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編輯推薦:
银行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现代经济中,其在推动经济增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作用更是无法替代。在当下金融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的情况下,了解银行业☆为本质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金融科技改变了银行业本质吗?至少从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稳定性是压倒一切的前提,了解银行的起源,了解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了解中央银行的作用,了解以巴塞尔协议为标志的银行业监管,也许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世界银行业的发展和未来,本书就是这样一本难得的帮助普通读者打开银行业窗口的入门读物。
內容簡介:
众所周知,银行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资金配置、竞争力和金融稳定一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放松金融管制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银行业投资在21世纪初期使国家经济增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但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银行业的致命弱点,而其给世界金融体系带来的剧烈动荡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深刻反思,并开始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规模、范围、治理、绩效、安全和稳定性进行根本性重估。在本书中,约翰·戈达德和约翰·威尔逊不仅探讨了银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中央银行在国家和全球经济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世界各国对银行业不断加强的监管;还深入细致地思考了全球银行业改革的建议,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银行和主权债务危机解决方案;☆后,对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關於作者:
约翰·戈达德(John Goddard),英国威尔士班戈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金融经济学教授,著有《产业组织:竞争战略与政策》(合著,2017)。
约翰·O. S. 威尔逊(John O. S. Wilson),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主任、银行与金融学教授,著有《欧洲银行:效率、技术与成长》(2001)、《商业战略的经济学》(2003),与艾伦·伯杰和菲尔·莫利纽合编了《牛津银行业手册》(2015)。
目錄 :
致 谢
章 银行的起源与功能
第二章 金融中介
第三章 证券化银行业务
第四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管理
第五章 银行业监管
第六章 全球金融危机的起源
第七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第八章 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
词汇表
索 引
英文原文
內容試閱 :
序 言
彭兴韵
银行是老百姓身边多,也是人类历早出现的金融机构,它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变革而不断演变,并对社会进步、技术创新、社会福祉改善曾经发挥了且仍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核心地位是其他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
那么,银行到底与老百姓的生活有何关系呢?它又是如何运转的?如何才能保障银行体系高效而稳健地运行?为什么曾多次出现过与银行相关的危机?银行危机又会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冲击?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不仅是政府、银行家们所关心的,也应当是企业和老百姓需要关心和理解的,因为揭示它们的答案,不仅可以让我们多一个侧面和视角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而且稍微“功利”一点说,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和直面现实的金融运行,为投资理财提供“理论武装”。
毋庸置疑,在大众层面进行银行学知识的普及至关重要,但有关银行的系统性知识却往往只出现在大学金融专业教材里。这些教材以“培养高级金融管理人才”为目标,是故,其介绍的知识不仅“专业”,而且还很“高深”。定位于此的专业性“银行学”书籍,从其作者构思之时起,便已将普通老百姓拒之于阅读大门之外了。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伴随财富积累而来的理财与投资意识的觉醒,老百姓对于银行学知识的渴求被不断地激发出来,于是,立足于学院教育的专业化知识与老百姓所需的普及型知识的脱节,便成了金融知识供求关系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一本有关银行学的普及型通识读物,便可以很好地弥合这一领域知识的“供需缺口”。
