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沧桑碉楼(一封写给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情书,岭南文化、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纪实文学)

書城自編碼: 367976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梁小恩
國際書號(ISBN): 9787536094413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8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算法经济 : 商业逻辑与人类生活的智能演进(生动呈现AI与算法的创新应用与商业价值) 》

售價:HK$ 79.4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家书中的百年史 》

售價:HK$ 79.4
偏爱月亮
《 偏爱月亮 》

售價:HK$ 45.8
生物安全与环境
《 生物安全与环境 》

售價:HK$ 56.4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别怕,试一试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6.3
《1937,延安对话》
+

HK$ 70.8
《幸福的旋律》
+

HK$ 122.5
《长征》
+

HK$ 126.7
《朝鲜战争》
+

HK$ 67.1
《奔腾年代(奥斯卡版)》
+

HK$ 96.6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編輯推薦:
入选广东省文化繁荣发展专项扶持项目《中国作家》(纪实版)首发一封写给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情书一部历史厚重感强烈、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具有鲜明岭南风格和特色,弘扬主旋律的佳作
內容簡介:
《沧桑碉楼》是一部关于开平碉楼的非虚构作品。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笔触,用感性而优美的语言、诗意的氛围、独特的历史和人生感悟,深情抒写了广东省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作品从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全方位展开细腻的描写,真实生动地讲述着一个个与人生风云命运相关的故事,一层层揭开开平碉楼神秘的面纱,突现开平碉楼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出开平碉楼历经沧桑的历史形象,展示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独特的文化形象和艺术魅力。书中介绍了碉楼的悠久历史、碉楼的建筑材料、碉楼的内部结构、碉楼的防范功能、碉楼的文化积淀、碉楼的文物价值等等。在描述碉楼的同时,也不忘描述建设碉楼的人,如黄璧秀的英雄气、谢维立的儿女情,尤其是开平碉楼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起到的重要作用,情感真挚,文字优美,主题深刻,富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部历史厚重感强烈、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具有鲜明岭南风格和特色,弘扬主旋律的佳作。
關於作者:
梁小恩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大学开始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迄今已于《文艺报》《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作品》《鸭绿江》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作品两百多万字,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散文集等多部。曾获中华宝石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首届广东省青年文学奖,广东省大型报告文学评选金奖,全国征文一等奖,主创的电视片获广东省广播电视节目奖(电视文学)一等奖。
目錄
引? 言?? 001
章??
形似而不神似的传说?? 004
第二章??
当年明月照碉楼?? 019
第三章??
水漫金山,身在异乡?? 038
第四章??
只缘身在此“楼”中?? 056
第五章??
梦里花落知多少?? 074
第六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093
第七章??
表里不一的渐进?? 109
第八章??
石头间的诗情画意?? 125
第九章??
熟悉的陌生人?? 139
第十章??
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 151
第十一章
世界遗产的告白?? 164
尾声?? ?? 179
后记
內容試閱

