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门理论指导实践,方法性比较强的创新课教材,注重原理与方法的融合,强调理论与案 例相合,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前4章是创新基础部分,主要介绍创新的本质和途径、创新方法的类型、思维导图、创新设计思维及“互联网 ”思维等内容,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有助于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后4章是创新思维训练部分,主要讲述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基本创新原理与方法,重点阐释了40个发明原理、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及其解决原理、TRIZ创新思维与方法及因果链分析,让学生了解运用 TRIZ 基本方法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与技术创新的思维与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方法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打开创新之门,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发明创新素质。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管理人员、MBA 学生参考。
|
目錄:
|
第1章 创新的本质与创新途径/ 1
1.1 创新创业教育 / 1
1.1.1 创新创业概述 / 1
1.1.2 创新创业的关系 / 2
1.1.3 当前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情况 / 3
1.1.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创新创业教育/ 4
1.1.5 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 5
1.2 创新能力的含义及培养 / 6
1.2.1 创新能力的含义 / 6
1.2.2 创新能力的培养 / 6
1.3 创新的特征与类型 / 8
1.3.1 创新的特征 / 8
1.3.2 创新的类型 / 9
1.4 创新思维的含义、特征和思维定势 / 10
1.4.1 思 维/ 10
1.4.2 创新思维/ 10
1.4.3 创新思维的特征/ 13
1.4.4 思维定势/ 15
1.5 方向性思维/ 16
1.5.1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16
1.5.2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20
1.5.3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 22
1.6 形象思维/ 26
1.6.1 想象思维/ 27
1.6.2 联想思维/ 31
1.6.3 直觉思维/ 33
第2章 创新方法的类型 / 36
2.1 创新方法概述/ 36
2.1.1 创新方法的含义/ 36
2.1.2 创新方法的三个发展阶段/ 36
1创新基础与创新思维
2.2 头脑风暴法/ 37
2.2.1 头脑风暴法原理/ 37
2.2.2 实施流程/ 38
2.3 设问法// 39
2.3.1 奥斯本检核表法/ 39
2.3.2 和田十二法/ 46
2.4 类比法// 53
2.4.1 形态类比/ 53
2.4.2 结构类比/ 54
2.4.3 功能类比/ 54
2.5 组合分解法/ 55
2.5.1 形态分析法/ 56
2.5.2 信息交合法/ 58
2.5.3 主体附加法/ 60
2.5.4 分解法/ 61
第3章 思维导图与六顶思考帽 / 64
3.1 思维导图/ 64
3.1.1 什么是思维导图/ 64
3.1.2 思维导图的特点/ 65
3.1.3 思维导图的绘制流程、注意事项及应用 / 68
3.2 六顶思考帽/ 74
3.2.1 六顶思考帽概述/ 74
3.2.2 六顶思考帽的原理/ 77
3.2.3 六顶思考帽的应用/ 81
第4章 创新设计思维 / 84
4.1 设计思维的概念/ 84
4.1.1 设计思维的定义/ 84
4.1.2 设计思维的发展历史/ 85
4.1.3 设计思维的学科基础/ 87
4.2 创新设计思维/ 88
4.2.1 创新设计思维模式/ 88
4.2.2 创新设计思维的目标/ 90
4.2.3 创新设计思维的三要素/ 90
4.2.4 创新设计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 91
4.3 形成创新设计思维的方法:因素分解法 / 91
2目 录
4.4 创新设计思维工具/ 93
4.4.1 5W2H 深度追问法 / 93
4.4.2 鱼骨图法/ 96
4.5 创新设计思维的步骤 / 100
4.6 互联网思维 / 101
4.6.1 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和内涵 / 101
4.6.2 互联网思维模式 / 102
4.7 “互联网 ”及其应用 / 106
4.7.1 “互联网 ”的概念 / 106
4.7.2 “互联网 ”的主要特征 / 107
4.7.3 “互联网 ”和“ 互联网”的区别 / 107
4.7.4 “互联网 ”的主要应用 / 108
4.7.5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 / 112
第5章 TRIZ创新方法概论 / 117
5.1 TRIZ的起源与发展 / 117
5.1.1 TRIZ的发展历史 / 119
5.1.2 TRIZ未来的发展 / 122
5.2 TRIZ的体系结构 / 124
5.3 发明问题等级划分 / 127
5.3.1 发明的创新水平 / 127
5.3.2 发明问题等级划分的方法与 TRIZ的适用范围 / 129
5.3.3 发明问题等级划分的意义 / 132
5.4 TRIZ的应用 / 133
第6章 40个发明原理 / 136
6.1 发明原理概述 / 136
6.2 40个发明原理详解 / 137
第7章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 173
7.1 矛盾及其分类 / 173
7.1.1 技术矛盾 / 173
7.1.2 物理矛盾 / 176
7.2 通用工程参数 / 177
7.3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及案例分析 / 180
7.3.1 矛盾矩阵 / 180
7.3.2 运用矛盾矩阵解决技术矛盾的步骤 / 191
3创新基础与创新思维
7.3.3 案例分析 / 192
7.4 物理矛盾解决原理及案例分析 / 193
7.4.1 分离原理 / 193
7.4.2 运用分离原理解决物理矛盾的步骤 / 195
7.4.3 案例分析 / 196
7.5 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的关系 / 196
第8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 198
8.1 九屏幕法 / 198
8.1.1 系统思维 / 198
8.1.2 “时间”轴和“空间”轴 / 199
8.1.3 系统思维方式 / 199
8.1.4 分析方式 / 199
8.2 金鱼法 / 201
8.2.1 分析方式 / 201
8.2.2 解题流程 / 202
8.3 STC算子法 / 204
8.3.1 目 的 / 205
8.3.2 分析过程 / 205
8.3.3 技 巧 / 206
8.3.4 使用STC算子法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206
8.3.5 STC算子法的作用 / 209
8.4 资源分析法 / 209
资源分析/ 210
8.5 小人法 / 211
8.5.1 应用目的及步骤 / 212
8.5.2 应用时的作用及常见错误 / 212
8.6 IFR法 / 216
8.6.1 理想化和理想度 / 217
8.6.2 理想化的两种方法 / 218
8.6.3 IFR法的流程 / 219
8.7 因果分析法 / 221
8.7.1 因果链分析法 / 221
8.7.2 5W 分析法 / 222
8.7.3 鱼骨图分析法 / 223
8.7.4 要因的确定方法 / 223
参考文献/ 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