有关银行的各种书籍可谓卷轶浩繁,其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亦是缤纷而繁杂,如何以尽可能简明的文字将这些知识深入浅出地展现在普通读者面前,不仅需要作者对相关专业知识的通透理解,而且要有举重若轻、化繁就简的文字驾驭能力。戈达德和威尔逊的牛津通识读本《银行学》就展现了他们在这方面的超凡技能。该书以银行简史和功能为切入点,介绍了银行业务的新发展,尤其是与证券化和影子银行相关的新兴银行业务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银行所面临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及其应对举措,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管理、银行业监管的发展与实践等。全书还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与银行相关的金融危机,尤其着重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银行危机、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这些金融危机不仅给金融体系、宏观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破坏性影响,也促使世界各国在应对危机中同舟同济,强化和完善金融监管,并在对危机进行深刻反思之后重构全球金融治理的新秩序。
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的几年里,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进程经历了不小的波折和诸多挑战,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进程也面临着新的障碍;但这些只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小插曲和涟漪,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很难被逆转的,而当前所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必然会在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被一一克服。因此,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在观察和理解中国的银行业时,也需要有一点全球化的视野。这本《银行学》通识读本虽然是以英国和美国的银行业为蓝本,但中国读者通过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打开理解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窗口和视角,还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全球化,并进而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
第七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去七年后,据估算,如果危机前的GDP增长趋势得以保持,OECD成员国2015年合计的GDP应比现有水平高约10%。但这可能高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因为危机前数年经济出现了高速但恐不可持续的爆发式增长。如果用可持续的GDP长期增长趋势来测算潜在GDP水平,OECD成员国合计GDP比危机前趋势增长的应有水平低约6%或7%。无论具体数值如何,经济学家们大多认同此次危机造成了自1930 年代大萧条以来严重的一次衰退。
美 国
2007年上半年美国已经出现了金融危机的征兆,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不良率飙升,导致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价格急剧缩水,这些证券的违约保险费上涨。2007 年6月和7月几家信用评级公司宣布下调一些评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大型MBS证券对冲基金被清算,几家大型住房抵押贷款商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冻结其三只投资基金之后,隔夜银行间市场利率暴涨。尽管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分别向银行间市场注入了240亿美元和950亿英镑作为应对,但银行间市场规模仍急剧萎缩,短期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开始干涸。
2008年春,随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贝尔斯登垮台,这场危机进一步加剧。针对市场上关于贝尔斯登陷入流动性困境的传闻,2008年3月,美联储纽约银行宣布将提供250亿美元的紧急贷款,随后又取消了这个承诺。两天后,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达成并购协议,贝尔斯登每股作价2美元,而2007年1月其股价高达每股172美元。这家新公司的资金中有290亿美元为美联储纽约银行贷款,有10亿美元由摩根大通提供。随后,经与极度不满的贝尔斯登股东谈判,摩根大通将报价提高到每股10美元,贝尔斯登股东终于5月同意出售股权。
