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09.8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99.7
《
无端欢喜
》
售價:HK$
76.2
《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
售價:HK$
53.8
《
何以中国·何谓唐代:东欧亚帝国的兴亡与转型
》
售價:HK$
87.4
《
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先锋伍尔夫代表作 女性精神独立与经济独立的象征,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
售價:HK$
44.6
《
泉舆日志 幻想世界宝石生物图鉴
》
售價:HK$
134.2
《
养育女孩 : 官方升级版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本书辑录的书信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虽然只是阿英与友朋信件的一小部分,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阿英一生的若干重要时期的重要事件。
|
內容簡介: |
阿英是著名作家,也是现当代非常重要的文艺活动家。这部书稿收录了阿英与同时代文坛艺术界大家们的部分书信,是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史料。信件的内容涉及到工作联系,学术探讨,作品出版等诸多方面,除个别人的信函外,都没有公开发表过。本次结集出版,对研究者和一般读者了解那一时期文学艺术界的前辈们的工作、生活、爱好和互相交往,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
關於作者: |
钱荣毅,1951年生,籍贯安徽芜湖。初中毕业赴陕西省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底进入企业工作,先后任工人、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职。现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铁流》丛书编委会编委。
|
目錄:
|
阿英致友朋书信
阿英致赵景深 003
阿英致舒新城 014
阿英致黄定慧 017
阿英致钱毅、钱小惠附致吴之理 019
阿英致钱璎 021
阿英致沈柔坚 038
阿英致钱毅 040
阿英致钱小惠 058
阿英致华应申 067
阿英致许姬传 069
阿英致梅兰芳、许姬传 070
阿英致钱厚祥 072
阿英致白桦 073
阿英致陈樾山 074
阿英致郭沫若 076
阿英致陈绍贤 078
阿英致周扬 079
阿英致王重民 081
阿英致王松泉 082
阿英致关德栋 094
阿英致楼适夷 097
阿英致江澄波 099
阿英致张舫澜 120
阿英致齐燕铭 122
阿英致胡从经 124
阿英致徐平羽 126
阿英致夏衍、徐平羽 129
阿英、黄苗子致沈雁冰 130
阿英致廖承志、李一氓 131
阿英致人民美术出版社 133
阿英致李一氓 134
阿英致胡乔木 135
阿英致陈司长 136
阿英致何其芳 137
阿英存《红楼梦》出国展览筹备处致中央档案馆 138
阿英致黎丁 139
阿英致钱晓云 141
友朋致阿英书信
柳亚子致阿英 149
黄克诚致阿英 159
吴晓邦致阿英 161
塞克致阿英 163
钱筱璋致阿英 164
陈学昭致阿英 168
程砚秋致阿英 169
梅兰芳致阿英 171
沈雁冰致阿英 172
田汉致阿英 175
李纶致阿英 181
马彦祥致阿英 183
郭沫若致阿英 197
吴祖光致阿英 202
夏衍致阿英 206
赵家璧致阿英 209
李一氓致阿英 241
马少波致阿英 248
吴作人致阿英 252
徐平羽致阿英 254
尚小云致阿英 257
刘琼致阿英 260
洪深致阿英 262
柯灵致阿英 263
赵景深致阿英 265
马连良致阿英 268
史东山致阿英 271
赖少其致阿英 272
王莘致阿英 274
许姬传致阿英 275
萧军致阿英 277
惠浴宇致李一氓、阿英 278
徐调孚致阿英 279
滕鸿涛致阿英 284
阮章竞致阿英 285
黄雨秋致阿英 286
郑维山、张南生致阿英 287
王古鲁致阿英 289
蔡楚生致阿英 298
袁水拍致阿英 299
沙汀致阿英 300
张静庐致阿英 302
赵枫川致阿英 306
方纪致阿英 307
张光年致阿英 308
郑振铎致阿英 310
白桦致阿英 311
华君武致阿英 312
邵子南致阿英 313
端木蕻良致阿英 314
贾芝致阿英 315
荒芜致阿英 316
宋之的致阿英 317
许广平致阿英 318
王重民致阿英 320
范文澜致阿英 324
何其芳致阿英 325
李希凡致阿英 327
马宁致阿英 329
胡考致阿英 333
