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万别喝南瓜汤(遵守规则绘本)
》
售價:HK$
44.7
《
大模型启示录
》
售價:HK$
112.0
《
东法西渐:19世纪前西方对中国法的记述与评价
》
售價:HK$
201.6
《
养育男孩: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小原流花道技法教程
》
售價:HK$
109.8
《
少女映像室 唯美人像摄影从入门到实战
》
售價:HK$
110.9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HK$
87.4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朱澂先生在解放前是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学生积极分子,地下党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生物领域科学家,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像朱先生这样的老一辈科学家对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为人与品质也非常值得后辈学习。本纪念册是朱澂先生业余摄影、绘画、篆刻、旅游杂记等的汇编,从中可以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才能、博学、风采,认真、向上、执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
關於作者: |
朱澂先生生于1922年,青年时代就读于东吴大学,在中共地下党领导下他积极开展反内战、争民主的各项斗争。后在北大借读,北大读书期间他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了北京的学生运动,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中国民主青年联盟”,参加北大解放前夕的护校工作,解放后曾任北大理学院团支部书记。1949年回东吴大学学习,并担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理学院团支部书记,195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朱澂先生东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大学。历任北大生物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将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植物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植物学专业人才。他曾担任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副理事长,《植物学报》和《亚洲植物学报(英文)》编委,以及一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
目錄:
|
一、太湖石品评与鉴赏 001
1 江南三大名楼011
2 北京之太湖石024
3 杭州之太湖石057
4 浙江之太湖石066
5 后记078
6 附件:米万钟的名画《勺园修禊图》考证稿079
二、山水文化腾景080
1 江南三大名楼082
2 长江——巫峡、小三峡、石宝寨085
3 浙江五洩 092
4 黄果树瀑布95
5 石林 100
6 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 105
7 长城——居庸关、慕田峪长城111
8 名山、湖泊、天池116
9 成都山水124
10 寺庙、亭台楼阁129
11 云冈石窟137
12 图腾139
13 天涯海角145
三、绘画、生物学绘图146
1 国画148
2 油画157
3 生物学绘图160
四、篆刻163
五、神州万里行——摄影摘录165
附录186
1 朱澂教授传略186
2 七十述怀191
3 我的爷爷193
4 燕园记忆195
后记——爱的礼物214
|
內容試閱:
|
朱澂酷爱艺术,对摄影、绘画、书法、篆刻、音乐无不感兴趣,还有喜欢逛古玩市场,收藏他喜爱的艺术品——奇石、墨砚等的爱好。在苏州东吴大学读书时期,他抽上课之余的时间,去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座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旁听绘画课。他特别喜欢摄影,当年他在旧货摊上买下一台美国军用的陈旧相机,用黑白胶片拍摄的风景照片和为同学们拍的集体照片,有不少保存至今。他保留的一本实验报告,三十多页的绘图都如此美观,阅后让人赏心悦目,他把绘画的兴趣和功底融入他的生物学实验课中;每一幅绘图都是科学工笔画。他虽不会唱歌,但早在20世纪50年代,京城上演的歌剧,每场他都去欣赏:在北京大会堂上演的安德鲁?韦伯音乐剧——《猫》(原班演员),这是不少爱好音乐者争看的音乐剧,他排长队预购了全家和爱好音乐的好友夫妇俩的入场票。