FDIC于2008年7月承担起管理经营惨淡的储蓄贷款协会印地麦克的责任。开发Alt-A级住房抵押贷款(风险介于优先级和次级之间的一类贷款)并将之证券化,是印地麦克银行在倒闭前几年快速扩张战略的主要内容。由于找不到私营买主,FDIC自己接管了印地麦克剩余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并着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违约数量,包括降低利率、延长期限、削减应还本金等。
2008年9月7日,两家政府担保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宣布由其监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局接管。这两家企业本应限于从事高质量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但受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公共政策目标驱使,危机前它们积攒了大量次级MBS资产。2006年至2007年间冲销的住房抵押贷款呆账足以耗尽这两家企业本就不多的资本,致使它们资不抵债。到2012年,据估算这两家企业已经耗费了约1 900亿美元财政救助资金,以股息形式偿还了460 亿 美元。
继贝尔斯登倒闭之后,投机商的目光很快转向了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公司的经营模式中有很多特点是与它的这家小同行是一样的,包括高杠杆、过于依赖短期借款、大量持有MBS等,正是这些逐步压垮了它的小同行。此外,雷曼公司还在商业地产领域进行了大量不动产投资。2008年夏季,由于偿付能力恶化,雷曼公司接触了几家潜在的并购合作对象或收购者,期望寻求到大量资本注入。在9 月12日至14日这个周末,因美国财政部拒绝给这项收购提供任何财政资助,雷曼与巴克莱的谈判终止了。由于给贝尔斯登财政资金救助遭到了尖锐的批评,加之一周前刚刚承诺对GSEs给予无限救助,财政部做出了牺牲雷曼公司的重大决定。9 月15日雷曼公司根据破产法第11 章申请破产保护(图12)。
既然有救助贝尔斯登(以及GSEs)的先例,为什么财政部不救助雷曼公司?有这么几种解释:,目睹贝尔斯登的失败后,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雷曼公司可能倒闭的问题;第二,尽管雷曼公司的规模是贝尔斯登的两倍,但贝尔斯登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往来可能比雷曼公司更多;第三,就是恰逢其时,财政部认为救助到某个阶段后必须“到此为止”。艾伦· 布林德认为,没有一家私营企业愿为可能申请到的联邦储备贷款担保,是雷曼公司与贝尔斯登之间的显著区别(贝尔斯登的救助贷款部分由摩根大通提供担保)。没有私营企业愿意来收购,可能反映出市场判断贝尔斯登倒闭是因为短期流动性困难,雷曼公司则是根本毫无清偿能力。
无论财政部拒绝救助雷曼公司的理由是什么,这一重大决定引发了一系列轰动事件,把全球金融体系带到了灾难的边缘。9月14日,在对其短期债务偿付能力的质疑声中,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以500亿美元的价格草草收购。
9月16日,美联储收购了美国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80%的股份,作为交换向其提供了850亿美元贷款,后来又涨到1 820亿美元。AIG持有巨额信用违约互换资产,向次级MBS及其他结构化产品提供违约保险。AIG所持别的AAA级证券化产品组别估值约4 500亿美元。AIG一直没有通过持有其他对冲证券来对冲风险,这些证券本来可以在AIG需要进行赔付的时候给AIG付款。AIG也不重视留出同其CDS头寸相匹配的资本准备金。尽管对AIG的清偿能力和流动性极为担忧,但仍然进行了救助。
9 月16日,一只大型货币市场基金“首要储备基金”宣布其每股资产净值跌破1 美元,主要是因为投资于雷曼公司短期债券所蒙受的损失。为成功阻止货币市场基金挤兑,财政部宣布将从外汇平准基金中调用500 亿美元,为所有现存货币市场基金的债务提供担保;美联储向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购买者提供贷款。
9 月21日,美联储批准了美国五大投资银行还幸存的两家(也是的两家)—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公司的申请,转型为银行持股公司,使它们在需要的时候有资格获得财政资金救助。这个举动似乎抑制住了市场上关于这两家投资银行也可能步其前同行美林、雷曼兄弟、贝尔斯登后尘的猜测。
9 月25日,美国的储蓄贷款协会、第六大银行、第三大住房抵押贷款商、资产达3 070亿美元的华盛顿互惠银行,将其银行业务部门以19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摩根大通。该出售交易之后发生了存款挤兑,因为储户们担忧华盛顿互惠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资产的质量。与贝尔斯登和AIG截然不同,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债券持有人和无担保债权人被迫自行消化了损失,这开创了一个重要先例。这一事态发展似乎引发了公众对美国第四大银行美联银行失去信心。9 月29日,花旗银行宣布拟收购美联银行,后来这笔交易黄了,美联银行被富国银行以151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中没有任何政府资助。
