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了不起的生物

書城自編碼: 373016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生物世界
作者: 任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12719606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HK$ 54.9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HK$ 87.4
知宋·宋代之科举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HK$ 99.7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HK$ 99.7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HK$ 110.9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HK$ 62.7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HK$ 58.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3.9
《奇怪的生物图鉴 (日韩话题性科普绘本,俘获地球上全人类的心)》
+

HK$ 53.7
《神奇的世界——微生物的秘密生活(全彩图解版)》
+

HK$ 105.5
《真菌改变人类文明史》
+

HK$ 75.0
《章鱼的心灵:《纽约时报·书评》年度推荐 《出版人周刊》十佳科》
+

HK$ 250.0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马敬能新编版)(上下册)》
+

HK$ 81.3
《寻蜂记: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
編輯推薦:
1.目前国内自然科普读物两极化分化严重,出版较多的偏向于低龄化儿童绘本,或面向中青年读者的、需要一定阅读门槛的准专业书籍,面向中小学读者的选择范围并不大。本书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提炼出100余个生物问题,以较短篇幅、较新颖角度吸引读者,更符合中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读习惯。
2.作者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类博物学科普,熟悉小读者需求和阅读喜好,并尽可能从野生动物、家养动物、自然植被、常见蔬菜等丰富的物种角度入手,全方位展现自然之美,扩大青少年读者的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3.通过生物相关的有趣知识,培养孩子的生物素养,培养青少年珍惜生态,爱护生物、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內容簡介:
本书是针对青少年的一本科普书,从生物的角度对自然界稀奇古怪的动物知识进行活灵活现地展现,既有趣,又有料,为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加丰富的阅读材料,丰富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本书还配有精美的插图,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本书力图通过对生物及自然界的了解,让青少年更加珍惜环境,将热爱地球、热爱生态环境的种子从小就种在孩子的心中。
關於作者:
任 辉
专注科学传播的博物学作者,自然生态研究者。
知乎海洋、动物等领域大V答者(ID:一个男人在流浪),公众号“流浪自然”主理人,腾讯新闻首批知识官。
《物种日历》《博物》《课堂内外》《科幻世界》签约专栏作者,现象级纪录片《风味人间》系列科学顾问,曾获科普中国“向科学要答案” 年度科普文章大奖赛金奖。
微博新知答主,目前正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海岸带生态保育和科普工作。
目錄
章 荒野中的奥秘
01.?狮子、老虎常年不吃蔬菜,不会缺维生素吗? / 2
02.?动物不会刷牙,为什么很少出现牙病呢? / 4
03.?人生病可以看医生,动物生病怎么办? / 6
04.?都叫“熊猫”,大熊猫和小熊猫怎么长得完全不一样? / 8
05.?熊不是都要冬眠吗?为什么大熊猫不冬眠呢? / 10
06.?除了人类,动物有交易行为吗? / 11
07.?黑豹是由什么豹子变异来的,黑色会影响狩猎和生存吗? / 13
08.?为什么很多动物可以冬眠好几个月,人类就做不到呢? / 15
09.?晚上黑漆漆的,昼伏夜出的动物真的能看清东西吗? / 16
10.?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动物会发动战争吗? / 18
11.?生活在森林和草地上的哺乳动物为什么没有演化出绿色的毛发呢? / 20
12.?这些动物使用工具是小意思 / 22
13.?白犀牛并不白,黑犀牛并不黑,为什么这样起名字呢? / 24
14.?野生动物只生活在野外?其实城市里也有不少 / 25
15.“傻狍子”真的很傻吗? / 26
16.?生活在极地和高寒地带的动物起源于哪里? / 28
17.?想让骆驼走正步?别想啦,它是顺拐专业户 / 30
第二章 波涛下的玄机
01.?贝加尔湖明明是淡水湖,怎么会有海豹呢? / 34
02.?为什么“鲸落”对海底生态特别重要? / 36
03.?搁浅的鲸为什么会死掉呢? / 37
04.?如果把鲸的喷水孔堵住会怎么样? / 38
05.?为什么一角鲸会长出细长的“角”? / 39
06.?为什么砗磲的肉是五彩斑斓的? / 41
07.?为什么赤道的热带小岛上也有野生企鹅? / 43
08.?海底热泉附近水温高达几百摄氏度,生活在附近的虾蟹不怕烫吗? / 45
09.?洄游鱼类是怎么找到出生的那条河流的? / 47
10.?不用爸爸就能生宝宝?“孤雌生殖”的小龙虾是怎么做到的? / 49
11.?海底的压强能把铁桶压破,鱼类是怎么活下来的? / 51
12.?全球变暖怎么会威胁到喜欢温暖海水的珊瑚呢? / 52
13.?个吃螃蟹的人,吃的是什么螃蟹? / 54
14.?为什么买来的贻贝上总是带着一根“麻绳”? / 55
15.?海螺居然也能产珍珠? / 57
16.?带鱼喜欢吃什么?恐怕是它的同类 / 59
17.?鲸会感觉痒吗?它们怎么挠痒痒呢? / 61
18.?章鱼、鱿鱼和乌贼该怎么区分? / 62
19.?海狮、海豹和海狗有什么区别? / 63
20.?为什么淡水生长的大闸蟹要回到海洋去产卵? / 64
21.?长相奇怪的鲎,是怎么用蓝色血液帮助医生的? / 66
22.?会改变性别的鱼到底有多任性? / 68
第三章 天空里的传奇
01.?南方也很冷,候鸟为什么要南飞? / 72
02.?红腹滨鹬——别看我身体小,我能直飞万里遥 / 73
03.?人类能吃到榴梿,还要多亏蝙蝠 / 75
04.?为什么蓝脚鲣鸟的羽毛是灰黑色,脚却是蓝色的? / 77
05.?“佛法僧”这么有禅意的鸟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 78
06.?为什么体形巨大的安第斯神鹫能轻盈地飞行? / 80
07.?为什么鸟类很少冬眠? / 81
08.?差点灭绝的朱是怎么被挽救回来的? / 82
09.?几百年前古人听到的鸟叫声,和今天的我们听到的一样吗? / 83
10.?《乌鸦喝水》的寓言可能是真的? / 85
11.?丹顶鹤头顶的一抹红不含剧毒,它只是头秃 / 86
12.?红树林到底哪里红? / 87
第四章 森林里的秘密
01.?“九死还魂草”卷柏是怎么死而复生的? / 90
02.?一点就着!特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桉树究竟是怎么演化出这种
特性的? / 91
03.?看上去十几米高的竹子,居然是株草? / 93
04.?明明城市里到处都是,银杏为什么还是濒危物种? / 94
05.?绿化带的松柏,为什么有的叶子圆润,有的叶子像针? / 96
06.?想穿花衣服,植物有妙招 / 98
07.?孙悟空的“克隆”本事,这棵杨树也有! / 99
08.?氧是生命之源,氧也让地球“感冒” / 100
09.?小小木耳,居然是拯救地球的救星 / 101
10.?海带是植物吗? / 102
11.?吃了几十年,科学家今天才发现金针菇身上有个大乌龙 / 104
12.?平菇和杏鲍菇居然是一回事? / 105
13.?雨后清新的泥土味,其实是放线菌的“体香” / 106
14.?在这株蘑菇面前,蓝鲸只是小不点儿 / 107
第五章 小虫子的大惊奇
01.?花蜜越甜,蜜蜂越喜欢吗? / 110
02.?蝗灾几十、上百年才发生一次,那酿成蝗灾的蝗虫平时都在哪儿呢? / 111
03.?那么多科学家研究了几百年,怎么新被发现的昆虫种类还有那么多? / 113
04.?楼房有几十层高,小小的蚊子是怎么飞上去的? / 115
05.?蚊子那么讨人厌,为什么中国科学家还要成立“蚊子工厂”大量
繁殖蚊子呢? / 116
06.?想不到吧,螳螂、白蚁,都是蟑螂的好兄弟 / 118
07.?什么?蟑螂也会灭绝? / 120
08.?为什么被蚊子咬了之后会那么痒? / 122
09.?吃掉的粮食比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产量都多,这种昆虫是怎么成为
头等害虫的? / 124
10.?你看到了有蓝色翅膀的蝴蝶?其实是被它们的“魔术”给骗了 / 126
11.?险些“殖民月球”的水熊虫 / 128
12.?昆虫的趋光性,可不只是朝着亮光飞过去那么简单 / 130
13.?从空中到水底,蜻蜓的杀蚊能力有多强? / 132

