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广告的游戏 骗术、艺术与真相

書城自編碼: 370112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市場/營銷
作者: 保罗·罗斯福[Paul Rutherford]著、薛玮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460886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
《 最后的火星人:弗雷德里克·布朗经典科幻小说集 》

售價:HK$ 51.8
一眼千年 敦煌壁画白描临摹本
《 一眼千年 敦煌壁画白描临摹本 》

售價:HK$ 114.8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报告辑
《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报告辑 》

售價:HK$ 2507.0
彩色图解伤寒论:漫画讲透伤寒论,增强免疫 百病食疗 防病为先 中医八大名著之一养生图解
《 彩色图解伤寒论:漫画讲透伤寒论,增强免疫 百病食疗 防病为先 中医八大名著之一养生图解 》

售價:HK$ 79.4
长城砖系列:血拼的海路: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 长城砖系列:血拼的海路: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 》

售價:HK$ 112.7
汇通天下:乔致庸
《 汇通天下:乔致庸 》

售價:HK$ 57.3
长城砖系列:清人社会生活
《 长城砖系列:清人社会生活 》

售價:HK$ 112.7
量子计算Python与Q#编程实战
《 量子计算Python与Q#编程实战 》

售價:HK$ 11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7.0
《 科学的广告+我的广告生涯 》
+

HK$ 86.3
《 华为销售法:华为前数通产品线国际部渠道总监,亚太区销售总监作品 》
+

HK$ 60.7
《 消费者经济福利 》
+

HK$ 73.8
《 品牌化设计 用设计提升商业价值应用的法则 》
+

HK$ 76.6
《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
+

HK$ 63.0
《 国际贸易实务(第六版)(精简本) 》
編輯推薦:
这是一部广告文化史。
一部广告业的发展史。
一部广告人的成长史。
一部从广告业视角看世界经济、文化、政治剧变的书。
纵观百年广告,你会发现改革开发短短的40年,经历了世界广告行业百年来的所有历程,剧烈得让人心惊。
纵观百年历程,有过欺骗,有过虚假,也有创意推动经济发展,促进艺术审美甚至历史前进的高光时刻。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广告。
这是一部广告人的成长史、一部以广告和广告人为焦点的文化史、一部广告人的“权力的游戏”。
也是一部广告文化的斗争史,写满了人类的欲望与创造、愚蠢与智慧、疯狂与希望。
它人类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美与丑、蜜与毒,就像两只无形巨手操纵着人们的欲望与焦虑,道德与良心。
內容簡介:
一部广告文化的斗争史,一部广告史的权利的游戏,写满了人类的欲望与创造、愚蠢与智慧、疯狂与希望。

这是一部讲述百年广告业的文化史,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广告诞生以来的百年历程。
任何历史都离不开人,所以这也是一部讲述百年广告人的的历史。
当然,其他广告史也会讲广告人。
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讲述了那些真实存在的、广告界赫赫有名的教父、大神,比如大卫·奥格威等,也讲述了那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同样赫赫有名,宛如真实存在的广告人,比如《广告狂人》中的唐·德雷珀等。
为什么要讲述这些虚拟广告人物?因为这些人物都是当时的作家、编剧等受到广告的震撼触及心灵而创造的作品,是广告作用于社会生活,作用于社会文化后的真实反映,比行业发展史更能直观、深刻地感受到广告以及广告人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比如:
位广告业的游说者——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
20世纪晚期广告创意的领军人物之一——杰里·德拉·费米纳
美国“创意革命时期”的三大旗手——大卫·奥格威、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
入驻“纽约广告名人堂”的五名人——三旗手 罗瑟·瑞夫斯、乔治·葛里宾
现代广告六位巨人——李奥·贝纳、威廉·伯恩巴克、亚尔伯特·拉斯克、史丹利·雷梭、克劳蒂·哈普金斯、雷蒙·罗必凯
關於作者:
保罗·罗斯福,加拿大人,多伦多大学历史系荣誉教授。他于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作品。如《电视的年轻时代》(1990)《新偶像》(1994)《没完没了的宣传》(2000)《大众劝导武器》(2004)《世界变得性感》(2007)。
从他这一系列作品的名称和时间,我们就能够看出该作者一直对广告媒体这一领域进行着广泛、深入而持久的观察和研究。
因此他的这本广告史十分令人期待。
目錄
第一部分 尴尬的开场
1.污点的起源004
2.惊人的美国骗局026
3.欺骗的魔法037

