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HK$
277.8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HK$
67.2
《
瘦肝
》
售價:HK$
99.7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HK$
55.8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HK$
154.6
|
內容簡介: |
本书侧重于科技评价问题研究,以学术评价为主,兼顾科技评价应用层面的问题研究,主要涉及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多属性评价方法、经济计量学等。本书特别强调计量方法为应用问题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创新。本书丰富了文献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理论,推动了多属性评价方法的进步,也是近年来科学学、情报学方法论的一部力作。
|
關於作者: |
俞立平,博士,教授,博导,浙江工商大学“西湖学者”特聘教授,学术评价与科技统计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科技评价、技术经济、信息管理、公共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数据科学、多元统计、计量技术见长,擅长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经济、统计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作者论文240余篇(其中SCI、SSCI一区论文5篇,权威期刊论文50余篇,CSSCI论文202篇)。学术成果被新华文摘转载8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8篇。一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平台(F5000)”。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151人才、江苏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宁波市学术领军人才、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目錄:
|
章绪论1
节科技评价工作的重要性1
第二节科技评价对象框架2
一科技评价元素2
二科技评价对象框架3
第三节计量视角下的科技评价方法体系4
一“五计学”与科技定量评价方法4
二传统的科技评价方法6
三学术评价与科技绩效评价方法6
四多属性评价的关键要素分析7
第四节篇章结构与研究内容8
一研究特色8
二篇章结构9
三研究内容9
四几点说明12
第二章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13
节科技评价中兼顾均值与区分度的标准化方法研究13
一引言13
二文献综述15
三研究方法16
四实证结果19
五结论与讨论23
第二节基于Sigmoid函数的文献计量指标评价标准研究24
一引言25
二文献综述26
三基于Sigmoid函数的评价指标标准化方法28
四数据与实证结果31
五研究结论37
第三节指标标准化方法对科技评价的影响机制研究38
一引言39
二指标标准化对评价的影响机制41
三评价数据49
四实证结果49
五研究结论57
第三章权重研究59
节科技评价中的权重本质研究59
一引言59
二不同评价方法的权重属性讨论61
三权重的本质分析64
四结论与讨论67
第二节科技评价中加权TOPSIS权重的修正68
一引言68
二分析方法71
三评价数据73
四实证结果74
五结论与讨论78
第三节线性科技评价中自然权重问题及修正研究79
一引言80
二文献综述82
三设计权重、自然权重与实际权重84
四实证结果87
五结论与讨论91
第四节自然权重对非线性科技评价的影响及纠正研究92
一问题提出93
二文献综述96
三自然权重的进一步讨论及其修正97
四数据与实证结果100
五结论与讨论107
第四章评价方法优化与创新108
节科技评价中因子分析信息损失的改进研究108
一引言108
二因子分析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改进111
三研究数据114
四实证结果115
五结论与讨论121
第二节基于改进的VIKOR科技评价研究122
一引言122
二VIKOR评价方法的原理分析124
三研究数据127
四评价结果对比128
五结论与讨论131
第三节一种兼顾协调发展的学术期刊评价方法132
一引言132
二研究方法133
三研究数据139
四评价结果140
五结论与讨论144
第四节协调发展视角下的学术期刊评价——协调TOPSIS145
一引言145
二协调TOPSIS评价法的原理147
三资料来源150
四评价结果比较151
五结论与讨论153
第五节学术评价中一级指标测度方法研究——结构方程降维法153
一引言154
二结构方程降维与评价157
三研究数据160
四实证结果161
五研究结论166
第五章多属性评价方法选择169
节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属性评价方法选择研究169
一引言169
二基于聚类分析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筛选原理172
三评价方法与数据174
四实证结果177
五结论与讨论181
第二节科技评价中非线性评价方法选取的检验研究181
一引言182
二非线性评价方法筛选及算例185
三研究数据189
四实证结果190
五结论与讨论194
第三节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科技
评价的适用性研究195
一引言195
二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分析197
三研究数据202
四实证结果202
五结论与讨论209
第六章学术评价专题研究211