第六章 身边的秘密
01.?让猫趋之若鹜的猫草到底是什么? / 136
02.?兔子那么可爱,为什么在澳大利亚却被当成灾祸? / 137
03.?什么?!这些被大量饲养的牛,祖先居然灭绝了? / 139
04.?没骗我吧?在西北的戈壁滩上,居然可以养海水对虾? / 141
05.?古代不许杀牛吃肉,梁山泊的好汉又怎么能“大口吃肉”呢? / 143
06.?“二哈”哈士奇真的特别傻吗? / 144
07.?狗能看家,鸡能下蛋,猪能产肉,猫能干吗?为什么要驯化猫呢? / 146
08.?为什么要给马钉马蹄铁? / 148
09.?非洲斑马那么多,为什么人们不驯化斑马呢? / 149
10.?猫被臭袜子熏到张开了嘴?其实是它在用“嘴巴”闻味呢! / 150
11.?其他鸟类一年才下几个蛋,为什么母鸡却下那么多蛋? / 151
第七章 菜篮子里的故事
01.?辣死人了!为什么切辣椒会辣眼睛? / 156
02.?除了人类,也有动物会吃辣椒吗? / 158
03.?甘蓝、包菜、西蓝花居然是同一种植物? / 159
04.?生菜、莜麦菜和莴笋居然是同一种植物? / 161
05.?橘子、柚子、橙子,傻傻分不清? / 163
06.?被波斯人用作军粮的“阿月浑子”是什么? / 165
07.?酸甜的山楂在古代居然没人吃? / 167
08.?西米露里的西米是从哪里来的? / 168
09.?山葵、辣根和芥末是一回事吗? / 169
10.?平平无奇的狗尾巴草,却是滋养了中华文明的“秘密武器” / 171
11.?糖是怎么从贵族专享走进千家万户的? / 172
12.?你泡水喝的玫瑰是真玫瑰,你手捧的玫瑰都是“李鬼” / 173
內容試閱
做生物科普的这些年,我时常会收到小读者们的各种提问——其他鸟类都只在繁殖季节产卵,为什么鸡天天都能下蛋呢?鲸类用自己头顶的呼吸孔呼吸,当它们睡觉的时候,会不会一不小心就呛水了呢?海底的压强能把铁桶都压破,那海底的鱼是怎么活下来的……
不得不承认,今天的同学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到令人羡慕,你们对自然万物的了解也远比我的童年时代更多。但和当年的我一样,当知晓了更多关于生物的奇妙习性后,就更容易产生困惑:为什么它们要这么做?这种动物为什么不像它的近亲那样生活?
其实,生物的任何一种身体构造和习性上的独特性,都脱离不了独特生存环境对它们的塑造。这也是我写作这本书的出发点:只有把视角潜入生物特殊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真切理解它们是如何适应不断变动的环境,又如何用演化出的特殊习性确保生命之火代代相传的。了解这些,我相信有助于我们理解演化的独特原动力,也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对自然万物的生命奇迹赞叹不已。
当然,即便这样,我们对许多生物习性的探究也不一定就能找到终的答案。人类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是在不断加深的,一些曾经被公认的科学解释在今天已经被推翻。我们今天对某种生物习性的解释,在未来也可能被新的理论所替代。在本书中,你或许会发现许多这类悬而未决的问题。
科学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向前发展的,我相信,只要有你、有我、有更多的人对未知抱有孜孜不倦的求知欲,就一定能洞察奇妙世界的更多奥秘。

任辉
2021年11月

狮子、老虎常年不吃蔬菜,不会缺维生素吗?
在大航海时代,扬帆远航是一项充满风险的活动。狂风巨浪可能摧毁船只,而即便一直风平浪静,奇怪的疾病也总是不期而至,夺去人们的生命:当船离开岸边一段时间后,水手就会出现牙龈出血、浑身淤青、皮肤渗血的症状,严重者更会危及生命,水手们畏惧地将这种怪病命名为“坏血病”(即维生素C缺乏病)。
直到1747年,英国医生林德进行对照试验后发现,只要给海员提供新鲜橘子和柠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坏血病”的出现。他认定应该是橘子里有一种特殊物质——“抗坏血酸”在发挥作用。
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所谓的“抗坏血酸”其实就是维生素C。除了橘子和柠檬之外,其他蔬菜水果中也富含大量维生素C,“多吃蔬菜水果”也早就成为妈妈们餐前少不了的叮咛。
但奇怪的是,当人们必须通过蔬菜水果获取维生素C时,有些动物——比如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从来不吃蔬菜水果,却也没出现维生素C缺乏病的症状,难道它们有补充维生素C的其他途径吗?
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绝大多数动物都不需要单独摄取维生素C。大部分哺乳动物和小部分鸟类通过肝脏分解葡萄糖就可以合成维生素C,而爬行动物和另一些鸟类则可以在肾脏中合成维生素C,就连酵母菌这样的单细胞生物都可以从单糖里生成维生素C,反倒是像人类这样必须通过饮食获取维生素C的生物才是极少数的。
由于人类体内负责维生素C合成的基因发生了变化,所以失去了自身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其他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荷兰猪(豚鼠)、几种以水果为食的蝙蝠和一种叫作白喉红臀鹎的鸟类,也和人类一样无法合成维生素C。
幸运的是,维生素C的来源很丰富,只要多吃蔬菜水果,这种缺憾也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多不便。



人类必须通过饮食获取维生素C
动物不会刷牙,为什么很少出现牙病呢?

牙齿上的釉质是我们身体上最坚硬的物质,但坚硬的牙齿也时常变成软肋。哪怕我们每天都精心刷牙,牙病依旧可能会不期而至:龋齿(蛀牙)会导致牙齿破损,钙化的牙菌斑会形成牙结石,一些中年人的牙齿会在吃硬质食物时崩坏,老人则会因为牙齿脱落而无法顺利进食。
人类的牙病如此普遍,野生动物的“牙口”却似乎要好得多,不管是食草的牛、羊,还是吃肉的猛兽,它们的牙齿都很难见到明显的病害。难道动物们对牙齿的呵护比每天刷牙的人类还要周到?
野生动物的确有自己独到的牙齿保健方法。譬如,喜欢用坚硬门齿啃断树木来构筑堤坝的河狸,它们的牙齿磨损程度远比人类严重,但与此同时,它们的牙齿终生都会不断生长,当然也就不用担心牙病了。鲨鱼的牙齿很容易在撕咬食物时掉落,但它们能长出新的牙齿替代,也就不会计较一两颗牙齿的得失了。
牛、羊这样的食草动物虽然以咀嚼费力的植物为食,但它们会先用胃液将植物消化一番再反刍到口腔里咀嚼,对牙齿的磨损自然就小了很多;狮子、老虎这样的食肉猛兽长着细长的尖牙,牙齿之间的缝隙比人类的大得多,食物残渣很难残留在牙齿上,牙菌斑也就没有太多生长的机会了。
反观人类的牙病隐患,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我们食用熟的食物较多,其中的蛋白质容易沾在牙齿上;我们吃的食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糖分,这是牙菌斑最喜爱的生长环境;人类寿命屡创新高,牙齿的磨损程度也会随着年龄不断积累。从这个角度看,为了避免牙病频发,我们要更加爱护牙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人生病可以看医生,动物生病怎么办?
不管多么强壮健康的人,生病都是在所难免的。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可以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那么,游荡在荒野中的动物面对疾病威胁时该怎么办呢?没有医疗手段的它们就只能默默承受病痛吗?
其实,动物并非完全没有治疗疾病的能力,恰恰相反,我们人类早期的一些治疗方式还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在南美雨林中翱翔的金刚鹦鹉就是自然界的“医疗专家”。金刚鹦鹉以新鲜水果和植物种子为食,其中许多食物含有毒素。为缓解胃里的不适感,金刚鹦鹉会定期飞往特定河岸取食泥土。那里的泥土中富含的高岭土不仅能中和鹦鹉的胃酸,也能吸附一些有毒物质。非洲的黑猩猩也懂得吃土治病的妙招,它们还会整片吞下带有锯齿或毛刺的叶片来消灭肠道里的寄生虫。我们身边的猫和狗也掌握类似的治病方法,例如无肉不欢的猫有时也会啃几口草叶,其实就是在用难以消化的植物纤维帮助自己清理肠道里的毛球等异物。
当然,自然界的动物医生只能依靠经验解决有限的病痛,残酷的生存法则对于罹患疾病的动物也格外无情。即便是像狮子、老虎这样的猛兽,因生病带来的体能下降也会直接影响它们的捕猎成功率,而作为被捕食者的食草动物和小型动物就更容易在生病后被天敌猎杀。我们在野外很少能见到罹患重病的野生动物,或因病致残的动物个体,也正是这样的原因。

都叫“熊猫”,大熊猫和小熊猫怎么长得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在动物园中同时见过大熊猫和小熊猫,一定会惊讶地发现,这两种动物的差别可远不是一个体形大、一个体形小这么简单:大熊猫看起来就像一头长着黑白花纹的熊,而长着长尾巴、毛皮棕红色的小熊猫却看起来和浣熊差不多。
大熊猫属于熊科动物,它的近亲是棕熊、北极熊这些真正的陆地猛兽,而小熊猫的近亲则全都灭绝了,和它最亲近的远亲是生活在北美洲的浣熊。那么,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怎么名字里都有“熊猫”呢?因为这些都是现代研究发现的结论,100多年前发现它们的科学家可并不知道这些。
西方博物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发现了小熊猫,因为它的头部圆鼓鼓的有几分熊的神韵,所以将它命名为“像熊的猫”,而后被发现的大熊猫则被称为“猫熊”。
后来,人们发现大熊猫和小熊猫都喜欢吃竹子,而且在前爪大拇指的外侧都有一个独特的“第六指”,所以误认为它们有亲缘关系。
当然,后来的研究揭开了这些谜团:大熊猫和小熊猫的生存环境相似——都生长有大量的竹子;“第六指”是它们手掌上的一块骨骼特化发育而来,以方便它们握取竹子。这样没有亲缘关系却演化出相似身体结构的情况,被称为“趋同进化”。
相似的例子在自然界中还有很多,这也体现了动物对大自然的强大适应性。

熊不是都要冬眠吗?为什么大熊猫不冬眠呢?
漫长的冬日来临后,对于许多留在寒冷地带越冬的动物,尤其是对于青蛙、蛇这样的变温动物来说,由于外界的低温不能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热量,挖个洞冬眠成了它们对抗严寒的最好办法之一。而刺猬、蝙蝠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虽然可以通过新陈代谢维持体温,但冬季缺少了它们钟爱的昆虫等食物,冬眠也成了它们的最佳选择。
同样是受缺乏食物所迫,体形庞大的熊类家族成员大多也会选择冬眠:生活在极地的北极熊基本只以海洋生物为食,进入极夜后的北极万里冰封,北极熊也失去了下水捕猎的渠道;黑熊和棕熊虽然是杂食动物,但它们既没有虎狼那样迅猛的捕猎速度,也难以在冬季的森林找到足够的浆果果腹,冬眠是它们最好的选择。
那么,大熊猫为什么不冬眠呢?一方面,和这些亲戚相比,以四季常青的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并不需要担心冬天的食物问题;另一方面,营养寡淡的竹子没有足够的养分让熊猫应对冬眠,坚持滴水不进长达几十天。因此,熊猫并没有形成冬眠的习性。
和熊猫一样,生活在南美洲的眼镜熊主要以凤梨科的水果为食,因水果常年十分充足,眼镜熊也就成了另一类不需要冬眠的熊类。

除了人类,动物有交易行为吗?