第二部分 崛起
1.“一战”机遇050
2.名利双收061
3.感性与理性的较量083
4.新一波反广告浪潮087

第三部分 黄金时代
1.消费者至上101
2.光荣与梦想108
3.春风得意115

第四部分 反弹
1.广告的罪恶132
2.公众的声音150

第五部分 新篇章
1.创意革命158
2.创新者的时代166
3.广告与艺术174
4.广告创意的产生过程178
5.无处不在的广告185

第六部分 一切都是一场秀
1.什么是真相197
2.资本主义的文化转向202
3.斯文加利的幽灵211
4.传染与免疫217
5.新一代广告人223
內容試閱
作为2007—2008年度受欢迎的美剧之一,《广告狂人》(Mad Men)因生动地刻画了20世纪60年代纽约一家广告公司——斯特林·库伯广告公司所处的时代及其变革,获奖无数。整部剧充斥着香烟、酒精、男欢女爱,各路人物尔虞我诈,互争雄长。
唐·德雷珀(Don Draper),斯特林·库伯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事业有成,前途可期,一次又一次地证实了自己对时尚潮流类广告的超强驾驭力。
《广告狂人》系列受到了观众的追捧,许多国家也陆续播出了这部剧。“广告狂人”这个词成了男子气概的代名词,象征着自信和果敢,又象征着压抑和反叛。市场调查机构心态媒体(Mindset Media)的数据表明,这部剧对新贵阶层特别有吸引力,他们思想开放、不断求知,却不太务实,愿意把钱花在高端电子产品和汽车上。很快,学术界也加入了对这部剧的讨论中。杜克大学举办了名为“广告狂人的真实境遇”的研讨会;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所出版的哲学与大众文化系列书籍中,有一本是专门评述《广告狂人》的,书中指出,当今的美国人正陷入无可救药的自恋中,而剧中人物正是这种自恋情结的象征。2015年,《广告狂人》已经播到了第七季,虽然尚未终结,却已经比肩《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黑道家族》(The Sopranos)、《绝命毒师》(Breaking Bad),成为21世纪早期极具影响力的重磅之作。
这部电视剧体现了这样一个主题:广告是一种艺术,广告人是社会精英。同时,我们从主角的身上,也看到了他面临的困境——我称之为“广告人的困境”。广告人的困境,其核心就是由夸大甚至欺骗所导致的道德两难的境地。广告是一种信息,是宣传的一种独特形式,其目的是将某产品、服务、产业、公共事业或者某个人推销出去(有时候也是为了打击、贬损对手)。现在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广告广义地定义为艺术、信息、娱乐与传播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在不断变化,它会根据时间、品牌以及消息的来源而变化。如果广告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仅仅是谎言与欺骗的载体,那么它绝不会那样吸引人,很可能也不会那样有效。在天花乱坠的广告中成长起来的消费者,对广告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他们清楚,广告包含很多虚假信息。广告人终成了一种事实存在,而非法律存在,他们是被许可的欺骗者,他们可以违背说真话的法则。
但很多时候,广告人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承认。无疑,就像有些观点所说的那样,广告是“创新者”“文明的播种者”“生产业工业的引擎”“商人的同盟”以及“消费者之友”,而广告人是文化英雄,甚至是激进分子、反叛者,也是为之卖力的体系的牺牲品。广告人就像变色龙,在不同作品中的角色也不同,会根据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社会性对话中有关广告人及广告的叙事不尽相同。本书主要从六个方向论述,按照行文顺序,分别是:尴尬的开场、崛起、黄金时代、反弹、新篇章和一切都是一场秀。我所说的论述是指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事件,它们有因有果,有始有终。每种论述观点都将影响读者对广告和广告人的解读,因此这些论述具有公开性和道德性。本书论述案例均选自公开的资源,例如,有关广告与广告人的书籍、电影、戏剧。
