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跨界:蒂利希思想研究
》
售價:HK$
109.8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內容簡介:
本书以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关心的高等教育理论通识为核心内容,共设置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规与教师管理三个主题,包括 300 个知识条目,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条目阐释遵循准确性、权威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对于指导新任教师快速适应高校教学岗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提高新任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升新任教师的高等教育理论素养,提高其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实际操作能力。本书易读、易用,是高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参考。
關於作者:
刘邦春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美国克拉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2021 年 11 月,专著《军人心理训练新论》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军队课题 6 项,发表文章 60 余篇(包括核心期刊论文 20 余篇),1 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译著 5 部。主要工作领域为理论心理学、军人心理学。
蔡金胜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全军院校军事基础教学联系会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军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主持教学科研课题 5 项,发表文章3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4 部。主要从事军事基础教育,从教 26 年。
刘玉甜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军事基础教育,负责军事体育慕课的建设与开发,发表论文 10 余篇,副主编教材 1 部,参编教材2 部
目錄 :
目录(部分)
部分高等教育心理学
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应该包括哪些研究内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环节包括哪些?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主要有哪几个阶段?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主要存在什么问题?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哪些?什么是心理发展?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大学生在形式逻辑思维方面发展的状况如何?大学生在辩证逻辑思维方面发展状况如何?大学生情绪、情感呈现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价值观与人生观对人格发展有怎样的影响?确立价值观与人生观需要具备哪些心理条件?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处于什么时期?怎样理解广义的学习概念?怎样理解人的学习?理解学习界定需要把握哪几点?什么是自主学习?
……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学
什么是高等教育?什么是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具有什么关系?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什么作用?学习高等教育学有哪些意义?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注意点是什么?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包括哪些?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有哪些?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包含哪些?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都有哪些?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什么?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怎样设置的?美国本科教育制度是如何设置的?如何理解美国分权制的高等教育体制结构?如何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哪些问题?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怎样的关系?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具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高等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基本关系?
……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法规与教师管理
为什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科学发展的理念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道德发展的规律性?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包含哪些基本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哪些特殊的属性和特征?教师职业道德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
作用?
确定教师职业道德的依据是什么?树立自主创新观念有什么意义?如何“以人为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高校教师在与学生关系中应遵循哪些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有哪些?如何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义务在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中的作用?良心在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中的作用?如何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职业道德原则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有何重要作用?为什么要坚持师德的公益性原则?高校教师应如何贯彻师德公正性原则?人道主义原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哪些具体的要求?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工作。为满足高等院校新教师任职资格培训需要,借鉴国家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基本内容,充分利用北京地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新教师理论培训。采取课程讲授、现地教学、交流研讨和讲座拓展等方式,系统学习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心理和高等教育方法,使新教师掌握高等教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切实筑牢高校教师资格基础,尽快适应高校教育岗位任职要求。
我们以国家关于院校教育的相关政策制度为依据,参阅了《教育大词典》《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方法概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力求条目阐释的准确性、权威性和时代性。
本书共设置三个主题,共计300个知识主题,以知识问答的形式对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教育学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组织实施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其中,“高等教育心理学”专题主要帮助新教师了解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因素,掌握学习和教学的心理知识、心理规律,使教育工作建立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等教育学”专题是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相关精神,使进入工作岗位的新任教师能够顺利登上讲台,使他们明确高等教育的概念、功能、结构、管理、制度等基本问题,初步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提升新任教师的高等教育理论素养。
“高等教育法规与教师管理”专题围绕高校教师的根本任务、道德规范、教育角色等内容进行论述,旨在提升新任教师的教育管理水平。
教师任职培训教育是正在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其理论和实践尚在研究和探索之中。本书是致力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多位同仁通力合作的结果,其中,刘邦春、蔡金胜、刘玉甜、白钢为主编,赵祖明、毛凯、王代强、陈丁丁为副主编。本书的具体分工如下:“高等教育心理学”部分由刘邦春、蔡金胜、刘玉甜负责编审,“高等教育学”部分由白钢、赵祖明、毛凯负责编审,“高等教育法规与教师管理”部分由王代强、陈丁丁负责编审。刘玉甜、王代强、陈丁丁负责校对,刘邦春进行统稿。
编撰过程中,尽管我们力求把得到普遍认同的、的观点呈献给大家,但由于编写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您的不吝指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新研究出发点。
刘邦春
2021年7月27日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包括哪些?