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交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薪酬,又用薪酬购买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样的等价交换就是交易。
在自然环境里生活的动物并不参与劳动,它们也没有薪酬的概念,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就不交易。
几年前,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一群卷尾猴开展实验。研究人员先给每只猴子发了几枚金属片作为货币。在最开始,猴子发现这些金属片不能食用,所以很快弃之不要。后来,研究人员在每次投喂食物之前,都将食物和金属片放在一起展示,猴子们也就逐渐理解了这些金属片和食物之间的等价关系。
随后,研究人员开始向猴子“出售”苹果和葡萄。一开始,只要从猴子手里收走一枚金属片,研究人员就给它们喂食等量的苹果和葡萄。之后,研究人员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葡萄的量,这等于在说“葡萄涨价了”。卷尾猴很快就对这种价格波动产生了反应,当研究人员再次拿出苹果和葡萄时,它们几乎只选择苹果——因为用同样的金属片总能换到更多的苹果。
更有意思的是,当研究人员刻意给某一只猴子更多金属片时,它似乎也明白自己成了“富翁”。这只猴子不仅会出手阔绰地购买昂贵的葡萄,还会用金属片向其他同类购买“服务”,譬如梳毛。提供服务的其他猴子也坦然地用自己的“劳动所得”购买食物。
虽然这一系列现象是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发现的,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只要通过刺激和学习,卷尾猴可以认识货币,并根据物价作出购买决策,甚至可以通过货币购买服务,这和人类社会的交易行为没有本质区别。而在自然界中,黑猩猩和食蟹猴群体中也的确出现过通过为其他同类提供梳毛服务而换取食物的行为,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交易行为。

黑豹是由什么豹子变异来的,黑色会影响
狩猎和生存吗?

提起黑豹,你会想起什么?是一支乐队?一位超级英雄?还是一架坦克?
黑豹声名远播,但要探求黑豹这种动物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生活在世界各地的30多种猫科动物并不包含一个单独的黑豹物种,自然状态下的猫科动物原本也没有纯黑色的毛发,黑豹的出现其实是一类基因突变后病态的结果。除了我们熟悉的花豹之外,包括猎豹、美洲豹、美洲狮、猞猁在内的十几种猫科动物都会出现黑化个体。在中亚,人们把黑化猎豹称为黑豹;在中国,黑化的金猫(金钱豹)是绝大多数黑豹故事的主角;在南美洲,黑化的美洲豹被原始部落所崇拜。
既然黑化是种病态,那它会不会给这些豹子的生活带来不便呢?其实大可不必担心,皮毛的黑化只会改变动物的体色,对身体机能没有任何损害。绝大多数猫科动物生活在森林和草原地带,黑色的皮毛不仅不会显得扎眼,还能在光线暗淡时成为更高效的保护色。
一些研究表明,有些猫科动物的黑化还会带来意外的好处,例如,非洲的黑化薮猫相比于普通同类有更好的抗病性,而生活在高寒高原的黑化猫科动物,还能因为皮毛颜色更深而更容易保持体温。
但生活在动物园中的黑豹是个例外。一些动物园将黑豹视作摇钱树,为了获得更多黑豹,人为地让它们近亲繁殖,增大繁殖出黑豹的概率。这导致它们多发遗传病,很多人工繁殖的黑豹幼崽都在各种遗传病和畸形的折磨下死去了。这并不属于自然的变异,只是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在作恶罢了。

为什么很多动物可以冬眠好几个月,人类就做不到呢?
寒冷的冬天,离开暖暖的被窝真的好难!每当我被闹铃叫醒,带着“起床气”无可奈何地起床时,脑海中就不免冒出一个荒诞的想法:如果我也会冬眠就好了,这样就能好好睡一整个冬天!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人类并没有冬眠的能力。动物冬眠都是它们为适应寒冷气候所演化出的特殊机制。
应对严寒气候和冬天的食物匮乏正是许多动物被迫冬眠的最初动力。然而,在演化的早期,人类并不需要直面冬季的严寒——人类的祖先诞生于非洲大陆,和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身体上的毛发更少、更稀疏,这也是人类适应非洲炎热气候的证据。
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早期的古人类至少分3批离开非洲,其中,经过不断的选择,智人最终走出非洲,并最终在世界各地播下文明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制作御寒衣物的能力让原本不适应寒冷气候的人类征服了严寒,高超的捕猎技巧以及后来兴起的农业种植让我们无须为冬季的食物匮乏而烦忧。
如此一来,即便人类的足迹已经深入寒冷地带几万年,也丝毫未曾经历与冬眠相关的自然选择的压力。

晚上黑漆漆的,昼伏夜出的动物真的能看清东西吗?

浓重的夜色时常让人感到烦恼,离开了照明光源,我们不仅难以阅读、寻物,甚至连走夜路都处处受阻。让人羡慕的是,那些昼伏夜出的动物没有这样的烦恼,漆黑的夜色并没有阻挡它们洞悉世界。这完全要归功于它们独特的眼部构造。
我们人类的眼睛就像一套精密的透镜结构,当外部光线透过晶状体聚焦后,最终落到眼球后方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里。视觉细胞受到光线刺激产生神经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大脑处理后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影像。视觉细胞分为两种,一种是对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另一种则是对暗光敏感的视杆细胞。昼伏夜出的动物普遍拥有比人类更多的视杆细胞,这让它们天然就更容易察觉微弱的光线。
除此之外,夜行动物的瞳孔也能舒展得更大。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家猫,在深夜,它们的瞳孔面积可以达到眼球正面面积的90%,这几乎比它们在白天的瞳孔面积放大了135倍。巨大的瞳孔可以让更多的光线射入眼球。更有趣的是,猫的视网膜后方还有一层可以反射光线的照膜。猫利用这个反光层将夜晚微弱的光线再次反射,重新刺激视网膜。我们在夜晚看到猫咪眼睛里射出的绿光,其实就是那些被照膜反射回的光影。
不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夜行动物在提升了弱光环境下视力的同时,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视网膜的面积是有限的,它们拥有更多的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就会相应减少,导致它们对颜色的识别能力普遍比人眼要差一些;照膜虽然可以给视网膜“补光”,却也让猫变得有些近视。所以,我们无须太过羡慕夜行动物的视力,虽然独特的眼球结构赋予它们在夜色下观察世界的能力,而我们眼中的世界却更为清晰多彩。

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动物会发动战争吗?

2011年,北美洲干旱的沙漠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当然,我们翻阅任何一本史书都无法找到这场“大战”的痕迹,因为这场战争并非发生在人类世界,交战双方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两窝蚂蚁。
这是两窝比邻而居的蜜罐蚁,其中一窝生活在农场的水槽边,另一窝则扎根在畜栏附近。在过去的8年里,它们相安无事,但持续的大旱让畜栏旁的蚂蚁们遭受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为了争夺唯一的水源——那座漏水的水槽,畜栏蚁悍然发动战争。但拥有更多水源的水槽蚁积蓄了更强的战斗力,它们不仅顶住了攻势,还顺利完成反攻。战争最终以惨烈的结局收场:水槽蚁穴杀死了畜栏蚁穴的所有成员,还俘虏了所有没孵化的蚂蚁卵。
这不是人类第一次见识到动物之间的战争行为。1974年,坦桑尼亚的一群黑猩猩因为老头领的死亡而爆发内战。
公猩猩相互争夺统治权,将原本紧密的族群一分为二,许多猩猩开始对站到另一边的同类大打出手,哪怕它们原本也曾亲如手足,几头雌性猩猩甚至和对方族群通婚以换取和平。
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暴、最剧烈,也是最复杂的行为。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战争是人类所独有的,是由于文化、社会组织等产生的非自然行为,但无论是亚利桑那州农场里蚂蚁们的“迷你大战”,还是非洲雨林中黑猩猩的手足相残,都更新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