节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特殊互动机制研究211
一引言211
二载文量与影响因子的特殊互动机制213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216
四实证结果218
五研究结论220
第二节论文作者数与被引频次关系的再思考221
一引言221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224
三研究数据224
四实证结果225
五结论与讨论229
第三节学术期刊机构指数AAI与影响力关系研究230
一引言230
二偏小二乘法232
三研究数据232
四实证结果235
五研究结论237
第四节外文引文比与影响因子关系及其启示研究238
一引言238
二外文引文与期刊影响力的关系240
三研究数据241
四实证结果243
五结论与讨论246
第五节期刊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关系的时间演变研究247
一引言248
二资料来源250
三情报学期刊影响因子变化的几种曲线251
四情报学期刊影响因子与载文量分析253
五研究结论258
第六节载文量、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的时间演变研究259
一引言260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262
三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影响因子时间视角分析264
四结论与讨论271
第七节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内稿比例与学术影响力272
一引言272
二研究方法275
三变量与数据276
四实证结果27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279
第八节科技评价指标值与评价属性背离原因及修正研究280
一引言280
二评价区分度的理论分析283
三研究数据与实证结果288
四研究结论294
第九节科技评价中不同评价方法指标之间互补研究295
一引言295
二研究方法297
三实证结果303
四结论与讨论308
第七章创新绩效评价专题研究310
节技术产业创新速度与绩效关系研究310
一引言310
二产业创新速度与效益的互动机制312
三方法与数据314
四实证结果316
五研究结论321
第二节创新速度、要素替代与高技术产业效益322
一引言323
二创新速度的作用机制325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328
四实证结果331
五结论336
第三节高技术产业创新速度的影响机制研究337
一引言338
二产业创新速度的影响机制分析339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341
四实证结果345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350
第四节创新质量视角下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351
一引言352
二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创新数量、质量的作用机制354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357
四实证结果360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367
第五节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的创新绩效研究369
一引言369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373
三研究数据378
四实证结果379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391
参考文献394
本书相关论文443
图目录
图1-1科技评价元素的层次3
图1-2科技评价对象框架4
图1-3科技定量评价方法体系5
图1-4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6
图1-5科技定量评价方法体系7
图1-6多属性评价方法的要素8
图1-7本书框架10
图2-1兼顾均值与区分度数据标准化策略20
图2-2成长曲线29
图2-3Sigmoid函数30
图2-4原始指标散点图的形状判断32
图2-5总被引频次原始数据35
图2-6标准化总被引频次36
图2-7指标标准化对评价的单一影响机制42
图2-8TOPSIS评价原理45
图2-9自然权重的中介效应46
图2-10标准化方法对客观赋权法的影响机制47
图2-11标准化对TOPSIS的影响机制48
图3-1科技评价方法与权重60
图3-2各种权重62
图3-3非参数评价的实际权重63
图3-4指标属性与权重的关系65
图3-5评价方法与权重关系72
图3-6加权TOPSIS设定权重与实际权重对比77
图3-7分子加权TOPSIS设定权重与实际权重对比78
图3-8标准化过程86
图3-9权重分类体系94
图3-10权重之间的关系95
图3-11标准化过程99
图3-12研究框架101
图4-1评价方法分类111
图4-2完全信息因子分析与因子分析评价结果对比119
图4-3完全信息因子分析与信息因子分析评价结果对比121
图4-4距离函数分析126
图4-5两种方法散点图示意130
图4-6期刊评价指标分类134
图4-7多属性评价方法分类136
图4-8TOPSIS评价原理147
图4-9评价的协调问题148
图4-10协调度的计算148
图4-11加权TOPSIS参照基准149
图4-12评价结果散点图比较152
图4-13降维评价过程159
图4-14聚类分析结果162
图4-15结构方程模型估计结果163
图4-16降维前后评价结果比较167
图5-1评价方法多样性解决思路171
图5-2评价方法分类183
图5-3检验框架198
图6-1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作用机制214
