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德道经诠释

書城自編碼: 368662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常谦和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33646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人文与社会译丛) 》

售價:HK$ 90.9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最好的教养:别错过孩子的4~7岁成长关键期 》

售價:HK$ 57.3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给孩子的语文四书:语文原来可以这样学(全四册) 》

售價:HK$ 170.2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人海之间:海洋亚洲中的中国与世界 》

售價:HK$ 69.6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这里是中国(3):华夏文明史诗 》

售價:HK$ 233.6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伟大的中国奇迹:给孩子的古建筑解剖书(全8册) 》

售價:HK$ 431.9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Fundamental of Physics(7th Edition) 基础物理学(第7版)(改编版) 》

售價:HK$ 104.7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全2册历史不忍细看一本书读懂中国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现代史通史书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中国史历史类书籍 》

售價:HK$ 96.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4.0
《春秋集注》
+

HK$ 58.6
《古典学研究:肃剧中的自然与习俗》
+

HK$ 155.8
《几何原本》
+

HK$ 64.8
《易经杂说》
+

HK$ 129.4
《换个方法读《易经》》
+

HK$ 55.4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爱情(陈果的爱情哲学课,用哲学的方式告诉你》
編輯推薦:
作者根据中国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校对而成。
內容簡介:
本书为《德道经》诠释,作者根据中国1973年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校对而成。《德道经》不仅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宽广胸怀,爱人、爱和平、能接纳世界万物的胸襟。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对中国人的苦心教诲,也是对各民族,各个国家世界人类的苦心教诲。其谆谆善诱明若日月,照耀环宇,非时空、地域、不同语言、不同肤色所能阻隔,是为全人类而建言。希望我们学习后真正能修身悔悟,不再冲突,祈愿人人为万物之和谐做出应有贡献。
關於作者:
作者常谦和,原名殷付岩,199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乔十光,后又进入国学系师从季羡林。现任北京明园大学善一国学院副院长。曾出版《论语诠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并被首都图书馆、山东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各省市图书馆及刚果、美国、法国等国孔子学院收藏。
目錄
帛书《老子》甲乙本及傅奕本对照表/1

帛书《老子》校订文/27

帛书《老子》诠释


章/39

第二章/42

第三章/45

第四章/48

第五章/49

第六章/52

第七章/53

第八章/54

第九章/56

第十章/57

第十一章/58

第十二章/59

第十三章/60

第十四章/63

第十五章/64

第十六章/66

第十七章/68

第十八章/69

第十九章/71

第二十章/73

第二十一章/75

第二十二章/77

第二十三章/78

第二十四章/79

第二十五章/80

第二十六章/82

第二十七章/84

第二十八章/85

第二十九章/87

第三十章/87

第三十一章/89

第三十二章/90

第三十三章/92

第三十四章/93

第三十五章/95

第三十六章/95

第三十七章/96

第三十八章/97

第三十九章/99

第四十章/100

第四十一章/101

第四十二章/102

第四十三章/103

第四十四章/104

第四十五章/105

第四十六章/107

第四十七章/108

第四十八章/110

第四十九章/111

第五十章/112

第五十一章/113

第五十二章/114

第五十三章/115

第五十四章/116

第五十五章/118

第五十六章/119

第五十七章/120

第五十八章/121

第五十九章/123

第六十章/124

第六十一章/126

第六十二章/127

第六十三章/128

第六十四章/129

第六十五章/132

第六十六章/134

第六十七章/135

第六十八章/137

第六十九章/138

第七十章/140

第七十一章/141

第七十二章/142

第七十三章/144

第七十四章/145

第七十五章/146

第七十六章/148

第七十七章/149

第七十八章/150

第七十九章/151

第八十章/152

第八十一章/153


出版说明和凡例说明

Why is it necessary to publish the silk manuscript of Tao Te Ching?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and other editions?/155

《德道经诠释》英文版

Explanation of Interpretation of Tao Te Ching/158

编后寄语/215
內容試閱
出版说明


我年少时学习过通行本《道德经》,后发现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版本早,而且段落意思连贯,中心明确,论点、论据、论证清晰,经孙菩阳老师建议,为利益大家,决心来诠释帛书《老子》。