美国政府对这些事件的反应是,提出了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按照该计划,基于促进金融市场稳定的需要,财政部拿出7 000亿美元定向用于购买出现问题的MBS或其他任何证券。9月29日,国会投票未通过版TARP,导致股市大幅下挫,10月3日修订版获得快速通过,成为法律。随后,财政部长汉克· 保尔森于11月宣布放弃原定的购买问题资产计划,取而代之以取得那些需要注资的问题银行新发行的股权。出现这个方向性变化,似是因为当局意识到,受大部分市场已瘫痪的影响,已很难对MBS等资产进行定价。
10月,宣布有2 500亿美元的TARP基金可用于进行注资,其中一半资金分配给了九大银行:花旗、摩根大通、富国、美国银行、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纽约梅隆银行和道富银行。由于将财政资金无差别地投给需要资本重组的银行及其他不需要资本重组的银行,这个资本重组计划广受诟病。其目的是避免歧视那些受资助者。
11月,美联储和财政部追加投入8 000亿美元,其中6 000亿美元用于购买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的MBS,2 000亿美元用于向那些愿意购买指定资产支持证券的机构提供借贷便利。购买政府担保企业的证券标志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阶段—QE1(见第八章)。与此同时,对银行的救助还在继续进行。财政部、美联储和FDIC于11月联合施救彼时美国的银行—花旗集团。财政部于2010年底处置了所持有的花旗集团股份。主要的一次财政救助资金扩大救助范围,是11月财政部宣布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提供174亿美元TARP基金。总体来看,救助汽车行业终花费了纳税人约90亿美元。
2008年,美国银行收购了住房抵押贷款商“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已深陷次债危机,美国银行还同意收购美林公司,直到当年年底这笔交易仍未能执行。2009 年1月公布了对美国银行的救助计划,条款与花旗集团救助方案差不多。实施这项救助似乎一定程度上是监管部门推动的,它们希望确保对美林的收购计划不夭折。尽管2009年年初还对其他一些银行进行了财政注资,但美国银行是2007年至2009年危机中后一家被救助的美国大型银行。
英国和欧元区
许多欧洲央行投资MBS及其他贷款支持证券出现了亏损,这些贷款受美国次债危机影响都成了坏账。德国工业银行是较早的牺牲者。2002年至2007年间,德国工业银行投资了127 亿欧元的资产支持证券,均为表外业务,由其SIV莱茵兰基金持有。2007 年8月,德国工业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国有的德国重建信贷银行(KfW)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并冲销了德国工业银行大部分贷款资产损失。德国还有其他一些救助行动,包括: 一家小型国有地区性银行萨克森银行持有大量次级资产,2007 年8月由的国有地区性银行LLBW(巴登—符腾堡州)收购,由萨克森州政府提供贷款担保;西德意志银行2008 年1月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及当地银行财团那里获得了50亿欧元的贷款担保。
在这场危机中,英国的个主要受害者是零售银行北岩银行,事件发生在2007 年9月。北岩银行宣布已从英格兰银行获得紧急财务支持后,几天之内人们就从该银行的各分支机构提走了10亿英镑。为阻止挤兑,英国政府宣布对该行的小额零星存款提供全额担保。后来,北岩银行被国有化了。
2008年9月,劳埃德TSB宣布拟以12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HBOS,缔造了劳埃德银行集团,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英国储蓄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份额;英国政府宣布收购布拉德福德和宾利公司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仍能生存的存款业务和分支机构网络,被出售给了西班牙桑坦德集团。
10月,英国政府宣布设立500亿英镑的基金对陷入困境的银行进行重组。政府宣布向RBS(200亿英镑)和劳埃德(170亿英镑)注入资金,这些银行的国有持股比例分别提高到60%和40%左右。11月,成立了一家“公平交易”的公司—英国金融投资有限公司(UKFI)来管理北岩银行、布拉德福德和宾利公司。2009年2月,建立了一项永久性的特别决议制度。财政部成为RBS和劳埃德两家企业的控股股东。
在金融危机,雷曼公司2008年9月破产之后的数日和数周内,欧洲几家主要的银行也深陷困局。希波房地产(HRE)控股公司是德国伤亡惨重的,该公司旗下有一些专业的不动产融资银行,其中包括出问题的德发银行(总部位于都柏林,一家专门从事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德国银行)。2008年10月,该公司得到批救助资金500亿欧元,其中包括德意志联邦银行提供的200亿欧元信贷额度,以及其他德国银行给予的300亿欧元支持。随后,德国政府将HRE国有化并重组,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中规模的财政救助之一。
2008年9月,总部位于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大型金融服务集团富通控股公司股价暴跌,关于该公司出现短期融资困难的谣言满天飞。10月,荷兰政府宣布以168亿欧元收购富通荷兰的银行和保险子公司,以及富通所持有的荷兰银行(ABN AMRO)零售业务股权。2009 年4月,富通银行向法国巴黎银行出售其75%股份的交易获得批准。2008 年9月底,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政府宣布联手斥资64亿欧元对德克夏集团进行重组。比利时政府还为德克夏集团的新借款提供担保,并向逸佳斯保险公司(Ethias)注资15亿欧元。10月,荷兰国际集团得到荷兰政府100亿欧元注资。荷兰政府还给荷兰全球人寿保险公司(30 亿欧元)和SNS Reaal 银行(7.5 亿欧元)注了资,金额略低。
