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3.4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編輯推薦: |
1.什么是意义思考?
“意义思考”是一种系统思考,它的主要精神是让自己从现实中跳脱出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一切事情发生,而不是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事情就已经完成。一切都要从根本处下手,唯有正确性加上干劲,才能让事情变得圆满无碍。
“意义思考”如同电影《让子弹飞》的经典台词:“先动脑、后动手。”想清楚之后再下手,能避免因为思考不周,而导致想法进入后期时的大翻盘,甚至整个砍掉重练。
2.为什么要进行意义思考?
在沟通的世界里,搜集、发散、组织等步骤只是基本过程,唯有收敛想法才是王道。PowerPoint属于资料呈现时的表达工具,便利贴属于搜集、分类及组织想法的工具,组织结构与心智图属于想法缜密的结构型工具。所有上述工具之中,没有任何一种做法,能够协助规划者进行想法收敛。唯有思考“意义”,才能呈现出想法价值性。同样一件事情,进行“意义思考”的规划者能够把麻雀变凤凰,不善于“意义思考”的提案者,却可能把凤凰变成了麻雀,两者之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距。
3.怎样进行意义思考?
拥有好奇心、喜欢探究想 法本质,能够进行“耐力思考”,就已经具备成为“意义思考者”的所有条件
|
內容簡介: |
意义思考是什么? 如果以简单的文字表达,意义思考是一概而论的能力,它强调规划一切事物,必须要“回到想法原点”,进行本质性的探索,之后再向下展开一切,“让所有内容之间,具有想法关联性”。
意义思考是一种整理想法的技术,也是一种掌握重点的能力。书中归纳出九大意义思考工具,包括:更高一阶、衔接至下一个阶段、关键时刻、重新定义、采取不同分类、历史中的独特性、后一块拼图、重中之重,以及多方交集。
学会九大意义思考工具可以获得七大好处:化繁为简、弹性沟通、抓出重点与全面理解、产生说服力、获得庞大的回应力、提升规划效率、增加新构想的可行性。
进行意义思考时,不要急于找到答案,不经一番寒彻骨,得到的也不会是答案。先把问题暂存心中,再以长时间进行思维酝酿。意义思考是一种必须用尽全力后才能体会的心法。而你为它所吃过的苦,都将在未来成为一份价值的礼物。
|
關於作者: |
韩明文
商业简报网创办人、企管讲师、文字工作者、微软PowerPoint MVP。每年进行200场以上的企业简报训练课程。以简报教学为终身志业,并经由简报视角观察人生百态。擅长主题:意义思考工作法、商业简报制作技巧、逻辑性简报建构、解决问题式简报制作、十倍速简报制作、秒懂简报制作、商业图表活用术等。
|
目錄:
|
前言 从基本找寻力量 001
第1章“意义思考”的意义
“意义思考”是创造力、逻辑力之外的“第三种思维”。
一切事物的前期规划都需要使用这种能力才能与众不同。
什么是你的“起手式”? 002
拥有“意义思考”能力的多重好处 006
别为了“速度”,失去了“高度” 016
第 2章有效的沟通模式
“意义思考”只需要凭借“一句话”,就能让对方听透到底。
“意义思考”是一种微信息,同时也是关键信息。
信息爆炸时代的沟通问题 028
让想法具有预见力 033
针对高阶主管的沟通模式 037
第 3章想法的建构模式
搜集信息只能丰富内容,整理想法只能让人理解,
唯有进行“意义思考”,让所有元素在一个“独特观点”之下展开,才能产生说服力与进行有效沟通。
一切从根本开始 046
思考与行动的先后顺序 053
成为双峰工作者的必要工具 058
三种说服力沟通层级 063
第 4章“意义思考”的实际操练
事情要有点难度,生活才会有乐趣。
进行“意义思考”时,不要急于找到答案,没有经过一番寒彻骨,得到的也不会是答案。
“意义思考”的内在条件 074
“意义思考”的发展阶段 079
“意义思考”的失败与成功 085
第 5章 “意义思考”的公式与练习