(一)书前附录了大众很难见到的,几千年以前所抄写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图片供大家参考。

(二)为保证真实准确性,本《德道经》原文是本人根据出土甲乙本图片文字照录而成。各篇文字以甲本为基础,缺失部分由乙本和傅弈本补足。

(三)本书诠释完全按照帛书原有顺序整体不分章来诠释,还原了原文章的本来面目,使老子在文章里本有的论点、论据、论证及诸多比喻和全篇义理清晰可见。本书对疑难字进行了注释、注音。诠释里所用“她”字,均代表“道”。

(四)为了复原甲本全文并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帛书《老子》校订文全篇文章中保留了“胃”字。而在帛书《老子》诠释原文中录用了今天使用的“谓”字。甲本当时德篇写的是“亓”字,道篇是“其”;乙本皆是“亓”。“亓”古今有两种写法,“亓”和“其”。据《汉语大字典·字源》介绍:“亓”盛行于战国秦汉时代,“其、亓”异体并行,睡虎地秦简《日书》里和今本《墨子》“亓”字很多。汉代以后“亓”只写姓氏。而“其”字早于“亓”字,故原文照录“亓”或“其”,诠释中全取“其”字。

(五)本书力图展现帛书的原貌,因此保留了原书中的:“1乃 泊 皮。 2霝 浴 胃 莲 发 渴 欮 。 3堇 媮 输 禺 天 刑 襃。 5。 6甹。 8 诎 趮 靓 炅 请。 9。 10规。 12 咳。13 勭 矢 椯 蚤。 14 刑 寺。 15 眀 央。 16 猒。17袌 夆 愽 茲。 18 地 。 19 坐 阅 。20畸 昬 屯 夬。 21 眺。 22槿 氐。 24郊。25。26猶。 27仁 。 28故 曰。 29隼 诤。 30送 朢 。 31愽 俞 。 32宵 葆。 34芮 襄 适 葆。 35褱。 37闸 被。 38栝 弹 怪。 39愳 斲。 40 巠。 41 。 42印。 43訽。44焉 介 勶。 45噭 眇。 46訾 意 隋 志。 47上 亂。48沖 。 49籥 淈 蹱。 50緜 堇。 52治 潚。 53 允 述 芮。 54戴 槫 蓝。55楅 。56眀 罢 耳。 57梡 。 58 捪 沕。59.楃 湷 余 。60情 表 。 61母 案。 62知 怏。 64. 鄉 佻 纍 禺 惷 鬻 蔡 悝。65 请 。 66炊 。67金。69。70清 甾。71.勶 檮 齎 眯。73撱 褚。 74椘 朸。 75铦 依。 76洛 俾。 78沨。 80拾 视。 81 阗”等字。正是因为这些字的存在,才能窥视老子本人的思想、探究文章的精妙。



2017年1月常谦和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敬上




帛书《老子》的版本来源

1973年,考古队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除了出土轰动世界的“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外,还发现了诸多先秦著作,其中有两套帛书《老子》。一套是带有隶书笔法的小篆,我们称它为甲本,一套是隶书,我们称它为乙本,都是用墨笔抄写在丝绢上的。甲本的绢多有破损,文字多有残缺,乙本大体完好。秦统一文字,规定小篆为社会上通用文字,但官吏办理徭役和讼狱等事务则用隶书(见《汉书·艺文志》及许慎《说文叙》)。字体的演变必然是舍繁难而取简易,所以到汉朝初年隶书盛行,而小篆渐废,抄书者自然也用隶书而不用小篆。那么,甲本是小篆,乙本是隶书,就大体说明甲本在前乙本在后了。据发掘报告,乙本放在漆盒里,甲本卷在木片上,也可能甲本因此而破损严重。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就是抄写者避汉朝皇帝名讳的情况。甲本中所能辨得清的“邦”字22个,在乙本中俱改为“国”字。这充分说明乙本写者有意避汉高祖刘邦的讳,而甲本则不避。汉惠帝名盈,汉文帝名恒,而“盈”字和“恒”字,甲乙两本都有出现。甲本“盈”字有9个,乙本“盈”字也是9个。甲本“恒”字有25个,乙本“恒”字有29个,可见甲、乙两本都不避刘盈和刘恒的讳。乙本独避刘邦的讳,而不避刘盈和刘恒的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本不避刘邦的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