生活在森林和草地上的哺乳动物为什么没有演化出绿色的毛发呢?
保护色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体隐藏踪迹的方式。不管是变色龙根据环境变换体色,还是斑马身上条带状的花纹,都是保护色的经典案例。
按照通常的解释,老虎身上的斑纹也被列为保护色的一种,但在我们人类看来,潜伏在林地中的老虎其实非常扎眼,它们黄黑相间的毛色明明就和绿色的森林背景格格不入。如果它们真的要隐匿自己的行踪,为什么没有演化出绿色的毛发来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呢?
这当然和哺乳动物体内有限的毛囊色素有关。哺乳动物的毛囊只能产生棕色和黑色两种色素,如果再算上白化基因,那么哺乳动物的毛发就只有黑、棕和白色三种。我们看到的许多动物的毛色,只是这三种颜色的毛发按照不同比例掺杂的结果。可以确定的是,绿色的毛发根本不可能出现。
但这并不影响动物使用保护色隐藏自己,因为除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少数灵长类动物之外,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红绿色盲。实际上,在人类眼中差别明显的红色和绿色,在光谱上本来就很接近,只是我们的眼睛对红色敏锐度极高,经过大脑加工后,又进一步扩大了这两种颜色的差别。而在其他哺乳动物眼里,老虎身上的黄色毛其实和绿色的森林背景非常相似,黄色的毛发完全可以发挥保护色的作用。

这些动物使用工具是小意思
几百年来,是否能使用工具一直是区分人和动物的标准。我们认定工具是人类作为万物灵长的独特技巧,动物不可能学会使用工具。
然而,这一常识随着英国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女士对黑猩猩的研究而被改写。
1960年7月,26岁的珍·古道尔第一次来到坦桑尼亚的贡贝河国家公园,开始了长达56年的黑猩猩研究。这年11月,古道尔发现黑猩猩会掐下小树枝,然后蘸上唾沫去掏白蚁或蚂蚁吃。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动物也会使用工具。在那之后,关于动物使用工具的发现层出不穷:南美地区的猴子可以用石头砸开坚果,鸟类里的渡鸦会用小木棍挑树洞里的昆虫吃,澳大利亚的宽吻海豚会在前往珊瑚礁旁的海底沙地翻找比目鱼之前先挑选几块海绵保护好鼻子。这些都是典型的使用工具的行为。
2006年,一位澳大利亚潜水员在大堡礁首次发现并拍摄到一段一条猪齿鱼使用珊瑚礁撞碎贝壳的影像。从散落在海底的贝壳碎屑看,这条鱼使用这种开壳方式已经有一段时间。
猩猩、海豚和渡鸦一直是被人们认可的智商较高的动物,它们使用工具的能力虽然超出我们的预期,但也很快被接受。更低级的鱼类使用工具的行为,似乎说明对工具的使用可能和智力水平没有太强的关联,这很可能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白犀牛并不白,黑犀牛并不黑,为什么这样起名字呢?
人们喜欢以物种最直观的外貌特征来给它们命名。比如,长颈鹿的脖颈的确修长,斑马的身上也长满斑带状的条纹,而一提到丹顶鹤,我们脑海中自然就能联想到它头顶上的那一抹赤红。
不过,这样的命名方式也并不总是能准确地反映外貌特征,生活在非洲的黑犀牛和白犀牛就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白犀牛并不白,黑犀牛也没有多黑,它们的皮肤都呈现出相差无几的棕灰色,甚至某些生活在非洲中部的白犀牛个体肤色比黑犀牛还要深一些。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生物学家黑白不分了吗?
对黑、白犀牛的命名其实是一个大乌龙,和颜色无关。白犀牛的命名者威廉·约翰·博切尔是一位英国探险家,他在19世纪初造访南非时首先对“白犀牛”(实际上很黑的犀牛)进行了科学描述。当时的南非已经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语已经成为当地的官方语言。当博切尔向当地人询问这种犀牛的名称时,他们告诉他,这种犀牛叫“wijd犀牛”。“wijd”在荷兰语中是“宽”的意思,原本是对犀牛宽厚扁平的嘴唇最形象的描述,但它的读音恰好和英文的白色“white”相近,不明就里的博切尔大笔一挥,就将它命名为“白犀牛”了。
此后,其他学者虽然发现了博切尔的错误,但“白犀牛”的叫法流行太久已不便更改了。为了与真正的白犀牛区分,肤色并不黑的“黑犀牛”的叫法也就只好将错就错了。
野生动物只生活在野外?其实城市里也有不少
在我们的惯常印象里,野生动物总是与荒野为伴。它们要么在草原奔腾,要么穿梭于莽莽林海,要么翱翔在高原山巅,也有的沉浮在大洋和波涛中。城市——这个由钢筋水泥构筑的人造森林,似乎并不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这种印象其实是错误的,生活在城市中的野生动物并不少见!
鸟类是对人造环境适应能力最强的野生动物代表,即便是和我们最为亲近、喜欢在人类屋檐下筑巢的家燕,其实也是不折不扣的野生动物。在今天的城市里,我们不难发现,原本栖息于林地的戴胜、啄木鸟在公园林木中穿梭,也能看到从西伯利亚南飞而来的鸿雁在池塘旁休憩的身影。
哪怕是在上海这样极度发达的城市中,野生动物也绝不罕见。趁着夜色的掩护,貉子在街头翻找垃圾堆里的食物,刺猬在草坪中找寻昆虫果腹。在英国的许多城市中,赤狐的数量甚至比家养的猫和狗还多;在墨西哥,郊狼经常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游逛;澳大利亚的许多城市和森林直接相连,袋鼠跳到普通人家的后院里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城市中甚至还生存着猛兽。在拥有众多人口的洛杉矶,中心公园里居然生活着一只成年美洲狮。有趣的是,洛杉矶人并未把它视作威胁,借助GPS项圈的帮助,人们可以和美洲狮保持对双方都很安全的距离。在人类没有主动冒犯它的前提下,美洲狮也没有袭击人类的打算。这或许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
“傻狍子”真的很傻吗?
在现存的50多种鹿里,狍子是知名度最高的一种。随着“傻狍子”名号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狍子的一些“滑稽习性”。据说它们在被猎人追赶的时候,总是先在逃窜一段距离后就停下来回头张望,甚至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即便最终被它们逃脱,只要回到追逐的起点静静等待,没过多久狍子又会回来自投罗网。
狍子真的这么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今天的狍子其实由两个物种构成:西方狍和东方狍。从北欧到东北亚的辽阔大地上,到处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能在如此广阔又严酷的环境下生存,狍子肯定是个进化成功的物种。
为了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狍子也付出了许多代价。冬季时狍子取食困难,为了减少体能消耗,它们需要寻找一块“卧息地”休息。那里必须靠近没有被彻底冻结的河流以方便喝水,附近的植被必须足够遮挡寒风,又不能太过密集以免看不到天敌的行动。找到心仪的场地后,狍子还需要用蹄子将地面上的雪全部刨掉,以减少肚子上的热量流失,这也是它们得名“狍(刨)子”的原因。
在自然环境下,狍子的天敌主要是猫科的虎、豹和猞猁。这些猛兽擅长采用伏击的方式捕食,猎物一旦逃脱,它们不会穷追猛打——它们自己也早就饿得没有太多体力了,而及早放弃重选另一个目标更为实际。狍子深知天敌的策略,所以会在逃窜一段距离后驻足观察,如果确认安全就会重返“卧息地”。找到一块完美的“卧息地”很不容易,它们怎能轻易舍弃。
但在面对猎人时,狍子的这些策略却骤然失效。人类远比虎豹更有耐心,它们一次次地回头眺望,却总能发现猎人的身影,许多体力透支的狍子就倒在长距离逃窜的路上。而当它们以为危机消退返回“卧息地”时,又会再次进入猎人的埋伏。
所以说,狍子的所有“傻”的行为,其实都和智商毫无关系,只是一种生物在面对严酷自然条件时,无可奈何却又坚韧顽强的适应。在受到人类活动干扰之前,这些行为极为高效和成功,但新天敌——人类的出现,让狍子的处境岌岌可危。
好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将狍子列为保护物种,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常能看到它们自由跃动在林间的身影了。

生活在极地和高寒地带的动物起源于哪里?
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北极狐是耐寒动物的典型代表,但它们是从哪里起源的,一度是困扰科学家们的难题。
在书写《物种起源》时,达尔文曾提出自己的假设——这些耐寒动物就是北极地区的原住民,漫长的演化过程让它们拥有了对付严寒的“十八般兵器”——肥厚的脂肪、密实的毛皮。
在全球变冷的冰川期,地球的其他地区也变得凉爽,这些喜欢寒冷环境的动物借此不断扩散到世界各地。当地球再次变暖时,大多数耐寒动物无法适应当地的温暖气候,又跑回了自己的极地故乡。
而被留在温带的耐寒动物就没那么幸运了,一部分耐寒动物躲到高山和高原上继续生活(比如我们熟悉的雪豹、藏羚羊),一部分却走向灭亡,早就灭绝的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就是这些悲惨生物的代表。
乍看起来,达尔文的解释十分合理,但它也存在一个缺陷:如果耐寒生物真的是从极地起源的,那么在南北极地区应当能找到它们祖先的化石才对,可在达尔文提出理论后的100多年里,古生物学家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证据。
20世纪初,法国古生物学家在中国河北有了意外的发现。他们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古老披毛犀的骨骼化石。又过了很久,中国的科学家又在甘肃、青藏高原找到了更古老的披毛犀化石。
一种新的耐寒生物起源学说由此浮出水面:披毛犀很可能是在今天的青藏高原一带诞生的。在史前时代,青藏高原还是一片温暖的平原,但随后的地质变化让这里的海拔不断变高,气温也逐渐寒冷,原本喜欢温暖的古老犀牛也随着环境变化逐渐适应了寒冷气候。当冰川期来临时,它们走出青藏高原,一路到了西伯利亚、北极地区。
而今天还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似乎也遵循着这样的路线,它们的祖先很可能是原本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种远古狐狸——邱氏狐。
总而言之,极地动物有可能原本生活在温带,当故乡发生了沧海变桑田般的地质活动,它们也逐渐演化而练就了抗寒的本领。
北极只是被它们征服的“新领土”而已。

