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HK$
66.1
《
控制权视角下的家族企业管理与传承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
》
售價:HK$
167.3
《
利他主义的生意:偏爱“非理性”的市场(英国《金融时报》推荐读物!)
》
售價:HK$
77.3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編輯推薦: |
探寻各种文化中的对象化和自我反省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我们可以从解释性科学的角度出发,去分析一种文化,探求其中的意义;但却很难从实验性科学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其中的规律。
我们需要认识到:首先,我们自身是通过我们提出的问题和我们寻找理解和经验这个世界的方式而历史地存在的;其次,我们从我们的资讯人那里得到的是解释,解释同样是以历史和文化为媒介。
本书要探索的核心问题是:作为方法和文本的民族志如何影响对生活常识的重构,进而如何影响对广义教育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广义教育”不仅指现代学校教育,还包括在一个“社会”或“文化”中的“教化”“社会化”“濡化”过程。
|
內容簡介: |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看家本领”。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作为方法的民族志,即人类学学徒们需要苦行修炼,获得“执业资格”后赖以糊口的“手艺”;二是指作为文本的民族志,即运用“手艺”生产的、被同行认可的、能够进入学术流通领域的“产品”。因此,有关民族志的书主要有三种:种是教科书,尝试教给初学者“正确的”操作流程。第二种是反思类的方法著作,往往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积累,才可能从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中读出“味道”、悟出“门道”。第三种是关于某个研究议题的民族志著作,如本书使用的大部分参考文献。本书尝试中和这三种方式,并试图另谋他路,既有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又试图保持人类学的“八卦”初心,既关注方法操作,又兼顾解剖文本,既有个人化的田野反思,又指向人类学的经典论题,希望可以有抛转引玉式的探索。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部分立足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呈现了民族志方法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主要变迁与争论。第二部分结合教育人类学经典议题与相关著作,重点探讨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实践。第三部分着眼于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与呈现方式,以及近年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样态。
|
關於作者: |
董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浦江人才。先后获吉林大学新闻学学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重点关注学校生活的文化逻辑、教育观念的社会生成、学校制度的日常实践等。专著《打拼未来:武术学校里的文化实践与价值重构》获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人类学)资助,即将出版。研究成果曾获国际社会学学会(ISA)全球青年社会学者论文大赛(2018)、城市与地区研究基金会(FURS)世界青年学者论文大赛(2015)等国际奖项。
|
目錄:
|
自序/1
目录/1
图表目录/1
第1章绪论/1
一、“世界”的尽头/3
二、开蒙“野蛮人”/7
三、文化“淘金热”/12
第2章“方法”的修辞/20
一、祖师爷的“谎言”/20
二、学徒的“成人礼”/26
三、追随者的“帐篷”/32
第3章“文本”的危机/41
一、“深描”的集体焦虑/43
二、“智识巫术”的诗学/48
三、“文本盗猎”的欢愉/51第4章田野工作的“魔法”/56
一、“过日子”/60
二、“观是非”/65
三、“悟短长”/67
第5章“化熟为生”的手艺/74
一、准备/76
二、体验/83
三、情绪/89
四、边界/94
第6章日常生活的“脉象”/100
一、望/102
二、闻/110
三、问/114
四、切/121
第7章“地方知识”的标本/126
一、时/130
二、空/134
三、人/137
四、物/140
第8章资料分析的“过渡仪式”/144
一、分离/146
二、阈限/150
三、融合/152
第9章蒙太奇的觉醒/157
一、“污衣派”与“锦衣派”/159
二、手艺与流水线/163
三、练“术”与治“学”/169
第10章研究伦理的边界/176
一、伦理审查的合法性/177
二、研究者的伦理挑战/181
三、“保护”的多样性/190
第11章民族志的未来/193
一、多点民族志/195
二、网络民族志/200
三、海外民族志/206
第12章结语/213
参考文献/217
|
內容試閱:
|
自序
2016年以来,我陆续承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和教育学系的多门本科、硕士课程,包括“教育人类学”、“教育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导论”、“田野研究”、“质性研究成果撰写”、“学校、制度与文化”、“青年文化与学生发展”、“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等。在不断完善、改进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所讲、所思逐渐变成散落各处的片言只语。围绕着“民族志如何重构生活常识”这一问题,本书既是一次有关民族志教学的阶段总结,亦是尝试重构民族志自身常识体系的探索之旅。