墓主人埋葬于公元前2世纪,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夫人,名叫辛追。辛追墓发掘后的两年间,在其附近的三号墓的主人是代轪(dài)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轪侯利豨(xī)的兄弟,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自汉文帝十二年上至汉高祖在位的后一年(前195),中间汉惠帝在位7年,吕后执政8年,共计27年。可见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是墓主人珍藏的旧抄本,死后用作殉葬的物品。

几千年以来流传的各种《道德经》版本,都把“道”经作为上篇,“德”经作为下篇。而马王堆出土的甲、乙本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而且帛书本身是不分章的。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和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写本,也是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也不分章。不仅如此,先秦韩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汉代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保留虽不完整,但从中亦可以看得出其《道经》在后。

《汉书·艺文志》载《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刘向《说老子》,都是《老子》注解,均已失传,是否分章不可知。今存的《老子》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等均分81章。旧说:分章始于河上公。河上公是汉文帝时人。可见不分章是《老子》书的原样。自王弼改定以道经为先,德经为后,一直沿袭至今。至于宋代以来的《老子》刻本,则大概是沿袭传世的王弼注本。

通过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甲本可证,其他版本都是以甲本为基增减修改过的,而帛书《老子》是汉代以来的真传写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可能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老子》一书古版本。

帛书《老子》诠释

章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③。上仁④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⑤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⑥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⑦,故失道⑧。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⑨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注释

①上德不德:上,指事字。《说文》:“高也。”上德,具有很高品德者。《管子·戒》:“是故圣人上德而下功,尊道而贱物,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不德,不认为自己有高尚品德。②下德不失德:下德,指以自私自利之心作为者。不失德,做完事后还想要额外的名利。③无为而无以为也:无为,不会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单独只想为自己或某个人去作为,而是为整个国家去作为。无以为,没有认为在为谁去做。④上仁:具有很高仁爱品行者。⑤上义:具有一定正义之心者。汉焦赣《易林·大有之家人》:“上义崇德,以建大福。明哲且聪,周武立功。”《礼记·礼运》:“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⑥上礼:具有一定礼仪知识或追求特殊礼遇者。《晋书·石勒载记上》:“勒晨至蓟(jì),叱(chì)门者开门,疑有伏兵,先驱牛羊数十头,声言上礼,实欲填诸街巷,使兵不得发。”⑦攘(rǎng)臂而乃之:攘,《说文》:“推也。”又表示卷起撩起。三国魏·曹植《美女篇》:“攘袖见素手。”乃,《说文》:“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同“汝”和“扔”。指挽起袖子伸出胳膊要气愤打人状。⑧故失道:道,《说文》:“所行道也。”《广韵》:“理也。”因此失去了做人的忠厚之道。⑨忠信之泊(bó)也:忠信,《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泊,《说文》:“浅水也。”通“薄”。本指能停靠船泊的地方;此指人失去天生的忠信后蜕化出的浅薄行为。⑩道之华(huá):华,喻开花,华而不实;在做人之道中自我开出的虚伪之花。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大丈夫,有志气、有节操、想有作为的男子。厚,《说文》:“山陵之厚也。”此指天生人性中的“敦厚;忠厚;诚恳,宽容;宽厚而爱人”。《书经·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唐·孔颖达·正义:“惟民初生自然之性皆敦厚矣。”从“上礼之人气愤”看出,忠厚还包括“无我、无私、不争礼”等。泊,通“薄”。刻薄,挑剔,自私。居其实不居其华:实,《广雅》:“诚也。”真诚、诚信、广大。要居守在天生诚实的本位上,不要依据在后天蜕化的不实思想行为上。