朱澂1950年在北京大学任教,几十年中,在专心于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余,对摄影从没有放弃。从用他那一架拍72张的老相机拍黑白照片,到用彩色胶片,MIN-LTA(XD7)型相机,拍照没有间断。儿女出生后,他就用相机记录下他们从幼儿天真稚气到长成的模样,自己冲洗、印相、放大,制作成相册,成为孩子们一生的珍贵留念。除了喜欢为家人拍照,他还不放过拍摄大自然美景的机会。在“文化大革命”后,他常参加在各地举办的学术会议、各省市的大学邀请讲学等活动,这是他拍摄各地名胜古迹、美丽风光的好机会。
自1992至1994年,他不幸连续三年罹患大病,强健的体魄一下子消失,变为瘦弱的老人,既不能上课堂,未完成的硕士和博士生论文研究,也不得不请他已任研究员和在科研上有大成就的一位学生来指导完成。自此离开他从事几十年来所热爱的专业工作。显然,他离开亲自建立、工作了几十年的实验室之时,难免有失落感,写下《银杏树的故事》一诗,表达他当时的心境。
然而,他那意志坚强、珍惜生活、豁达乐观的秉性,始终依旧。当休养到体力稍恢复,即拾起他爱好的艺术。他拍摄的无数照片,计划整理成为几本专题影集。首先投入整理的,是他自己拍摄的大量太湖石照片和收藏的资料,编写《太湖石评品与鉴赏》集。为标注每张图片的历史考证,他每周总有半天去北京图书馆阅读并带回一摞借书(当年没有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方便);《山水文化胜景》集,是他拍照的许多名胜古迹,也扼要地诠释其来历和现状。他历来有读诗书的乐趣,但为力求写作文字精辟费尽心思。他研读书本资料后,即能下笔成文。《神州万里行》集,在扉页写下的感言,我阅读时悲从中来,理解他虽从内心赞美中华大地秀丽雄伟,人生美好,却又怀着走到人生边缘,已不能远行享受山水文化胜景之美的无奈心情。
抗日战争年代他休学在家,尝试学习刻印章,在我们有藏书后,他就刻我们的姓名印章,用于书本首页钤印。退休后,他对刻各种样式的图章甚感乐趣,购买的和朋友送的刻印石,大大小小的有几十枚;后因手腕越来越无力,刻了约二十枚印章,不得不放弃。绘画在他青年时期就已爱好并展现出不凡的才能。我们结婚后,北京美术馆主办的名家画展,必偕我同去观赏。在生命后的几年间,他每天兴致勃勃,不知疲倦地挥笔泼墨。绘画的题材来自他丰富的想象力或灵感;马年画马、早春花开画花发故年枝……。然而,命运之神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以实现他对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目标这一梦想。如今只留下十几幅画——国画、油画。画架上还留下装订好的画布,要为女儿画一幅设计好的以森林为题材的油画,还未下笔;刚买来一套印象派四位大师的画集,还没有打开……。天公却把他带到天堂去了。
朱澂在淡出学术界后,寄情于他爱好的艺术,在曾赏识的大自然世界里遨游。晚年的岁月宁静舒畅,一生活出了他的“七彩人生”。我相信他在另一世界会感知,他深爱的儿女——朱桦、朱兰,传承了他爱好艺术的精神,并以此为慰。传承可能有从小受他日常生活情趣熏陶的因素。想起1962年全家游北京动物园的趣事:我们坐在花坛旁休息,任两兄妹嬉戏,朱桦竟然抢了他爸手里拿着的相机就跑,给我们拍照。当时他五岁,拍下他生平的张照片;他童年时,周末父亲晚上在家里临时布置的“暗室”内洗印照片,他就要跟着进去。朱桦在高中毕业那年即赴西藏插队,他用父亲给他的那台老相机,记录下这一段知青生活的经历。后来他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我们难忘的插队岁月》(美篇),感动了许多人。他工作以后,业余时间,游走世界很多地方拍摄自然风光,并借回国科研合作之机,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摄影。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并多次获得摄影比赛大奖,每有新作品总是发给我看。他于2009年庆祝建国60周年的外国人看北京摄影比赛中获得金奖;授奖那天他带着我去,在展厅观赏橱窗里的展品后,还参加授奖仪式,留下一张喜悦的他和我在授奖台上的合照。他曾应邀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东江湖摄影艺术馆举办了《环球掠影》和《我的祖国》两次摄影展,他把纪录片存在我的电脑和电视上;《我的祖国》影集的图文,表达了他热爱祖国、对亲人挚友的情怀,我深为欣慰。朱兰在我们身边时间较长,至今怀念她年轻的时候父亲带她去拍照之乐:去圆明园海岳开襟岛观赏世界原始图腾,秋天去慕田峪长城,冬天下雪去圆明园;婚后回家,必要看父亲新的摄影、绘画作品。她也喜欢游走各地摄影,拍摄的自然风光照片也很艺术。她退休后专心学习书法,收取了不少父亲书法的藏书、大卷的宣纸;两年勤学,以习字为乐,已写得一手好字。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她又喜欢上篆刻。朱澂收藏的篆刻技艺书,精美的印石、刻印的工具,搁置了二十多年,她都用上了。动刀仅半年,刻出的图章还像模像样。
朱澂待青年小辈亲密无间。一位小辈与我谈起当年大家在一起,听他畅谈人生的欢乐情景,所讲的七彩人生——“要有健康的体魄,要有自己爱好的事业,要有为事业献身的精神,要有美好的爱情,要有充裕的经济基础,要有爱心,要有享受文明的智能”的话,她依然记在心中。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朱澂对后辈的期待,我看到了,甚为欣慰。
后,对化学工业出版社和本书责编表示感谢!
妻:胡适宜
2021年10月10日 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