本章内容从实务演练与案例搜集之中,归纳出九种“意义思考”可能出现的方向。
内容包括:更高一阶、衔接至下一个阶段、关键时刻、重新定义、采取不同分类、历史中的独特性、
后一块拼图、重中之重,以及多方交集。
掌握公式,胜过盲修瞎练 102
不要短视近利,忽视基本功 134
第 6章“意义思考”的判断原则
关于“意义思考”的解答,不是在“正确”或“错误”之间做出选择,
而是在“好”与“不好”之间做出判断。
卓越的“意义思考”需具备的条件 144
“意义思考”的决策者影响力 152
第7章“意义思考”对简报技巧的影响
演示者花时间进行“意义思考”,除了对于前期构思有所帮助,
对于接下来的上台表达、简报制作、口语练习,以及异议处理等流程,都能提供莫大帮助。
确认是否做好简报前的作业 164
“意义思考”让你扮演好演示者的角色 167
“意义思考”有助于简报更容易被理解 170
“意义思考”有助于人际间的沟通 172
“意义思考”有助于口语沟通和外在表达 175
“意义思考”有助于演示者自信的养成 178
“意义思考”有助于回复他人的提问与异议 181
“意义思考”有助于提升说故事的能力 184
“意义思考”有助于上台前的简报练习 186
“意义思考”有助于呈现简报的完整性 188
“意义思考”有助于信息的二手传播 191
后记 195
|
內容試閱:
|
前言 从基本找寻力量
我一直相信:思考基本的问题,将得到有力量的答案!
我想你一定听过“创意思考”或是“逻辑思考”的观念与技巧。但是,我想你应该没有听过关于“意义思考”。而我相信,如果你能经由本书,学习到一些“意义思考”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它将成为你这辈子有力量的武器!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九九七年夏天,我结束了位于科学园区的工作,从新竹来到台北,趁着自己年纪尚轻,还有本钱任性的时候,应征心目中的梦想工作:广告公司文案。
因为工作背景太过悬殊,一下子从遵循SOP的科技产业,跳到追求无框创意的广告公司,创意总监在难以确认我是否能够胜任文案工作的情形下,出了三个问题进行笔试测验。而回答这三个问题,却意外地促成我之后长达二十年的“意义思考”之旅,以及本书的诞生。
创意总监面试时,在便签纸上写的三个题目是:你是什么?美丽是什么?快乐是什么?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那段期间,我逐渐体会到:“好的创意终将等同于策略”,也就是要达到“既合乎逻辑且出人意料”的境界。策略, 不只是教科书所提及的合纵、连横,或是水平、垂直等模式。策略是经由不断思考想法本质与“意义”的过程中,发现的那个深刻洞察。
那年,我在广告公司其实没有学到太多东西,其中一件重要的生存技巧就是“意义思考”能力,而它是学校教育从来不教,甚至从来不曾提及的大事情。“意义思考”是我个人觉得,在所有人类的思考活动中,“应注意而未注意”的一项重要能力。
这是一本关于沟通方面的书籍,也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创新,有些内容也与营销策略相关。虽然面向广泛,但是本质上就是探讨如何进行思考。毕竟,思考才是诞生一切事物的源头。“意义思考”是建构任何想法时的工具,它也是人类大脑中,极上层的思维能力。
当然,本书不是拿来保健养生之用。阅读本书,你将能获得以下实质利益:
沟通时切中核心,消除无效内容,将想法化繁为简。让别人完全听懂你的想法,并且直接命中要点。进行内外部提案时,发展出有效的提案策略。创业时,预测新想法的可行性。让想法更具有说服力,并且能进一步收服人心。进行破坏式创新,不再按牌理出牌,甚至颠覆既有的产业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减少规划时绕远路,或是整个砍掉重练的机会。
“意义思考”好处真的太多,只有你阅读后才能亲身体会。我相信,对大多数人而言,“意义思考”是一片未曾探索过的大海,而一旦拥有这个能力,你的世界就会因此变得辽阔起来!