诠释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崇尚道德、追求道德,甚至自己已经具备很高的品德,他们在家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出门做事任劳任怨不挑剔,相对众人与国家而言也是尽心尽力,即使做了些利益百姓之事也从不自夸、也不要求回报、也不认为自己是有德之人,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已经算是有着很高品德的人了。相比之下还有一些不尊重不具备道德的下德之人,外表上也在孝敬父母、任职做事、尽忠国家,但内心不是主动的、欢喜的、自愿的,而是怕大家对他指责,怕失去仁德名声,为得到利禄富贵才做的。内心常有很多无奈和怨言,会抱怨他人、不满社会与国家,总是认为都是对方的错,都是他人、社会、国家、天地对自己不好,不公,只有自己在尽责、是好人、比他人强、有功劳等等,从不反省自己,爱自夸,想让人知道自己,希望社会能给予肯定、给予名利,想得到回报,正是如此,反而没有品德可言了。

真正具有高尚品德者,在做事的时候是不会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只想着为自己、为某个人或某个地方去做,而是会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站在大家的角度,心里为整个人类及国家考虑,而且在做后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功劳。真正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在做事的时候也同样如此,在做后也不会认为自己有贡献。

那些只崇尚仁义道德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心里总会有得与失、悲与喜和贡献之心。而那些只崇尚礼仪礼节的人,当怀着各种目的,以礼节礼物等方式去贿赂他人时,发现对方并没有以相等的礼数或恩惠来回馈自己,这时就会习惯性地气愤恼怒起来,想要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把对方打倒在地才算解气,正因如此反而失去了做人起码的道义。

正是因为大多数的人带有贪利之心,大家才会失去道德,而后又会为以前的鲁莽行为而后悔,再想要健全品德,当自己隐藏着私心,满怀着热情去为人处世时,首先发现自己还不能达到真诚待人的地步,心里还是有算计别人的心,同时也发现对方并未能以同等热情来回馈自己,这时便会心灰意冷,只能退一步为自己在困难时有人能帮助自己所打算,心想对人有点关爱之心就行了,不需要那么诚心,接着“为了友爱而友爱”的仁爱观念产生了;当这种自私的仁爱想法行使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也没有以相等的爱心来关心自己,这时自己很是伤感,只能再退一步凭借对方对自己的好坏程度来回馈对方,随即以“情和义”为标准的行为产生了;当众人凭借感情和仗义之心去行使一段时间后,发现对方还是没有以仁义之心来回馈自己,这时心里很是沮丧,便丧失信心不再主动仗义了;但随着人际关系及自我利益的需求,人类还是需要和谐相处的,怎么办?想来想去,人类便谋划出一系列规范人类行为的礼仪、礼制。

这种礼制的产生,原本就是为了让人能够上尊下敬、和睦相处,可是被私欲之人利用后,由忠信诚敬反而演变成一种唯利是图的手段,成了浅薄的社会风气,成了惑乱人心的首个原因。

至于前面那些只为自身利益去孝去敬、去做事去尽责、去邀功去争名、去健全品德、去仁去义、去怨恨去恼怒、去行使礼节去争斗的人,比起自然之道对于万物的那种无我、无私,忠信与宽厚的本性而言,只不过是人类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为满足自己所开出的虚伪不实之花朵,而且只靠这些临时迎合的举措还会成为愚昧人心的首个因素。

正是因为如此,才要有志气的大丈夫居守在天生淳厚的本位上,去掉自私自利的思想,不能依据在“患得患失、要怎样才能利己”,这些以利益为纽带的轻薄思想上;应该居守在诚实的本位上,不能居守在只为自己昙花一现的花朵上。因此应该去除只为自己去学、去做的一切表皮之心,取其天生的纯朴无我之精神来真诚善待。


第二章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②得一以霝③;浴得一以盈④;侯王⑤得一而以为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莲⑥;谓地毋已宁将恐发⑦;谓神毋已霝将恐歇⑧;谓浴毋已盈将恐渴⑨;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夫是以侯王自谓曰:“孤、寡、不。”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注释