一部充满历史感命运感的厚重之作
张 陵

开平碉楼群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乡村历史和文化现象。开平碉楼已是一处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和确认。近百年来,一种无形的魔力不断激发调动着诗人、作家的情感和思想,促使他们去感受和探索开平碉楼背后深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创作出感人的文学作品。不同时代,都会有自己时代的优秀作品。而我们这个时代,自然会有很多诗人作家关注这个题材。作家梁小恩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和一份绵长的深情,全方位地展开历史层面与现实层面的细腻描写,真实生动地讲述着一个个与命运相关的人生故事,从而一层层揭开了开平碉楼神秘的面纱,凸显开平碉楼深刻丰富的文化内涵,塑造出开平碉楼饱经沧桑的历史形象和独特的文化形象。据我们所知,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如此全面地展开关于开平碉楼的文学主题。而开平碉楼的文学形象,也从来没有像《沧桑碉楼》这样丰满过。
作家的生活底子是厚实的,情感是真挚的。作为一个开平人,从小就生活在到处能够看到并进出碉楼的乡村民俗氛围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出对碉楼历史的认知,一点一滴地积淀着对故乡碉楼的爱。碉楼就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他心里,碉楼是平常的,也是神秘的,是神奇的,更是神圣的。也许,在漫长的岁月里,作家并没有意识到,碉楼这样一个意象,早已深深地埋藏在他心中,与他的文学生命血脉相连,不断反复酝酿发酵着诗与爱一样的情怀。直到有一天,也就是当他的情感被文学的冲动所激活,像长河一样从心中不停地流淌奔放开去,恣肆纵横,终于化为动人心弦的文学表达。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沧桑碉楼》。
正是因为有着厚实的生活基础和深沉的情感基础,这部长篇文学作品才显得真实,才像诗一样动人。读《沧桑碉楼》,抓人的就是作家那种浓重情感化的句式表达。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每一个文学意象,甚至每一个句子,显然都被作家的情感细细咀嚼过、品味过,都让人感受到作家心中对故乡碉楼的爱是那样不可遏制,是那样的激动。家乡的碉楼就像他的情人一样,被深深地爱恋着。他总是不停地不管不顾地描述着他内心这个情人的美丽和风韵,时时都在为她编织着美丽的花环,唱着动人的情歌。有时甚至不惜笔墨,铺张放肆开去,只要把爱恋表达出来就足够了。这种放开了去的真挚表达,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底色与特色,也是这部作品的动人之处。在一部这么长的文学作品里,要从开头到结尾都保持着这么强烈的情感冲动和气场张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许多作品都无法做到,但《沧桑碉楼》却能够做到,足见作家内心挚爱的足够强大,足够给力。
我们很快会注意到,支撑作品情感的力量,更多来自作家真诚敬畏的心态,对开平碉楼的理性认知和哲理感悟。作品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开平碉楼与中华民族生活、民族建筑传统、民族文化精神以及情感发展史的深刻血脉关系,甚至不忘动用人类原始生活的知识积累来寻根式地分析和确立开平碉楼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带有相当知识含量的文字描述,为开平碉楼丰富内涵的展开铺就了一层厚厚的充满沧桑感的文化土壤。看得出,作家为完成和实现作品的主题,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深入碉楼村落做了大量细致的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材料,储备了大量相关的知识,并在比较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与见解。这些理性认识和独到见识,支持着作品站到思想的制高点,支持着作品主题格局拓展和品质的提升。

当然,作品有血有肉也是为华彩的部分,是有根有据地讲述着一个个华侨在海外打拼的故事,揭示了开平碉楼与近代广东人向海外迁徙求生的深刻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开平碉楼作为华侨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特质。每一座碉楼,都潜藏着一个海外华侨家庭的血泪命运的奋斗史,都记载着这些为创造幸福而奋斗的华侨们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的故事。这几千座碉楼放在一起,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华侨史,就是一个民族走向世界的光荣与梦想,它会产生一种历史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史诗的力量,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力量叫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力。把这种深深根植于民族生活土地的力量与梦想传递表达呈现出来,就是这部文学作品深沉的思想主题和深刻哲理所在。
实际上,《沧桑碉楼》主题的另一个层面的开掘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意义,那就是这些普通的农民带着梦想走到了大洋彼岸,以自己一代人的苦难和奋斗为代价,开启了不断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种共同命运的文化选择。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开平农民,和中国沿海许多地区的农民一样,为了生存,选择了当“猪仔”的命运,被贩运到海外打工。没日没夜地干活,然后,把他们一点可怜的血汗钱寄回来养家糊口。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累死在异国他乡,也有一些人终于积累到一定的财富,生存了下来。华侨的历史就是中国人走向海外的血泪史。开平碉楼就见证和记录了这个历史。作品塑造开平碉楼的群像,意义就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在描写华侨苦难命运的同时,作品不忘讲述华侨的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没有忘记他们对中华民族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正是因为他们从备受欺凌和痛苦中走过来,他们才更切身体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性,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才这样具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才具有百折不挠、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突出了这些故事,一下子把碉楼这个形象的内涵大大加深了,整个作品的思想境界也就大大提升。
在这种改变命运的伟大斗争基础上,揭示开平碉楼的文化价值才能准确到位。《沧桑碉楼》这个意识相当明确,因而能准确揭示碉楼形象里中西方文化交融沟通的本质。开平碉楼群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结合物化形态和精神象征。有意思的是,这些贫穷的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农民,还没有多少能力像今天那么准确到位地模仿西方文化作品,但他们仍然非常智慧和聪明。他们以自己的理解坚持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了所在国的一些文化,看似笨拙,但传神生动,组合成碉楼自己的文化关系特点。那些朴素得甚至有些不伦不类的造型,以及种种不对称的比例关系,都在格外真实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代“文化使者”状态和文化自觉自信。这种质朴也许包含着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某些基本规律。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并走向世界强国,文化上也不断获得自信。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百年前这些文化使者的努力,真的会感慨万千,也会由衷赞佩。作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赞美敬畏开平碉楼群的。