王昆仑致阿英 334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致阿英 337
贵州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致阿英 339
苏州古旧书店及江澄波致阿英 340
新华社办公室致阿英 357
范烟桥致阿英 358
王松泉致阿英 360
欧阳予倩致阿英 365
姜德明致阿英 366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6级同学致阿英 372
黎丁致阿英 373
钱小惠致阿英 374
王冶秋致阿英 381
徐琮致阿英 382
唐弢致阿英 384
丁景唐致阿英 386
戈宝权致阿英 389
李治、李宁致阿英 391
张仃致阿英 392
程小青致阿英 393
王克芬致阿英 394
舒芜致阿英 396
傅钟致阿英 398
李凌致阿英 399
邵荃麟致阿英 400
齐燕铭致阿英 402
启功致阿英 404
康濯致阿英 405
刘凌沧致阿英 406
刘继卣致阿英 407
林林致阿英、对外文委宣传司供稿处致阿英 408
冀勤致阿英 411
上海鲁迅纪念馆致阿英 412
于立群致阿英 413
焦菊隐致阿英 415
魏巍致阿英 416
郁风致阿英 417
陈登科致阿英 418
臧克家致阿英 420
吴晓铃致阿英 422
叶恭绰致阿英 423
大村益夫致阿英 425
彼得罗夫致阿英 427
沈慧致阿英 428
后记 430
通信人辞条 433
|
內容試閱:
|
后 记
2020年是祖父阿英诞辰120周年,原想和安徽教育出版社商量再版《阿英全集》,把原来未编入《阿英全集》的阿英与友朋书信,补编到全集附录中。但和出版社接洽后,才知道再版也要重新申请书号,终未能实现。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时任文学馆征集编目部主任)计蕾女士得知后建议将这些书信结集单行出版,并表示文学馆对捐赠者出书有资助规定。这样,由我写了一个申请,很快就被批准了,但由于这些书信涉及诸多前辈的著作权,文学馆方面提出一定要取得相关的出版授权。
由于各方面原因,这近百人绝大多数都长期未联系了,为重新取得联系,前后断续用了一年多时间。联系过程中既有欣喜,也有失望,充满曲折。有时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了,但想到不能前功尽弃,还是艰难前行。在各方面人士热心帮助下,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特别要感谢计蕾女士、骆宾基先生之女张小新女士、丁景唐先生之女丁言昭女士和新文学史料编辑部的郭娟女士,多次帮助联系到授权人。黎丁先生的女儿黄欣然女士长居英国,不但多次通过国内的朋友帮助查找联系,还提供了两封阿英致黎丁先生信件的扫描图像,填补了阿英书信的部分空缺。除此之外,在联系一些地方的文联和作协查找授权人时也大都得到热情相助。
原辑录的几封重要书信,遵照授信人亲属的意见,没有收入本书,但他们都认为这些书信的整理和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事,愿意保持联系、交流和挖掘新的史料信息。
本书辑录的书信,由于涉及近百人手迹,字体各异、内容广泛,识读起来较有难度,使人困扰的是柳亚子先生的信,因其手书自成一体,写信时往往急急写就,有些字还部首不全。按亚子先生的说法,如果把他写的字单独拿出来,自己也不一定认识。有回忆文章说亚子先生在给友人的信中开玩笑说:我的字如果认不出来,改天我上门去给你解说。为了尽可能准确识读亚子先生的书信,我先后几次查对了亚子先生的著作、书信辑录、日记、年谱和传记中的相关内容。亚子先生的外孙柳光辽教授年幼时生活在亚子先生身边,虽自谦自己的专业是造枪修枪,严格讲对文史是外行,对外祖父手书没有太多审核的本领。但在多次微信来往切磋中确认了不少难识之字,并告知相关事件的背景,对亚子先生几封信的正确识读发挥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亚子先生的信终还是有几处未能识读出来。
郭老的女儿郭平英女士把对郭老几封信的多方考证情况全部发给我,并将郭老致阿英的九封信连同注释按《郭沫若书信集》的格式排好发给我参考,同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辑录的书信时间跨度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虽然只是阿英与友朋信件的一小部分,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祖父阿英一生的若干重要时期和事件:30年代和40年代初在上海的革命文学和抗日戏剧活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在新四军和苏北根据地的文化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京津地区文艺工作和活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对晚明和晚清文学资料的购藏和研究、1963年纪念曹雪芹逝世200周年展览会期间的工作和长年不懈对中国人民百年反侵略文学资料的搜集等……。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发现祖父在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前后的书信,希望未来能有新的史料弥补这个缺憾。
