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天下到世界——国际法与晚清中国的主权意识
》
售價:HK$
76.2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HK$
98.6
內容簡介:
本书是关于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集。论文作者汇聚了来自课程研究、哲学、历史学、语言学、比较研究、教育社会学领域里的国际知名学者,本书编者为国际知名比较教育学者佩雷亚和教育史学者巴里·富兰克林。他们对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教育研究中的学术贡献予以高度认同和评价,此论文集主要的研究话题为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本书还对波普科维茨的学术生涯以及指导学生的工作进行全面解读,是了解波普科维茨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Thomas S. Popkewitz),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论系终身教授,先后获得瑞典于默奥大学(1989)等5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当选俄罗斯教育科学研究院资深国际院士(1996)、芬兰科学院赫尔辛基高等研究杰出院士(2004)、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士(2014);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杰出校友奖(2005)、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研究分会终身成就奖(2008)、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学院杰出教师奖(2008),《卡潘》国际荣誉教育学会荣誉勋章(2016)。波普科维茨教授是近些年来活跃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知名教育学者,迄今为止,已出版和主编40余本著作,发表3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部分成果已被译为包括中文在内的17种语言,对世界教育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丛书主编简介
范国睿,教育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校科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入选最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译者介绍
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师大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班主任国培项目首席专家,*班主任国培项目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培计划——班主任示范性项目”(2010-2020)、江苏省班主任培训项目(2010-2020)等。作为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随园夜话”班主任沙龙发起人,举办了104期班主任沙龙,深受广大一线班主任欢迎。
目錄 :
编者的话
章 导言:通过托马斯·S 波普科维茨的著作重新思考教育研究/米格尔·A 佩雷亚(Miguel A Pereyra)巴里·M 富兰克林(Barry M Franklin)
重新思考教育研究
波普科维茨的研究议题
共同体与世界主义
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
历史和历史化
变化、阻抗与权力
政治
本书的研究意图和内容
部分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学者与学识
第二章 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的学识:1970—2013/
安东尼奥·卢松(Antonio Luzón)莫妮卡·托耶(Mónica Toγγes)
传记和学术概况
博士学位论文
学术影响力
著作
文章
第三章 学术的意义:对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进行的学术访谈/米格尔·A.佩雷亚(Miguel A.Pereyra)
论文、知识社会学以及“寻找福柯”
思考当下的历史
关于学校教育、差异以及排斥
学校教育中的世界主义和政治映射
教育科学与崇高
教育历史与课程历史
研究项目和比较研究
关于批判型知识分子、社会变革以及培养批判型教师
再谈历史
第二部分 致敬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
议题关于课程
第四章 课程编码及国际统计数据/斯维克·林德布拉德(Sverker Lindblad)
建构问题
课程编码:边界工作及合法性
统计数据和人口建设
课程编码与国际统计数据
总结评论
第五章 多样化的聚合和转换装置——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对课程研究的贡献之解读/伊内斯·杜塞尔(Inés Dussel)
课程作为转换装置:融入与排斥模式
如何解释一种排序原则
第六章 学习问题——监控、反馈和表现装置/马丁·西蒙斯(Maarten Simons)
简介
关于“社会问题”
关于“学习问题”
动员、责任和创新
规范化、调节和验证
监控、反馈和表现装置
学习装置、“弹性保障”与反馈
结论:突破循环
第二议题 关于历史
第七章 摇摆不定的现代性:从效果历史角度进行历史分期/林恩·芬德勒(Lynn Fendler)
各种历史分期的观点
教育中的现代性与现代性中的教育:以社会科学为例
以效果历史为基础划分历史时期:对教育的意义
第八章 走向多元性的教育学——将当下历史化的跨文化路径/吴宗杰韩春燕(Wu Zongjie and Han Chunyan)
引言
和谐中的差异:走向多样化的宇宙观
礼是多样性的体现
教育学话语作为开放的多元化解读
中国教育话语的文化转型
第三议题 关于政治、政策和专业化
第九章 知识作为政治:与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同游/安东尼奥·诺亚(António Nóvoa)
引言
知识的政治学:调和历史与比较
政治作为知识:为欧盟教育而战(2000—2020)
就业能力作为每个公民的问题
提高质量和有效性
流动性作为一种想象欧洲公民身份的方式
在未知社会中了解的意愿
第十章 共同体作为一种政治技术:以教师教育为例/乌尔夫·奥尔森(Ulf Olsson)肯尼斯·彼得森(Kenneth Petersson)约翰·B克莱斯勒(John BKrejsler)
引言
理论视角
在当代欧洲共同体形成中恐惧和希望作为一种治理技术
在当代欧洲共同体建设中作为曲目的博洛尼亚进程和欧洲高等教育区
不和谐作为一种威胁
差异中的统一技术
结论
共同体的系谱
天意名义下多样性统一的技术
结语
第十一章 监督和规范化:移民子女的日语教育政策和教学方法/杰奇(Jie Qi)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全球化和“日本化”
日本大都会
文化和语言研究包容和排斥
日语:权力的象征
引入日本文化和规范,使新移民“日本化”
结论
第四议题 世界主义与跨文化主义
第十二章 全球化的永久和平:世界主义学童制造中的正义与进步/诺亚·W佐贝(Noab WSobe)
世界主义研究和教育
世界主义作为一种治理术
在公民教育的全球进程中实现世界主义是否可能?