自电影《让子弹飞》选择以开平碉楼为背景以后,许多作品更多的是开掘碉楼的传奇性,注重渲染开平碉楼的浪漫色彩。这个叙事方向有助于增加开平碉楼的神秘化揭秘性,对当地的旅游文化有促进作用,却可能掩盖了开平碉楼真实的历史,也降低了开平碉楼的时代价值。作为一部追求历史感沧桑感厚重感突出、文化含量高的长篇文学作品,《沧桑碉楼》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开平碉楼的神秘性和传奇性,也具有了揭秘的特点,但更注重真实历史的还原与再现,更注重写那些普通的乡村贫苦农民向海外讨生活的艰难历程,写出华侨创造美好生活,开创自己历史的伟大热情和史诗般的文化力量。这种写实性的语言叙事才能真正把开平碉楼的本质真实地凸显出来。作家的情感与理性的生动合力,通过各个章节的合理布局安排,打造升华出开平碉楼群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带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意味,又带着诗韵一般的意境,主题带着诗境,却真实,脚踏实地。应该说,在那么多的作品中,《沧桑碉楼》突出的厚重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一部文学品质相当高的长篇作品。
文学作品突出历史文化价值表明,我们这个时代对民族传统的敬畏与尊重,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文化责任的时候,也表明我们的文学实际上更重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表现。
《沧桑碉楼》正是具备这种强烈的现实意识、时代意识。回望历史,守望传统,正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通过对开平碉楼群文学形象的生动打造,让古老的乡村碉楼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凸显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增强了文化自信。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的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而《沧桑碉楼》告诉我们:开平碉楼的文化与我们时代结伴同行,她的力量和美永在。
(张陵,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著名文学评论家。)

第十八章 刻骨铭心的历史见证
——抗日碉楼的使命

如果把开平碉楼比作一种人生,那么它华丽的崛起就是那段难忘的童年和青春,肆意挥洒着激情的汗水,那时的它骄傲、冲动、任性。而随着光阴的故事在流转,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年少无忧无虑的它终于走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那一声声炮火,打破了古老大地的平静,家、国和它一样,在这一刻摇摇欲坠。此时的碉楼才知人世的残酷,曾经的簇拥一去不返,曾经的宠爱烟消云散,养尊处优的它面对的是人生路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怀疑和怜悯并存,碉楼是否还依然坚强,是否可以扛下这保家卫国的使命,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不朽赞歌呢——每个人都拭目以待!