图6-2影响因子对载文量的作用机制215
图6-3特殊的互动机制216
图6-4研究框架224
图6-5被引频次的数据分布225
图6-6作者数的数据分布226
图6-7分位数回归结果229
图6-8PLS模型及结果236
图6-9外文引文与期刊影响因子240
图5-10外文引文比242
图6-11影响因子与2年外文引文比244
图6-125年影响因子与5年外文引文比244
图6-13聚类分析结果245
图6-14历年外文引文比的离散系数246
图6-15影响因子随时间变化曲线类型251
图6-16影响因子单峰期刊252
图6-17影响因子双峰期刊252
图6-18影响因子调整期刊253
图6-19情报学期刊载文量变化255
图6-20影响因子与来源文献关系256
图6-21单位圆检验257
图6-22影响因子的脉冲响应函数258
图6-23来源文献的脉冲响应函数258
图6-24影响因子呈波动上升曲线的期刊265
图6-25影响因子呈上升波动曲线的期刊265
图6-26期刊来源文献与学科影响因子时间演变曲线267
图6-27期刊来源文献数量与学科影响因子对应关系268
图6-28分位数回归结果269
图6-29学科期刊篇均引文量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271
图6-30研究框架275
图6-31结构方程估计277
图6-32研究设计286
图6-33技术路线298
图6-34动态均值逼近标准化300
图7-1创新速度与效益的互动机制313
图7-2单位圆检验319
图7-3利润的脉冲响应函数320
图7-4创新速度的脉冲响应函数320
图7-5创新速度作用机制328
图7-6PVEC模型单位圆检验332
图7-7资本的脉冲响应函数332
图7-8劳动力的脉冲响应函数333
图7-9产业创新速度的互动机制342
图7-10创新速度的脉冲响应函数348
图7-11创新成果的脉冲响应函数349
图7-12产业规模的脉冲响应函数349
图7-13利润的脉冲响应函数350
图7-14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互补355
图7-15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替代355
图7-16脉冲响应函数366
图7-17新产品销售收入相关变量关系373
图7-18创新投入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74
图7-19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脉冲响应函数390
图7-20新产品开发经费的脉冲响应函数391
图7-21发明专利数的脉冲响应函数391
表格目录
表2-1期刊影响力指标总体情况14
表2-2原始数据首次标准化结果21
表2-3原始数据与不同标准化策略结果比较22
表2-4评价结果比较23
表2-5Sigmoid标准化后结果比较33
表2-6指标标准化前后描述统计比较35
表2-7标准化前后指标差距36
表2-8标准化前后相关系数37
表2-9各指标不同发展阶段分布情况37
表2-10标准化方法对评价的综合影响45
表2-11指标标准化方法的单因素分析:影响因子49
表2-12权重设置51
表2-13标准化对线性评价的影响51
表2-14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比较52
表2-15标准化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评价结果比较54
表2-16标准化与TOPSIS评价结果55
表2-17TOPSIS评价结果的数据特征比较56
表3-1指标描述统计74
表3-2总被引频次设定权重与实际权重比较75
表3-3特征因子设定权重与实际权重比较76
表3-4分子加权TOPSIS设定权重与实际权重比较77
表3-5JCR 2015经济学期刊自然权重与数据特点80
表3-6自然权重87
表3-7总被引频次标准化(部分)88
表3-8消除自然权重前后评价结果比较90
表3-9修正前三种权重比较91
表3-10修正后三种权重比较91
表3-11JCR 2016数学期刊指标描述统计93
表3-12加权TOPSIS三种权重比较102
表3-13消除自然权重后加权TOPSIS权重比较103
表3-14自然权重消除前后加权TOPSIS评价结果比较103
表3-15非加权TOPSIS两种权重比较105
表3-16非加权TOPSIS两种权重比较105
表3-17自然权重消除前后加权TOPSIS评价结果比较106
表4-1指标描述统计115
表4-2因子分析旋转矩阵116
表4-3完全信息因子分析旋转矩阵116
表4-4旋转载荷平方和117
表4-5评价结果比较118
表4-6完全信息因子分析与信息因子分析评价结果比较120
表4-7指标描述统计127
表4-8因子旋转矩阵128
表4-9两种评价方法结果比较129
表4-10两种评价方法均值比较131
表4-11指标描述统计140
表4-12因子旋转矩阵140
表4-13原始指标相关度分析141
表4-14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142
表4-15因子几何平均法部分评价结果143
表4-16TOPSIS与协调TOPSIS评价比较151
表4-17指标描述统计160
表4-18因子旋转矩阵162
表4-19期刊影响力指标的权重164
表4-20期刊时效性指标的权重164
表4-21评价结果比较165
表5-1指标描述统计176
表5-2各种评价方法结果的聚类177
表5-3聚类一致数量及一致度178
表5-4各种评价方法结果的聚类179
表5-5聚类一致数量及一致度179
表5-6评价结果180
表5-7指标描述统计189
表5-8部分评价结果比较190
表5-9因子旋转矩阵192
表5-10公共因子回归192
表5-11模拟权重193
表5-12三种评价方法权重偏离度194
表5-13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检验对照202
表5-14正态分布检验203
表5-15主成分提取204
表5-16公共因子提取204
表5-17特殊因子信息损失205
表5-18主成分载荷矩阵206
表5-19因子旋转矩阵206
表5-20单调性检验207