①一:《字源》:“指事字。”指事字(又称处事字),当不方便用具体形象表达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说文》:“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增韵》:“纯也。”《字诂》:“一也者又道之别名也。”根据以上解释“一”当指万物起源的“道”性;再根据《帛书·老子》章:“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看,“一”当指“厚和实”,而“厚和实”恰是运化宇宙自然万物的“道”性;而“厚和实”喻“纯厚、忠厚、诚实、宽厚、诚信、无我、无私、无为、忠信”等。②神:《周礼·大宗伯》:“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皆天神也。”③霝(líng):《广韵》:“堕也。”有降下灵验之意。④浴(yù)得一以盈:浴,本《帛书·老子》第二十九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浴王者。”指自然界能储存雨水的江海山谷湖泊等。盈,《广雅》:“满也。”极盛。⑤侯王:指国家君主、诸侯臣子等。⑥谓天毋已清将恐莲:毋(wú),《韩非子·说林下》:“以我为君子也,君子安可毋敬也?”同“不;不要;不可以,没有”。《史记》:“毋敢夜行。”莲:《说文》:“芙蕖之实也。”此果实外皮黝黑整体坚硬。会意固实凝聚在一起。如果天没有了忠厚的心恐怕不再清明,会丘固到一起。⑦发:动也。⑧歇:息也。休息,不作为。⑨渴:干枯。⑩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欮:贵,《广雅》:“尊也。”尊重,尊贵。欮(jué),《说文》:“逆气也。”指倒下灭亡。可以说君王将相如果没有忠厚为民之心将不会再受人尊重反而会倒下灭亡。贱为本:贱,《广雅》:“卑也。”以谦卑为本。(jī):《集韵·之韵》:“基古做‘’。”夫:相当于“这”或“那”。孤、寡、不(gǔ):“孤和寡”在古代王侯常用以对自己的谦称,但在意义上还是稍有差别。《左传 · 庄公十一年》:“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杜预注曰:“无凶则称寡人。”可见,当国家有灾祸的时候称为“孤”,没有灾祸时则称为“寡人”。寡人者,言己是寡德之人。借指孤立无助之人为孤家寡人。孤,指孤单,无德能。寡,指少,寡德。,《说文》:“续也。”饱和之意。不,指还不饱和还不够尽善。故致数(shù)与无与:致数,达到获得一定的气数、命运或高度。无与,不给予自己余地。不欲禄禄(lù)若玉:不欲,不要想。禄,《玉篇》:“福禄也。”指做官和俸禄 。禄禄,喻富贵。玉,在此表示美、尊贵、富贵;同指君主的玉印、玉玺。喻权势。不要整天只想着怎样得到富贵与权势、想让自己如玉般受到尊崇。硌硌(luò)若石:硌,《山海经·西山经》:“山无草木而多硌石。”指山上的大石。硌硌,指一块块质朴的石头。石,喻无我,质朴,淳厚,坚实,纯正,不自以为是。借石头让人去效仿其品质。

诠释

即便是在无法测算的久远前,宇宙也是因为得到了这么一种纯朴无私的,无我无为的,忠信和宽厚的道体,天空才得以虚无清朗;大地才得以凝聚质厚;人心中之神才得以圣明威灵;江海湖泊才得以能容而充盈。作为帝王将相们也因得到了这么一种纯朴而忠信的做人法则后才认识到是正确的道理,在做法上才作为自己的立身法则去奉行,才变得廉洁奉公,使帝业达到了极致,才赢得了至高无上的尊荣。

天,如果没有这种纯朴无我的精神,以及忠厚的奉献体性,就不会晴朗,恐怕会固结在一起;地,如果没有这种纯朴无我的精神,以及忠厚的奉献体性,就不会宁静,恐怕会因人类肆无忌惮地违背道义、人为破坏、开挖钻探等而致使山崩海啸地震频发;人所崇拜的神灵以及忠义志士,如果没有这种纯朴无我的精神及忠信的奉献之心,就不会灵验、尽责,或因我们不再尊重及忠厚导致他们失望而休歇;江海山谷如果没有这种纯朴无我的精神,以及忠厚无我的奉献体性,就不会储备充盈,恐怕会导致万物干枯,流失淹没人间;将相王侯如果没有这种纯朴无我的精神,以及忠厚为民的心,就不会尽责,不会重视百姓,也不会让人尊崇而高贵了,恐怕会失去人心而倒下灭亡。

因此,人要想受人尊重,首先自己就要以纯净而谦卑的心态为基础去忠实宽厚地待人,要把众人、万物、当作亲人去对待,不要怕付出也不要怕吃苦,要从心理上去掉自私和利用对方之心,要去真诚关爱人、诚心敬人、为民,要多听正确的教导,要学习他人的无私品行。要想显贵、道德水平高,就要以谦虚之心为根本去处事,心里首先要去掉虚荣心,怕遭受羞辱之心,以及爱显摆和自高自大之心,这样以纯朴无我的心去真诚处世,以人人为师的心去真诚求助,多尊重他人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从根本上弥补自己的不足。