以下,您即将阅读的内容,出自于我十余年期间,于企业内训执行上百场“意义思考”工作坊时,淬炼而出的知识想法与实务案例。如果这些经验值能让读者在忙于工作与滑动手机的空当中,重拾曾经体验过的阅读乐趣与幸福感,将是身为作者的我开心的事!
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一窥“意义思考”的内涵。不只是沟通;它是任何规划活动里的秘密花园,也是我一生中,至今学习到关于规划程序中,重要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探索“意义思考”吧!
章:意义思考的意义 什么是你的“起手式”?
想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规划者吗?那要先看看,你规划时都在忙些什么?
试想以下场景。某次,当你转换工作跑道后,准备到新公司报到。主管事前通知你,需要在下星期的部门例会中,进行五分钟新人自我介绍。而你打算在某个周末午后,构思上台时要说明的内容。
此时,你打算进行的个动作是什么?是闭上眼睛开始回忆起过往人生的点点滴滴,接着拿出纸笔,记录下自己觉得值得一说的特殊经历?还是打开简报软件,随兴敲下一些想法,先将投影片塞好塞满之后,再进行后续想法整理?
本书告诉你,不论采取随兴记录想法,或是直接打开PowerPoint, 上述两种做法都是建构想法时的错误方式。“意义思考”的观念认为: 你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放下纸笔、合上笔记本电脑,认真思考一个本质性的问题:“我,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基本功”能带来好结果。越基本的东西往往越重要,但是人们总是习惯忽略基本。“意义思考”如同空气般普遍存在,但是大多时候你却完全感觉不到。与“意义思考”概念相关或类似的同义词包括:想法主轴、本质思考、溯因思考、核心概念、一句话、提案策略、定义能力、The Vague Idea.、Core Concept等。然而“意义思考”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以简单的文字表达:“意义思考”是一概而论的能力。它强调规划一切事物,必须要“回到想法原点”,进行本质性的探索,之后再向下展开一切,“让所有内容之间,具有想法关联性”的思考能力。
“意义思考”的关键词
根据上述定义,说明“意义思考”的重点关键词如下:
关键词一:回到想法原点
“意义思考”不是依据市场主流趋势、专家看法,或是世俗定见来创作内容,而是凭借自己对于事物、想法、服务、产品的本质性,进行源头式的独立思考。“意义思考”是一种从头想起的能力,愿意把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去问一些基本问题。经过这个思考过程,让事情本质能够变得清楚明了。
关键词二:让所有内容之间,具有想法关联性
“意义思考”强调,沟通者不仅要找出想法之间的分类关系,更要为所有内容建立起整体、垂直、水平等三种逻辑性,才算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分类概念”仅着重于上下阶层的母子关系,而“意义思考”除了考虑整个“家庭”的连接之外,也要顾及横向联系的“手足”之情。
系统大于局部的总和,整体比起集体数量更为重要。“意义思考” 是综观全局的能力,它是一种能以整体看待局部总和的智慧。“意义思考”强调“一念之间”,是将所有大大小小的细节,收摄于一种因果关系的技巧。简单来说,“意义思考”就是经由穿透事物本质,再将所有构成元素进行“一体成形”的思考能力。
真枪实弹胜过文字打转 “意义思考”强调沟通者必须找出一句穿透本质的话,去涵盖所有内容,以期完成一趟有效的沟通之旅。但是,它并不是文案能力,也不是下标、找出Slogan,或是营销话术。“意义思考”不是想法完成后的修辞学或是包装语汇,它是回到想法原点进行彻底思考,让一切内容不再只是所有元素的总和。
文案能力是向外附加的点缀技巧,如同加油添醋般的化妆术,它经常利用框架技法,选择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看事情,或是以换句话说的方式产生说服力。文案是想法成形之后,所进行的拉皮动作或是漂亮收尾;“意义思考”则是向内发现的过程,如同穿破厚石找出钻石的能力。
“意义思考”在构思想法之前,文案力在构思想法之后。以销售商品为例,文案力是先决定要贩卖瓶装水之后,再利用优美词汇强调水质如何清新透凉或是口味甘甜。而“意义思考”认为,所有市售瓶装水在“本质”上其实差异不大,与其同中求异、追求文字包装,倒不如在选择销售商品时先思考:这个商品值得开发吗?瓶装水代表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喝瓶装水?
