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編輯推薦: |
* 没有罗马帝国,就没有今天的西方世界?让历史告诉未来。
* 揭秘罗马人的帝国为何能称雄地中海数百年。穿透历史迷雾,了解晚期罗马史越不过的选择。
|
內容簡介: |
《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主要讲述了罗马帝国的兴亡史,介绍了罗马帝国璀璨的文明。罗马帝国是西方为强盛的帝国,它创造了将地中海括为内湖的版图神话,称雄西方世界达数百年;它也是世界古代大的国家之一,在疆域全盛时,罗马帝国控制着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可谓深远,其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现在的西欧诸国留下了无数难以估价的宝藏,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处都有无法消除的古罗马影响的痕迹。此外,罗马帝国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
關於作者: |
夏遇南,1935年生,江西省丰城市人。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和译著有:《费边社会主义》《社会行动结构》《世界十大皇帝》《中国十大皇帝》《日本人》。
|
目錄:
|
目录:
章 初 兴
一、狼的传人和七丘之城 001
1. 地理环境:大自然的美妙馈赠 001
2. 狼的传人:扑朔迷离的起源神话 006
二、伊特拉斯坎人统治下的罗马 010
1. 早期罗马人:不同人种的融合 010
2. 伊特拉斯坎人:罗马的启蒙老师 012
3. 王政时代:原始的罗马社会 016
4. 弹丸小国:塞尔维乌斯改革 018
三、共和制的建立和完善 021
1. 走向共和:罗马的伟大建树 021
2. 贵族与平民:共和完善的两轮驱动 024
3. 法的渊源:《十二铜表法》 029
4. 三大难题:平民斗争的新纪元 031
5. 贵族共和:罗马的发展模式 036
四、统一意大利 040
1. 拉丁人:同族间的较量 040
2. 萨宾人:亦亲亦敌的尴尬 042
3. 维爱战争:统一的步 045
4. 罗马陷落:高卢人的毁灭打击 048
5. 昔日同盟:打拉并用的手段 050
6. 因地制宜:百利无一害的政策 053
7. 萨莫奈人:难对付的敌人 056
8. 吸收同盟:征服者的秘诀 059
五、称霸西地中海 062
1. 进军南部:首战外国人 062
2. 另一强国:迦太基的故事 068
3. 次布匿战争:两强的激烈对决 073
六、血战汉尼拔 081
1. 不共戴天:势不两立的两国人 081
2. 第二次布匿战争:可怕的战争 084
3. 费边主义:闻名史册的拖延战略 090
4. 坎尼战役:军事史上的典范 091
5. 反败为胜:梅托拉斯河谷战役 094
6. 斯奇比奥:汉尼拔的克星 097
7. 罗马:西地中海的新霸主 101
第二章 扩 张
一、罗马的变化 104
1. 军事:军队私人化 104
2. 思想:反传统的新潮流 108
3. 生活:享乐主义盛行 110
4. 经济:大地产兴起 112
二、征服东地中海 113
1. 希腊本土:扩张的首个目标 113
2. 出兵马其顿:挑战亚历山大的后人 114
3. 对战塞琉古:蒸蒸日上与日落西山 117
4. 消灭马其顿:罗马扩张的新形式 122
5. 血腥146:肆无忌惮的大屠杀 123
三、新社会 126
1. 文明开化:希腊文化的渗透 126
2. 唯利是图:奢侈淫靡的泛滥 129
3. 社会分化:贫富差距的加大 131
4. 骑士:新的贵族阶层 135
5. 时过境迁:新矛盾的产生 136
四、格拉古兄弟改革 138
1. 矛盾重重:严重的内部危机 138
2. 提比略改革:民主派的反击 139
3. 盖约改革:百年内乱的序幕 143
五、马略军事改革 147
1. 朱古达战争:马略的机会来了 147
2. 军事改革:马略扭转战局 149
3. 转战北部:日耳曼人的挑衅 150
4. 功成名就:民主派的胜利 152
5. 的功绩:罗马出路的探索 155
六、苏拉独裁 157
1. 盟友之怒:大战迫在眉睫 157
2. 同盟战争:共和制过时了 159
3. 本都来袭:来自小亚细亚的叫嚣 161
4. 向祖国进军:由外乱引起的内乱 163
5. 暴力与屠杀:苏拉派与民主派的争斗 166
6. 苏拉独裁:罗马的新权威 168
七、斯巴达克起义 175
1. 奴隶:罗马不可或缺的人 175
2. 起义前奏:西西里的奴隶斗争 178
3. 斯巴达克起义:角斗士掀起的风暴 180
八、三头同盟 186
1. 军功至伟:“伟大的庞培” 186
2. 雄辩奇才:“国父”西塞罗 191
3. 三头同盟:共和制的终结 194
4. 高卢战记:恺撒的小王国 199
5. 克拉苏之死:同盟瓦解 205
九、恺撒的统治 208
1. 终极PK:恺撒与庞培 208
2. 控制托勒密:恺撒的埃及艳遇 218
3. 祖国之父:没有王冠的君主 220
4. 革故鼎新:大刀阔斧的改革 223
5. 飞来横祸:恺撒遇刺 227
第三章 鼎 盛
一、屋大维的崛起 230
1. 后三头同盟:公开的独裁 230
2. 腓力比之战:共和派的坟墓 233
3. 貌合神离:冲突不断的三头同盟 234
4. 分道扬镳: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决裂 238
二、元首制的创立 241
1. 奥古斯都:屋大维的胜利 241
2. 元首制:旧瓶装新酒 245
3. 集权一统:罗马的新时代 249
三、罗马和平的开始 252
1. 罗马和平:长达两世纪的休养 252
2. 大张旗鼓:全方位的对外扩张 256
四、奥古斯都后继诸帝 259
1. 养子继位:不得人心的提贝里乌斯 259
2. 近卫军:皇帝的制造者 261
3. 嗜血的尼禄:有名的暴君 265
五、罗马和平的第二个百年 269
1. 明枪暗箭:争夺帝位的混战 269
2. 重现和平:弗拉维王朝 271
3. 帝国全盛期:图拉真的文治武功 275
4. 哈德良:有修养的皇帝 280
六、罗马和平的结束 284
1. 江河日下:繁荣背后的衰退 284
2. 二帝共治:一山也容二虎 286