表5-21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模拟权重比较208
表5-22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检验对照209
表6-1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关系的实证研究212
表6-2原始数据217
表6-3载文量对影响因子的影响218
表6-4影响因子对载文量的影响219
表6-5变量描述统计225
表6-6作者数与被引频次及论文数量226
表6-7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27
表6-8分位数回归结果228
表6-9机构的界定232
表6-10机构指数及原始数据234
表6-11各指标描述统计235
表6-12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235
表6-13期刊外文引文与总引文数据241
表6-14外文引文比与影响因子数据243
表6-15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50
表6-16情报学期刊影响因子253
表6-17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264
表6-18学科影响因子266
表6-19分位数回归结果269
表6-20学科期刊篇均引文量与影响因子270
表6-21变量描述统计276
表6-2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77
表6-23一流建设大学与非一流建设大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279
表6-24原始数据描述统计289
表6-25原始指标的数据分布与区分度289
表6-26处理后的数据分布与区分度290
表6-27数据处理前后部分评价结果291
表6-28数据处理前后评价结果区分度与数据分布293
表6-29公共因子提取303
表6-30旋转矩阵304
表6-31原始指标评价结果304
表6-32互补后评价结果比较306
表6-33指标互补后评价结果均值比较307
表7-1变量描述统计316
表7-2单位根检验317
表7-3面板数据估计结果318
表7-4利润的方差分解321
表7-5创新速度的方差分解321
表7-6变量描述统计331
表7-7单位根检验331
表7-8创新速度对要素的冲击弹性333
表7-9资本面板门槛回归结果334
表7-10劳动力面板门槛回归结果335
表7-11创新速度的面板门槛回归结果336
表7-12变量的描述统计量345
表7-13变量的平稳性检验345
表7-14联立方程估计结果346
表7-15变量描述统计359
表7-16变量的平稳性检验360
表7-17面板数据混合回归结果361
表7-18创新数量门槛下技术引进对创新数量的弹性362
表7-19创新质量门槛下技术引进对创新质量的弹性362
表7-20创新数量门槛下自主创新对创新数量的弹性363
表7-21创新质量门槛下自主创新对创新质量的弹性364
表7-22技术引进门槛下自主创新对创新数量的弹性364
表7-23技术引进门槛下自主创新对创新质量的弹性365
表7-24变量描述统计378
表7-25变量平稳性检验379
表7-26联立方程估计结果380
表7-27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381
表7-28新产品开发经费自身门槛估计382
表7-29发明专利数自身门槛估计383
表7-30新产品开发经费的企业规模门槛估计384
表7-31发明专利数的企业规模门槛估计386
表7-32新产品开发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门槛估计387
表7-33发明专利数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门槛估计388
|
內容試閱:
|
序
评价是人类的永恒任务。学习的效果怎么样?需要评价,我们从小到大经历过的种种考试,其实质都是教学评价和学习能力评价。做事的成效怎么样?也需要评价。大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效果,小到一个单位(无论是企业、科研院所还是大学)所承担或自主开展的各种项目的完成情况,都需要加以评价。尤其在我国,政府出资做了很多很多事,而政府的支出都来自纳税人缴纳的税款,那么,不对政府做的事(无论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还是双一流建设)进行适当的评价,就无法对纳税人做出交代。
评价实践是复杂的、艰难的,是需要理论指导的。遗憾的是,从全世界来说,迄今科技评价的研究成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对实践的指导能力是不够的。我国出现“四唯”问题的原因之一,正是我们的科技评价实践缺乏科技评价研究成果的指导,一些部门和单位用简单化的思维和评价指标去应对高度复杂的人类活动,结果造成很大危害。因此,我们亟须有更多的优秀学者投入科技评价研究领域。据我的观察,到目前为止,俞立平教授在科技评价研究上的深度和广度,是国内其他学者难以企及的。
俞立平教授在科技评价领域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已经辛勤耕耘了很多年,成果累累。2011年,他在学习出版社出版了专著《科技评价方法基本理论研究》。2017年,他在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科技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本书是他在科技评价研究领域的第三本专著,其主要内容是他近些年发表的相关主题的期刊论文。虽说本书是论文的合集,但篇章之间的逻辑关联十分明显,这是因为俞立平在平时做论文选题时就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而是根据他对科技评价总体框架的认识进行审慎的选题,一个主题一个主题地开展研究,逐步推进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