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的顶层设计
》
售價:HK$
99.7
《
FANUC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修
》
售價:HK$
99.7
《
吕著中国通史
》
售價:HK$
62.7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編輯推薦: |
1.《石油产品分析》紧密结合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对书中的标准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
2.《石油产品分析》充分展示了石油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相关术语、试验仪器的新变化,删除了一些不常用的试验方法;
3.《石油产品分析》第四版增补完善了“知识拓展”“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及实训部分的“说明”“注意”等内容;
4.《石油产品分析》有配套的ppt电子资源,本次修订还丰富了章后测试题和附录中的职业技能模拟试题,突出专业术语、试验原理及职业技能考核点理解与考核,为实施“1 X证书”制度提供支持。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版自2014年出版以来,得到全国相关职业技术学院的广泛使用,曾多次重印。此次修订在保持第三版的基本结构和编写特色基础上,注意知识更新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补充和更新。
全书共分十一章,在简单介绍石油产品及其取样方法、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基础上,分别就油品的蒸发性能、低温流动性能、燃烧性能、腐蚀性能、安定性、电性能等的分析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介绍了油品中杂质的分析方法以及其他石油产品性能的分析方法。本书内容先进,有关术语、试验方法、量和单位均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分析检验技术专业、石油炼制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石油炼厂分析及质量检测人员的主要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王宝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1982.7~1983.5 营口石化局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1983.6~1989.8 锦州二轻局局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1989.8~现在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1994年6月~7月 在锦西炼油厂油品化验中心学习, 1995年 确定为辽宁省润滑油脂产品质量测试站(由本校承办)成员 ,1999年~2005年 分别主持院级高职教改课题:化学实验技术课程整合,基础化学课程整合(2004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 ,2005年7月 参加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进修班学习 ,2012年7月 参加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化学检验工技师培训。
|
目錄:
|
章石油产品分析概述 1
节石油及石油产品 1
一、石油的组成 1
二、石油产品分类 2
第二节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任务及标准 3
一、石油产品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3
二、石油产品分析的标准 4
三、标准的分类 4
四、我国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6
第三节实验数据的处理 6
一、数据中的有关术语 6
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报告 7
测试题 9
第二章石油产品取样 11
节石油产品试样 11
一、石油产品试样的分类 11
二、液体石油产品试样的分类 11
第二节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的取样 13
一、执行标准及其适用范围 13
二、取样仪器、容器和用具 13
三、取样准备 17
四、取样操作方法 17
五、样品调配与保存 20
第三节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石油沥青及液化石油气的取样 20
一、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的取样 20
二、石油沥青的取样 22
三、液化石油气的取样 23
第四节实训——液体石油产品取样 25
测试题 26
第三章油品基本理化性质的分析 28
节密度 28
一、测定油品密度的意义 28
二、油品密度测定方法概述 30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34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密度测定仪 34
第二节黏度 35
一、测定黏度的意义 35
二、油品黏度测定方法概述 39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41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运动黏度测定仪 42
第三节闪点、燃点和自燃点 42
一、测定油品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意义 42
二、闪点、燃点测定方法概述 44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46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仪 47
第四节残炭 48
一、测定残炭的意义 48
二、残炭测定方法概述 48
第五节实训 49
一、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密度计法) 49
二、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 51
三、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闭口杯法) 53
四、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54
五、石油产品残炭的测定(康氏法) 56
六、石油产品残炭的测定(微量法) 59
测试题 61
第四章油品蒸发性能的分析 63
节馏程 63
一、测定馏程的意义 63
二、馏程测定方法概述 66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70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仪 71
第二节饱和蒸气压 72
一、测定饱和蒸气压的意义 72
二、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方法概述 73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73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器 75
第三节实训 75
一、车用汽油馏程的测定 75
二、车用汽油蒸气压测定(雷德法) 80
测试题 82
第五章油品低温流动性能的分析 85