“意义思考”不是在字里行间中打转,也不是玩些文字游戏。“意义思考”追求的是真枪实弹,目的在于找出想法之中,他人所未曾发现过的真实内涵。
人们表达想法时,经常觉得自己词不达意,或是感觉言语中好像少了什么,但是又很难具体言之。如果我们能发现事物本质,并且明确说出其中代表的“意义”就会发现:原来,这才是自己内心一直在找寻的真实想法。
思考更胜于表达,因为口才是思考的延续,而非嘴巴的作用。如果,你懂得“意义思考”,沟通就能轻易切中重点。此时,你将发现说服力并不是“能把死的讲成活”的能力,而是只要能把话讲得更正确, 就能更有说服力!
拥有“意义思考”能力的多重好处
为什么你要培养意义思考能力?甚至让它成为一辈子的追求?因为,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几乎都是沟通的问题。“意义思考”能把纷杂混乱的内容,转变成清净整齐的组合。让两个不同大脑的沟通,从原本的曲折离奇变成直来直往。拥有这种想法变现的能力,才能让别人知道你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意义思考”是一种整理想法的技术,也是一种掌握重点的能力。它是让别人听懂你想法的关键。如果拥有这种能力,你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好处一:化繁为简
不论任何形式的沟通,都有一个共同目标:即寻求以少内容达成效果。如果表达者提供过多数据,就会导致内容无法消化,后让人思考停滞、无法决策。过度详细将导致一头雾水。复杂是所有沟通场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复杂,其实不难,它比简单更为简单。复杂只需要以时间去累积素材,而简单,却需要更多时间去穿透本质。复杂,只有单纯的想法发散过程,但是简单,则需要经历先发散、后收敛,这两道程序。
一切沟通的复杂感,来自于以下两个原因:一、衍生性的复杂; 二、数量上的复杂。衍生性的复杂属于见解错误的问题,规划者认为复杂才代表有在做事。在很多人的思维里,认为复杂就意味着用心,而用心就意味着有前途;数量上的复杂,来自于让观众同时看到太多细节, 却看不见“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连接关系。面对纷至沓来的想法时,就必须利用“意义思考”作为化繁为简的工具,才能同时解决上述两个沟通难题。
成功的沟通来自于正确地舍弃。变少,才能变得更好。如何才能简化事物,做到见好就收、该放就放?如何让信息更有效率地进入他人的脑海?要让信息从“厚重冗长”转换为“轻薄短小”,依据舍弃内容的判断标准,可区分为:低阶简化与高阶简化两种做法。
低阶简化法是依据个人喜好及主观感受作为删除基准。只要自己觉得看不顺眼,或是认为内容对于沟通帮助不大,就直接删除。低阶简化带着随机、凭感觉的成分进行化繁为简,这也是多数人采取的简化法。 高阶简化法是依据事情的“意义思考”作为删除基准。强调沟通者必须先穿透事情的“本质”,再以“想法意义性”作为划分数据取舍的界线,再将与“意义”相关的部分保留下来,无法导致内容行云流水的部分予以删除。高阶简化法带着“视野高度”化繁为简。它利用“意义思考”进行想法抽象化,为所有内容找出一个共同概念。
低阶简化法采取“随机”“随性”“随缘”的方式删除多余元素。以这种做法进行简化,会让内容变得肤浅,而且内容之间的组合,不会因为数量减少而变得更有组织性。相反,这种做法会让原本的想法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
至于高阶简化法则利用“意义思考”找出相关内容,再去除与“意义”不相关的杂枝杂叶。采取这种做法,当内容数量减少之后,得到的将是一个更完整的全体。
夹山禅师曾言:“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化繁为简就是把少数重点抓住,其他部分不必分神。“意义思考”是沟通者首先要掌握的海珠,它为一切想法建立删除界线。当事物的“意义”产生时,就决定了你要说些什么,而一旦决定了要说些什么,也就决定了不说些什么。
简化不是直接删除多余元素,而是先划分“相关”与“不相关”的界线。以“意义思考”建立想法的停损点,接着再区分出“主见”与“边见”,才能为无关的内容建立退场机制。
