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
金托邦:江湖中的沉重正义
》
售價:HK$
60.5
《
易经今解:释疑·解惑·见微
》
售價:HK$
88.5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HK$
221.8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HK$
77.3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HK$
39.2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西方支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问题暴露无遗,与此同时,中国不仅有效控制疫情,更实现了quan面建成小康社会的di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中国制度如何在疫情旷日持久、世界经济不景气、中美矛盾加深等形势下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克服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矛盾和风险,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这是每个关心国家与社会者都需要了解的问题。
● 强世功等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专家学者系统解读2020年以来国家推出的经济战略、党政关系、司法体系、基层治理、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各项政策,阐释“十四五”以来国家治理方式转型战略,分析迈向di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如何开局,帮助投资者、经营者与党政机关干部吃透政策,是理解和把握“中国做什么”及“中国怎么做”的重要参考。
● 本书从法治战略和国家治理的角度,更加宏观地分析当下的政策和制度安排,凝结了强世功等学者关于国内和国际形势的z新深刻思考,审视我们当下的处境,正视内部与外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展望中国发展宏观大势,坚定对新时代战略远景的信心,把握新阶段的行动路线图。
|
內容簡介: |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不景气,反全球化、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已难以为继,美国等西方国家则积极打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力量;而中国在2021年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当此国际和国内环境巨变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新的挑战,要完成全新的任务,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国家治理方式转型。
本书由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学者执笔撰稿,从经济发展、政治运行、司法体系、基层治理、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方面入手,梳理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积极努力,并展望中国新时代的远景目标。面对全球化退潮和美国的遏制,中国要以更大的胸怀推动全球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迅速培育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不仅如此,中国经济还要解决“卡脖子”问题,将经济发展重心从互联网独大的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更重要的是,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上理顺政党、人民与国家的关系,推动以保障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司法改革,全面开展基层治理,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从而为对抗外来压力和风险凝聚力量,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
關於作者: |
强世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法学家,担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和北京大学港澳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宪法学、香港问题和国际问题,著作有《法律人的城邦》、《法制与治理》、《惩罚与法治》、《立法者的法理学》、《中国香港》和《文明终结与世界帝国》等多种。
|
目錄:
|
导 言 …………………………………………………………………… 001
第一章 百年变局:新阶段、新思想和新战略… …………………………… 009
第一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阶段 ………………………………………… 014
第二节 新时代、新理论和新法治 ……………………………………………… 023
第三节 《民法典》:民权保障新时代 …………………………………………… 036
第四节 夯实大国崛起的安全基础 ……………………………………………… 048
第二章 应对新冠疫情大考:国家治理能力的检验… …………………… 071
第一节 统一部署,通盘指挥 …………………………………………………… 077
第二节 多措并举,全面实施经济调控 ………………………………………… 088
第三节 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法治化建设 …………………………………… 099
第四节 完善疫情防控执法和司法保障 ………………………………………… 107
第三章 应对新挑战:构建新发展格局… ……………………………………… 123
第一节 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坚持扩大开放 …………………………………… 130
第二节 “双循环”新格局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148
第三节 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创新增长 ………………………………………… 164
第四节 强化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 177
第四章 理顺党与国家关系:夯实执政基础,激发政府活力………… 187
第一节 加强基层建设,夯实党领导的人民基础 ……………………………… 191
第二节 协调党政关系,助力治理现代化 ……………………………………… 197
第三节 贯通党法,推进政法工作顶层设计 …………………………………… 209
第五章 追求公平与正义:司法改革与人权保障…………………………… 225
第一节 司法改革的变化趋势 …………………………………………………… 230
第二节 司法系统的整风活动 …………………………………………………… 249
第三节 人权保障的强化 ………………………………………………………… 257
第四节 司法舆情:呼唤公平正义 ……………………………………………… 267
第六章 中国基层治理的五张面孔:基层治理的中国方案… ………… 299
第一节 脱贫攻坚与强国建设 …………………………………………………… 304
第二节 基层赋权与国家发展 …………………………………………………… 310
第三节 技术治理与社会安全 …………………………………………………… 315
第四节 基层扫黑除恶与法治社会 ……………………………………………… 321
第五节 筑牢社保与美好社会 …………………………………………………… 326
结 语 “新冠大变局”下中国基层治理的世界意义 …………………………… 332
第七章 赢得未来:“两个大局”下的科教兴国之路……………………… 337
第一节 “四个面向”:推动科技创新“从 0 到 1”新突破 …………………… 342
第二节 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新时代建设者 ……………………… 355
结 语 以创新引领发展,靠人才赢得未来 …………………………………… 376
编后记 …………………………………………………………………… 380
|
內容試閱:
|
导言
2020 年是中国农历中的庚子年,而百年前的庚子年,即 190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中华民族处于历史最低谷的年代。因此,庚子年在每个人心中似乎有一种不祥的历史记忆。