中国现代文学馆藏有大量珍贵的书信资料,通过整理出版使之在社会上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学习研究文学史的院校师生参与整理,进行发掘研究,通过各种方式公开于社会,使这些资料更好地为社会所用,对促进革命文学、华夏文化的传承无疑是有益的。
感谢浙江省图书馆王巨安先生、北京大学顾晓光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张一帆老师和文史资料鉴藏家方继孝先生等为部分书信给予的审阅修正。
感谢为本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亲友和各方人士,恕不能一一提名。
感谢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和作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阿英致赵景深(十四函)
一
(1934年×月18日)
景深兄:
久不晤矣,想一切佳胜也。弟年来研究明季文学,搜罗晚明集子不少,特殊是公安、竟陵二派。如中郎集子,弟收得者即有明版《梨云馆袁中郎全集》二十四卷本,明版钟伯敬增刊遗集《袁中郎全集》四十卷本,清代重刻二十四卷本,明版初印《敝箧集》《解脱集》《瓶花[斋]集》《潇碧堂集》《锦帆集》《瓶史》《德山暑谭》及各种全集未收之明版《珊瑚林》,以及明版《三袁集》中之《中郎稿》及伪作明版《狂言》等。他如《白苏斋集》《王季重集》等明版本亦都搜到。数月来锐意精选,得小集十种,闻北新有发行旧书意,此种集子不知亦愿承印否?弟所编者为:
1.袁中郎集选(袁宏道)据以上此辈书及《十六家小品》本
2.白苏斋集选(袁宗道)据《白苏斋集》二十二卷足本
3.珂雪斋集选(袁小修)据《珂雪斋集选》及《十六家小品》本
4.隐秀轩集选(钟伯敬)据《隐秀轩全集》及《十六家小品》本
5.谭友夏合集选(谭元春)据《谭友夏合集》
6.晚香堂集选(陈眉公)据《陈眉公集本》及《十六家小品》本
7.王季重集选(王思任)据《王季重全集》及《十六家小品》本
8.屠赤水集选(屠隆)据《由拳集》《鸿苞》及他种选本,《明十六家小品》本
9.徐文长集选(徐文长)据《徐文长集》《徐文长佚稿》《徐文长佚草》及《十六家小品》本
10.玉茗堂集选(汤若士)据《玉茗堂全集》及《十六家小品》本。
以上十种,每种不过四万言,皆弟所精选者,有标点,书前有序,书后附传,以之供中学生用,颇为朴切。北新有意,当让北新。此书抽版税,如印,当面谈也。现中郎各集,尚缺一二种,俟收全后,拟纂《袁中郎合集》一种,依次刊行,俾学者能顺序的[地]考察作者一生思想的转变顺序,较四十卷本强多矣。好在《袁中郎遗集》(明刊)已收到,缺《破砚斋》一集,不难买得也,但此是后话。语堂先生印中郎全集兄得知否?大约即可成事实,弟已允作一长序矣。世人竞说袁中郎,实则除极少数者外,大都是拧着中郎皮肉,与中郎肺腑骨骼无干。弟近搜得袁集,发现四十卷本未收稿数篇,关于中郎对当时政治态度,明白异常,绝不似周作人先生等所提倡之中郎,即为一文给《论语》,语堂有后跋,下月五号本当可见也。此事何如,昨兄一讯,并为函复。兄近况如何,文学方面的趣向何如,能略示一二否?此书编者,即署“阿英”。复函地址如信封,小峰先生不另。
弟 阿英
十八日
编注:林语堂主编《袁中郎全集》,时代图书公司民国二十三年(1934)9月初版,内有周作人、刘大杰、郁达夫、阿英、张汝剑分别作序。
二
(1936年3(?)月8日于上海)
景深兄:
昨取小调三册,非蹦蹦,特先奉还。《玉堂春》二种,本周内亦可送上。陈眉公《笑到底》,因人不在,未拿到,稍缓当代借来,增一篇。《明人笔记小话》计划,北新既无意,亦不想印了,因卖恐无人要,抽版税他家又不大放心也。已发表者仍拟编入《海市集》中,待兄稿取回,当来北新一改。新稿三则,因此只有再给《青年界》,得款以赎春衣矣。《青年界》积弟稿,连此有七篇之多,累兄实甚,近几个月内,当不再送。屡承帮忙,铭感实深,附此以谢。
弟 英
八日
编注:阿英著《海市集》,上海北新书局1936年11月初版。
三
(1936年7月8日于上海)
景深兄:
许久不见,想佳胜。因暑热,北四川路久不来,稍过几天,当来看你。有暇,盼能为《通俗文学》做[作]点稿子。关于组织事,俟来时当与兄面谈。柯灵兄编《铁报》,请敖醉风兄为助,甚盼兄能随时告知一点消息。特书此为介,盼能帮忙。其他有消息处,兄能代为介绍一二处,尤为感纫。匆上,即请,
撰安
弟 英
七月八日晚
编注:柯灵1936年4—7月负责编《铁报》副刊《动与静》(日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