3. 蛮族入侵:持续不断的边疆危机 288
七、东方宗教的流行和早期基督教 290
1. 拿来主义:受欢迎的东方宗教 290
2. 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发源地 294
3. 耶稣:基督教的创建者 296
4. 保罗:基督教的光大者 298
第四章 衰 亡
一、帝国内部的衰败 302
1. 钱粮匮乏:小农衰落引起的连锁反应 302
2. 军队干政:制度缺陷造成的政治毒瘤 305
3. 少贵多贱:变了味的公民权 306
二、百年动乱 307
1. 帝位之争:走马灯式的皇帝 307
2. 豆剖瓜分:愈演愈烈的军事篡权 314
3. 外祸日重:萨珊波斯与哥特人 316
4. 回光返照:短暂的恢复期 318
三、戴克里先和他的君主制 322
1. 红脸与白脸:配合默契的两位君主 322
2. 罗马的失落:由两帝共治到四帝共治 325
3. 戴克里先君主制:过渡性的军事专制 331
四、君士坦丁的统治和基督教的胜利 333
1. 临危受命:君士坦丁的统治 333
2. 迁都:君士坦丁堡 336
3. 米兰敕令:首位尊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339
4. 逆流而行:打压基督教的朱里安 345
五、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348
1. 民族大迁徙:帝国灭亡的催化剂 348
2. 西哥特人:罗马境内的日耳曼王国 350
3. 汪达尔人:独立的汪达尔—阿兰王国 358
4. 匈奴人:罗马帝国的又一灾星 359
5. 内外交困:西罗马帝国的覆灭 361
六、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367
1. 离心离德:内部矛盾的激化 367
2. 乌合之众:军队中的种种弊端 370
3. 尔虞我诈:统治集团内部的失调 372
4. 渐行渐远:帝国的分裂与淡漠 373
5. 一叶障目:仇视日耳曼人的失败策略 374
6. 信仰的变化:基督教带来的不利因素 376
7. 本质原因:城邦制度的不适应性 378
参考书目 381
|
內容試閱:
|
前言:
近现代西方世界有两个重要的源头:一个是古希腊,另一个就是古罗马。可以说,没有古希腊、古罗马,也就没有近现代的西方世界。古罗马,或者说,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怎么说也不过分。近现代的开端,西方的文艺复兴,打的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旗号。文艺复兴的先驱,被马克思誉为“中世纪后一位诗人”“近代位诗人”的但丁就把罗马帝国看作是未来世界的典范。他认为,奥古斯都时代,世界统一在罗马政权之下,人间秩序井然,举世和平昌盛,是人类幸福的时代。但丁的这种观点,现在当然没人赞同。它是但丁那个时代的产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都是从古希腊、古罗马那里寻求精神支柱的,他们大都对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赞誉备至。但丁的观点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近现代西方是深受古罗马影响的。但丁甚至要求按罗马帝国的模式建立他理想中的世界帝国。当然,这只是但丁这位诗人的梦想。古罗马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完美,罗马帝国只是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的西方世界里,到处都有无法消除的古罗马影响的痕迹。拿破仑就是古罗马的崇拜者,他曾仿效罗马人,任执政官。他也曾想步罗马帝国的后尘,建立世界帝国。其实,西方有不少人一直在做但丁式的梦,按罗马帝国的模式建立世界帝国。有人认为,英国人这样做过,美国也是按罗马帝国的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这是不无道理的。我们甚至在一些美国人的观念中发现古罗马人观念的痕迹。古罗马对今天西方
世界的影响之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不了解古罗马,就无法深刻了解今天的西方世界。因此,给读者提供一本介绍罗马帝国历史的简明而又生动的读物,是十分必要的、适时的。
其实,学习、研究罗马帝国不仅是学习和研究今天的西方世界的需要,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和现状的需要。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了解西方,不了解世界,也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
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上是的、无可取代的。它是把地中海世界,把古代文明的诸如两河流域、埃及和希腊等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虽然有不少人想步罗马人后尘,却至今也没有出现第二个。罗马帝国是一个历史奇迹,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今天的欧盟也只是欧洲的一部分,无法和囊括了地中海四周欧、亚、非广袤地区的罗马帝国相比。
罗马帝国前后延续了千年,在西方世界也是的。当然,罗马千年的历史无法和中国这样的东方国家相比。但中国历史经历了由兴到衰的多次反复,而罗马的兴衰却是一次性的,亡后就没再兴过。中国的周而复始理论在罗马用不上。从一次性的兴衰周期来看,千年够长的了。中国王朝的兴衰周期只有二三百年。
