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書城自編碼: 368081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吴晓明,户晓坤,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7251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44.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真谛全集(共6册)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HK$ 1156.4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HK$ 162.3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HK$ 54.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597.0
《康德著作全集(典藏本)(北京市社会化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
+

HK$ 74.7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精装)》
+

HK$ 75.6
《阅读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史探究》
+

HK$ 95.2
《治家之钥--崇德老人《聂氏重编家政学》的生存智慧》
+

HK$ 119.6
《从诸子之学到官方经学——儒学由先秦至汉的转变研究(国家社科基》
+

HK$ 45.0
《处世的哲学课:他人与社会的思考》
編輯推薦:
本书是复旦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工程”丛书之一,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展开研究。
內容簡介:
本书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科学、发展、创新、开放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既遵循了历史逻辑,也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断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时代内涵与精神特质。理解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需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特殊现实,在新时代条件下诠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旨趣。
關於作者:
吴晓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等职。曾获全国模范教师(2019 年)、国*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 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7年)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存在论和中西哲学比较。目前特别致力于研究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和本体论问题。著有《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黑格尔的哲学遗产》等。
户晓坤,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当代意义、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等。
目錄
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内涵与思想体系 /1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 /2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2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 /6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8第二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性质 /10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12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哲学内涵 /15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世界历史意义 /17第三节.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引领与时代任务 /20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二、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思想体系、学术体系与话
语体系 /23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基础 /26第四节.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要求 /28一、立足当代中国、解答时代难题 /28二、科学认识新变化新趋势、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31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家国与世界关系 /33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36节.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创造历史的主体 /37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现实性与革命性 /38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进步 /44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进程与思想逻辑 /51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实践 /52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57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性成就 /63第三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70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提出过程 /70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内涵 /75
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81四、“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丰富与发展 /84第二章.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89节.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89一、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90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94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03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论基础 /104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矛盾论基础 /108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指导意义 /112
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与发展 /118一、把握中国现实的认识论路径 /119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知行合一观” /126三、加强调查研究的认识论方法 /131第三章.新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140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人类社会形态演进 /141一、发展的实质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4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二、社会有机体理论与人类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 /148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思想逻辑与现实逻辑 /155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55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159第三节.新发展理念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0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 /170二、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和现实逻辑 /172三、新发展理念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 /178第四章.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186节.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187一、唯物辩证法与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 /188二、唯物辩证法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具体运用 /196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社会主义国家革命与建设中的运用与发展 /207一、社会现实观与中国道路的历史性选择 /207二、矛盾分析方法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经验 /214三、历史阶段分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 /220
第三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 /230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31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234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 /239第五章.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46节.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247一、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 /248二、人化自然与物质生产实践 /252三、现代文明与生态危机 /255四、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发展 /259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观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268一、中国传统自然观的思想内涵与当代启示 /268二、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逻辑 /271三、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 /277第三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 /284一、开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285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 /287三、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民生思想 /29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制度 /297五、构建地球美好家园的国际主张 /303第六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309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及其价值定位 /310一、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 /311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316三、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321第二节.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325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 /326二、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境遇与实践成就 /332三、中国道路的和平主义性质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337第三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与价值取向 /342一、现代霸权的成因、本质及其后果 /344二、现代世界治理体系与“中国方案” /350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取向 /356四、展望“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秩序 /362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369节.马克思主义实践学说的革命性质 /370一、实践与实践的唯物主义 /371
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375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387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388二、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394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99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与世界意义 /409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10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413三、中国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 /421后.记 /431
內容試閱