笔者将本书定位为文化史,它关注的不只是真实存在过的广告人,还包括活跃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广告人物,他们同样真实。文化史讲述的正是这些具有社会代表意义的人物的故事,他们的行为牵动了公众的视线,也让公众烦恼不安。文化史有三个独立又有关联的维度。首先,文化史必须注意到形式,即哪些是社会所许可的,电影或回忆录有哪些套路,比如,好莱坞电影经常会采用爱情喜剧的形式来刻画广告人。其次,它必须把人物看作道德的存在,要关注其道德水平、生活方式、挫败与成功。只有这样,人物才能体现出多方面的角力,比如,广告人的拥护者力图赋予这个职业意义与价值。第三,人物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各方的看法不一,有人以为好,有人以为坏,文化史必须对其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广告人如何组织权力与快感的游戏。这也是为什么本书花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广告业人士以及评论家对广告的看法。你会发现,公众对广告人的看法存在反差与矛盾,这是由谎言与真实的对立所造成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广告狂人》的开场片段。通常片头的目的无非是向观众展示制作者和演员名单,但这部电视剧的片头却能让观众窥探到广告人奇特的生活,它用影像刻画出了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化社会中人的命运。片头中没有任何画外音,背景音乐是《美好的我》(ABeautifulMine),旋律重复而单调,一直在耳畔萦绕。一个男人的身影,应该就是唐·德雷珀,走进了摩天大楼中的办公室,他的黑色套装象征着当代中产男性的权威与声望。但这间办公室转瞬就开始崩塌,公文包、墙上的画、百叶窗、桌子椅子,统统都滑落到地面。接着,场景切换,一个从高空坠落的男人,他双臂伸展开,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中往下跌落,摩天大楼的外墙上布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这些广告宣扬爱情和家庭,也宣扬放纵与玩乐,他和其他广告人正是用这些噱头来引诱消费者。他的坠落是否说明了广告的空虚与虚幻,还是代表着无处不在的拟像的巨大力量?也许,坠落象征的是逃跑,或者说迫切想逃离的欲望。这个主题在《广告狂人》中反复出现,很多次德雷珀都想逃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这说明他陷入了广告人的困境。但坠落的一刹那,似乎暗示着德雷珀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无法控制或阻挡自己的命运。镜头继续切换,一名男子气定神闲地坐在沙发上,抽着烟,自信满满,一副居高临下的派头,他的目光落在一片空无一物的屏幕上,似乎正在思忖怎么用极具诱惑力的图像把屏幕填满。德雷珀好像又找回了控制权……他难道不是当代的英雄,一个终能压制住怒火,掌控周遭世界和个人命运的人物吗?

部分尴尬的开场
“我是给人做广告的。”罗德先生极力向推销员描述广告在商业中
如何重要,声称未来它必然是关键角色。
“你是做广告的!”见多识广的推销员毫不掩饰心中的不屑,大声
反驳道。
“得了吧,又不是什么体面的行当!没人会真的在乎广告。想知道
为什么?因为你们这些家伙不比迈克·麦克唐纳或者阿尔·汉金斯(两人
均为芝加哥臭名昭著的赌徒)好到哪里去。”
——19世纪80年代的一则趣事