开平碉楼一开始就是为防盗、防匪而生的,这也许就是它一生的宿命。即使它越来越华丽,越来越挺拔,一如“开平楼”瑞石楼的雄伟壮观,一如屹立四百载的迎龙楼,历久弥新。可是,岁月转过四季,厌倦了平静,厌倦了单一,似乎又想来考验这些碉楼们的信仰,于是,在烽火连三月的残酷中,宿命再次降临!
那段中国历屈辱的故事,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在法西斯的残暴之中,许多人的命运仅仅一夜之间,就这样被改变了。而他们,也曾经主宰过命运,那些金山映衬的荣耀,仿佛在昨天,仍旧历历在目。
1937年7月7日,一个本应该平常的日子,可是冥冥之中却成为了历史的开端。横跨永定河的卢沟桥上,日本军队以莫须有的罪名,悍然进攻宛平城,炮火之中,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徐徐拉开!开平的寂静终于没有持续多久,1938年,日军入侵广州市,正式展开了蓄谋已久的 “南进计划”。而到了1941年12月8日,震惊世界的一幕出现了: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一时间,大举进攻中国的香港,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直到12月25日,与开平咫尺相邻的香港沦陷。此时,一批批正在香港做生意的开平乡民遭遇了灭顶之灾,而“开平楼”瑞石楼的主人黄璧秀便不幸成了其中之一。战争开始后,他的生意纷纷倒闭,一落千丈,惨的时候,只能靠吃炸过油的花生饼度日。为了不连累家人,黄璧秀把家眷亲属都赶回了开平老家,只留下自己的两个儿子困兽犹斗。父子三人在凄凄惨惨中,偶然误吃了发霉的花生饼,竟然全部中毒身亡,死于非命了……
对于那些身处异地的华侨们来说,虽然相隔万里,可是家乡的一切都无不成为自己执着的牵挂,尤其当抗战的消息传来,那种撕心裂肺般的思念就一直挥之不去。众多的开平碉楼中有一座名为“六也居庐”,他的主人叫谭华强,抗战开始后,身在美国做生意的他就与家人中断了联系,那些寄出去的信件都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1934年的除夕之夜,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合家团聚的幸福中时,谭华强却独自一人,痛苦万分。那一夜,他忽然晕倒,不省人事。没想到,这一次他再也没有醒来,第二天就去世了,年仅48岁。一个人的离去,往往让一个家族绝望。消息传回国内,“六也居庐”上空愁云密布——这个家,失去了坚强的依靠,今后的路,该何去何从?
谭华强有一个儿子叫谭国材,父亲去世时他才读小学。而就在不久前,他还用自己稚嫩的小手给远方的谭华强写信,信中他满怀希望地想让父亲给自己带来一个外国的玩具,再加上一块钱美金作纪念。这个小家伙从来就没有见过美金,他只知道这就是父亲为之奋斗的金山!可惜,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再也实现不了了。父亲的离去仿佛让小国材一夜之间长大了,年幼的他退学在家,帮助辛劳的母亲料理生活、插秧、除草、挑水。由于家里一下子变得拮据,这个14岁的孩子还要和母亲一起卖衣服维持生计。一次由于装衣服的袋子太大了,他被绊倒在地,膝盖上渗出了血。可是坚强的小国材费力地爬起来,笑着对母亲说:“没事,妈妈,我不疼,爸爸要是在天上看见了会说我不像男子汉的……”