导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时代内涵与思想体系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 40年的历程中取得了重要的发展与突出的成果,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与历史贡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科学、发展、创新、开放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既遵循了历史逻辑,也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断体现出历史发展的时代内涵与精神特质。理解和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需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特殊现实,在新时代条件下诠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旨趣。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有其历史逻辑与实践动因。从历史逻辑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到中国后,经历了转化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新成果,其思想体系承继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从实践动因上来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始终伴随着对时代问题的解答,在实践的发展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来临,不断在理论上开拓和发展自身的思想体系。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与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一以贯之的历史逻辑,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遵循了历史逻辑,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和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经过曲折、漫长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实践性、创新性、人民性、开放性的理论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在当代中国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后,既成为一部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理论指引,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很快在中国革命的历史性实践中实现了中国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初级阶段,由于未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学说的活的灵魂,也曾出现过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例如,“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革命主张就是把俄国经验教条化的结果,它在实践中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惨痛的流血失败。只有当中国共产党人终于在“农村包围城市”的纲领中确立其革命的道路时,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才开始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中国化——因为只有在这一纲领中,才包含着真正的“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开始中国化进程时,一方面是理论要依循中国的社会现实来定向,另一方面是中国的社会变革也需要理论的指导与启示,而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在经由中国的社会现实而获得一系列具体规定的行程中来实现中国化。任何一种外来的思想、理论或学术只有在总体上依循各自独特的方式被中国化时,它对于我们来说的外在性才开始得到解除,也就是说,它才不是仅仅作为教条或公式来起作用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与中国现实不断结合的进程。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的理论成果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理论品格与价值追求。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解读与实践运用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原则和方法,如实践概念、人民立场、新发展理念等,从而不断开拓着新领域,产生出新成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改革开放 40年的过程中始终在场,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极大地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为社会改革提供了思想先导。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显示出更为深广的意义。处于这样“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视为看家本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品格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积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寻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特别强调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到底是为人类求解放,人民立场是其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a这一论断精辟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不仅如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实践性的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宗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历史发展,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创新开放的,是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理论,是不断探索时代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新挑战的理论。开放创新性特征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真理性的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即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b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真谛,对于我们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中来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今时代现实、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
a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8年版,第 8页。
b同上书,第 9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与使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或理论框架的研究,也是对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既涉及各种纯哲学的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也涉及对外部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的哲学理解,例如对自然、社会和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实践,又具体化为各种时代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标准的讨论、生产力标准的讨论、社会主义本质的讨论、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讨论,又如对当今的全球化问题、数字化时代、可持续发展、科技革命、人的发展、市场经济等等的哲学思考。a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时代问题的解答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在解答时代问题、回应时代挑战,从改革开放的积极起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着不同的时代问题,在不同的时
a苏培:《当代中国哲学格局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2月 13日。
代问题中呈现出自身的开放性、时代性与创新性。
回顾历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首先需要回答的是中国道路问题。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下,需要回答中国社会何去何从,如何实现发展,如何坚持中国道路、塑造中国精神等问题。在关于中国道路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把握中国的现实,并由此去揭示中国的发展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感性活动”出发建立起唯物史观,它要求“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要求把握时代的独特现实。只有从社会现实这一立场出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科学地阐释中国道路。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出理解中国道路的科学途径时,遇到的严重的思想障碍就是“外部反思”。“所谓外部反思,从哲学上来说,就是一种‘忽此忽彼地活动着的推理能力’,它从来不会驻足并深入于特定的实体性内容之中;但它知道一般原则,而且知道把一般原则运用到任何内容之上。”a外部反思也就是教条主义。
关于中国道路问题,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了不同的时代问题;也正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在时代的变迁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获得了实践动因。在中国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现实相结合,要回答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由谁来领导,中国革命依靠谁,中国革命如何取得胜利等具体问题。科学的态度不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某种教条,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活的原则,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的学习中,
a吴晓明:《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年版,第 147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结合中国革命的现实状况,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但是,外部反思在今天的很多领域依然盛行(先前的教条大多来自苏联,今天的教条则主要来自西方),而完全遗忘了中国社会本身的实体性内容。在这方面必须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克服、摆脱外部反思的过程中,终发现中国的事情和中国的道路必须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只有深入把握中国的社会现实,才能形成真正的中国问题和中国经验,才能开辟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改革开放 40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再度回答了中国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原则,即历史道路理论及其具体化纲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意味着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问题与新的挑战。如何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把握新时代的社会特征与时代本质,如何探索新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如何塑造中国智慧、中国精神,这需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指导,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去对时代问题作出积极的思考和解答。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力量;这一思想体系也包含着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睿智思考和独特创建,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本质的特征就体现为它始终与时代课题紧密相关,并且与时俱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从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到当代哲学,莫不如是。黑格尔也称哲学为“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在他看来,任何哲学都不可能超越其时代,妄想一种哲学可以超出它那个时代,这与妄想个人可以跳出他的时代,跳出罗陀斯岛,是同样愚蠢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地意识到它与时代的本质联系。这一哲学始终面对着其所处时代的基本问题,其思想体系的力量正在于与它同时代的本质关联。它从思想上牢牢把握着这个时代,在深度和广度上将思想一直推进到这个时代隐蔽的本质之中。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对的时代就是广义的“现代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这个世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意味着一个现代的世界—历史格局。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是现代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对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将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揭示为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而对资本的批判和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是内在统一的。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依然处于现代性的基本规定中,当代世界仍然是以资本和现代形而上学作为本质根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性的批判依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呈现为一种历史辩证法,即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现代经济生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整个现代世界都是历史的事物,而历史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出生、成长、繁盛和衰亡,马克思主义所要把握的正是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限度,从而要求对这一历史事物作出历史的分析和批判。因此,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它能够带着时代的根本问题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它能够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生根、繁盛,在历史辩证法中把握和塑造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精神一方面部分地从属于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则依其独特的国情、传统和历史处境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定向。当代中国精神的阐释与重建要依循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所产生的可能性,要运用历史辩证法探索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式的发展,这里涉及的是社会主义新文明的积极开启,是整个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体系等的变革与重铸,从而也意味着要求开启哲学的新形态。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精神,另一方面也在中国精神的创建中获得自身发展的新形态。
第二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时代性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的现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因此,对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把握就成为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与前提。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判断和表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刻把握得出的科学论断,具有丰富而厚重的思想内涵、实践内涵和历史内涵。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几十年来奋斗拼搏所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活力,提升了我国国际地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获了重大的成绩,在对以往成绩与经验的总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新的时代、新的挑战。“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将为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身的生命力。后,“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代。” a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利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