想让骆驼走正步?别想啦,它是顺拐专业户
我们在日常走路的时候,手臂的甩动和腿脚的迈步总是左右交替的:我们向前迈左腿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向前伸出右手臂。这其实是有科学道理的,向前迈出的左腿会给身体带来一个向右偏转的力,而向前伸出的右手臂恰好抵消了这个力。因此,左右交替的腿脚和手臂可以让我们保持身体平衡,也可以更高效地直线行走。而同时迈出同一侧腿和手臂的动作就很不协调,这样的动作也有它专属的名字——顺拐。
对于人的行走来说,顺拐是一种别扭的姿态,但对于自然界的一些动物来说,顺拐反倒是它们走路的标准姿势。我们熟悉的“沙漠之舟”骆驼就是一个顺拐专业户。
为什么骆驼会用顺拐的方式走路?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好几种解释,最主流的观点认为,骆驼的腿实在太长,如果使用左右交替的方式走路,身体两侧的腿就有可能绊在一起,但是用顺拐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自己把自己绊倒的窘境。
骆驼并不是唯一一种顺拐走路的动物,腿更长的长颈鹿同样也是顺拐走路。欧洲探险者第一次在非洲大陆见到长颈鹿的时候,立马发现了它们特殊的走路姿势,并很快把它们和同样顺拐的骆驼联系起来,以至于长颈鹿一度被叫作“骆驼马”呢!


第二章
波涛下的玄机

贝加尔湖明明是淡水湖,怎么会有海豹呢?
贝加尔湖是地球上储水量最多、最深的淡水湖,古代中国人早就知道这座北方的大湖,也因为它的辽阔深邃而称其为“北海”。当然,贝加尔湖的诞生与海没有任何关系,它原本是由一道地质运动时产生的巨大裂缝蓄水形成的,而距离它最近的海洋也远在一两千千米之外。
不过,神奇的贝加尔湖却又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海的印记”,在这座大湖中畅游着一种纯正的海洋生物——贝加尔海豹(它是世界上最小的海豹种类)。如果贝加尔湖和海洋没有任何联系,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豹又是怎么来到湖里生活的呢?
这一切都要从遥远的冰川时代说起。今天的贝加尔湖通过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与北冰洋相连。在冰川时代,充足的冰雪融水让这两条河流远比今天宽阔得多,一些生活在北冰洋的环斑海豹被河流中的鱼群吸引,逆流而上,它们中的一些先行者甚至来到距离北冰洋2000千米远的贝加尔湖中繁衍生息。可惜,冰川时代结束后,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的环境已经不再能满足海豹的需求,它们或者重返海洋,或者在河流中逐渐灭绝,只有进入贝加尔湖生活的一小部分得以幸存,并最终在这里独立演化。历经数十万年岁月,它们已经变得和生活在北冰洋中的祖先大不相同,由此诞生了一个独属于贝加尔湖的新物种——贝加尔海豹。
有趣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中也生活着一群海豹,但它们在此栖息的原因与贝加尔湖海豹大不相同。里海原本就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漫长的地质活动让里海和海洋分离后,生活在这里的海豹也就被隔绝在湖中了。

为什么“鲸落”对海底生态特别重要?
“鲸落”是人们对巨鲸死亡后沉入海底这一现象的浪漫描绘。对于生活在深海底部的生物来说,巨鲸陨落十分凄美。
在陆地和浅海,植物和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浮游生物是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力军,这些植物和浮游生物又供养了其他动物生存,几乎可以说,光合作用是奠定一切食物链的基础。但由于海水对阳光的阻挡,在800米以下的深海,就再也没有任何阳光射入了,光合作用也就无从谈起,生活在深海的生物面临着“吃什么”的大问题。
“鲸落”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鲸的体形巨大,它们死后沉降至海底,腐肉可以供海底肉食性鱼类、虾蟹食用长达数月之久。当鲸肉被啃食一空后,一些蠕虫又会钻进骨头中吸吮骨髓中的脂肪,一头巨鲸的尸体需要几年的时间才会被彻底分解。
“鲸落”并不是海底生物生存的唯一希望。生活在海水表层的小鱼小虾排泄的粪便,或它们死亡后形成的有机碎屑纷纷扬扬落向海底,像极了陆地上的降雪,它们也由此得到了“海雪”的美名。
正是凭借“鲸落”和“海雪”的滋养,原本并不适合生物存活的深海海底才有了生命的迹象。

搁浅的鲸为什么会死掉呢?
生活在海边的朋友或许听说过鲸搁浅的新闻。虽然它们搁浅的原因至今都没能被找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不能对搁浅的鲸及时给予帮助,它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
这听起来很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我们都知道鲸是用肺呼吸的一类海洋哺乳动物,在海滩上搁浅,并不会对它们的呼吸产生任何阻碍。虽然搁浅时无法移动和觅食,但它们的体形如此庞大,体内营养储备应当十分充足,几天不吃不喝也不会饿死才对。是什么威胁了搁浅巨鲸的生命呢?
其实,搁浅的鲸多半是“胖”死的。
鲸的祖先重返海洋已有几千年时间,在漫长的演化之路上,它们早已适应了海洋这个新环境。不过与此同时,鲸的骨骼也变得脆弱无力。这原本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缺陷,因为海水的浮力足以帮助它们支撑庞大的身体。但当鲸搁浅后,鲸那脆弱的骨骼就无法承担保护内脏的重任了。当自身体重压迫内脏,而肋骨却无力支撑时,鲸的生命便受到了威胁。一些小型的鲸,比如海豚,或许还能因为体重较轻而支撑更长时间,但海滩上炽烈的阳光也是一种威胁,它们的皮肤很容易在阳光直射下开裂、出血。如果不能得到人们的及时救援,太重的鲸便很难逃脱死亡的厄运。

如果把鲸的喷水孔堵住会怎么样?
提到鲸,我们总能想到它们浮出海面从头顶喷出水柱的场景。其实,鲸并不喷水,那些水柱只是它们从鼻孔呼出空气时被吹到空中的水雾而已。作为一种需要在海洋中潜浮的生物,鲸的鼻孔已经从脸中央转移到了头顶。有了这种特殊构造,它们就不需要每次都高仰着头呼吸,这也是它们对海洋环境的一种特殊适应。
除了外观的变化之外,鲸的呼吸道在内部和人类有所区别。我们都有过捏着鼻子用嘴呼吸的经历,这是因为人的呼吸道和食道是互相连通的。喉部一个叫作“会厌”的软骨结构就是控制两者连通的阀门。当我们吞咽食物时,会厌关闭,避免食物进入气管;捏着鼻子时,会厌又会打开,让空气畅通无阻地从嘴巴进入气管以供呼吸。但这种结构常会给生活在海洋里的鲸带来风险,它们的嘴巴会兜进许多海水,为了避免自己被呛到,鲸的会厌基本都处于闭合状态,鲸也基本丧失了用嘴巴呼吸的能力。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2016年,科学家在新西兰发现了一头行为诡异的赫氏矮海豚,它每次浮出水面后都费力地高扬起头部,轻咧嘴巴似乎正在呼吸。后来的研究也确认了这个判断,由于身体病变,这头矮海豚的鼻孔似乎被堵塞了,幸运的是,它的会厌也因为病变而错位打开了。可想而知,虽然这些病变让这头矮海豚在捕猎过程中时刻受到呛水的威胁,但也正因如此,身残志坚的矮海豚由于会厌的存在才不至于一命呜呼。
为什么一角鲸会长出细长的“角”?
鲸的种类众多,但一角鲸绝对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种。体长不过四五米的一角鲸头上长着一只修长的“角”,以至于有人怀疑,这种鲸正是古代欧洲神话里独角兽的原型,“一角鲸”的名号也由此而来。不过,一角鲸的名字并不准确,因为那只“角”和牛、羊的角完全不同,它其实是一角鲸的左侧上颌牙。
刚刚出生的一角鲸幼崽没有“角”,随着身体发育,它的上颌牙会逐渐刺破上嘴皮,最终可以长到一两米长,还有极少数一角鲸会长出两根长牙。而且,牙齿越长、越粗,代表它的地位越高。
长久以来,人们对一角鲸长牙的作用有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争夺交配权的工具,就像雄鹿和公羚羊用它们的角所做的事情一样。但并不需要争夺交配权的雌性一角鲸也有长牙,在野外的观察中,科学家们也从未发现一角鲸用长牙激烈搏杀的情形。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这些长牙里有极为丰富敏感的神经,由此引发了对长牙作用的新推测——一角鲸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海域,这里的海面时常被流冰覆盖,对于需要浮出水面呼吸的鲸来说,如果海面的冰层完全冻结,必然是灭顶之灾。而通过长牙里敏锐的神经探测,一角鲸或许能感受到周围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变化,由此而预测出附近冰层变化的趋势,从而及时躲开正在冻结的海面,让自己不会陷入没有可供呼吸的水面而困死的窘境。
这种推测逻辑合理,但是否这就是一角鲸长牙真正的用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为什么砗磲的肉是五彩斑斓的?
砗磲是双壳贝类(蛤蜊)家族的巨无霸,被称为“贝王”。现存最大的库氏砗磲体形可以长到近2米,重量可以达到300千克。也正因为它们体形庞大,人们才能用砗磲厚重的壳进行珠宝雕刻加工。古人钟情于砗磲珠宝,认为它既像玉一样温润柔和,又有自身独特的美感。
要我说,古人恐怕没见过活着的砗磲,否则,他们一定会发现砗磲的肉才是美的精华。大多数蛤蜊的肉要么是朴实无华的淡色,要么像北极贝一样有着一条肉红色的“舌头”。但砗磲大为不同,它们的肉不仅色彩丰富,还点缀着许多迷人的纹路。为什么在种类繁多的蛤蜊里,只有砗磲的颜值这么出类拔萃呢?
其实,这和砗磲庞大的体形密切相关。和其他所有蛤蜊一样,砗磲也是一种滤食动物,它们吞进海水,水中的浮游生物被筛进消化道中,成为它们果腹的食物。但对于如此巨大的砗磲来说,数量有限又极其微小的浮游生物显然不够它们填饱肚子。要养活自己,砗磲必须另谋出路。与一类叫作“虫黄藻”的微生物共生,成了砗磲的选择。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策略:响晴薄日下,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砗磲提供营养;无论日夜,砗磲产生的代谢废物又成了虫黄藻取之不尽的原料。这些细微的原生生物不仅塑造了砗磲外套膜的迷人色彩,更提供了砗磲约80%的所需养分。当然,虫黄藻也带来一个麻烦——它们必须在稳定的光照条件、水温和酸碱度下才能保持活性,而这样的要求限制了砗磲的分布范围。今天的所有砗磲之所以都只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西侧的热带浅海,就是因为这里有最适合虫黄藻生活的环境。