时代的悲剧无人幸免,而这里更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走进来,里面的人却想走出去。还记得立园大花园后面那个未完成的梦吗?在如今这个叫作“读书亭”的地方,园主谢维立本来想修建一所学校,树木树人,可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所有的计划只能被搁浅,他被迫前往美国躲避灾难,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在开平,在香港,在美国,战争之殇不断在上演。无论是离去还是回归,无论是忧伤还是愤慨,在国家、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任何小爱都抵不过大义。峥嵘岁月中,永远会有呐喊,这呐喊,回响在开平碉楼的上空,激励着不屈的灵魂,保家卫国!
1941年3月3日,日军出动数千兵力次踏上了开平的土地,开平终未幸免。同年9月20日,日寇对开平的第二次扫荡开始了,这一次,整整持续了八天。还要无动于衷吗——抗日战争中,没有人可以坐以待毙!开平的人民不会就此屈服,他们毅然走出了图书馆和电影院,走上大街,不断掀起救亡运动的高潮。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种爱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抗日会、政治抗日大队和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等等。这种热情同样感染了远在他乡的开平华侨们,他们同样是抗日运动坚强的后盾!这些曾经的金山伯们联系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用行动支持祖国抗日。像已经去世的谭华强,他生前就一直在美国奔走呼号,宣传抗日,后来在他的遗物中还发现了“航空救国券”这样的集资物品。为了抗日,美国华侨还开办飞机工厂,帮助祖国生产战机与日军作战。为了阻止美国卖废钢铁给日本,侨胞们开展“不供给运动”,拦阻运载废铁的轮船装货、启航到日本。红心汇聚,勇不可当,在这片已经被怒火点燃的土地上,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如汪洋大海一般的爱国意志?
在这些可爱的开平人民身后,永远矗立着那一排排目光如炬的碉楼,它们的命运却忽然走到了十字路口,差一点,我们就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了。1944年6月24日到29日,短短五天时间,水口、公益、三埠、斗山,这些开平周围的乡村相继沦陷。唇亡齿寒,日军轻易地攻入,占领开平当作据点,很多民居和祠堂都成了日军临时的军营——开平的危机来临了!
敏感的国民政府把目光停留在了开平的碉楼身上——日军在华北地区时曾大量修建了类似的碉堡等防御设施,而开平如此庞大的碉楼群会不会被敌人利用呢?于是,心惊胆战的国民党省政府在开平城乡之中广而告之:要求民众把碉楼拆除!碉楼和战争,这无法逃避的联系,瞬间让它们的未来变得如此岌岌可危。但这一次,早已把碉楼当作生命伴侣的侨乡民众却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反抗精神,他们坚决抵制这样的行为,而陈述的理由也如此义正词严:这些碉楼本就具有防御的功能,而我们自己也有抵御土匪时留下的武器,完全可以自己保护自己。而且,这些碉楼都是我们的私有财产,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如果拆除,那么安全就更没有保障了!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如果在其他的地方,这些诉求也许只能深埋心底,传统的逆来顺受会支配所有的选择。可是,这里是开平,这里是沐浴过西方文明的崭新土地,人们知道什么属于自己,什么应该争取,对于这些亲人们留下的精神寄托,任谁也不可亵渎,任谁也不可侵犯!强大的舆论压力终让政府妥协了,他们重新做出了决定:如果有条件用碉楼进行抗日的可以保留,否则还是要拆除……
