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HK$
99.7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88.5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2.7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3.8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7.3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0.6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瑊撰写,是迄今为止部全面、系统阐述“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的学术著作。紧扣“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的主题,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初渔阳里街区所发生的各类事件、人物、组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层、分类、分时段的考察和研究,全面系统地从一个城市街区聚落的角度来观照中共创建史;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世界局势变化、近代中国变迁的互动关系;考察中共创建人物的群体特征和政治理念;研究“渔阳里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上海市哲社三大系列课题《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的终成果,由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瑊撰写。是迄今为止部全面、系统阐述“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的学术著作。本书紧扣“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的主题,通过对1920年代初渔阳里街区所发生的各类事件、人物、组织进行深入细致的分层、分类、分时段的考察和研究,全面系统地从一个城市街区聚落的角度来观照中共创建史;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与世界局势变化、近代中国变迁的互动关系;考察中共创建人物的群体特征和政治理念;研究“渔阳里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本书着重论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近代以来,上海因其多元的“成长经历”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营造出与传统城市迥然不同的都市社会政治生态,其集聚和展示的现代性、国际性、公共性蕞具代表和典型意义,也为中共成立提供了适宜的地理和社会环境。20世纪一二十年代诸多因素和历史合力的综合作用,促使了对中国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2)“渔阳里”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初年,渔阳里是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聚合点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以陈独秀为核心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渔阳里”将创建新型政党的理想付诸于实践,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努力开展了理论宣传、人才培养、工人运动、组织创建等各项革命活动。对于中国革命发展历程来说,中国共产党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兴业路召开,从组织上完成了党的创建工作。中国共产党的酝酿、筹备、初创过程,则是在“渔阳里”完成的。“渔阳里”因此成为革命征程的原点。(3)以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新型知识分子,秉承中国知识阶层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为灾难深重的民族开太平,为水深火热的众生谋福祉,苦心求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他们在渔阳里的各项活动开启了中国革命进程的探索之路,对于中共的创建发展及其演进趋向有着深刻的影响,也由此奠定了百年发展之基。
|
關於作者: |
李瑊,山东蓬莱人,历史学博士。199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在上海大学任教,并担任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渔阳里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海历史文化的研究,著有《上海的宁波人》《近代上海民族工商业先行者叶澄衷》《"培罗蒙先生”戴祖贻》、《渔阳里:红色征程的起点》《俞秀松画传》《上海渔阳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孕育之地》等著作,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导言初心可鉴:“我们为什么要革命”1应和时代吁求奋力去除沉疴1
寻觅思想武器确定理想信仰2
成立新型政党推动社会革命3
章渔阳里:城市空间的审视5一“渔阳里”研究的现状6
二关于“渔阳里”的叙述8
三渔阳里研究的深化路径16
第二章城市空间与政党创建22一渔阳里城市空间的自然形态22
二渔阳里城市空间的社会形态27
三石库门建筑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形塑33
余论35
第三章渔阳里与建党伟业36一为中共一大前的中国共产党正名36
二为筹建新型政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44
三“渔阳里”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58
第四章“渔阳里”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62一传媒时空的转变:从北京重返上海62
二传播途径和方式:办报译介论辩66
三星火此间著:“渔阳里”时期理论宣传的作用74
余论83
第五章渔阳里与中国工人运动的起源88一渔阳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88
二渔阳里与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宣传94
三渔阳里与早期工人运动的实践活动112
余论129
第六章渔阳里与中国青年运动的发端131一渔阳里:青年团组织在此创建131
二青年团的人员构成与组织形态144
三开启新的人生道路:青年团的活动与特点149
余论177
第七章渔阳里时期的陈独秀179一“思想界的明星”在渔阳里179
二“渔阳里”时期陈独秀交往述论202
三“主义”话语与政治宣示:《谈政治》论析213
余论225
第八章渔阳里: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初创227一首创、开先与引领:渔阳里的建党活动227
二发源地:建党首功与精神谱系的开篇书写235
余论:这里是一片红色的热土242
附录50年代初期对于老渔阳里2号之开发与保护的历史考察244
后记258
|
內容試閱:
|
总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前,旧中国积贫积弱,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走向,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
100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推翻近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筚路蓝缕,历尽艰辛,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开创了彪炳千秋、永载史册的丰功伟绩。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举国之力与病魔搏斗,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球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广阔前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新发展蓝图,吹响新征程号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进崭新的历史阶段。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艰巨的任务和挑战,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的政治任务、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
总序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也是好的清醒剂。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必须铭记建党百年历程蕴含的深刻启示: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中国改革、发展、稳定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够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境界;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只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一定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迈向新阶段;只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有效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提升到新水平;只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要务,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够不断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上新台阶;只要始终坚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坚持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境界;只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就一定能够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以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实践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建党精神的孕育地。在百年历史的演进和传承中,红色文化基因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成为城市亮丽的底色和闪亮的名片。上海同时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镇,学科齐全,学者荟萃,学术底蕴深厚。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组织发动上海社科界专家学者,立足不同学科背景、学者视角和学术维度,认真回顾和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深入解读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功密码,揭示波澜壮阔的历史实践背后深刻的制度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而助力构建具有中国气派、时代特征、上海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7年,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启动实施“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专项。本系列专项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研究路径,坚持立足中国实际,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以历史研究为支撑,形成具有扎实学理基础的系列研究论著。课题立项后,承担研究任务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上海市相关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辛勤工作,历时近四年科研攻关,形成了一批既客观准确描述历史,又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从“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专项课题中,筛选出有较强理论阐释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决策参考作用和史料研究价值的成果,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专题研究丛书”。该套丛书从多学科、宽领域、广视角,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与实践基础上,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成就、历史经验,深入揭示建党百年历史蕴藏的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前瞻未来。
本系列丛书是上海市理论社科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成果,希望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能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参考书目。
是为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