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HK$
67.2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內容簡介: |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奋进研究丛书”由上海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分专题撰写,力求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充分反映贯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作用,为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三位一体,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本书从专业角度全面论述了我国的法治发展、法治经济、依法治国方略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郝铁川,史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宣部学习强国论坛法治宣传专家团成员,曾任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会会长、中国比较法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金山区区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体育工作部部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馆长。1983年以来,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出版个人专著十五部,在学术界提出了许多产生很大影响的学术观点。
|
目錄:
|
绪.论/1
一、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思考与实践的历史演进 /4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思考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7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法治思考与实践的基本结论 /45
章.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制思想与实践(上)——新民主主义法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9
节党在大革命时期“外争主权、内争权利”的思想与实践 /49
第二节土地革命时期以建设苏维埃共和国为中心的法制思想与实践 /73
第三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法制思想与实践 /129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法制思想的完善和实践 /201
第二章.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制思想与实践(中)——新民主主义法制思想向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转变 /227
节在法制轨道上恢复社会政治经济秩序 /227
第二节在法制轨道上推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230
第三章.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制思想与实践(下)——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道路的探索 /246
节斯大林晚年严重违反法制的教训 /247
第二节党的八大开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新局面 /252
第三节对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探索及失误 /259
第四节对城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探索 /268
第五节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主要失误分析 /274
第四章.“文化大革命”十年民主法制建设领域的沉痛教训 /283
节“文化大革命”三个阶段及其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283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破坏民主法制的教训 /286
第五章.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制思想与实践——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88
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要做到“两个不改变” /288
第二节党要保证法律的实施 /296
第三节制定八二宪法(现行宪法) /300
第四节为党内政治生活制定准则 /304
第五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法律意义 /312
第六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13
第七节通过整党纠正“左”和右两种错误倾向 /317
第八节对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 /320
第九节民主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321
第十节依据党的基本路线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23
第十一节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330
第六章.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思想与实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33
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333
第二节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党的建设 /335
第三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38
第四节公有制实现形式应当多样化 /342
第五节党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 /344
第七章.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思想与实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统一 /349
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民主法治建设 /349
第二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55
第三节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一项根本建设 /357
第四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61
第五节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法治建设 /366
第六节构建城乡居民权利同等保障的体制机制 /372
第七节根据新问题推出从严治党新措施 /375
第八章.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思想与实践(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378
节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379
第二节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 /382
第三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386
第四节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405
第五节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的法治成就 /416
第九章.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法治思想与实践(下)——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4
节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425
第二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459
第三节加强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全领域、全过程领导 /468
第四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74
第五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495
第十章.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思想发展的基本经验 /512
节既不能全盘苏化,也不能全盘西化 /512
第二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法治的经济基础 /555
第三节法治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少数” /559
第四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582
|
內容試閱:
|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大地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任列强欺凌”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华民族复兴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思想上、政治上的“主心骨”,就有了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指路明灯、核心力量。各族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就能凝聚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永远铭记史册。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扎根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从容应对面临的复杂严峻的挑战和问题。在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引导党自身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赢得新时代执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新胜利,再次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发展奇迹。
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表达上海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和宝贵精神财富的高度认同,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无比深厚的情感;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宝贵历史经验,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人不倦探索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以委托课题方式,与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组织了“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的研究和撰写。参加“丛书”研究撰写的是本市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丛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
“丛书”围绕的主题是系统研究、深刻阐释、正确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和光辉思想。“丛书”分领域、分战线总结论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进行“一化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形成的理论、路线、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其中涉及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建设思想、治国理政思想、法治思想、制度建设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宣传思想、理论创新、革命精神、群众观和群众路线,涉及党的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建设思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科学技术思想、教育思想、“三农”思想、军队和国防建设思想、自身建设思想、国际观等。“丛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注重以史为据、史论紧密结合,论从史出。“丛书”的每一部论著研究的历史跨度都是百年,每一部论著都努力把历史思维贯彻在整个研究撰写工作中,力求呈现厚重的历史感,做到真正熟悉并实事求是对待所承担研究撰写领域的党的百年历史。研究者首先致力于学习历史、熟悉历史、梳理历史,钻研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发展史,广泛收集和整理文献,大量地、充分地掌握历史资料,认真总结百年取得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进程和规律。在对历史的认真学习、梳理中,去做好中国共产党百年研究系列课题这篇大文章。
第二,注重阐释中国共产党所坚守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丛书”作者牢记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至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可以说,“丛书”的每一种,都致力于揭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真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奋进新时代,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研究、撰写“丛书”的专家学者领悟了这一精神,紧紧把握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致力于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之所在、价值之所在、生命之所在,生动诠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
第三,注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思想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统一。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研究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贯穿于研究撰写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各种现象,回应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蕴含其中的规律,从总结、提炼与升华历史经验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成果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性认识,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思想品格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解决今天的问题去回顾总结历史,注入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内容。在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思想性与现实针对性相统一上进行新探索,取得新成绩。
第四,注重把握时代需求、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丛书”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相关领域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历史、看现实、看问题,增强时代性、战略性、系统性思维。历史是时代的产物,百年系列研究的成果也是时代产物,“丛书”的研究撰写不是就历史讲历史,不是停留在历史叙述层面,而是努力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回答新问题。
第五,注重以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每个时期都与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都是在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下的历史活动。因此,“丛书”每一种的研究撰写都力求体现宽广的世界眼光,都力求紧密联系特定历史时期世界形势和变化特点研究并展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及实践。特别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丛书”作者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力求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活动的世界背景中分析考察。在这方面,“丛书”做出了可喜的努力。
第六,注重追求读者喜欢的呈现形式。从众多鲜活的事实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长河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大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品格和初心使命写充分,使其跃然纸上。以“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文风朴实、形式清新”的风格,呈现思想,贡献智慧,也是“丛书”努力的方向和探索解决的问题。理论读物如何在保证内容正确的前提下写得清新活泼,吸引广大读者,使广大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丛书”研究撰写在这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丛书”组织者、作者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深情,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历史,铸就了伟大精神,形成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奇迹,开辟了人类社会进步史上的新纪元,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无与伦比。他们把写好“丛书”看成是一种崇高的责任,表示要笔力奋起,写出充分反映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绚丽书篇,为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崇德、以史育人、以史咨政做有益的工作。帮助读者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性;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之后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丛书”的问世,离不开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周慧琳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炯的具体指导。市委宣传部理论处陈殷华、薛建华、俞厚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李安方、吴诤、王云飞、徐逸伦、张师慧、徐冲、董卫国,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李明灿等具体策划、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政治与理论读物编辑中心鲍静、罗俊等同志为“丛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希望“丛书”的问世,能够使广大读者对领导我们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对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壮丽史诗,对我们生活的时代和世界,认识得更加深入,领悟得更加准确,更加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丛书”组织者、作者的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