碉楼终于保住了,是曾经忠心护卫的主人,给予了它们第二次的生命。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人们拯救了碉楼,还是碉楼拯救了人们?是谁赋予了开平民众如此大的勇气和执着,是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性格和灵魂?“自助者天助之”,不抛弃,不放弃,人与碉楼早已融为了一体,难分你我。这种气质,唤醒的不仅是涅槃的斗志,还有传承的信念!
碉楼,就这样被卷入了抗日大潮的洪流之中,成为开平部署防守反击战略的一分子。有碉楼的地方,就一定有故事,但似乎没有哪一次,如这般可歌可泣,因为这里有七张曾经青春洋溢的面孔,他们和那座碉楼一起,渴望放飞生命,换回那梦想中的太平盛世!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很多海外的热血青年们纷纷回国参军,投入到家乡热火朝天的抗日洪流中,仅从日本归国参加抗战的青年就有8000人,从缅甸归国参加抗战的青年160人。而只有30多岁的开平华侨司徒煦就是其中的一员——司徒氏,这个赤坎镇首屈一指的大家族,在每个历史的十字路口,都会涌现许多被后人铭记的风云人物,指引着这片岭南土地上壮丽的传奇。司徒煦原本旅居南洋,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回到了家乡开平的赤坎镇参军,后来在广西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1944年6月,司徒煦被任命为“司徒氏四乡自卫团队”驻南楼分队副队长,这个全部由司徒氏的后辈青年们组成的民间自卫组织,把活动的基地选择在了一座碉楼里,它的名字叫作“南楼”。
“放眼潭江岸,四乡多碉楼,黑夜防盗贼,卫国抗日寇,英雄儿女名垂千古,且看潭江江岸屹立南楼……”这首《潭江小唱》在开平妇孺皆知,连小孩子唱起来都有滋有味。南楼,这座连一个别致文雅的名字都没有的碉楼,在日日夜夜的传唱中,竟化身为了开平、化身为了抗日精神的图腾,如今的千疮百孔,每一处都是一种呐喊,都是一份沉甸甸的坚守。
滚滚的潭江水养育了万千开平儿女,也见证了南楼的诞生。它就矗立在潭江北岸岸边,周围没有一座与之并肩的伙伴,形单影只,却意义非凡。南楼是由司徒氏家族的村民与海外华侨于1912年集资修建的,楼高19米,整个楼用钢筋混凝土筑成,没有一丝的花哨和雕琢,肃穆异常。因为建造它的目的性很强,所以碉楼的防御性便凸显得淋漓尽致。南楼共有七层,每一层都设置了枪眼,或明或隐,而用钢板打造的门窗厚度足足有4厘米,坚固的墙体牢不可破,身在其中,顿感高枕无忧。站在南楼顶俯瞰潭江,每个细节都一览无余,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双眼。碉楼北靠东降龙公路,扼守着潭江和陆路的交通要塞,这天然的地理优势难怪会让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它的命运,和它背负的使命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淬炼、坚守、挣扎、涅槃。