以上这些正是侯王们自愿称自己为“孤立无助,还不够尽善”的原因。如此去做能说明他们真的卑贱无能吗?并不是这样啊!因为一个人要想达到一定的气数或高度,就要真诚至诚地对人,就不能在乎颜面,不能给自己留有自私的余地,只有这样才有人愿意去尊敬你、和你交心,来帮助你。因此,做人不要整天只想着自己如何得到富贵与权势,怎样如玉般珍贵自己,而应该像一块块石头那样去先做到纯朴无我,要里外一样,要认识到自己确实很普通很平常,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有多伟大、有多独一无二,不应该自以为是,而应该以质朴淳厚的坚实之心去纯正地做人、待人。



第三章原文

上士闻道①,堇②能行之;中士③闻道,若存若亡;下士④闻道,大笑之。弗笑⑤,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⑥有之曰:“眀道如费⑦;进道如退⑧;夷道如类⑨。”上德如浴⑩;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媮;质真若输。大方无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襃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注释

士闻道:上士,指具有高尚情怀想寻求善法的人。闻道,听到以上做人道理。②堇(jǐn):《博雅》:“少也。”③中士:指既想具备高尚的品德又想保守自我私欲的人。④下士:不崇尚道义自私自利者。⑤弗(fú)笑:弗,《韵会》;“不也。”不笑。⑥建言:通过口头或文章对事情提出建议。⑦眀(míng)道如费:眀,同“明”。明白。按《正字通》云:《庄子·外物篇》目彻为明。目明意,目明与明暗之明义同。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费,本义为耗费。《说文》:“散财用也。”花去钱财。《广雅·释诂》:“损也。”《玉篇》:“散也。”《孙子·作战》:“车甲之奉,日费千金。”《庄子·天下》:“徐而不费。”损也。《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减损。《楚辞·招魂》:“费白日些。”消也。要想明白人生大道就要如同花费钱财时一样先减损自己的欲望才能精心办道。⑧退:后退,谦让。喻小心。⑨夷道如类:夷,《说文》:“平也。”类,异类。喻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如同走在异常路上一样要谨慎。⑩如浴:如江海湖泊般宽广。大白如辱:喻心地质朴纯白的生怕会遭受羞辱。广德如不足:德行广厚的总感自身不足。建德如媮(tōu):媮,同“偷”。偷盗。健全品德如同偷盗时谨慎积累。质真若输(shū):输,丧失。本质纯真的生怕输掉自己的性命。大方无禺(yú):大方,《淮南子·俶真》:“是故能戴大员者履大方,镜太清者视大明。”指大地、自然空间。禺,同“隅”,角落,区域,边界。自然空间无有小角落可寻觅。大器免(miǎn)成:大器,指自然形成的器物无须人工雕凿自然天成。大音希声:大音,指自然界的空寂妙音。希,少。天象无刑:指宇宙天象既没有形体又没有设置刑法框架。刑,《别雅·卷二》:“形也。”通“形”。形体 。《管子·轻重丁》:“物之生未有刑。”《国语·越语》:“死生因天地之刑。”《尔雅·释诂》:“常也、法也。”又喻刑法。道襃(bāo)无名:襃,《集韵》:“聚也。”《说文》:“衣博裾。”博裾谓大其褒囊也。本指衣襟宽大。此喻道宏大饱满。无名,指自我没有自大,没有自我称名。善始且善成:始终以忠信之性在呵护着我们成就着我们。诠释 当那些心怀高尚情操、想寻求善法的上等之人听到以上那些做人的道理后,心里也会有些迟疑,或许仅有少数人才愿意去学习去躬身力行。而当那些既想增长德行又想自私自利的中等之人听到后,只因心中想找到一种既省心又能快速解决困苦的神秘方法,好让自己能解决眼前的困境,能快速得到福禄名利等,没想到要让自己去无欲、去真诚待人,听到或许会诧异、会失望,因此有些人会认同、会按此去做,有些人则不满意,会一时在意一时忘记。