罗马帝国是独特的,不管我们如何看待古罗马人,或厌恶他们令人发指的暴行,或不齿于他们对流血场面的嗜好,或仰慕他们惊人的成就,罗马的经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正如历史学家迈克尔?格兰特所说的:“罗马人用上千种不同的方法持久地和不可毁灭地编织成我们赖以生存的组织,他们经历了许多事件和发展,这许多事件和发展,类似、预示和引起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于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我们自己身上的东西。”尽管环境和背景都不同,我们仍然能从罗马人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启迪和鉴戒。
罗马帝国是个非常大的题目,吉本写的世界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就有三百多万字。因此,要在一本只有25 万字的著作中对罗马帝国作全面的论述是不可能的。本书不追求面面俱到,只是从历史的角度阐述罗马帝国兴衰的过程,主要着眼点在政治、军事方面,在其发展的轨迹,略及经济、文化。在材料的取舍上有轻有重,行文时有的略而不论,有的则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本书虽容量有限,却并不想只给读者一个罗马帝国仅有线条的单色轮廓,而是要尽力给读者展现一幅罗马帝国色彩绚丽的画卷。我们的目的是给读者描绘一个多层面的而不是平面的、彩色的而不是单色的罗马。当然,由于作者的学力和见识有限,可能做得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我们能达到此目的的万分之一,并由此而引起读者对罗马的兴趣,加深读者对罗马的了解,使读者从中得到一定的启迪,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就满意了。
本书是历史著作,它的所有叙述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作者虽在行文时力求可读性强,生动有趣,却没有戏说的成分。作者介绍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罗马。本书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这样既可使文字活泼些,也可使今人和古人交流,对罗马帝国的人和事作一定的判断。书中也有一些罗马和中国的比较,这是一种尝试。我们是从中国的角度看罗马的,通过和中国的比较,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罗马。
罗马帝国和古代中国完全不同。作者在本书中尽量把不同于中国的罗马帝国兴衰的特点凸显出来。从古代罗马和中国的不同处,我们可以看到今天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种种情况的一些源头。我们把古代罗马和古代中国作比较,不是比谁优谁劣,主要是为了说明,不同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必然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世界是复杂的,不能把世界各国都纳入一个发展模式。罗马帝国是在城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的。公民权始终是罗马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没有城邦制度,也没有公民权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评论说,有公民权的罗马比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好。罗马公民权其实是少数人的特权,它是建立在对奴隶和对非罗马公民的压迫、剥削基础上的。中国没有公民权问题,但也没有罗马那样发达的奴隶制。罗马和中国都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本书共分四章,分别为初兴、扩张、鼎盛、衰亡。从四章的题目就可一目了然,本书主要是阐述罗马帝国兴衰的。结构上,中间两章占的分量较大。初兴章,突出了罗马如何从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一统意大利的大国。罗马虽也是城邦,但不是希腊雅典那样的城邦。扩张章,除叙述罗马如何通过武力称霸地中海外,还叙述了罗马内部的种种矛盾和斗争以及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作者认为罗马超出意大利范围就是个帝国。鼎盛章,叙述长达200 年的罗马和平及和平下的繁荣昌盛、威武强大,叙述了元首制的建立、内容和性质。元首制在形式上是二元化的政体,实质上是君主制。衰亡章,叙述了罗马帝国衰亡的过程和原因。罗马帝国的灭亡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灭亡,而是一种制度、一种文明的灭亡。这和中国历史的改朝换代是完全不同的,书中对诸如斯奇比奥、马略、苏拉、斯巴达克、恺撒、奥古斯都、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在罗马历史舞台叱咤风云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都不惜笔墨,着力描绘。
本书力求真实、生动和富有思想。真实是历史著作的基本要求,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不添油加醋,也不随意美化或丑化。生动,不仅指文字,也包括内容,我们尽量在书中选用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材料,甚至也有一些细节的描述。富有思想,就是要读者读了本书后,不仅能得到一些历史知识,而且能从中悟出一些哲理,得到一些启迪,知古鉴今,通外知中。
本书是一种尝试,书中不少观点是个人一己之得,错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望读者能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