节结晶点和冰点 85
一、测定油品结晶点和冰点的意义 85
二、结晶点和冰点测定方法概述 87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轻质石油产品冰点、浊点和结晶点测定器 88
第二节倾点、凝点和冷滤点 89
一、测定油品倾点、凝点和冷滤点的意义 89
二、倾点、凝点和冷滤点测定方法概述 90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91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倾点、凝点和冷滤点测定器 92
第三节实训 93
*一、喷气燃料冰点的测定 93
二、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94
三、车用柴油冷滤点的测定 96
测试题 98
第六章油品燃烧性能的分析 100
节汽油的抗爆性 100
一、评定汽油抗爆性的意义 100
二、汽油抗爆性的评定方法 103
三、汽油辛烷值测定方法概述 104
第二节柴油的着火性 107
一、评定柴油着火性的意义 107
二、柴油着火性的评定方法 109
三、柴油十六烷值测定方法概述 110
第三节喷气燃料的燃烧性能 111
一、喷气式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11
二、评定喷气燃料燃烧性能的指标 112
第四节实训——煤油烟点的测定 118
测试题 121
第七章油品腐蚀性能的分析 123
节水溶性酸、碱的测定 123
一、测定水溶性酸、碱的意义 123
二、水溶性酸、碱测定方法概述 124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24
第二节酸度、酸值的测定 125
一、测定酸度、酸值的意义 125
二、酸度、酸值测定方法概述 126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28
第三节硫含量的测定 129
一、测定硫含量的意义 129
二、硫含量测定方法概述 130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35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器 137
第四节油品的金属腐蚀试验 137
一、测定意义 137
二、测定方法概述 138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41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腐蚀试验仪 142
第五节实训 142
一、石油产品水溶性酸、碱的测定 142
二、汽油、煤油、柴油酸度的测定 144
*三、煤油中硫醇硫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145
四、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149
*五、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管式炉法) 151
六、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 153
测试题 157
第八章油品安定性的分析 159
节汽油的安定性 159
一、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意义 159
二、影响汽油安定性的因素 160
三、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方法 161
四、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64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评定车用汽油安定性的常用仪器 165
第二节柴油的安定性 166
一、评定柴油安定性的意义 166
二、柴油安定性测定方法概述 166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67
第三节喷气燃料的安定性 167
一、评定喷气燃料安定性的意义 167
二、喷气燃料安定性测定方法概述 167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68
第四节润滑油的安定性 168
一、评定润滑油安定性的意义 168
二、润滑油安定性评定方法概述 169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74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器 175
第五节油品的碘值、溴值及溴指数 175
一、测定油品碘值、溴值及溴指数的意义 175
二、油品碘值、溴值及溴指数测定方法概述 176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78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石油产品溴价、溴指数测定仪 178
第六节实训 179
一、轻质石油产品碘值和不饱和烃含量的测定(碘-乙醇法) 179
*二、石油产品溴值的测定 180
测试题 182
第九章油品电性能的分析 184
节介质损失角的测定 184
一、测定介质损失角的意义 184
二、介质损失角测定方法概述 185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85
第二节击穿电压的测定 186
一、测定击穿电压的意义 186
二、击穿电压测定方法概述 187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187
第三节实训 188
*一、电气用油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定 188
*二、绝缘油击穿电压测定法 190
测试题 192
第十章油品中杂质的分析 194
节水分 194
一、测定油品水分的意义 194
二、水分测定方法概述 195
第二节灰分 197
一、测定油品灰分的意义 197
二、油品灰分测定方法概述 199
三、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200
第三节机械杂质 201
一、测定油品机械杂质的意义 201
二、机械杂质测定方法概述 202
三、测定中所用溶剂的作用 203
四、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204
第四节实训 204
一、石油产品水分的测定 204
二、石油产品灰分的测定 207
三、内燃机油机械杂质的测定 209
*四、润滑脂中机械杂质的测定(酸分解法) 210
测试题 212
第十一章其他石油产品性能的分析 213
节天然气 213
一、天然气的种类及应用 213
二、天然气几种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概述 214
第二节石油蜡 219
一、石油蜡的种类及应用 219
二、石油蜡几种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概述 222
第三节润滑脂 225
一、润滑脂的特性 225
二、润滑脂的种类及用途 226
三、润滑脂几种质量指标的测定方法概述 231
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 润滑脂滴点测定器与锥入度测定器 233
第四节石油沥青 234
一、石油沥青的来源与组成 234
二、石油沥青的种类及用途 234
三、石油沥青的产品规格 235
四、石油沥青几种质量指标测定方法概述 235
五、影响测定的主要因素 236
第五节实训 238
*一、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238
二、石蜡熔点的测定 240
三、润滑脂滴点的测定 241
四、沥青软化点的测定 242
五、沥青延度的测定 245
六、沥青针入度的测定 246
测试题 249
附录 251