当那些只在乎自己利益的下等之人听到后,根本不认同不领情,不会把这些劝谏放在心上,认为你是在哄骗他、想掌控他,会暗想是傻子才做的事,会审视你、恼怒你、看你做到没有,会故意强词夺理说自己不用学,会提出很多质疑反驳你,还会呵呵大笑嘲讽你。其实不笑啊、还真裸露不出这些人是多么的固执,多么的无知,多么的自私,多么的不够资格来修习此道。 所以有人就建议说:“要想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就要如同花费钱财时一样先要用心去减损、消除自己多余的欲望,让自心清净安住下来才能去细心考量、去精心办道;等进入修正自我的道路后,还要像走在后退的性命道路上一样,时时事事都需要谦虚谨慎,还要把自己认为对的、实际又不符合自然之道的那些邪僻思想尽力去除;等通过修正后,在心性这条道路上感到自己的念头不再围绕着自己去想了,平和了,无欲了,能理解他人与国家了,能驾驭自己了,没有自我了,仍要像走在异类的道路上一样,平时还需要去觉醒、观照、小心,还应该保持住遇事不起性情的息虑凝心之态。” 你看那些品德高尚者,已经能把自己的欲望降至,犹如能储存天下雨水的江海湖泊一样,既无私宽广又能容;平时内心质朴纯白的生怕会遭受到羞辱,从不敢说假话做坏事,不跟人争礼斗气;德行广厚的遇事总能理解对方,关心照顾对方,总是怀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不再看对方的缺点,总感自身不足。在健全自身品德上更是如同偷盗一样小心谨慎,生怕因固执自我的认知而毁掉自身,生怕被私心利用,所以才会不断去体悟、积累,生怕被欲望抓走堕入牢笼;内心质朴纯真的生怕会输掉性命从不敢妄行和大意。 其实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心里、行为上,就看自己立的是什么志向、如何去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看看自然界的广大体貌,根本没有自私自利的小角落、小心量、小区域;而自然之中形成的那些大器物,如星球、高山、大海、万物,全是免于人工雕琢自然天成;越是宇宙之中硕大的空寂妙音越是不动性情,稀少发出干扰人的声响;包括我们的宇宙天象更是浩瀚的无边无际,根本没有自我的形象和个性,也没有设置任何刑法和框架,却永远受人青睐;然而正是这种既清净又无为的自然道性,才使得自身早已饱和的无处不在,无处不接受,可是她自己从未自大过,更没有自我去称名。其实人类早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对她的爱,更无法用任何辞藻以及赞美去称颂她。也只有自然之中这种既无我又忠实的道性,才能始终善护着我们成就着我们,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效仿。 第四章原文 反也者①,道之動也②。弱③也者,道之用④也。天下之物生于“有”⑤;有生于“无”⑥。 注释 ①反也者:反,指翻转、颠倒、违反。指违反“无为、忠信、宽厚”的自然法则去强为。②道之動也:道,《说文》:“所行道也。”此既指人为所行之路又指自然道体。動,《说文·力部》:“作也。”《九守》:“姦(jiān)動变更矣。”《庄子·刻意》:“迫而后動。”震也;独发也;感也;应也;警也。人道天道都会震怒,都会产生反作用力。③弱:弱,《礼记·乐记》:“柔而正。”《书·皋陶谟》:“柔而立。”郑注:“性行和柔。”《吕氏春秋·士容》:“士不偏不党,柔而坚。”《礼记·内则》:“柔色以温之。”《说文》:“桡( ráo)也。上象桡曲, 彡(shān)象毛氂(máo)桡弱也。”指人要随顺自然之道,应柔曲随和,不应以自身意志去强行。④用: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⑤有:有,《说文》:“不宜有也。”《春秋传》:“日月有食之。”为眼睛看到就认为存在的。⑥无:无,《说文·亡部》:“‘奇’字,无也,通于元者,虚无道也。”指物质不定的“隐微”变幻之相。为眼睛看不见自认为不存在的。 诠释 如果我们没有像自然大道那样对待万物,没有纯厚、忠实、诚信和宽容,没有谦卑的行事,非要任着自己的性子、以自己的执见及嗜好去评判,去强加行事,去欺负他人利己损他,这便是反其道而行事。