在2008年后几个月和2009年全年,许多欧洲央行的健康状况都岌岌可危,几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亦如此。这些政府除了在21 世纪头些年已积累了大量财政赤字,还面临着更大的亏空,其中部分是为给困难银行解困而产生的债务。在金融危机前,投资者以为所有的欧元区成员国政府都会偿还所发行的欧元主权债,意味着无论是哪个国家发行的债券,任何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可以忽略不计。在危机期间,随着几个欧元区国家的国债明显增加到了不可持续的水平,市场在对不同欧元区国家政府发行的债券定价时,开始考虑不可忽视的违约风险因子。同样显而易见的是,ECB无法像其他中央银行那样,以政府债“终买家”的方式发挥作用。自2010年年初起,随着市场对不同国家违约风险进行评估,债券收益开始出现巨大差异。违约可能意味着退出欧元成员国。那些被认为风险的国家借款成本日渐上升,这使得它们的财政状况更加趋紧。
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主要教训之一是,银行和政府资产负债表之间具有共生性。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政府驰援银行,而救助银行使财政吃紧;另一方面,银行持有规模可观的政府债券资产。一旦投资者开始怀疑政府的信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因政府债券减值而恶化。如果银行为应对其资产负债表恶化的问题,严格控制向消费者或企业发放贷款,而消费和投资减少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使增长放缓。宏观经济不佳进一步使公共财政吃紧,导致政府债违约风险加大。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那些与房地产相关的资产(住房抵押贷款或MBS)都将进一步贬值。由此陷入螺旋向下的循环而难以自拔。
到2014年年底,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塞浦路斯五个欧元区成员国都获得了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救助贷款,条件是实施更严格的财政紧缩措施。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是由27个欧盟成员国于2010年共同成立的一个SPV,是负责协调救助事宜的主要工具,有权向每个欧元区成员国提供4 400亿欧元的支持。2011年EFSF的支持额度提高到7 800亿欧元。2012年欧盟委员会提议成立欧洲银行联盟(EBU),旨在使主权风险与银行风险脱钩(见第八章)。
爱尔兰在2006年之前经济快速增长,同期住房和商业地产市场火爆,发放给房地产的银行贷款资金大量来自银行间市场。2007年房地产泡沫破灭,2008年银行间借贷市场流动性干涸,爱尔兰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能力极为紧张。2008年9月,爱尔兰存款保证机制对每个私人存款账户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保障限额从2万欧元提高到10万欧元。10月,保障范围扩大到所有存款和该国前三大银行(爱尔兰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盎格鲁爱尔兰银行)及其他国内银行的部分债务。2009年1月,由于被指控有隐瞒股东贷款等不妥或不实的会计记录,第三大银行盎格鲁爱尔兰银行被国有化。2月,政府宣布给予爱尔兰银行和爱尔兰联合银行70亿欧元的重组资金。政府给每家银行注资35亿欧元,获得了优先股和购买每家银行25%普通股的 期权。
2010 年9月,在全面担保到期前不久,被担保的银行决定偿还一大笔期限与该担保期限一致的债券。为筹集偿还债券的款项,这些银行被迫向ECB借款。10月,爱尔兰政府债的利率攀升至7%,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借贷成本。2010年爱尔兰政府与EFSF、IMF,以及其他欧盟国家商谈总计850亿欧元的紧急救助资金。爱尔兰政府承诺执行一项为期四年的紧缩方案,包括控制财政支出和增税。2011 年7月,国有的盎格鲁爱尔兰银行与2010 年8月被国有化的爱尔兰全国建房互助协会合并,重新取名为爱尔兰银行重组公司(IBRC)。IBRC于2013年停业清算。2013 年12 月,在满足条件后,爱尔兰宣布退出救助计划。
受银行部门放松管制、低利率和高额政府支出的刺激,希腊在2000年至2009年间每年GDP平均增长4%。然而,快速增长以及会计数据缺陷掩盖了严重的潜在经济问题,包括出口下降意味的竞争力缺乏、劳动生产率低下,以及普遍的逃税和涉嫌腐败行为。这些问题表现在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进口额超过出口额)、预算赤字(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水平政府借款和负债。2008 年实际GDP下降了0.4%,2009 年进一步下降了5.4%。到2009年年底,预算赤字已相当于GDP的15.2%,对希腊政府偿还主权债务能力的信心危机导致其政府债券利率猛涨,利用CDS防范违约风险的成本激增。希腊银行重仓持有希腊政府债券,对银行清偿能力的信心降低导致银行存款持续大量流出。