附录一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燃料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51
附录二车用汽油(ⅥA)和车用乙醇汽油(E10)(ⅥA)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52
附录三车用柴油(Ⅳ)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53
附录四喷气燃料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54
附录五汽油机油质量标准 256
附录六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 259
附录七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 266
参考文献 272
|
內容試閱:
|
本书曾被立项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曾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
本教材自2014年4月第三版出版以来,已多次重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普遍反映教材知识容量够用,技能训练针对性强,利教利学,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利于实施“1 X证书”制度,满足学生毕业后达到无适应期上岗要求。
这次修订,在保持第三版教材体例、结构不变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标准查新和内容更新,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1)查新标准,贯彻规范教材引用标准均为新标准,为学习贯彻标准规范,提供了基础。
(2)更新内容,保持先进性随着国际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石油产品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分类标准、术语标准等与石油产品分析相关标准不断升级,教材充分展示了石油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相关术语、试验仪器的新变化;删除了一些不常用的试验方法;增补完善了“知识拓展”“石油产品分析仪器介绍”及实训部分的“说明”“注意”等内容。
(3)叙述简洁,针对性强修订时注意文字精练,言简意赅,主要内容紧紧围绕石油产品技术要求而展开。
(4)图文并茂,直观可视替换及增补一些新仪器图片,突出示意图与装置图的对比展示,利于学生对试验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理解。
(5)资源丰富,利教利学丰富了章后测试题和附录中的职业技能模拟试题,突出专业术语、试验原理及职业技能点的理解与考核,为实施“1 X证书”制度提供支持。配套的PPT电子教案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本教材具体编写分工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宝仁(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孙乃有(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盘锦信汇新材料有限公司王人华(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杜凤(章、第二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辽宁海德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王硕(第五章、第六章、第九章、附录),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饶维(第二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附录)。全书由王宝仁统稿。
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编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教材修订中,参考和吸取一些相关资料的精华,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2021年5月
版前言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组织制定的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专业国家规划教材《石油产品分析》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教材适用于高职高专工业分析专业、石油炼制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作为石油炼厂从事分析及质量检测人员的主要参考书。
教材内容包括石油产品分析概述和石油产品性能测定两部分,主要介绍石油产品分析的基本理论,石油产品的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学习评定燃料油、润滑油、石油蜡、润滑脂、石油沥青等石油产品的主要使用性能。
石油产品分析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工业分析中的一个专项分析,它是在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和实验知识之后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教材注意突出如下特点。
(1)在内容选择方面。突出“实际”“实践”和“实用”的原则,理论知识以“必需”和“适度够用”为度,教学内容及实验项目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可选择性;一些带有“”的内容可供不同专业教学选用;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衔接和联系。
(2)在知识结构方面。突出应用特色和能力本位,展示出学习石油产品分析的一般思路,即指标评定意义、评定方法、影响因素和试验方法运用。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自学能力,促进专业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3)每章前均附有学习指南。指出学习内容、学习重要性、学习方法建议和需要“了解”“理解”和“掌握”的具体内容,便于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和分层次记忆知识。
(4)体现先进性。有关术语、试验方法、量和单位均采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指出我国现行石油产品试验标准方法与相应国际标准之间的关系;介绍石油产品分析仪器的图片、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指标。
本教材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宝仁(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附录)、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孙乃有(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齐齐哈尔大学刘勇智(章、第十章)、淄博职业学院房爱敏(第九章)编写。全书由王宝仁统稿,王宝仁、孙乃有任主编,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李居参主审,胡伟光审读了全书。