为什么赤道的热带小岛上也有野生企鹅?
企鹅生活在哪里?南极一定是你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答案。但南极并不是企鹅唯一的家园,实际上,在现存的18种企鹅里,终生生活在南极并在这片极寒大陆上繁殖的企鹅只有两种——最大的帝企鹅和其貌不扬的阿德利企鹅。其余的大多数企鹅只在极昼期间来到南极周边海域觅食丰盛的磷虾,一旦进入寒冷的极夜就会返回在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部和南极洲周边的岛屿越冬。有些企鹅甚至终生都不会涉足南极半步,而最极端的一种企鹅更是在热带的岛屿上扎了根。
如果仅从地理位置来看,被赤道横穿而过的南美加拉帕格斯群岛应当是一群标准的热带岛屿。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湿润多雨,也很难见到雨林密布的热带景色,更神奇的是,群岛上居然还生活着一种企鹅——加拉帕格斯企鹅。加拉帕格斯企鹅是现存的企鹅中分布最靠北的一种,其中,生活在伊莎贝拉岛赤道以北区域的几十只加拉帕格斯企鹅,成为唯一分布在北半球的企鹅种群。
和其他所有企鹅一样,加拉帕格斯企鹅的身体结构并不适合在热带生活,它们之所以能在加拉帕格斯群岛扎根,是凭借一股强大寒流的力量。在南美洲西岸,澎湃的秘鲁寒流将南极周边冰冷的海水推向赤道附近,不仅让加拉帕格斯群岛的气候凉爽宜人,也泛起了海底积淀的丰富营养物质,使群岛周围的海域因此而变得鱼虾丰美。
被食物吸引而来的企鹅流连忘返,最终塑造了赤道企鹅的生物奇迹。

海底热泉附近水温高达几百摄氏度,生活在附近的虾蟹不怕烫吗?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东岸,几千米深的海底贯穿着一条绵长的海底山脉。乍看起来,它就像大洋深处隆起的脊梁,所以有了“洋中脊”的别名。
洋中脊是活跃的地壳运动在深海留下的印记,这里也是海底火山和地震频发的区域。在陆地上,这样的地质活跃区域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如温泉,洋中脊也不例外。但这里的“温泉”可比陆地上的猛烈得多,由于海底的洋壳更薄,地下熔岩还未冷却就和海水接触,且在极度高压的环境下,使水温比100℃的常压沸点高很多。
目前,人们发现的一座海底热泉喷出的水温甚至达到了惊人的464℃。不仅如此,这些滚烫的热水中还混杂了许多重金属杂质和硫化氢,以至于许多热泉喷出的水像墨水一样漆黑浓郁。
很明显,从海底喷薄而出的滚烫黑水已经超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生物的耐热能力,但出人意料的是,海底热泉周边却是一幅生命繁盛的景象,许多贝类、虾蟹在此栖息,有的干脆就住在热泉的喷水口附近。它们难道不怕烫吗?热泉里的重金属不会把它们毒死吗?
原来,生活在热泉附近的生物体内共生了一些可以分解硫化氢、二价铁和二价锰的细菌,原本剧毒的化学物质被细菌分解后会成为有机物,反倒成了供养这些生物的宝贵食物。
海底热泉周边的高温也被这些生物巧妙破解——构成它们身体的蛋白质比普通生物更能耐受高温。而深海极低的环境温度也给了它们足够的腾挪空间,虽然热泉中心维持着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但只要在十几厘米之外,温度就会下降到可接受的程度。
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这些热泉生物依旧会牢牢抓住任何生存下去的机会,可以说,海底热泉不仅是地质活动激烈进行的场所,也是谱写生命奇迹的大舞台。

洄游鱼类是怎么找到出生的那条河流的?
成群大马哈鱼逆流而上翻越瀑布的画面是许多自然纪录片中的经典场面。我们早已知道,这种鱼在河流中出生,在海洋中成长,最终又会回到河流中繁育下一代。这一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就是鱼类的洄游。
除了大马哈鱼之外,洄游的鱼类还有不少,但它们洄游的方向并不相同。比如,我们熟悉的河鳗,其出生在遥远的大洋中心,在河流中成长多年后最终又洄游到海洋里繁殖。
虽然两者的洄游模式恰好相反,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它们的洄游路程都非常漫长,且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它们出生的那片水域。可是,鱼类并没有GPS导航的帮助,是怎么准确找到几千千米之外的“故乡”的?
科学家们曾对鱼类洄游的“导航模式”进行过许多推断,最早的观点认为,鱼类能精确地感受到地球磁场的变化,顺着体内的“指南针”,它们就能找到故乡。但在对洄游鱼类解剖后,人们并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充当“指南针”的磁场感受器官。
另一种观点认为,鱼类是通过夜晚的星辰变化来判断自己的方位的,就如同早期的航海家们通过观察星辰的角度来判断方位一样。但很多鱼类的视力并不出色,它们恐怕无法在并不平静的水面下清晰洞察星辰的变化。
最新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嗅觉系统异常发达,它们对那些溶于水的气味分子的辨别能力达到了人类嗅觉敏锐度的数万倍。
如果将一滴河狸的尿液滴入一个标准游泳池中,池里的大马哈鱼瞬间就能被这种天敌的气味惊动得上蹿下跳。有学者认为,气味很可能是引导洄游鱼类归乡的信标——每一条河流的水都溶解了沿岸独特的植被腐烂物质和土壤里的矿物质,这些溶于水的气味分子塑造了每一条河流独特的气味,哪怕河水汇入大洋并被洋流和波涛搅散,几千千米之外的鱼也能敏锐地嗅到。
原来,正是在“家的味道”的指引下,鱼类踏上了归乡的壮阔之旅。

不用爸爸就能生宝宝?“孤雌生殖”的小龙虾是怎么做到的?
2017年之前,马达加斯加人并不知道大理石纹鳌虾是何物。这也难怪,长有奇特花纹的大理石纹鳌虾原本就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一些德国水族爱好者通过将两种观赏鳌虾杂交得来的新品种。
生活在欧洲水族箱里的宠物龙虾怎么跑到非洲孤岛来了?马达加斯加人还没来得及探清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立马发现了一个大麻烦:这种小龙虾不需要雄性参与就能自己繁殖!
这就是令人惊叹的“孤雌生殖”。它是指那些雌雄异体的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用雄性提供精子,仅依靠雌性自身来完成的繁殖过程。
在植物界,孤雌生殖的例子非常常见;而在动物界,孤雌生殖主要出现在比较低等的昆虫中。人类第一次发现动物能孤雌生殖,始于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对蜜蜂的观察。
今天,我们已经记载了蚜虫、竹节虫等昆虫的孤雌生殖现象,蛙类、蛇类,以及鱼类中的泥鳅,鸟类中的家鸡、鸽子也有过孤雌生殖的特殊案例。
尽管自然界里的孤雌生殖不算特殊,但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这例小龙虾孤雌生殖案例,的确需要引起重视。
作为水族养殖圈里的宠儿,大理石纹鳌虾很可能也是从欧洲流传到了马达加斯加的水族爱好者手里。
或许正是某位水族爱好者不负责任的随意丢弃,才让这种人工培育的小龙虾进入了马达加斯加野外,成为一种生物入侵物种。而能孤雌生殖的特点,则又让人们更难避免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危害——哪怕只有一只雌性大理石纹鳌虾进入马达加斯加的河流,它都能自己繁育出庞大的种群,这些外来小龙虾很可能会因为缺乏天敌而泛滥成灾。