果然,新冠疫情突然暴发打乱了原本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以致这一年的春节全国人民是在恐慌中度过的。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美国发起贸易战全面打压中国的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媒体正准备将疫情暴发描绘成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切尔诺贝利事件”。一时间,西方舆论一拥而上,武汉“封城”被诋毁为压制自由、侵犯人权,新型冠状病毒被污名化为“武汉病毒”或“中国病毒”,以此全面诋毁中国、妖魔化中国,甚至引发西方有关组织和个人叫嚣对中国发起诉讼索赔,以配合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全面打压。而在国内,因“李文亮事件”而不断发酵的自媒体舆论和“方方日记”也在日益国际化。
如果说在国际上中国处于中美矛盾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那么在国内中国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社会“多重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对国家治理提出挑战,以至于从中共十八大以来,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执政党贯穿始终的政策主线。疫情暴发初期应对混乱,除了由于对病毒本身缺乏准确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暴露出对新生风险预警滞后、疫情防控应急机制被动和治理体系不健全等国家治理方面的短板。然而,面对着巨大风险的来临,中国社会主义体制的巨大优越性也随之展现出来。从中央到地方组织起高效有力的指挥体系,形成了从疫苗生产、物资供应、隔离防控到积极治疗的全盘统筹,展现出全国一盘棋的资源调度和社会动员能力、工业制造能力与全社会积极配合的协作能力。由此,我们看到汽车企业一周内转产成为口罩生产企业,全世界人民在互联网上见证了两座现代化的隔离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仅用十几天的时间便拔地而起,互联网大数据生成的“行程码”为防护隔离提供了精准定位和追踪,无数个人、企业牺牲小我,积极配合国家防疫,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自觉。更重要的是,执政党将人民生命看作最高的价值,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传统,也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从 19 世纪起所形成的全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竞争的历史叙事来看,后冷战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始终面对苏联解体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全面胜利”所带来的“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西方”始终作为一种美好想象出现在国人的心目中,以致中国在经济上已经迅速崛起,但在部分国民心理上依然缺乏与这种崛起的力量相匹配的自信心。然而,当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控制住了新冠疫情之后,新冠疫情在西方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医疗物资的不足,公民在思想观念上的抵触,各政党、政府各部门以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掣肘,为保障私利对严格防控的抵制,“群体免疫”成为迫不得已的选择,于是病毒传播的速度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这句话只有在以个人生命至上的国度中才有意义,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不过是抽象的数字而已。美国作为世界的“灯塔”,因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可是,在资本面前,这些死亡真的就像尘埃一样,对美国以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治理没有产生任何的冲击,甚至连戴口罩如此简单的常识都难以达成共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制度和不同文化在面对灾难时的反应和态度。当疫情已经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不断蔓延,人们面对不断攀升的病毒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已经变得麻木的时候,社会主义的中国万众一心、严防死守,成为全球唯一的净土,这无疑是人类人权事业的伟大壮举。中国人把政府关注民生、保护公民生命看作不言自明的真理,从来没有想到这和“人权”概念有什么关系,未能从“人权”视角出发,讲好中国抗击疫情、保护人权的故事。中国孤独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话语体系对中国的人权指责,缺乏能力讲好自己的故事,缺乏在国际上争夺话语权的意识和能力。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几百年来形成的话语体系,中国做得再好,依然处在“挨骂”的境地。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解决了近代以来始终“挨打”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解决了曾经的“挨饿”的问题,那么中国要真正“强”起来,就必须解决“挨骂”的问题。全球疫情就像无边的黑暗,而中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灯塔。若中国无法照亮这个世界,全球就会被资本主义体系下群体免疫所带来的死亡或灾难吞没。尽管互联网时代往往被看作“后真相时代”,可是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个人都有能力突破互联网巨头、网络大 V 对舆论的操控和封锁,从中美贸易战到美国在疫情防控上的表演,美国这座“灯塔”的光芒在世界各国的心目中逐渐暗淡下来。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年青一代越来越拥有文化自信心,以平常心态来平视西方和世界,不再对西方资本主义及其话语体系顶礼膜拜,而是越来越心怀朴素的良知和正义观念对西方资本主义及其话语体系展开批判。
2020 年这一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场疫情将这场变局以更加明显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突显了在全球经济彼此依存的世界上,社会主义的中国与资本主义的美国之间更加紧张的竞争与对抗。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面临着全面衰退、分工链条趋向区域分割自保的境况,区域主义、民粹主义兴起意味着全球化的退潮,尤其面对美国对中国科技和产业领域的打压,中国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并持续推动国家治理方式转型。
就 2020 年而言,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集中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必须从过去过分依赖出口和国际外部循环所形成的产业链的分工布局,转向关注中国本土内部的产业链相互衔接,在扩大全球市场的同时迅速培育并服务于国内市场,从而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其二,中国经济必须解决“卡脖子”问题,这就意味着真正将国家经济发展重心从互联网独大的虚拟经济转向支持产业发展的实体经济,利用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发展理念,以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从而用最短的时间度过中美竞争不稳定期,为重新协调中美关系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无疑是“新阶段”理论的核心要义,即在新形势下以新理念和新举措来重申“发展才是硬道理”,矫正以“供给侧改革”名义来遏制经济发展的做法。
其三,经济加速发展必然进一步激化中美之间的竞争和矛盾,这就意味着政治上必须围绕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展开艰苦的工作。无论是军队改革,还是处理香港问题;无论是生物安全、粮食安全,还是技术安全、数据安全;无论是“法治中国”,还是“平安中国”;等等,都是在筑牢底线,夯实国家安全的根基,以便抵御美国打压所引发的各种风险。