本书的编审工作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姜学信、王英健、刘永生,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唐瑞敏、刘向红等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2004年3月
第二版前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在2004年版基础上修订的。本书版自出版以来,多次重印,深受广大师生及读者的欢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及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对准技术,技术对准职业”的改革模式已成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石油产品分析作为一门专业规范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内容必须与工作岗位接轨,为此,本次教材修订注意吸收广大读者的意见、建议,突出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本次修订的特点及内容如下:
1.注意知识更新,保持教材的先进性。教材更新了大量石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增补了一些现行石油产品技术要求常用分析方法的实训项目[如有关GB/T 3536—1983(1991)《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 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的知识与实训],删除一些作废的石油产品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试验和现行石油产品标准不用的试验方法(如有关“气液比”的知识与试验方法等)。
2.注意贴近生产实际,保证教材结构科学合理。石油产品分析结果的正确与否,取样是基础,为正确取得代表性试样,教材增补了“第二章石油产品取样”。“西气东输”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燃料,降低了空气污染,同时也增加了分析天然气的机会,为此教材在“第十一章其他石油产品性能的分析”中增加了“节天然气”。为便于不同学校或专业教学选用,本教材仍保留一些带有“”的内容。
3.注意职业能力培养,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供保证。本教材共列出6套职业技能模拟试题,重点展示评分记录表中的技能考核点(评分要素),为在教学过程中对实训项目技能考核点的分解与评定提供样例。
本书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宝仁(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附录),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孙乃有(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齐齐哈尔大学刘勇智(章),淄博职业学院房爱敏(第十章),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超(第二章)、王新(第十一章)、于月明(第六章)编写,周军、康为国参加了部分编写工作。全书由王宝仁统稿,王宝仁、孙乃有任主编,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胡伟光主审。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2008年12月
第三版前言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自2009年第二版出版以来,已多次重印,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普遍反映本书知识容量够用,技能训练针对性强,既给学生自学提供便利,又为教师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留有空间,利学利教,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便于开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利于实现“双证融通”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毕业后达到无适应期上岗要求。本书既适用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也可供从事石油产品生产、经销、质检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这次修订,在保持第二版教材体例、结构不变基础上,重点进行标准查新和知识更新,具体修改内容如下。
(1)查新标准,贯彻规范石油产品分析多为条件性试验,其专业规范性很强。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石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已有较多改变。修订教材相比第二版查新石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50余个,为学习贯彻标准规范提供了基础。
(2)更新知识,保持先进性伴随石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的升级,一些油品的分类、质量指标的评定意义、试验仪器、产品标示方法及牌号划分等也有不同程度改变,修订中注意与现行标准一致。同时增加“知识拓展”, 扩大视野,对有关石油产品用途、先进指标要求及环保知识等进行介绍。
(3)叙述简洁,突出针对性修订时注意语言精练,叙述准确,并适当进行了增删。例如,增加“石油产品分析原始记录”,使教材内容更完整,实训更接近岗位工作实际;重点介绍国内现行石油产品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的试验方法,而删除一些与其关联不大的内容(如石油产品恩氏黏度的测定)。
(4) 图文并茂,突出操作性增加部分关键操作实例照片,替换及增补一些新仪器图片,示意图和装置图对比展示,直观可视,突出操作能力的培养。
(5)资源丰富,利于教与学将每章后的思考题改为测试题,题型为名词术语、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突出教学技能要素和重点知识的考核。提供PPT电子教案及习题解答,利于教与学。
本书由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王宝仁(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附录),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孙乃有(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淄博职业技术学院房爱敏(第十章、第十一章),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马超(第二章、第七章)、王新(第八章、第十一章)、晏华丹(第九章、第十章),盘锦和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人华(章、第五章)、李更言(第四章、第六章)编写。全书由王宝仁统稿,王宝仁、孙乃有任主编,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胡伟光主审。
教材修订中,参考和吸取一些相关资料的精华,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2013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