想要简化事物,就要删除无效元素,想要删除无效元素,就要先组织内容。当复杂事件经过组织程序,再将与主轴不相关的部分剔除,这就是所有事物化繁为简的普遍性法则。
好处二:弹性沟通
任何形式的沟通,都必须突破两个共同难题:一、时间长度限制; 二、掌握多元目标对象各自不同的沟通需求。如何依据外在环境变化, 让沟通时间与沟通对象变得更有弹性?如果你能掌握“意义思考”这个工具,就能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难题一,突破时间限制
在商业环境中,只有少数场合能够不受时间因素限制,大多数的沟通必须考虑时间成本。表达者要能突破时间限制,并不是让沟通控制在固定时间内完成,而是要让时间能够依据现场状况进行弹性调整。也就是说,有效沟通好采取“可长可短”的有机模式。
本书后续章节将探讨“意义思考”采取的“趋近模式”,能让表达者突破时间限制,让沟通变得更有弹性。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主轴方向,沟通者能讲三十分钟、三小时,甚至三天三夜。
难题二,突破目标对象限制
在职场活动中,只有特定场合针对目标对象沟通。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沟通受众,可能同时包括:高阶主管、技术人员,甚至普罗大众。同样一件事情,面对不同知识背景,以及需求迥异的对象沟通时,如何才能做到彼此兼顾呢?在这种高难度的沟通情境,如果你能为想法找出一个好的“意义性”,将是超越知识门槛与不同需求的做法。
好处三:抓出重点与全面理解
上台简报时,你是否觉得自己明明讲得条理分明,别人却老是听不到重点?是不是认为自己该讲的重点都讲到了,别人却依然听得一头雾水?沟通大部分是“信息发送端”的问题。自我理解不是沟通,能让别人听懂才算是有效表达。如何让别人更懂你?让自己的说法不致走偏?
在职场沟通中,很多表达者都会被高阶主管在会议中不断提醒:“讲重点!麻烦请你讲重点!”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要“讲重点”,但是大家仍然无法“讲重点”。因为,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讲重点”。整份报告中,到底哪些部分才算是“重点”?本书明确指出:所谓的会“讲重点”,就是表达者具备“意义思考”能力。
有效沟通不在于数量、时间的多寡,只要掌握其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就足以让想法变得清晰可见,这个重要的概念即为“意义思考”。沟通者如果少了这个部分,直接进入了细节之中,就会因为缺乏“整体叙述逻辑”而无法直入人心。
拥有“意义思考”能力,无法保证你提案时百战百胜,但是至少能让他人听懂你的想法,避免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是误会一场。不论想法简单或复杂,让他人听得懂、听得进去,永远是沟通的步。表达者如果想达到“全面理解”的境界,就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建立想法之间的关联性
表达想法时,如果你的观点不断摇摆,或者总提供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就会成为沟通的障碍。有效沟通来自于让目标对象同时理解事情的“整体关系”以及“个别位置”,唯有做好想法垂直及水平方向的联系,才能避免他人在内容与内容之间分散了注意力。
一场成功的沟通不是同时凸显无数个单点,而是要把很多的单点融合为一个集体,让无数的点能形成单一的共同焦点。精准有效的沟通强调“团队精神”,“意义思考”的功效就是找出一个“核心概念”,再把所有细节打成一片。达成这种标准的规划内容,除了易于理解,也有助于事后回忆。只是在沟通实务中,能找出合格的“意义”表达者,实在少之又少。第二,“打包带走”的能力
只有少数决策是在沟通现场完成,更多的决策需要考虑时间差问题。简报后,提案者得到的答案经常不是同意或反对,而是需要多点时间进行思考。因此,有效沟通除了现场实时地说明技巧,也要具备能让想法“打包带走”的能力。因为,只有少数决策发生在此时此刻,更多决策发生在明天过后。