1945年7月,历经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了全面反攻的阶段,日本侵略者终于陷入到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四面楚歌,再也掀不起任何的波澜了。此时,占据着海南岛的日军也如丧家之犬一般决定越过潭江北上广州,而当他们踏过雷州半岛准备继续往开平前进时,却发现在水上交通要道的线路图上赫然出现了一座伟岸的碉楼,它就是南楼。危机终于降临:7月12日,作为开平屏障的阳春、阳江两县迅速被日军攻占,开平的部分地区也相继被侵占。好在南楼所在的赤坎镇仍处于抗日武装的保卫之中,尚有喘息之机。但是到了7月16日,狗急跳墙的日本人还是集中3000多兵力攻陷了赤坎镇,中国抗日自卫军死伤无数,就连那个著名的司徒氏图书馆竟然也成了日军的指挥部。现在,在这些侵略者的眼中,只剩下了后一个眼中钉、肉中刺,那便是仍然还有着武器装备的南楼。这一刻,南楼背后流淌的已经不是潭江,而变成了韩信身后的汉水,变成了霸王身后的乌江,是背水一战还是自刎取义,答案由谁来解答?
南楼之中,此刻只剩下了七个人!这是为掩护当地群众和大部分自卫队员撤退、自愿留下阻击日军的“南楼七壮士”!
英雄们就在这样悲壮的舞台上登场了!一切的选择都取决于碉楼中这七名同为司徒氏的壮士们,其中就包括那个归国参军,名叫司徒煦的年轻人。他们中的有38岁,小的只有17岁,花一般的年纪,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没有人知道那时候他们七兄弟心中的感受,恐惧?麻木?还是坚强?无畏?历史把他们推到了生死一线,接下来的每日每夜,每分每秒,注定不会平静!
7月18日,日军趁着夜色包围了南楼,随即用机枪对碉楼进行了次攻击。一阵扫射之后,子弹遇到钢筋混凝土的墙体后,除了擦出星星点点的火光,脱落了几片墙皮外,就再也没有留下任何大的痕迹了。敌军们心中暗暗惊讶,想不到这个中国乡野间的简陋建筑竟然会如此牢固!于是第二天,日本侵略者用大船顺江而下运来了多门大炮,在南楼潭江对面和西面依次排好,炮口就正对着南楼,这一次,他们似乎志在必得。几声轰鸣之后,只见南楼巨大的身躯猛然开始晃动,随即就只留下死一般的寂静。日军立刻欢呼起来,都以为如此大的威力早已把楼内的人震成碎片了。很快,一个得意扬扬的日本兵蹦出掩护的队伍奔向南楼,想亲自来邀功。忽然,从碉楼的枪眼中冷不丁地飞出一颗子弹,毫无戒备的小鬼子应声倒地——似乎神灵保佑,碉楼内的自卫队七壮士竟全都安然无恙!
日军又一次被惊呆了,南楼的坚固程度远远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后来的几天里,他们又陆续调来了大量的炮弹,轰炸一次比一次猛烈。终于,南楼的北墙被打穿了几个大洞。可是神奇依然在继续,一阵沉寂过后,冒失的敌军重蹈覆辙,又有两名日军被碉楼内射出的子弹击毙。他们看到的只是不断破损的碉楼,但是却完全看不到胜利的希望。碉楼的秘密在哪里呢?原来当时的南楼被大量茂密的竹林掩盖,日军炮击的目标仅仅是高出竹林的碉楼的上面部分,而七位聪明的勇士已经悄悄地躲到了底部三四层之中,从而隔岸观火,幸免于难。
这一切日军当然不会知道,在他们眼中,南楼似乎被神化了,至少现在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因为谁都明白,时间就是这七个人的敌人!7月23日,这一天已经是七位勇士坚守南楼的第五天了,碉楼中初储备的30多斤大米、一大缸清水、一盒火柴、200斤石灰粉、千余发机枪子弹,还有几条步枪和短枪,都已经快被消耗完了。面对就要弹尽粮绝的困境,其中一个勇士来到楼顶,把一个碗倒转过来高举着,向远处的村民们做着求救的手势,告诉村民已经水尽粮绝了。可惜南楼被重重包围,村民无法靠近半步,更别说支援救助了!束手无策的群众只能祈祷着老天的眷顾,可是一连几天,连一丝雨水都没有下,无粮又无水——七个饥饿的身躯该如何抵挡冰冷的刺刀?这个问题连他们自己都没有答案,有那么一瞬间,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自杀就义,以免落入敌手受尽凌辱。于是,在南楼第三层的一面墙上,刻下了这样一篇遗书:

