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HK$
98.6
|
編輯推薦: |
1.《无机化学》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
2.难度适中。
3.建立环保观念。
4.突出能力培养,明确每章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为有目的地教与学提供参考。
5.选学内容满足不同专业选择性教学及学生自学的需要。
6.“知识拓展”和“阅读材料”为拓宽学生视野,建立化学意识提供参考。
7.“想一想”“查一查”“练一练”等内容,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內容簡介: |
《无机化学》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特点,突出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联系专业课及生产、生活,并与初中化学知识无缝衔接。
全书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绪论,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硼族元素和碳族元素,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基础,氮和磷,氧和硫,配位化合物,过渡元素。实验部分包括:无机化学实验须知,无机化学实验及其基本操作。本书个别章节还附有阅读材料,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目錄:
|
绪 论001
一、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001
二、化学在国民经济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001
三、无机化学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003
第一章 化学基本量和化学计算004
第一节 物质的量/ 004
一、物质的量/ 004
二、摩尔质量/ 006
三、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007
第二节 气体摩尔体积及计算/ 008
一、气体摩尔体积/ 008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011
第三节 溶液的浓度/ 012
一、物质的量浓度/ 012
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012
第四节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015
一、化学方程式/ 015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016
*第五节 热化学方程式/ 020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 020
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020
自测题/ 021
第二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023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023
一、氧化和还原/ 023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024
第二节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 025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026
二、钠、钾、镁、钙的化学性质/ 027
三、钠、钾、镁、钙的存在及制备/ 030
四、钠、钾、镁、钙的贮存与用途/ 031
第三节 钠、钾、镁、钙的重要化合物/ 032
一、氧化物/ 032
二、过氧化物/ 033
三、氢化物/ 034
四、氢氧化物/ 034
五、重要的盐类/ 035
第四节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038
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038
二、离子互换反应进行的条件/ 039
阅读材料 硬水及其软化/ 040
自测题/ 041
第三章 卤素043
第一节 卤素的性质/ 043
一、卤素的通性/ 043
二、卤素的化学性质/ 044
三、卤素的存在与制备/ 048
四、卤素的用途/ 049
第二节 卤化氢和氢卤酸/ 050
一、卤化氢的制备/ 050
二、卤化氢和氢卤酸的性质及用途/ 052
三、卤离子的检验/ 053
第三节 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054
一、次氯酸及其盐/ 054
二、氯酸及其盐/ 055
三、高氯酸及其盐/ 056
*四、氯的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比较/ 057
阅读材料 食用加碘盐/ 057
自测题/ 057
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060
第一节 原子的构成和同位素/ 060
一、原子的构成/ 060
二、同位素/ 061
第二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062
一、电子云/ 062
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064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065
第三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070
一、元素周期律/ 070
二、元素周期表/ 072
阅读材料 稀土元素的应用/ 073
第四节 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075
一、原子半径/ 075
二、电负性/ 076
三、化合价/ 077
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078
自测题/ 080
第五章 分子结构082
第一节 化学键/ 082
一、离子键/ 082
二、共价键/ 083
三、金属键/ 089
第二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089
一、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090
二、分子间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91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093
阅读材料 晶体的基本类型/ 095
自测题/ 095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09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098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098
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099
第二节 化学平衡/ 102
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 102
二、平衡常数/ 103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106
第三节 化学平衡的移动/ 108
一、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108
二、勒夏特列原理/ 112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原理的应用/ 113
自测题/ 114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117