海底的压强能把铁桶压破,鱼类是怎么
活下来的?
世界上最人迹罕至的地方是哪里?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一定位列其中。从20世纪中叶人类探测器第一次潜到这里算起,到2020年年底中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到访这里为止,来过马里亚纳海沟的人造潜水器数量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深邃海沟之所以难以企及,跟这里极高的水压不无关系。在海洋中,每下潜10米左右就会增加1个标准大气压力。在11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潜器每平方米的外壳需要承受的水压达到了惊人的11000多吨。哪怕最坚硬厚实的钢铁壳也会在这种压力下被压垮,所以,包括我国“奋斗者”号在内的深潜器都使用更牢固的钛合金打造球形耐压壳,壳上用来观察外部情况的窗户,也都是用最厚实的超耐压玻璃打造的。
但奇怪的是,如此恐怖的深海,竟然不是生命的禁区。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竟有许多虾蟹、蠕虫和鱼类生活。难道它们看似柔弱的身体比人类最尖端的深潜器还要结实?当然不是,这些鱼虾并没有什么钢筋铁骨的超能力,因为它们不须如此。
人类所造的深潜器需要面对如此高压,是因为深潜器的内部必须充盈空气以满足操作人员的生存需要,这导致内外部的压力有巨大的差距。但海底的鱼虾则不同,它们的体内原本就充盈着海水,体内的压力和外界压力完全一致,哪怕马里亚纳海沟的水压再大,和它们体内也形成不了压力差,它们也就不需要面对任何压力了。
全球变暖怎么会威胁到喜欢温暖海水的
珊瑚呢?
到珊瑚礁潜水是一种宛如入梦的体验,五彩斑斓的珊瑚在你身边环绕,数不胜数的动物穿梭其中,这片“海洋热带雨林”的魅力是世间少有的。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炫美的珊瑚礁正在遭遇危机,过去几十年,珊瑚白化甚至死亡的现象在全球热带海域愈演愈烈,如果气候变化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许多海域的珊瑚美景就将彻底消失。
我们都知道,珊瑚是一种喜爱热带温暖海域的动物,全球变暖应该会让更多的海域适宜珊瑚的生存,它们的未来应当更为光明才是,但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珊瑚危机呢?
事情不像表面这么简单。我们都知道,珊瑚礁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构筑的,而珊瑚虫体内共生的虫黄藻不仅赋予它们多样的色彩,而且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宝贵的养料。
但虫黄藻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它们只能在稳定的温度、光线和酸碱度下正常生活。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海水接触后,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溶解于水形成碳酸,使海洋逐渐变得酸化。
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极端天气的增加,愈发频繁的海上风暴会导致珊瑚礁所处海域的水温、水流的激烈变化,这些都是虫黄藻无法容忍的。
哪怕只是水温上升,也很容易对虫黄藻造成伤害,因为它们喜欢的温度值固定在一个范围内。
珊瑚虫附着在珊瑚礁上,它不能像鱼虾一样躲避这种环境变化,而当外界变化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就死亡了。失去虫黄藻的珊瑚露出了钙质骨骼的底色后,多彩的珊瑚礁便随之“白化”。
如果白化持续的时间较短,珊瑚虫还可以通过自己捕食浮游生物勉强度日,可如果这里的环境长时间不能恢复,仅靠珊瑚虫自己的话,便终将因无法支撑而大量死亡,而依靠珊瑚礁生存的鱼虾也将随之销声匿迹。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吃的是什么螃蟹?
鲁迅先生曾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这也难怪,从审美的角度来看,螃蟹确实算不上长得多么讨人喜欢,许多螃蟹还常挥舞着两只大螯,足以让人们对它望而却步。也因此,人们常用“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来形容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我们恐怕永远找不到答案。人类吃螃蟹的历史非常悠久,许多古人类遗址里都有食用后的蟹壳,所以至少在几十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开始食用这些河边常见的“小怪物”了。
中国很早就有关于蟹的文字记载。《周礼·庖人》是一部记述周王朝贵族饮食习俗的古籍,在其中有过周天子喜欢吃“青州之蟹胥”的记载。青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其范围包含今天的山东半岛。蟹胥就是把蟹剁碎腌制后得到的蟹酱,这种做法往往用来处理腥味极重的海蟹。山东半岛出产的带有浓重腥味的海蟹,最有可能是三疣梭子蟹。直到今天,梭子蟹依旧是包括山东在内的沿海人最喜欢的蟹种。
不过,哪怕曾被天子青睐,以三疣梭子蟹为代表的海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圈里还是逐渐失宠了。从宋朝开始,文人墨客的人生志向开始变得淡泊清雅,腥味浓重的海蟹显然不再符合他们的需求,河蟹由此备受文人推崇。从此,大闸蟹慢慢来到聚光灯下,在中国的蟹文化里变得愈发重要起来。
为什么买来的贻贝上总是带着一根“麻绳”?
贻贝好吃,但清洗起来特别恼人。不知为什么,每只贻贝上都有根“细麻绳”,不清理总觉得不干净,但一只只去揪掉费时费力不说,还总会带下一些贻贝肉来。难道养殖贻贝必须使用“麻绳”吗?难道我们就买不到不带“麻绳”的干净贻贝吗?
其实,哪怕你能买到真正的野生贻贝,它也会带着这样的“麻绳”,因为这段“麻绳”根本不是人造的产物,它完全就是贻贝自身的组成部分——足丝。
贻贝的一生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刚孵化出的贻贝苗是一种典型的浮游生物,居无定所的它们在海水中随波逐流。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它们钟爱于在近海潮间带的礁石上定居。
潮间带食物丰富,每天涨落的潮汐将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不断冲刷到此,贻贝只需要守株待兔,就能吃喝无忧。但潮间带也充满挑战,快速流动的海水力道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将立足未稳的贻贝再次裹进水中。想要在这里扎根,贻贝必须找到固定自己的妙招,足丝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贻贝会分泌出丝状的蛋白质,它们的一端富有黏性,可以在触碰到礁石后牢牢粘住礁石,而丝本身会在遇水后迅速硬化。等许多根足丝从各个角度锚定后,贻贝就可以无惧风浪了。
实际上,生活在潮间带的生物大多都有固定自己的技巧,牡蛎和藤壶是直接将自己和礁石黏在一起,鲍鱼这样的腹足动物则完全依靠强悍的腹部吸力来抓住礁石。

海螺居然也能产珍珠?
珍珠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当沙砾等外界杂物不慎被贝类卷入体内后,贝类的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作珍珠质的物质。天长日久,珍珠质不断裹住沙砾,最终形成圆润又折射着虹彩光泽的珍珠,这些能产生珍珠的贝类也被统称为“珍珠贝”。能产生珍珠的贝类很多,我们日常所见的珍珠大多是由生活在海洋中的马氏珍珠贝和生活在淡水中的三角帆蚌等生成的,除了它们,哪怕是经常被端上餐桌的扇贝也能生成一些小颗粒的珍珠。
但能产生珍珠的海螺,就不是那么广为人知了。
和双壳贝类一样,海螺柔软的身体上也有一层能分泌珍珠质的组织,它们的螺壳正是由珍珠质构成的。但和双壳贝类不一样的是,海螺的身体更加紧凑,沙砾这样的外来杂质很难被它们裹进体内,导致海螺珍珠更为稀少罕见。
生活在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域的女王凤凰螺是海螺里比较容易发现珍珠的一种,即便如此,往往在50000只女王凤凰螺里也只能找到一枚规则的珍珠。
由于数量稀少,颜色又是独特的嫩粉色,女王凤凰螺的珍珠拥有专门的名号——孔克珠。一枚品相较好的孔克珠能拍卖出远超钻石的天价。

带鱼最喜欢吃什么?恐怕是它的同类
今天,带鱼霸占着中国海洋鱼类捕捞量的头一名。无论你游逛在哪座城市的海鲜市场,带鱼都是常见品种。人们喜欢吃带鱼,可带鱼喜欢吃什么呢?
从满口尖牙来看,带鱼显然是一种凶悍的肉食性鱼类,而在处理带鱼的时候,也不难从它肠胃里发现小鱼小虾等残留物,这也符合我们惯常的“大鱼吃小鱼”的认识。但这还不是带鱼食谱的全貌,带鱼的吃相远比我们看到的可怕得多。对我国东海地区的带鱼解剖后发现,它们胃里总有一些已经撕碎的鱼类肉块,通过DNA溯源,肉块最主要的来源居然是带鱼的同类。
同类相残的悲剧在自然界并不罕见,一些动物的雄性个体会杀死幼崽,但那是为了刺激雌性再次发情以产下自己的后代。带鱼显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食物丰富的夏季,带鱼胃里发现的同类肉块占到总进食量的26%,而在食物最匮乏的冬季,这一比例会骤然攀升到35%,可见带鱼是把同类作为一种常见的猎物来看待的!
更有意思的是,带鱼的繁殖期长达几个月,同一年孵化的带鱼本应有出生早晚不同而导致的体形区别,但在第二年带鱼成熟时,那些体形稍小的带鱼总是神奇地消失了,一整群带鱼的体形总是趋于一致。这预示着那些发育迟缓的小带鱼都已经被体形更大的同类吃掉了。
看来,身为一条小带鱼要是不拼命吃喝快快成长,就会威胁到自身性命啊。