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动机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构成。
①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
②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③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
三种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会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为突出。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此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便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便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
学习需要的形成主要有哪两条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学习需要?
(1) 学习需要的形成的两条途径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其形成主要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这两条途径。
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间接发生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2) 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因为只有间接途径转化而来的间接动机而无直接途径产生的直接动机,学习动机难以巩固和发展;仅有直接性动机而无间接性动机,又易使学习情境狭隘,阻碍学习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ion),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地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比如,具有这种动机因素的学生﹐就能刻苦努力﹐战胜学习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取得优良成绩。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因此,成就动机是个人所具有的试图追求和达到目标的驱力。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麦克利兰的情绪激发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人格中非常稳定的特质,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联系的愉快经验,当情境能引起这些愉快经验时,就能激发人的成就动机欲望。成就动机强的人对工作学习非常积极,善于控制自己尽量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充分利用时间,工作学习成绩优异。艾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三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目标的吸引力越大,成就动机越大;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也就是风险和成败的主观概率,很有把握的事和毫无胜算的事都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Ms),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越多,成就动机越强。这三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
对于拥有高水平成就动机的个体来说,他会更希望能够达到目标,更加积极地克服各种困难向着成功前进。成功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本身的原因,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
对于高水平成就取向的员工来说,当他们觉察到付出的努力所带来的个人荣誉和失败的风险只是一般水平,并且可以获得关于过去绩效的反馈,那么,他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成就取向型的人选择助手时,更多考虑技术上的能力,而较少考虑对他人的感觉。
对于高水平成就取向型的管理者来说,往往希望他们的员工也是成就取向的。有时,这些较高的期望会使得成就取向型管理者很难有效地分配工作,一般水平的员工难以满足这种管理者的需要。
如何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利用成功的满足感激发学习动机。为了使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就必须提高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标准,难度要适当,使每个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都可以体验到成功。其次,设置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后,在某个内容上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的基础内容,填补知识技能方面的空缺,使学生下次在原先失败内容上获得成功感。
二是利用求知的欲望感激发学习动机。有这样一个现象,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对于那些已经学过的简单重复的知识,或是力不能及的过难的知识,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因此,要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来安排学习任务,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既适应又不适应,构成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继续想学下去的愿望。
三是利用奖励的荣誉感激发学习动机。大量的实验表明,对学生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隐含着成功的信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产生兴趣。
什么是归因理论?
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归因理论就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
常见的归因维度有哪些?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比如,个人对成败原因的归纳分析会导致学生对以后的学习成绩的期待发生变化、使学生出现情感反映,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表明,不同的学生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结果归因有明显的差异。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现有的学习成绩寻找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辅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教师也有责任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积极归因,以此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给予有效的积极影响。
如何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的归因?
一是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归因倾向是持续影响学生对学习成绩归因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导学生对学习成绩进行积极归因的前提。对归因倾向的了解既可以通过归因问卷来测定,也可以在长期的师生交往中留心观察、归纳总结。教师应该根据我们三个维度具体分析,学生是经常把学习成绩的高低归于稳定还是不稳定因素,内部还是外部因素,可控还是不可控因素。
二是区别对待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对于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教师应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总是将学习成绩的成败归因于能力差的学生,应经常引导他们对失败作出努力不够的归因,使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能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而对于总将学习成绩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的学生,应通过创设一系列活动,使他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让他们相信学习成绩的好坏自己是能够控制的。对于成绩一贯比较差且深有内疚感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原因引向外部,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是把握好教学内容与评价的尺度。任务难度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可以通过控制教学内容和评价的难度使学生体验到成功或失败,因此,把握好教学内容与评价的尺度至关重要。过难或过易都容易使学生对学习成绩作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如果过难,必然使学生经常遭到失败,这容易使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这类稳定原因,挫伤自尊心,降低学习积极性和坚持性;过于容易,学生轻易就体验到成功,容易作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而沾沾自喜,认为不用多大努力就能学好,从而减少努力程度,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和评价的难度应切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既使他们感到努力够得着,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跳一跳”才能取得好成绩。
四是正确认识“自利性归因”。归因过程往往会产生偏差,其中之一就是人们倾向于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因素,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自身之外的情景或他人,这种倾向就是“自利性归因偏差”。类似地,教师往往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归因于自己的教学质量好,而把学生的失败归因于学生不努力或能力差等。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既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全面分析原因,也要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努力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