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內容簡介: |
《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理论与路径研究》首先对其研究缘起做了简要阐述,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内容分布来看,章着重对创新创业及生态体系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对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效探索,第三章针对大学生创业存在的现状和困惑进行了叙述,第四章重点介绍了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大学生合伙人计划特色,第五章说明了全域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探索,第六章按照创新生态体系的几大要素进行了论述。第七章是对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17个真实师生创业案例的采访实录。研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立意较新,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书适用于高校师生、初创企业负责人、政府科技创新部门负责人使用。
|
關於作者: |
陈盛兴,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现任重庆文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兼任重庆市孵化器协会副理事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联盟秘书长,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毕业于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曾担任重庆文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学工部教育管理科科长和就业办主任;2011年被学校派往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担任团县委副书记、派往重庆电信职业学院担任党政办主任;2016年担任重庆文理学院合作发展部部长助理、副部长。受聘工信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教育部创新创业指导师、教育部中级职业指导师。曾在《中国教育报》、《人民论坛》等中央级报刊和CSSCI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3部,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6项。
|
目錄:
|
绪论/1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现状/3
三、研究方法/7
四、创新点/7
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8
节相关概念界定及关系/8
一、创业/8
二、创新/8
三、创造/8
四、创意/9
五、创新精神/9
六、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9
第二节相关创新理论/10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10
二、克里斯坦森颠覆性创新理论/10
三、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11
第三节国外环大学创新生态模式/11
一、美国市场化的创新生态建设模式/11
二、德国创新复兴计划/12
三、瑞士创新与文化互融模式/12
四、日本高精尖产学官立体协调创新体系/13
五、以色列举国同心创新人才培育模式/13
第四节国内环大学创新生态体系经验/14
一、清华北大-中关村科教驱动型创新经验/14
二、上海张江园城科创融合模式/14
三、深圳全链条创新创业驱动型经验/15
四、成都政府主导多元融合的创新生态培育体系/15
五、武汉光谷产业集群模式/16
第二章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7
节创新精神的形成/17
一、创新视角的追寻/17
二、创新思维的萌芽/18
三、创新精神的普及/19
第二节创新的领域分类/20
一、基于创意的创新/20
二、基于创造的创新/21
三、基于创业的创新/21
四、基于发明的创新/22
五、基于科技的创新/22
第三节创新能力的培养/23
一、积淀跨界融合的知识素质/23
二、培养探寻究竟的好奇心理/24
三、学会TRIZ创新体系的运用/24
四、形成超前系统的批判思维/25
第三章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困惑/27
节大学生创业的现状/27
一、宏观政策环境有利于创业/27
二、平民化创业时代来临/28
三、大学生创业动机趋于多元化/28
四、大学生创业选择趋于理性/29
第二节大学生创业的困惑/30
一、资金瓶颈带来的困境/30
二、经验不足导致不能持久/30
三、市场分析缺乏前瞻性/31
四、项目选择缺乏战略思维/32
五、家庭的传统就业观念尚未转变/33
六、宽容失败的氛围参差不齐/33
第四章大学生创业合伙人计划/35
节从打工仔变身合伙人/35
一、宽:3 3双向延伸/35
二、细:“公益班”精准帮扶/36
三、实:属地培养为企业圈才/36
四、真:合伙人项目真实就业/37
第二节“创业 ”模式/38
一、创业 见习/38
二、创业 实践/39
三、创业 创新/40
四、创业 就业/41
第三节基于倒金字塔形的大学生创业类型/42
一、跟创/42
二、学创/43
三、研创/44
四、自创/46
第五章全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探索/48
节全域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重庆文理学院的实践探索/48
一、体系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48
二、单点突破:“创业合伙人”破解就业创业难题/49