除了无法立即决策的因素,许多场合的说服是经由二手传播来完成。例如:你的简报对象可能只是暂时性的对话窗口,而非拥有实质决定权的幕后大佬。遇到这种需要“代理人”进行沟通的情况时,如何协助代理人正确转述想法,以避免你的原意遭到曲解,关键在于你能否为想法找出一个好的“意义”,让所有沟通细节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互联网”。
要让自己的提案具有“原汁原味”的重现能力,重点在于想法之间具有正确的排列组合关系。“意义思考”解决的不仅是内容问题,也包括处理内容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在一个有效的沟通里,没有任何一个内容是单独存在的,一切都必须有个东西贯穿其中。
好处四:产生说服力
真正拥有说服力的演讲者向来只占少数,多数人的口语处于“无重力状态”。有太多的演讲者“上台不知所云、下台无法回忆”。沟通缺乏说服力的问题,不是单靠台下练习与加强台风就能解决的。毕竟,有效沟通不是要说出你的个人风采,而是要讲出想法内涵。再多的练习与努力,只能确保口语的流畅性,但是永远无法弥补台上台下,两个脑袋之间的“思考落差”。
好处五:获得庞大的回应力
观赏好莱坞电影时,我们经常看到男主角提出一个好想法后,获得全场认同并且起立鼓掌。但是,电影中的场景真的就只会出现在电影里。简报后,随之而来的火力四射加上炮火猛攻,经常才是你的现实人生。要如何解决简报后所面临的质疑与提问呢?
解决意见分歧的做法,不是靠机智反应与应答技巧,好以“看事情的高度”去超越一切纷争。沟通者如果让琐碎小事沦为讨论重点时,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议论中,后导致“让一个好想法,死在无数细节里”的窘境。
“意义思考”能让你的想法具有视野性。想要成功说服他人,不必交给命运决定,也不必凭借主管心情。多去思考想法的本质性,只要让想法本身的“意义”正确了,庞大的回应力将随之而来。
好处六:提升规划效率
内隐规划胜过外显忙碌。人们经常为了目的而忙,忙到后却忘了目的。没有想清楚就快速行动,就会因为缺乏航向感而四处流浪。如果我们不知道内容要放些什么,后只能选择全部放上去。规划思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效率而暂缓行动。
“意义思考”如同电影《让子弹飞》的经典台词:“先动脑、后动手。”想清楚之后再下手,能避免因为思考不周,而导致想法进入后期时的大翻盘,甚至整个砍掉重练。凡事只要多想一点,就能降低重新启动与折返跑的概率。
忙碌与成功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但是规划与成功之间却具有高度关联性。亚伯拉罕·林肯曾说:“如果我有八个小时砍一棵树,我会用六个小时把斧头磨利。”事情没有妥善规划,永远会是个问题。所以“意义思考者”相信:“花时间投资在想法的规划上,远比投资在行动上更有报酬率。”
好处七:增加新构想的可行性
不论创投提案、新产品开发,或是拟定市场营销策略,你如何确认想法具有可行性?并且提前预测出新商品推出后,能够获得市场认同?也就是说,你能预测新构想具有足够的可行性、策略性与市场性吗?还是你认为,未来只专属于神的领域,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先让我们来看看一般人如何产生新想法?多数提案者采取观察竞争对手作为、进行市场调查、阅读研究机构报告、使用搜索引擎,或是参考市场风向球之后,再综合整理出自己的观点。这种同中求异的做法,只是归纳他人观点而非进行独立思考,因此,难以产生“破坏式创新”。这种“环顾四周”的做法,主要以动眼、动手为主,没用到什么大脑,没有自己的专属洞察,因此,不符合“意义思考”的精神。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观念是“竞争心态”,而非“差异心态”。我们习惯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而非进行独立思考,我们勤练自己的眼球,疏于折磨自己的脑袋。学校教育告诉我们如何找出的标准答案,而非进行探索式、没有标准答案的“意义思考”。这个世界普遍的价值观认为:看着别人的成功模式再加以快速优化,才是迈向成功之路的安全保证。但是,“打安全牌”其实不安全,能够进行有效创新才能永葆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