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HK$
67.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HK$
110.9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HK$
77.3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HK$
78.2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HK$
77.3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HK$
143.4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HK$
99.7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HK$
44.6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研究特色主要有:1.立足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四十年改革成效,分析宏观政策沿革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2.通过梳理农村集体经济四十年演变,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注重预测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趋势,揭示未来我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着力点。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内容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法、文献综述法等多种学科理论方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该套书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专门写作和出版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本书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政策的四十年演变。开篇概括性描述和评价了农村集体经济政策的演进和成效。主要内容按照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现行政策的具体内容、政策演变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为逻辑顺序进行归纳叙述。六个章节从不同方面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基本经营政策、土地政策、集体资产政策、乡镇企业政策、集体经济组织政策和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等。
|
關於作者: |
李霞:1991年生,江西赣州人,南昌大学文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研究”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在人民网、求是网、马克主义研究网等国内知名媒体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代表作有《集体经济村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范式的反思与建构》、《意识形态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龚云 汉族,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马工程重大课题首席专家,中央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修订版)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辅导读本》主要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党史党建。独立出版8本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目錄:
|
绪论1
一、改革历程中的农村集体经济3
二、本书的研究内容12
三、本书的研究价值13
章基本经营政策15
节经营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16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16
二、两省开始“大包干”责任制试验17
三、“大包干”兴起,人民公社解体19
第二节经营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20
一、确立双层经营体制20
二、创新农村经营组织27
三、构建现代经营体系34
第三节现行经营政策的具体内容42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42
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
三、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49
第二章土地政策55
节土地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56
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56
二、从包产到户到包干到户57
三、一宅两制分离房地所有权59
第二节土地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60
一、承包期限:“十五年不变”,“三十年不变”,“再延长三十年”60
二、规模经营:从“向种田能手集中”到“经营权流转”63
三、产权交易:从确权登记颁证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68
四、一宅两制:从“房地分离”到“房地一体”72
第三节现行土地政策的具体内容77
一、第二轮承包期满后“再延长三十年”77
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78
三、承包地、宅基地“三权分置”79
四、进城农民“三权”有偿退出80
五、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四个阶段82
六、土地政策应关注的三个方面84
第三章集体资产政策95
节集体资产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96
一、集体资产的历史积累96
二、集体资产的类别9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98
第二节集体资产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99
一、从“禁止无偿平调”到“神圣不可侵犯”99
二、从“明确所有权”到“加强资产管理”100
三、从“股份权能改革”到“集体产权改革”103
第三节现行集体资产政策的具体内容106
一、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7
二、全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110
三、有序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112
第四章乡镇企业政策115
节乡镇企业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116
一、乡镇企业的历史由来116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限制118
三、市场化进程下的异军突起119
第二节乡镇企业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121
一、“调整、整顿和改革”社队企业121
二、“十六字方针”开创乡镇企业新局面122
三、“八字方针”治理整顿乡镇企业123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颁布12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出台及民营化改制125
第三节乡镇企业政策演变的效果评价131
一、乡镇企业政策概览131
二、乡镇企业政策成效132
三、乡镇企业改革的必然性134
第五章集体经济组织政策137
节集体经济组织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138
一、改革进程中的农村集体经济138
二、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历史140
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生143
第二节集体经济组织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144
一、兴办农村公益事业144
二、发展农业生产服务145
三、管理农村产权改革147
第三节现行集体经济组织政策的具体内容149
一、赋予集体经济组织特别法人资格149
二、探索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152
三、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54
第六章合作经济组织政策159
节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改革的历史背景160
一、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160
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161
三、各类专业合作社蓬勃兴起162
第二节合作经济组织政策演变的基本脉络163
一、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经济163
二、鼓励多方支持合作经济169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174
四、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77
第三节现行合作经济组织政策的具体内容183
一、强化合作社脱贫致富带动能力183
二、鼓励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185
三、促进农业多元主体协同发展186
结论195
再论“组织起来”196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演变196
二、发展集体经济对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198
三、正确辨析集体经济政策中的几组关系210
四、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的政策建议217
参考文献224附录235
附录A关于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文献综述236
一、“两个飞跃”思想的提出及背景236
二、“两个飞跃”思想的内涵及内在联系238
三、“两个飞跃”思想研究中的几组概念辨析240
四、“两个飞跃”思想的地位及指导意义244
五、“两个飞跃”思想指导新时代农村深化改革245
附录B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村经济政策重要文献索引249
后记258
|
內容試閱:
|
总序改革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率先开始了一系列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农村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被称为“启动历史的变革”。中国农村改革自1978年安徽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历经40年,敢闯敢试,波澜壮阔,影响深远,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978年至1984年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启动阶段。农村改革从改变基本经营制度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等责任制,逐步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成为自主经营的生产者,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1985年至1991年是农村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探索阶段。随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逐步确立,农村改革进入探索市场化改革阶段,改革重点主要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产业发展等方面。1992年至2001年是农村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和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农村改革由此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逐步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002年至2011年是中国农村全面综合改革阶段。这一阶段农村改革的突出特征在于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国民经济整体格局下,聚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农村综合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抓手,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总序中国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明确了深化农村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关键领域、重大举措和实现路径,是十八大以来农村改革重要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后,启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改革进入向纵深推进阶段。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性领域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体系。这五大领域的改革,对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制度体系,具有“四梁八柱”的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巨大变化,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走向富裕的光明前景,坚定了跟着我们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农村改革在促进增产增收、解决吃饭问题和贫困问题等方面的效果极为明显。1978年至2017年,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当时的贫困线标准为100元/(人·年))为2.5亿人,贫困发生率为30.7%;到2020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农民的公民权利得到实现,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极大调动,农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农村改革发展40年,经验很多,主要有下面五条: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二是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关系,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满足农民的精神需要;三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农业规律、经济规律;四是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社会主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五是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实现乡村振兴,需要高度重视下面几个问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本位。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第二,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在动态中稳定农民的家庭承包经营权益。第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构建集体经济治理体系,形成既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调动个人积极性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引领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要按照分类有序的原则推进改革,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以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为重点任务,以发展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为导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繁荣,为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我国的农业经营目前主要以小农形式存在,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4月25日在安徽省小岗村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难以建成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改变分散的、粗放的农业经营方式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需要时间和条件,不可操之过急,很多问题要放在历史大进程中审视,一时看不清的不要急着去动。他多次强调,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农民的土地不要随便动。农民失去土地,如果在城镇待不住,就容易引发大问题。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教训的。这是大历史,不是一时一刻可以看明白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创新农业经营体系,不能忽视了普通农户。经营家庭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仍占大多数,这个情况在长时期内无法根本改变。由于小农户将长期存在,在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需要探索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准确把握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中国农村改革经过40年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的农村改革仍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农村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体水平。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农村改革的初心,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全体农民共同富裕!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2018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