“民族志”是人类学的“看家本领”。其含义有二: 一是指作为方法的民族志,即人类学学徒们需要苦行修炼,获得“执业资格”后赖以糊口的“手艺”;二是指作为文本的民族志,即运用“手艺”生产的、被同行认可的、能够进入学术流通领域的“产品”。因此,有关民族志的书主要有三种: 种是教科书,分门别类、按部就班、事无巨细,尝试教给初学者“正确的”操作流程,让初学者有章可循、按章办事,强调“招式”的一板一眼,同时也因这种动作分解而失去了民族志研究的流畅感与整体性。第二种是反思类的方法著作,如《在中国做田野调查》(海默和曹诗弟,2012)、《人类学家在田野》(休谟和穆拉克,2010)等,大多从研究者个人的田野经历出发,讲一些故事、忆一些人、穿插一些或有趣或无趣的理论解释与反思。此类著作往往需要读者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方法操作的经验,才可能从这些过来人的经验中读出“味道”、悟出“门道”,进而得到功力上的精进。第三种是关于某个研究议题的民族志著作,如本书使用的大部分参考文献。本书尝试中和这三种方式,并试图另谋他路,既有学科发展史的梳理,又试图保持人类学的“八卦”初心;既关注方法操作,又兼顾解剖文本;既有个人化的田野反思,又指向人类学的经典论题,希望可以有抛砖引玉式的探索。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 部分立足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史,呈现了民族志方法自19世纪末以来的主要变迁与争论。第2、3、4章分别从三个主要问题着手探讨: 民族志何以成为人类学及其他社会科学共享的“方法”?作为“文本”的民族志及其生产过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与“危机”?民族志田野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第二部分结合教育人类学经典议题与相关著作,重点探讨民族志田野调查的实践。第5、6、7、8章分别从田野工作的准备、民族志田野调查的观察与访谈、田野笔记与日志的写作、资料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三部分着眼于民族志文本的写作与呈现方式,以及近年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样态。第9章从民族志写作的立场之争延伸至写作技术,止于对理论修炼的讨论。第10章重点讨论研究伦理问题,从近年逐渐普及的研究伦理审查开始,分析了田野调查中研究者所面对的伦理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11章重点分析了自1990年代开始民族志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三种较为成熟的新样态: 多点民族志、网络民族志与海外民族志。
有关本书的几点说明亦列于此:
首先,本书第5、6、7、8、9章曾以不同形式在多门课程、多个课堂讲授过。例如,第6章“日常生活的‘脉象’”曾在华东师范大学“田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质性研究方法”等课上分享过,亦曾以讲座的形式在新疆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分享过;第7、8、9章主要内容也曾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质性研究方法导论”、“田野研究”、“质性研究成果撰写”等课上分享。
其次,本书对于“教育民族志”的定位不只是研究“学校教育”及其相关议题的民族志作品,而是采用范围的广义界定,即,将人的“社会化”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都视为“教育实践”。因此,本书讨论和综述的民族志作品从《培养好孩子》(许晶,2021)、《劳作的童年》(Working Childhoods) (Dyson,2014)到《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涂炯,2020)、《老王的葬礼》(The Funeral of Mr. Wang)(Kipnis,2021)、《好的告别》(葛文德,2015),从教育渴望的社会心态(Kipnis,2011)到成功与特权的再生产(Demerath,2009;可汗,2015)都有所涉及,以便将有关社会文化逻辑的探索既植根于“教”和“育”,又生长于“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缠绕的关系之间。
第三,由于一些外国学者的译名较混乱,如Bourdieu在不同时代被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翻译成“布迪厄”、“布尔迪厄”、“布丢”等,为避免这种人为混乱,本书采取的办法是在“参考文献”部分的中译名后统一加注外文全名,以方便读者查找。
无论是过去五年的教学打磨、改进,还是本书的写作、成书,都得到许多师长、同事、朋友们的帮助。特别感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师长、领导、同事、朋友们,没有师友们的鼓励与督促,这本书还会以“仍需完善”为借口继续“烂尾”下去。
感谢我的学生们: 张先毓、徐冰清、何梦蕊、汪梦、许李萌、李小叶、陈枫、严婉茹、查倩如、庞昱松、李雯卓、赖楚卉。他/她们是我的所有课程设计方案的批审读人,也是每一门课开课后的重要改进建议提供者。没有他/她们的宝贵建议与鼓励,我的许多课程不会是现在呈现的样态。
本书的出版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呈军老师的关爱,感谢彭老师多年来的大力支持与关心。本书亦得到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7PJC026)、华东师大教育学部中文专著出版计划的资助,在此一并致谢。
受限于当下的阅历与积累尚浅的学识,对文献掌握的广度与理解的深度也很有限,本书或许仅仅算是对人类学学科史的一次另类朝圣之旅,许多不足与错漏之处,恳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董轩
2021年7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