我等坚守腾蛟,历时多日,未见救援。敌人屡劝投降,我们虽不曾读诗书,但对于尽忠为国为乡几字,亦可明了。现在我们已毙敌十六名,亦已及相当代价。现在我们各同一心,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六月十五日,自杀于腾蛟南楼。留语族人,祈敌人退后,将此情况发表于报纸上,则同仁死亦心甘矣!

遗书写好了,但是曾经渴望着杀身成仁的七勇士们在后一刻并没有选择做自刎的西楚霸王。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仍然抱有一丝生的希望。两次成功的抵御给了他们信心,他们觉得自己还有能力还击,还有能力等到救援军的到来,或者,敌人会选择放弃。可是命运没有给他们这样的机会:在离他们不远的赤坎一带,驻守的国民党军队早已跑到山区去避风头了!这一切七壮士一无所知。久等不来援军的队伍,他们只有靠自己了。在南楼的第六层有一个炮弹炸开的大洞,七勇士想找机会趁夜悄悄爬下去。只是这后的希望也破灭了,由于这几天他们需要楼上楼下不停奔跑射击、躲避,体力消耗殆尽,他们连突围的体力和勇气都燃尽了,再加上日军昼夜不息的严密防守、火力封锁,七壮士根本无法突围……
而在另一边,迟迟无法前进的日军震怒了,他们怎么也料不到这条水上交通要道竟被几个毛头小伙子延阻了如此之久!于是,日寇不顾国际公约,竟然惨无人性地使用毒气弹攻击。7月25日晚,几颗带着死神印记的毒气弹飞进碉楼后爆炸,七壮士全部中毒晕倒了。日军迅速用楼梯架在南楼墙上,撞开铁门和铁窗,把中毒昏倒的七壮士押回日军设在司徒氏图书馆的大本营——英雄后的黄昏,悲剧终究上演!
1945年7月26日,天阴沉沉的,等待七位勇士的是惨无人道的报复和残杀。日军挖下他们的眼珠,把他们的耳朵、鼻子和手指脚趾一点点地砍下来。这非人的折磨并没有让他们屈服,七壮士还不停拖着残缺的身躯,痛骂面前的日本鬼子,高呼“中国必胜”的口号。气急败坏的日军把七壮士全部肢解、示众,后抛进了潭江之中——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滚滚江水——那一刻,天地动容!
“南楼七勇士”的事迹很快在赤坎镇、在侨乡传开了,乡亲们自发地聚集在潭江边上,用尽一切办法打捞英雄的遗体,后在浅滩之上发现了六具尸体,还有副队长司徒煦的尸体不知所终,也许已成为了碎片,身首异处,再也寻不到了,于是人们只能带着遗憾和崇敬将六位烈士的遗体和司徒煦生前穿过的衣服放在一起隆重安葬,告慰这些不屈的灵魂——当年屈原投江,百姓投掷粽子护身的一幕再次上演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为国捐躯的大义即使消逝于天地之间,可是却永远无法被这怒涛倾覆、吞没……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旷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
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
决胜负于城下
军旅诗人晓桦的诗句表达了此时的心声,所有的不甘和怒火只待这一天的到来——1945年8月15日,也就是南楼七壮士牺牲后的第二十天,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投降,抗战终于胜利了!8月25日上午,为了纪念南楼七壮士的英勇壮举,在赤坎镇国立开平中学的广场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追悼大会,江门四邑三万多民众从赤坎镇一路排到南楼脚下,似乎在迎接英雄亡灵的回归。而令人欣慰的是,1947年3月4日,广州国际军事法庭之上,直接导演南楼杀人惨剧的日军指挥官崛本武男被判枪决,立即执行!随着四声正义的枪响,终于为七壮士报仇雪恨了!只可惜,七壮士再也看不到这一幕了,他们走得太急,只如流星般陨落。时光转到1999年,开平市政府筹资300多万重新修葺了南楼,在司徒氏图书馆的对面建造了一个“七烈士纪念馆”,在南楼原址建成了南楼纪念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设七壮士纪念馆、楼牌,并在离南楼不远的地方增建了一尊七壮士的雕像,七壮士每个人都摆出战斗的姿势,目光如炬,永远地凝视着前方……七壮士的背后,是依旧斑驳沧桑的南楼。当年没有实现的诺言,如今终于可以一偿所愿了,“化作春泥更护花”,美丽的开平,不正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回的太平盛世吗?
忽然发现, 南楼其实并不孤独, 在开平广袤的土地上,“ 光周楼”“西安楼”“兆楼”“中山楼”,这些听起来名字不怎么响亮的碉楼,却都在抗日战争中留下过自己英勇坚守的壮烈事迹。抗战时期,侨乡这片英雄的土地上,英勇的侨乡军民与日寇进行了大大小小1200多场战斗,枪林弹雨中,碉楼,与英雄的侨乡人民一样,无怨无悔,宁死不屈,时代没有赐予它们长久的宁静,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硝烟散尽,春去秋来,迎接的又将是冉冉东升的旭日,轮回的又将是保家卫国的使命,不屈不挠,生生不息!
看着一座座碉楼的千疮百孔,追忆着那些峥嵘岁月的片段,我的脑海里只浮现出两个字:壮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