刺史,改任桂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大和八年,征为刑部侍郎,转户部侍郎,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二年(八三七),卒于襄州(今湖北襄阳)。享年六十四岁。谥曰“文”。《旧唐书》卷一六○、《新唐书》卷一七七有传。李翱除文集外,还曾与韩愈合著《论语笔解》二卷。
李翱自幼“勤于儒学,博雅好古,为文尚气质”(《旧唐书·李翱传》),早年师从古文家梁肃,后从韩愈游,关系在亦师亦友之间。其主要成就表现在哲学、政治、文学三方面,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古文运动的中坚。
李翱是典型的儒家文人,对于中唐社会的矛盾与弊病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其创作思想完全建立在“文以载道”观念之上。哲学思想则以反佛崇儒为基础,代表作为《复性书》三篇。韩愈作为唐代反佛的代表人物,其名文《谏佛骨表》即是力排佛学的政治宣言,其中着重阐述崇佛的政治危害。而李翱不同于韩愈,他是为崇儒而反佛,他一面反佛,一面又吸收佛学见解,颇有其思想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韩愈主张性、情二元论,而李翱则发展为性善情恶论。其次,李翱认为圣人是“人之先觉者”、“未尝有情”,故不需要复性;而一般的人则先要“正思”,“知本无有思”而致“至诚”,然后“邪思自息,惟性自明”,即为“复性”。后,李翱释“格物致知”为“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其“灭情复性”、“格物致知”的观点已吸收了佛教禅宗思想,是儒佛合流的早期萌芽。
李翱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可以归结为两点。在理论方面,他积极提倡“文以载道”,力求以古文的形式宣扬儒家传统之伦理思想。他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文、理、义三者并重。认为:“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独立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代,能必传也。”(《答朱载言书》)三者当中,义、理是根本,文辞则是其表现,因为“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词盛则文工”(《答朱载言书》)。他还强调“创意造言,皆不相师”,是对韩愈“师其意不师其辞”的发展和完善。在文学实践方面,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李翱各体兼长,尤擅赋与碑传,其文神似韩愈,但却独具一格,呈现出自然朴实、重实事、少虚浮的特点,在后代颇受推崇。苏洵曰:“惟李翱之文,其味黯然而长,其光油然而幽。”(苏洵《上欧阳内翰书》)宋濂云:“习之识高志伟,不在退之下。”(宋濂《胡仲子文集序》)全祖望以为李翱之文不亚于韩愈,云:“后世以习之之文稍逊退之,而并其有功于圣门者而掩之,恶乎可?欧公之于唐人,并称韩李,而其慕习之也,尚在退之之上。”(全祖望《李习之论》)储欣更是在“唐宋八大家”之后增李翱、孙樵二家,编成《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想而知。
据宋刘攽《中山诗话》和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李翱的《李文公集》,由北宋王深甫编成。《新唐书·艺文志》着录十卷,《崇文总目》着录一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着录十卷,云:“蜀本分二十卷,集中无诗,独有‘戏赠’一篇,拙甚,决非其作也。”郑樵《通志·艺文略》作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七着录十八卷,云:“集皆杂文,无歌诗,前有苏舜钦序。”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作十八卷,应据《郡斋读书志》而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以为陈振孙所云蜀本二十卷乃是每卷分为二卷,其实内容仍是《新唐志》的十卷,而《宋史》多有脱误,其十二卷之说不足据,晁公武所谓十八卷,是二十卷已佚二卷。由此可见:《李翱集》在北宋编成时是足本二十卷,全集只有一首诗,也就是陈振孙所说的蜀本。同时,李翱文集在宋代还有一个未收一诗的二十卷本流传。宋末元初佚失二卷,苏舜钦所序本即此本,这从赵汸为苏天爵刻本所写《书后》中可以得到证明。于是在元、明二代始终有两种《李文公集》行世,一种有诗本,另一种无诗本,但卷数均为十八卷。明万历时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下卷着录《李文公集》十八卷,明末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卷三亦着录有《李文公集》。
《李文公集》历代版本甚少,版本源流也颇为清晰,细分起来不外乎两个系统:一个是无诗的本子,即宋苏舜钦所为序的十八卷本,就是元苏天爵家藏本。据赵汸《书后》,苏氏又据此本复刻行世。明末毛晋汲古阁刻《三唐人文集》时,《李文公集》即从苏本出。清乾隆中修《四库全书》,《李文公集》十八卷又从汲古阁本抄出。另一个系统是有一首诗的本子,明景泰年间邢让据宋本抄出。这个钞本被后来的许多人刊刻,先是明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的冯孜刻本,又有明嘉靖间的黄景夔刻本。黄序言自一朝鲜本来,但朝鲜本亦据邢钞本刻。清初徐养元的刻本,也出自邢钞本。
《李文公集》国内现存主要版本有以下几种。,明成化冯孜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十八卷,收文一百篇,三篇有目无文,即《疏数引见待制官》、《欧阳詹传》和《马少监墓志》,疑邢钞本时已佚。此本为国内现存早的版本。第二,明嘉靖黄景夔刻本。国家图书馆藏,十八卷,收文一百零一篇,三篇亦有目无文,然卷六多一篇《答开元寺僧书》。第三,明末毛晋汲古阁刻、清光绪时递修、翁同和批校《三唐人文集》本,亦藏国家图书馆。十八卷,收文一百篇,无诗,卷七多《答开元寺僧书》一篇。第四,日本文政二年(一八一九)刻、清同治十年福建刘存校本。现存南京图书馆,缺前二卷,共十六卷,收文九十六篇,亦两篇有目无文,即《疏数引见待制官》《欧阳詹传》,文中有刘存校语。第五,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冯焌光刻《三唐人集》本。国家图书馆有藏。共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收文计一百零九篇(包括补遗八篇),两篇有目无文,即《疏数引见待制官》《欧阳詹传》。北大图书馆另藏有旧钞本十八卷,收文六十五篇。
此次整理,以国家图书馆藏明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冯孜刻《李文公集》为底本,以《四部丛刊》影明成化十一年冯孜刻、嘉靖四年(一五二五)舒瑞重修本,汲古阁本,日本本,光绪本为校本;此外还参校《文苑英华》(收文三十三篇,简称“《文苑》”)、《唐文粹》(收文二十六篇,简称“《文粹》”)、《全唐文》(收文一百零一篇,占六卷)等总集;同时两《唐书》、《唐摭言》、《八琼室金石补正》、《唐诗纪事》、《中山诗话》等文献也是本书参校的依据。
此整理稿,是在原《李翱集》点校本(甘肃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以及收入“儒藏精华编”第二○二下之《李文公集》点校本的基础上增加注释并修订而成,共计收录李翱文一百零四篇(其中诗一首),补遗文八篇,诗六首。此次整理重点在于文集的作品系年与笺注,正文后附录有关李翱的重要传记资料及文集序跋资料,供研究者参考利用。西北大学阎琦老师提供有关李翱系年成果,弟子张艳辉博士帮忙搜集录入资料,中华书局许庆江编辑细心编校,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