其四,面对全球化退潮的趋势,尤其是美国推动“脱钩”战略,企图围堵、孤立和遏制中国,中国必须以更大的胸怀和力量来推动全球化,将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中国不断推动围绕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发展的法律制度,包括提出自贸区战略、制定民法典、推出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一系列制度举措,就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中之重。
其五,中美竞争既是力量的竞争,也是道路的竞争。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制度上理顺政党与人民、政党与国家、政党与政府、政党与法治的关系,整顿党的作风和政法队伍,推动以保障人权和公平正义为主题的司法改革,全面开展脱贫攻坚与基层治理,从而为对抗外来压力和风险凝聚力量。
其六,中美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机制和创新人才的竞争,而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始终围绕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展开。与此同时,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拥有“四个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接班人,无疑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因此,被写进历史的 2020 年,无疑是历经淬炼、极不平凡、难以忘怀的一年。它是 21 世纪 20 年代的起点,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 2020 年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无疑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新的理念开创新的格局,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全球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瓶颈期”。如能克服困难,突破这个“瓶颈期”,中国必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然而,如果不能突破这个“瓶颈期”,那么中国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甚至出现倒退。中国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近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构建起来的世界体系中。按照沃勒斯坦的划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处在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如果说 1840 年以来的近代史反映的是中国在世界体系中处于“边缘区”的悲惨境遇,那么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现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付出巨大代价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奋斗史,即从世界体系中的“边缘区”上升到“半边缘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奇迹,实际上就是中国在世界体系中从“半边缘区”迈向“中心区”的伟大历史进程。而庞大的中国一旦挤入世界体系的中心区,必然在世界体系中引发剧烈的政治经济震荡,必然会将原来处在世界体系“中心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挤到“半边缘区”。由此我们才能理解中美之间的竞争源于世界体系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因此,中国崛起带来的巨变必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果从地理大发现推动了西方崛起进而征服整个世界的角度看,这场大变局也是过去五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大国竞争、文明兴衰乃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西方崛起与所谓“东方停滞”构成了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历史图景。欧洲列强在全球展开竞争,甚至不惜引发两次世界大战和漫长的冷战。这一切构成了今天中国发展的基本历史背景。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的全球史中,欧洲列强竞争力量不断更替,建立起支配全球的世界帝国: 15、16 世纪的葡萄牙帝国和西班牙帝国, 17 世纪的荷兰帝国, 18、 19世纪的大英帝国,到 20、 21 世纪的美利坚帝国。几百年来,支配世界的力量虽然在不断变化,但不外乎西方列强,而非西方国家只是在这种被支配的历史背景下,艰难地迈向现代化。其中,苏联一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甚至与美国展开了全球争霸战,但最终失败并导致解体,今日的俄罗斯虽然有其现代化的家底,但已从世界体系的“中心区”跌入“半边缘区”,而印度则在“半边缘区”中苦苦挣扎,既希望能够迈向“中心区”,但又担心会不小心落入“边缘区”。而唯有中国在经历了近代的苦难以后,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就一路高歌猛进,差不多用一甲子的时间就挤入了世界体系的“中心区”,这无疑对长期以来维持世界体系的美国霸权构成巨大挑战,以致中美关系普遍被认为正在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因此,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国对中国在高科技产业领域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围攻和打压已经成为朝野共识,只是二者采取的手段和战略有所不同。而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全面打压,恰恰构成了中国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最主要的外部环境。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发展环境越来越恶劣的“瓶颈期”,中国究竟应当怎么办?不少人主张,面对美国打压,中国应当采取一种妥协退让、委曲求全、消极防御的战略,以稳定中美关系大局,但这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会变得遥遥无期。然而,面对维持其世界帝国的霸权地位的美国,中国始终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始终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着力点,以“新的伟大斗争”的精神,采取积极进取的战略,按照“以斗争求团结”的思路,积极推进中国迈向现代化强国,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战略目标。可以说,从中共十九大以来,在经历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打压的洗礼之后,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凝聚起了最大多数的共识,即以“无比坚定、无比自信”的姿态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面对美国的打压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央紧紧抓住一个“变”字。在 2020 年 10 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要“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积极推动中国发展迈入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开辟新的发展格局。可以说,从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发展阶段”,都是在积极回应并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