2010年5月,为避免希腊主权债务违约,欧盟委员会、ECB和IMF“三巨头”作为国际贷款人联合发放了1 100亿欧元贷款,可覆盖希腊政府直至2013年年中的资金需求。第二笔救助资金于2011年宣布、2012年2月获批,到2014年年底这笔资金终数额将达到1 300亿欧元,包括重组希腊银行所需资金。按照第二笔救助款的条件,私人投资者必须接受展期、降息、冲销53.5%的希腊政府债券名义价值等条件。希腊政府同意采取严格的紧缩措施。2013年6月完成了耗资482亿欧元的银行重组,其中244亿欧元用于向NBG、阿尔法、比雷埃夫斯、欧洲银行等希腊四大银行注资。
2010年到2014年,希腊税务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还进行了一些私有化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到2013年年底,政府赤字降至GDP的3.2%。2014年5月,希腊的六家银行(前四大银行,加上阿提卡和潘尼利尼亚)进行了第二轮重组,耗资83亿欧元,均由私人筹资。经济衰退极为严重,2010年实际GDP减少5.4%,2011年减少8.9%,2012年减少6.6%,2013年减少3.3%,直到2014年增速恢复到温和的0.8%。在整个欧元区危机过程中,人们一再担心希腊的政客们和公众可能拒绝接受国际救助资金所提出的采取紧缩措施要求,从而导致希腊主权债务违约并加剧希腊退出欧元。希腊退出欧元、发行新货币意味的贬值,必将使希腊的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此外,这还给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可能导致欧元区瓦解。
2015年1月,反对紧缩政策的激进左翼联盟党领导的新联合政府当选后,希腊危机事件以对希腊第三次救助而告终。2月,欧元区财政部长同意贷款延期四个月;但是,到6月底延期期满之时,希腊拖欠了IMF的款项。经过几个月围绕第三次救助的激烈谈判,政府宣布对“三巨头”开出的条件进行全民公决,并建议投“反对”票。6 月28日,在全民公决前期,希腊的银行都关闭了,自动提款机的提款额限定为每天60 欧元,并进行资本管制(限制资金流向海外)。7月,希腊选民拒绝了救助条件,“反对”票占比超过61%。但是,在看起来希腊要选择退出的情况下,希腊政府却接受了第三次救助,总额850亿欧元,条件与此前被全民公决拒绝的条件差不多。银行7 月20日开业,并向IMF和ECB还了款,但依然进行资本管制。
西班牙的银行业在欧盟排名第五。银行的所有制形式非常多,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专业信用机构。桑坦德银行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是在欧洲和拉美都开展业务的大型商业银行。起初,在2007年和2008年间,的西班牙银行对相对比例较小的一部分贷款做了冲销处理。在危机之前,西班牙的银行监管办法中有两大引人注目的显著特征。一是动态拨备制度,要求银行的贷款损失拨备与贷款周期相匹配,以实现对信贷风险的精准会计确认。按照动态拨备要求,在贷款生效之际就要建立贷款损失拨备,降低拨备的周期性影响。二是要求通过结构化投资工具持有的资产与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一样有对应的资本保障。结果是,大部分西班牙银行都不发展表外业务 工具。
房地产市场崩盘导致了2008年西班牙经济陡降。建筑业遭受毁灭性打击,失业率从2007年的8.3%飙升到2011年的21.6%。西班牙的银行试图通过从开发商那里获得房产来避免房地产贷款损失,积攒了大量空置的房产资产。未上市的地区性储蓄银行受到严重影响,其中有些是由地方政客和储户控制的开发银行。2009年至2012年,经过一系列的紧急并购和国有化,储蓄银行的数量从45家降至11家。2010年12月,在西班牙政府的支持下,七家地方性储蓄银行被并入西班牙的第三大银行班基亚银行。
2012年6月,西班牙政府向EFSF申请了外部金融救助。欧洲稳定机制(ESM)提供了总额1 000亿欧元、为期十八个月的资金,用于重组、重构、处置虚弱的银行,允许将银行里需要财政支持的不良资产剥离到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西班牙于2014年1月退出该计划。
葡萄牙的银行在金融部门占据主导地位。许多银行高度多元化经营,进入了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非银行业务领域。由于贷款操作保守、房地产没有暴涨,葡萄牙的银行在金融危机阶段中所受影响有限。尽管如此,葡萄牙政府仍然在2008年10月设立了200亿欧元的贷款保证基金,2008年12月宣布可为银行资本重组提供50亿欧元的支持。葡萄牙商业银行(BPN)的财务欺诈行为曝光后,该银行被葡萄牙政府国有化。2010年政府预算赤字为GDP的9.8%,宏观经济形势恶化,信用评级降级,导致其2011年4月向欧盟和IMF申请救助。一项规模780亿欧元的计划出炉,条件是葡萄牙政府采取紧缩措施。政府将通过对该国银行资本重组来稳定银行业。2014年,葡萄牙按计划退出了为期三年的调整计划,2014年财政赤字如期降至GDP的4%,2015年进一步降至3%以下。2014年7月,圣埃斯皮里托银行破产,令人们不愉快地回忆起那些引发债务危机的艰难岁月。
在2004年加入欧盟、2008年接纳欧元之后,塞浦路斯成为一个国际银行业务中心。低企业税率刺激了大量外币存款涌入,银行部门快速增长。银行规制和监管十分不协调,中央银行和财政部之间发生分歧是家常便饭。塞浦路斯的银行从希腊和俄罗斯吸引了大量存款,并持有大量希腊政府债券。房地产借贷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及按照第二笔希腊救助计划条款冲减了45亿欧元的希腊政府债务,这是导致塞浦路斯的银行难以履行兑付承诺的主要原因。2012 年5月,塞浦路斯政府发放18亿欧元贷款,挽救塞浦路斯大众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