这样的妄为就会导致自身精气神紊乱,细胞及分子结构异常,致使产生出怨恨恼怒烦,不但自己会像毒素一样伤及自我,还会影响损害到他人,致使自己与社会产生出矛盾和冲突,恶性事件便会因此而发生。而人与自然所处的共同道体,也就是自身的磁场同时也会混乱,会导致自然道体在本自清净无欲的状态下,受到妄为者的干扰和破坏,此时道体会根据自身无欲忠信的法则去尊重和对待每一种物质,会根据众人自身的善恶行为及贪图的大小、多少、怨恨程度去随顺大家,会按照大家的意图去运转,等到某个人的业力积聚到一定的程度,道体就会根据感知到的信息给予对方单独的反应及映现,这时妄为者自会感到心神不安。如果妄为者此时还是执迷不悟不去改正,道体会继续加大反作用力,会以各种天灾人祸的方式忠实地回报他,直到他改正顺从或毁灭为止,这便是道体的反动力、反震动、反震怒现象。 如果我们甘愿做一位心地善良、性格柔顺、诚恳对待每一位众生的人,不分别、不所求,不强行,就会符合做人之道的法则,也会复归于自然道体中,便会彻知宇宙的运化妙用,会恢复到人自身先天的灵明状态,会在事物兴起前就能觉知,会懂得如果发挥自身潜能,会达到天人合一无生无灭的境界。 其实,天下一切事物的兴起,包括在脑海中有了这样那样的名相、喜好、疑惑、矛盾、得失,发生不愉快的事件,皆来源我们有想要获得外界的那颗心、有想要得到身外之物的那个想法、有想要与之争斗和霸占的那个欲望。就像人一开始有了吃住,本应该满足,可是心里却偏偏又想着要住得更好一些,吃得更丰富一些,所以又想贪求更多财物。这种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现象,常常是因为眼睛的贪有,耳朵的贪听,嘴巴的贪吃,意识中的贪求,心中的贪多,习性上的贪恋,管不住自己去动心计、去谋划、去争斗、去危害他人和自然才造成的。而这一切“有”的出现,包括“有自己、有对立、有多有少、有福有祸、有生有死、有这有那等等”统统去为之行动的想法、做法,皆出生于自己还不清楚的、还不愿意承认的贪婪之心,还不愿意去制止的自我欲望。而这个贪心和欲望又确实是来源我们每个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的、都抓不到的那个“无”中。 第五章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②,中气以为和③。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而王公④以自名也。勿或⑤之而益;益之而。故人之所教⑥:“夕议而教人⑦,故强良者不得死⑧。”我将以为学父⑨。 注释 ①道生一:道,《说文》:“所行道也。”指人所由行之路。指人为的事物。一,《字源》:“指事字。”代词。代表人在自我意识下人为诞生出的一种状态结果。②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指万事万物。负,担负。阴,指寂;静;柔;本性。抱,怀有。阳,《越绝书·外传枕中》:“主生万物。”《逸周书·外传》:“阳喜必见。”指动,欲望。③中气以为和:中,《广韵·送韵》:“当也。”《礼记·中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适中,适合,正好相合。是事物的根本和基础。气,《广雅·释诂二》:“与也。”乞求之义。《玉篇》:“息也。”《汉字源流》:“形成宇宙基本的物质实体,即阴阳二气,或叫作元气。”中气,指宇宙中不偏不倚为适合融合一切物质所特有的和合之气。都是通过宇宙以及自身中带有的适合一切物质的和合之气去和合的。④王公:指君王。⑤(sǔn):同“损”。《说文》:“减也。”⑥故人之所教(jiào):因此有人才教导。⑦夕议而教人:夕,晚年。议,《广雅》:“言也,谋也。”指议论,决断,谋划。晚年才议决才教人。⑧强良者不得死:指刚愎自用、强横凶暴、为自己去欺负良善的人都不得好死。⑨我将以为学父:以为,作为,当作责任。学,学习。父,父亲。我将这些用作学习并当作父亲的责任来教戒给大家。 诠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