长久以来,游说行业的从业者们,无论男女,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绰号——江湖骗子。这说明人们从开始就认为这个行业充斥着谎言和欺骗,并且这样的看法一直持续至今。江湖骗子有一些共性:他们多半唯利是图,擅长大肆渲染,经常主动出击,终目标就是要把粗制滥造的产品销售出去。为何广告人会有这样难听的绰号?原因可以追溯到广告业的起源和早期宣传制度的发展状况上来。位广告业的游说者——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TaylorBarnum),以及他的继承者,也就是声名狼藉的专利药大亨们,他们都是买卖人,是出售产品以牟利的商人,他们借助广告宣传,把产品直接卖给广大消费者。1880年之前的广告商通常只是在报纸上买一块版面,投放平淡又乏味的广告,而商人就不同了,他们大获成功,极大地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事实上,这些“江湖骗子”是广告业的先驱人物,很多现代广告业的技巧,比如,理性诉求式广告、情感诉求式广告、故事性广告、煽动性广告,甚至带有情色意味的广告,都是由他们首创的。但同时,他们也背负着世人的谴责,世人认为他们四处招摇撞骗,无辜又可怜的群众就是他们垂涎的猎物。他们的成功引发了人们对于现代性的道德思考,或者说至少是对于美国现代性的思考。20世纪的头30年,美国涌现出一批刻画广告人的小说,这些小说固化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广告人就是流氓无赖、江湖骗子。广告人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1910年之后,无论广告从业者多么努力地试图摆脱有色眼镜,赢得尊重,都无济于事,那已经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
1.污点的起源
美国才是广告人真正的栖身之处,它是被选中的欺骗之地,无论什么样的江湖骗子都能飞黄腾达。“但凡读者们对这本无耻至极的书有那么一丁点兴趣,能勉强读下去,多半会觉得它是出版无法无天的骗局。它不仅没有给读者带来任何启发,而且书中所讲述的各种各样的欺诈手段让人心生厌恶,那些骗子厚颜无耻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假仁假义和道德观念的扭曲使人深恶痛绝,同时让人对可怜的作者抱以深深的悲悯。”英国刊物《布莱克伍德爱丁堡杂志》(Blackwood’s Edinburgh Magazine)的一位匿名书评人如此评价。如此鲜明的憎恶之情,正是由《P.T.巴纳姆的一生》(The Life of P.T.Barnum)一书触发的,它是那个年代为轰动的书之一,是声名狼藉的美国马戏团老板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Phineas Taylor Barnum)的自传。这本书一出版就被大肆炒作,而对其持否定态度的杂志,并非只有《布莱克伍德爱丁堡杂志》一家。这位“积习难改的无赖”把自己的传奇故事硬塞给美国人和英国人,他如此大言不惭,着实让很多书评人——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书评人——目瞪口呆。
广告人的困境先是伴随着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自传出现的。巴纳姆是19世纪美国知名的马戏团老板,作为马戏团的总指挥以及美国大众娱乐品牌的主要缔造者,他的业绩有目共睹。与巴纳姆同时代的人一定会被他的人生故事所吸引,直到今天,他的冒险精神和惊世骇俗之举,仍然让通俗作家和学者们着迷。观察家们很容易就能想象出,如果巴纳姆活在当今的美国,他会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八卦节目的策划大师。
巴纳姆不仅仅是马戏团的经理人,他也被赞誉为(有时被指责为)19世纪“明的江湖骗子”,他的确对得起这个称号。巴纳姆可以迅速地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也正因为这项技能,他成了传奇人物。在巴纳姆所生活的年代,他是出名的“骗术王子”(这个称呼是他自己发明的),去世时,他被法国的报纸封为“广告大帝”,后世则把他看作“广告界的莎士比亚”——杰里·德拉·费米纳(Jerry Della Femina)这样评价的。杰里·德拉·费米纳是20世纪晚期广告创意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对巴纳姆卓越的宣传能力和广告开拓法非常赞赏,他认为,即使放到今天,巴纳姆也可以传授一两招给当代的广告人。这也难怪,巴纳姆名下的各个企业总是在大张旗鼓地宣传,极尽渲染之能事,广告来回重复且随处可见,人们自然会被他的演出所吸引,从而产生轰动效应。胡编乱造、杜撰展品的来龙去脉,这些对他来说易如反掌。巴纳姆是现代美国广告人的首个具象,他的做法及其思想,引发了关于广告人文化形象的波社会讨论浪潮。直至今日,他的名字仍然是005“欺世盗名”的同义词。巴纳姆遭遇了一些不满和非议,这些言论就像一片阴霾,永远笼罩着广告人。