第十三章 作为民主教育承诺和悖论化身的未完成的世界主义/丹尼尔·S.弗里德里希(Daniel S.Friedrich)
未完成的世界主义作为一种治理术
民主、教育和社会秩序的未完成性
未完成的事业
未完成的世界主义和民主教育的可能性
第十四章 民族化的跨文化主义:通过意大利世界主义解读跨文化学校政策/杰米·A.科瓦尔奇克(Jamie A.Kowalczyk)
教育政策与研究的延展
旅行中的跨文化教育
意大利的世界主义——“意大利生产的并非意大利人的”
民族化的跨文化教育
脱出与共存
规范的共存
结论:重新调整国家话语
第五议题 叙事、研究与理智
第十五章 自我反思与学术品质:一种理念系统的文化时代理论/丹尼尔·特罗勒(Daniel Trhler)
法国的狂妄自大及普遍完善思想(1687—1750)
自然的神圣法则,作为方法的类比以及文化时期理论
大革命后的经验主义或法国的普遍完善思想(1792—1799)
转向内部完善:德国案例和教化思想
完善与对良性共和政体的梦想:瑞士的一场讨论
展望
第十六章 从土生土长的外国人到困惑的主体:论教育研究的开放性/琳达·斯通(Lynda Stone)
第十七章 作为真理勇气的教学:教育学和直言/乔治·拉莫斯(Jorge Ramos doó)朱利奥·阿基诺(Julio Groppa Aquino)
福柯与教学
从教师到特殊知识分子
从特殊知识分子到直言
內容試閱 :
节选 章 导言:通过托马斯·S 波普科维茨的著作重新思考教育研究
米格尔·A 佩雷亚(Miguel A Pereyra)
巴里·M 富兰克林(Barry M Franklin)
当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时,不能不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联。美国及很多国家的教育历史存在的一个共性特点是,与追求规范意义上的教师教育和嵌入其中的教育伦理美德相联系,而关于教育和课程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总是指向与课堂结构相关的管理规范。一方面,这些特殊的教育实践和规范会影响到形塑个人发展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则通过一系列关于行为、认知和技能的学习理论形塑着不断世俗化的人格类型。可以说,这种保守的标准化取向仍然统治着当下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
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教育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学术生活带来的广泛影响。一系列的批判议题在社会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领域应运而生。其中,一些议题随着欧洲左翼文学的不断引入得以概念化和理论化,从而形成了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意大利的葛兰西学派,法国的福柯、布迪厄、西蒙娜·德·波伏娃、茱莉亚·克里斯蒂娃,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形态变迁对于教育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研究中开始把知识作为权力和控制的中心议题,它为我们打开了课程历史学家赫伯特·克里巴德(Herbert Kliebard)所说的黑箱,即仅仅聚焦于教的进程、课程的组织与结构。在90年代的学校政治研究中出现了语言学的转向,强调语言的作用在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以及学校组织的结构化。
变化的核心是将语言作为研究知识的媒介,在此背景下,将教育学的语言作为一种权力要素和社会规范加以研究,即在主流的建立在政治自由主义理念基础上的教育研究,与新马克思主义挑战自由主义思想,提倡建立在阶级冲突和经济决定论基础上的学术研究取向之外,语言学转向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研究的另一种可选择性。
当我们关注这一学术转型以及在教育研究领域的转向时,我们发现,在教育学术领域很少有人像波普科维茨一样具有学术上的洞察力,他将知识的作用作为影响学校和教育的社会实践加以考察;从他的学位论文开始,一直致力于将知识社会学用于对课程的研究,与语言学转向密切相关的是他对批判研究所做的开创性贡献。他作为一个教育研究者突出的学术品质表现为整合不同学科领域文献的能力,使他将研究聚焦在关于学生、教师和研究方法的知识是如何历史地产生的,又是如何应对治理实践问题的。这里,他重新定义了学术研究问题,为我们审视那些学校组织目标和日常化的应对策略提供了非常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洞察力的思考。
他的研究广泛涉及当代欧洲哲学、历史哲学、文化历史、社会学、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为理解教育理论、实践和政策提供了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视角。在话语成为教育的常识性语言之前,他探究了作为政治性话语的教育改革(Popkewitz,1976);研究基于社区指导的改革方案是如何通过增加多样性促进了北美教育的发展,揭示了关于道德分类的文化和社会差异。他的研究聚焦于文化历史和社会科学的历史研究,启发读者重新思考那些迄今为止视为理所当然的和必须予以接纳的东西,进而提供了从文化和历史角度予以检视的途径和方法,即假设存在着产生代理(agency)、行动、主体性,以及给定情境下的伦理性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在此意义上,他的研究整合了美国和国际背景下的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和人种志研究,挑战了关于学校改革、教师教育、研究和历史传统的惯例和常识性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