鲸会感觉痒吗?它们怎么挠痒痒呢?
不管是蚊虫叮咬、过敏长包,还是秋冬季节的干燥气候,都难免会导致皮肤瘙痒。人类通常的应对措施很简单直接——挠一挠。
在动物界,挠痒痒也是很常见的行为。手臂灵活的猴子不仅会自己挠痒痒,也能帮助同伴抓虱子以消除瘙痒来源。有些四肢并不是特别灵活的动物,也有“狗熊蹭树”这样的挠痒绝招。
生活在水中的鲸和海豚一样会面临皮肤瘙痒的麻烦。水里虽然没有蚊虫,但游动缓慢的大型鲸类身上很容易滋生鲸藤壶和鲸虱。游动速度较快的海豚可以依靠水流摆脱寄生虫的纠缠,但身上也总会沾满藻类和死皮。另外,对于所有鲸豚来说,在浮到水面呼吸的过程中,背部皮肤也总会受到阳光中紫外线的炙烤,这也可能使皮肤因灼伤和过敏而导致瘙痒。由此可见,它们同样也有挠痒痒的需求。
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鲸豚的四肢早已退化——后腿消失不见,前肢特化成了鳍。显然,它们用四肢挠痒痒是不可能的。
为了挠痒痒,不同的鲸豚演化出了不同的方法。在北美海岸游弋的虎鲸和白鲸喜欢到浅海的砂质海底翻滚,这是用沙砾摩擦祛除死皮的好办法;澳大利亚的宽吻海豚钟爱柳条珊瑚分泌的黏液,它们把黏液蹭在身上就可以有效消除皮肤上的炎症瘙痒;被藤壶和鲸虱困扰的座头鲸、弓头鲸需要借助海鸟的帮助,它们浮出水面的时候总有数不清的海鸟飞来啄食寄生虫。借由这些方式,鲸豚类也就解决了瘙痒这个大难题。
章鱼、鱿鱼和乌贼该怎么区分?
人们经常把章鱼、鱿鱼和乌贼混为一谈,这也难怪,它们都是头足类大家族的成员,长相乍看起来差不太多——都是一个身躯下面长了许多触手。
当然,有探究心的你肯定还想把它们分辨清楚。这其实并不难,只需要数一下它们的触手(腕足)的数量,你就能先把章鱼筛选出来。章鱼是头足纲八腕总目的成员,顾名思义,它的腕足只有8条;而鱿鱼和乌贼的腕足则是10条,这是头足纲十腕总目的典型特征。
想进一步地区分鱿鱼和乌贼,则需要在它们的身体内找线索:鱿鱼的内骨骼早已退化成了一片柔软透明的角质;而乌贼的体内则有一块质感硬脆的石灰质海螵蛸,这是它的内骨骼。
当然,头足类动物并非只有章鱼、鱿鱼和乌贼这三大类。作为一个至少延续了5亿年的古老生物大家族,头足类动物一度非常繁盛,也演化出10000多种形态各异的物种。
今天的头足类物种虽然已经大大萎缩,但依旧还有8个目700多种,除了我们熟悉的这几类常见品种之外,背负着厚重“贝壳”的鹦鹉螺、体内包裹着螺旋状内骨骼的旋壳乌贼都是头足类的成员。想要把它们都区分清楚,还需要同学们更进一步地学习和探究哦。

海狮、海豹和海狗有什么区别?
在大约3000万年前,鳍足动物的共同祖先还只是今天北极地区的一种长相和鼬相似的陆生小动物。但在随后的几千万年里,鳍足动物不仅征服了海洋,也朝着不同的方向演化出不同的样子。今天的鳍足动物大家庭至少有3个大的分支,也就是海象科、海豹科和海狮科。
由于海象科只有海象这一个物种,它们细长的獠牙长得十分鲜明,所以很好辨认。但要区分海狮科和海豹科的生物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两个分支成员众多,体态各异,外观上也没有太多鲜明的特征,导致许多人分不清海狮和海豹。
当然,海狮和海豹并非完全不可区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显著的区别:由于骨骼结构不同,在滩头爬行的海狮可以耸立上半身,蹼状的后肢也可以向前翻转,而海豹就没有这样的能力,它们只能趴在地上缓慢蠕动;海狮的耳朵虽已经退化得很小,但依旧清晰可见,而海豹的耳朵则彻底退化成了一个小孔;海狮的皮毛只是单一的颜色,但许多海豹拥有斑纹的皮毛。
除了海狮和海豹之外,对鳍足动物稍有了解的同学应当知道“海狗”的存在。其实,海狗也是海狮科的一类,只不过它们皮毛上的毛发比普通海狮更浓密、细长,所以也被称为“皮毛海狮”,这是它们适应更寒冷海域的典型特征。除此之外,它们和海狮没有本质的区别。

为什么淡水生长的大闸蟹要回到海洋去产卵?
每年中秋佳节,蟹都是餐桌上备受人们推崇的美食,而中国人对蟹的喜爱,也因为它们的产地不同而大致分为“海蟹”和“河蟹”两大流派。大闸蟹(也就是中华绒螯蟹)正是“河蟹”的代表。你或许不会想到,大闸蟹的“河蟹”身份其实并不纯粹,它的生命之旅源于海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一种海蟹。
每年秋季,正是大闸蟹的繁殖季节。性成熟的大闸蟹成群结队地从湖泊、河流顺流而下进入近海,这里正是它们出生的地方。
大多数成年大闸蟹在完成迁徙和繁殖后会精疲力竭而死,蟹卵则完全交给水温自然孵化。刚刚孵化的幼蟹还需要在海中经历多次蜕壳,几个月之后,它们又会沿着父母来到海洋的路线逆流而上进入淡水中。
像大闸蟹这样从淡水进入海洋繁殖的过程被称为“降海迁徙”。大闸蟹如此大费周章完成繁殖的原因,还要从海水和淡水具有不同的渗透压讲起。
和大多数生物一样,大闸蟹的体液中的盐度和海水相近,导致它们的体液和淡水具有不同的渗透压,让它们很容易罹患水肿甚至死亡。成年的大闸蟹可以依靠精密的身体结构抵抗这种渗透压,但蟹卵和幼蟹却没有这样的能力。
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蟹都必须在海水中才能完成繁衍,只有一小部分溪蟹另辟蹊径:它们会大大减少自己卵的数量,并且每一枚卵的个头也比其他蟹的卵大得多,这相当于把卵当作一片小小的海洋,幼蟹在蟹卵中完成彻底的发育后才会破壳而出。
显然,这种必须返回海洋繁殖的特性极大地影响了大闸蟹的分布范围,它们虽然可以在发育成熟后返回淡水生活,但孱弱的运动能力让它们几乎无法前往距离海洋很远的地方。
在几百年前,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几乎完全见不到大闸蟹的身影,当地的居民也根本不认识大闸蟹,当时还传出过当地居民把外地贩卖来的大闸蟹当成“大蜘蛛”的趣闻呢。

长相奇怪的鲎,是怎么用蓝色血液帮助医生的?
长相奇怪的鲎是海洋中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在恐龙都没有诞生的古生代泥盆纪,鲎就已经在浅海中缓缓爬行。时至今日,东亚、北美的一些海岸还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人们早就认识了鲎,也一直把它当作寻常海鲜食用,直到1956年,美国医学家弗雷德里克·邦发现了鲎潜力巨大的新价值——鲎的蓝色血液在被细菌感染时会凝固。
如果用鲎的血液做成医学试剂,就能发现许多原本难以察觉的细菌感染,哪怕受测试的溶液中的细菌含量极低,也难逃鲎血的检测。
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来源于鲎血液中独特的免疫机制。我们知道,人类的血液中有许多白细胞,它们如同我们血液中的小卫士,帮我们消灭那些意外闯入体内的外来微生物。而作为一类古老的生物,鲎没有演化出这样高效的免疫系统,为了避免自身被外来微生物感染,鲎通过血液中的阿米巴样细胞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当阿米巴样细胞和细菌接触后,就会立刻萎缩破裂,释放出可以让周围的血液局部凝固的化学物质。细菌被包裹在果冻一样的凝固物里,也就阻断了整只鲎感染疾病的风险。
由于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在弗雷德里克·邦发现鲎血的神奇功效后的几十年里,鲎血试剂一直备受推崇,时至今日,每年约有50万只鲎被捕捉,然后被人类采集血液。
当然,这些鲎的生命并不会受到威胁,人们只会在一只鲎的身上采集少量血液,然后就将它们放生,这就像我们人类献血一样。但是,毕竟古老的鲎奉献血液是为了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这样的生物,我们当然应该予以善待和保护。

会改变性别的鱼到底有多任性?
谁是男生?谁是女生?我们应该进哪个卫生间?区分性别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在我们看来,性别是一个固定的概念,一生都不会改变。
但在许多鱼类身上,性别是一个可以变化的属性。生活在东亚温带淡水中的黄鳝就是一种可以变性的鱼。小黄鳝出生时,它的卵巢就开始发育了,而它同时也拥有完整的精巢,也就是说,黄鳝根本就是雌雄混合体。当生长到一定体形和年龄后,黄鳝的卵巢会逐渐萎缩,精巢则开始发育。
海洋中的小丑鱼遵循着和黄鳝截然相反的路线。在统治一片珊瑚礁的小丑鱼家族里,只有体形最大、年龄最长的那一条是雌性,其他雄性小丑鱼都在等待一个变身为雌性的契机。当最年长的雌性小丑鱼死亡后,地位仅次于它的那条雄性就立刻变身为雌性。
出生在海洋又洄游到淡水中生长的河鳗,长期处于没有性别的状态,直到它们生长到性成熟的年龄,并随着河水顺流直下返回海洋中繁殖的时候,才开始出现性别的分化。
有趣的是,河鳗会根据同伴们的性别比例来决定自己是成为雄性还是雌性。通过这种微妙的调节,河鳗群总能保持一个最佳的雌雄比例,而不至于出现性别失调导致繁殖期找不到配偶的窘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