巴纳姆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他的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冒险、骗局和噱头——当然,偶尔也有灾难。19世纪30年代中期,乔伊斯·赫斯(Joice Heth)让巴纳姆声名在外,他甚至还搞了一个巡回展出,声称老妇赫斯已经达到161岁高龄,还曾经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的奶妈。1841年,他买下了纽约的一座博物馆,并在里面放置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奇珍异物,供公众参观和猎
奇。巴纳姆擅长发掘怪异离奇的人和与众不同的身体,并用天花乱坠的广告进行宣传,他的展览中不仅有巨人、胖子、长胡子的女人,还有恩(Eng)和昌(Chang)——远近闻名的“暹罗双胞胎”(SiameseTwins)。不过先引起轰动的是“斐济美人鱼”(FeejeeMermaid),这个美人鱼是用猴子的头和鱼的身体拼凑缝合而成的,极为丑陋,但在宣传时用的却是美丽的美人鱼的图片,真可谓胡编乱造,结果却有无数人为之埋单。没过多久,他又在各地巡回展出了“大拇指将军汤姆”,汤姆本来是个儿童侏儒,巴纳姆训练他,让他扮演了许多妄自尊大的成年男性角色,后还去了英国(专门给维多利亚女王准备了特殊节目)以及西欧其他国家巡演。1850年,巴纳姆将“瑞典夜莺”珍妮·林德(JennyLind)带到美国,去各地演唱,这让他赢得了社会赞誉,也着实发了一笔小财。巴纳姆在前期宣传中不仅称她是伟大的歌剧演唱家(原本林德在美国鲜为人知),还把她打造成百依百006顺的女性的范本。尽管1856年的一次风险投机几乎让他血本无归(有批评者认为这就是“现世报”),但苦心的经营和忙碌的巡演很快就帮他挣回了不少钱。不幸的是,由巴纳姆扩建的博物馆被大火烧毁。1868年,博物馆再次失火,巴纳姆只好短期歇业。
巴纳姆与“火”似乎犯冲:火灾让巴纳姆的日子很不好过,他自己富丽堂皇的私人宅邸,又名“骗子宫殿”,于1857年被大火烧成灰烬;1872年,马戏团的演出场所竞技剧院也未能幸免。巴纳姆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他精力充沛,至少他自己后来是这么说的。从19世纪70年代初一直到去世,他重回大众娱乐业,组织大马戏团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20年前他就这么干过,带着各种珍奇动物巡回各地),他还夸下海口,声称这是“地球上伟大的表演”。他和合伙人一起,把马戏变成了令
人震撼的宏大场面:不仅有精彩纷呈的表演,还首创了三块场地同时演出的形式,为公众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奇人异物;他们还充分利用快捷的铁路,让马戏团迅速辗转于各地,一时间马戏团的表演成了全国瞩目的盛事。巴纳姆去世后,身后不仅留下巨额遗产,还得到了世人的尊重,有些人认为他是英雄,也有很多人把他看作是“小朋友的好伙伴”。
要是他在天有灵,能听到那么多溢美之词,一定会高兴坏了。终其一生,巴纳姆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甚至有点走火入魔。演说也好,写书也好,巴纳姆关心的东西很多:赚钱、美利007坚的荣光……他甚至还出版过一本儿童书,但他谈论多的还是自己。1841年,巴纳姆在纽约的一份报纸上,通过连载的方式,首次吐露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一部鼓吹乔伊斯·赫斯的半虚构作品,名为《冒险者奇遇记》,署名为“骗子巴纳比”,大约15年过后,巴纳姆名声大噪,他出版了本严格意义上的自传,《P.T.巴纳姆的一生》,希冀能收获名望,被永远地载入史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