三、构建生态:校企政金互助,实现共创共享/50
四、借鉴国外:协同机制打造双创教育升级版/51
第二节“四级进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52
一、创业启航站/52
二、创业赛训营/54
三、创业梦工厂/54
四、创业种子器/55
第三节“四化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构想/56
一、授课形式沙龙化/56
二、课程考核作品化/57
三、授课教师导师化/58
四、授课平台数字化/58
第六章构建“多链耦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60
节校所链/62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创业项目/62
二、高校科技人员兼职或离岗创业/63
三、高校技术知识产权转移转化/65
四、高校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66
第二节产业链/67
一、成规模的产业集群/67
二、完整的产业链/69
三、功能齐全的产业配套设施/70
第三节服务链/71
一、工商税务一站式服务/71
二、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服务/73
三、导师与专家服务/74
四、创业咨询与科技咨询服务/76
五、赛事活动与路演洽谈服务/77
第四节融资链/79
一、风投资本/80
二、天使投资基金/82
三、传统金融融资/83
四、其他创新金融融资/84
第五节平台链/85
一、创新创业联盟及社团/85
二、大学生科技园/87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89
四、众创空间/91
第六节创新链/93
一、基础研究/95
二、技术开发/96
三、中间试验/97
四、企业孵化/99
第七章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17个真实师生创业案例的采访实录/102
[高校教师类]/102
一、案例1:廖长荣——创业梦是奋斗出来的/102
二、案例2:刘代军——科技成果转化成创业项目的领路人/105
三、案例3:张锦——智信装饰新生历险记/108
四、案例4:王逊——师生共筑暖通行业的智能梦/111
五、案例5:杨勇——服务乡村振兴的竹艺人/113
[毕业校友类]/116
六、案例6:刘启铭——自媒体创业的“智”与“魅”/116
七、案例7:杜昌元——我和花艺有个美好的约会/122
八、案例8:余浩——做青少年软件编程的梦想使者/125
九、案例9:薄冀宁——我的数据审核人生/128
十、案例10:范强华——梦想浩瀚繁星,奋斗永无止境/130
十一、案例11:王浩——灰头土脸,亦显英雄本色/134
十二、案例12:黄志军——兿家·造梦者/138
十三、案例13:杨乾隆——城镇化妆师的心路历程/141
十四、案例14:王德伟——刷墙到刷创意的心路历程/144
十五、案例15:魏仕雄——“武装”创业/146
十六、案例16:戴宝星——从坚硬的杂草中逆势生长,辛苦但又欣慰/149
十七、案例17:熊扬石——我与网创有个约会/152
参考文献/155
后记/156
|
內容試閱:
|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和民族兴旺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没有创新就没有生产力。创新是生产力提升的主要源动力,也是创造一切物质生活的基础。创业是建立在创新、创造基础上的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的行为活动,有明确的产品或服务、有相对固定的员工队伍、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有稳定的区域市场、有特定的顾客对象。
本书的研究,主要借鉴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基于以大学为轴心,在大学周围开展创新创业,进而建立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政策链、融资链、生活链、平台链“多链融合”的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展开城校互动、产城融合、科创结合、城在校中、校在城中的思路清晰、规划超前、定位科学、特色明显的创新创业生态圈的研究。
本书的研究缘起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总结出高校产生科技、科技带动创新、创新促进创业、创业促进经济、经济反哺高校循环闭合的经验,形成了斯坦福大学-硅谷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创新中心模式、以色列创业国度模式、芬兰国家创业孵化器模式、清华北大-中关村模式等世界著名的环大学创新生态模式,在建设跨区域经济带、世界科创中心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书由绪论和章至第七章组成。绪论主要对本书的研究缘起和概念做了简要阐述;章重点梳理了创新创业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章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了论述;第三章站在大学生创业角度对创业存在的现状和困惑做了调查分析;第四章对重庆文理学院30个创业合伙人进行了调研访谈,以案例和理论形式对大学生创业合伙人计划特色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介绍了全域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的探索成果;第六章对构建 “多链耦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进行了研究;第七章是对环重庆文理学院创新生态圈17个真实师生创业案例的采访实录。本著作既有创新创业的实践性,也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成果的理论观点,对高校、企业、地方政府构建环大学创新生态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著者
2021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