第一节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17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17
二、电解质的解离/ 118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19
第二节 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120
一、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解离平衡/ 120
二、有关解离平衡的计算/ 123
*三、多元弱酸的解离/ 124
第三节 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 / 125
一、水的解离/ 125
二、溶液的酸碱性/ 126
三、溶液的pH / 127
四、酸碱指示剂/ 129
第四节 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 130
一、同离子效应/ 130
二、缓冲溶液/ 130
第五节 盐类的水解/ 132
一、盐类的水解/ 132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37
三、盐类水解的应用/ 137
第六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39
一、溶度积常数/ 139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140
三、溶度积规则/ 141
四、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42
五、沉淀的转化/ 144
*六、分步沉淀/ 145
自测题/ 147
第八章 铝和碳、硅、锡、铅150
第一节 硼族元素/ 150
一、硼族元素的通性/ 150
二、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151
第二节 碳族元素/ 156
一、碳族元素的通性/ 156
二、碳酸和碳酸盐/ 157
阅读材料 “温室效应”与“双碳”行动/ 159
*三、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160
*四、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 162
阅读材料 科学家侯德榜生平简介/ 167
阅读材料 纯碱的生产/ 167
自测题/ 167
第九章 电化学基础169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69
*一、氧化数法/ 169
二、离子-电子法/ 174
第二节 电极电势/ 177
一、原电池/ 177
二、电极电势/ 181
三、标准电极电势的应用/ 184
*第三节 电解及其应用/ 186
一、电解/ 186
二、电解的应用/ 189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腐/ 191
一、金属的腐蚀/ 191
二、金属的防腐/ 193
阅读材料 化学电源/ 195
自测题/ 195
第十章 氮和磷197
第一节 氮族元素的通性/ 197
一、氮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97
二、氮族元素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 198
第二节 氮的重要化合物/ 198
一、氨和铵盐/ 198
*二、亚硝酸及其盐/ 203
三、硝酸及其盐/ 205
第三节 磷及其化合物/ 210
一、磷/ 210
二、磷酸和磷酸盐/ 212
自测题/ 214
第十一章 氧和硫216
第一节 氧族元素的通性/ 216
第二节 臭氧及过氧化氢/ 217
一、氧和*臭氧/ 217
二、过氧化氢/ 218
第三节 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 221
一、硫化氢和氢硫酸/ 221
二、金属硫化物/ 222
第四节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 225
*一、亚硫酸及其盐/ 225
二、硫酸和硫酸盐/ 226
三、硫的其他含氧酸盐/ 229
自测题/ 231
第十二章 配位化合物233
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233
一、配合物的定义/ 233
二、配合物的组成/ 234
三、配合物的命名/ 237
四、螯合物/ 238
第二节 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240
一、配离子的解离平衡/ 240
二、配位平衡的移动/ 241
第三节 配合物的应用/ 244
自测题/ 247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249
第一节 过渡元素的一般性质/ 249
一、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原子半径/ 249
二、过渡元素的一般性质/ 249
第二节 铜和银/ 251
一、铜族元素的通性/ 251
二、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 251
第三节 锌和汞/ 257
一、锌族元素的通性/ 257
二、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 257
第四节 铬和锰的重要化合物/ 261
一、铬的化合物/ 262
二、锰的化合物/ 265
第五节 铁、钴、镍及其重要化合物/ 268
一、铁系元素的通性/ 268
二、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 268
阅读材料 钛的重要化合物/ 273
阅读材料 无机有害废物的防治与处理/ 273
自测题/ 274
无机化学实验276
无机化学实验须知/ 276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任务/ 276
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276
三、实验规则/ 276
四、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 277
五、安全守则/ 277
六、意外事故的处理/ 278
七、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 278
八、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仪器/ 279
实验一 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溶液的配制/ 280
实验二 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88
实验三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92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295
实验五 铝、碳、硅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298
实验六 电化学基础/ 299
实验七 氮、磷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03
实验八 氧、硫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06
实验九 配位化合物与过渡元素(铜、银、锌)的重要化合物/ 309
实验十 过渡元素(铬、锰、铁)的重要化合物/ 312
附 录315
附录一 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315
附录二 强酸、强碱、氨溶液的质量分数与密度[ρ/(g·cm- 3)]和物质的量浓度[c/(mol·L- 1)] 的关系/ 315
附录三 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25℃) / 317
附录四 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 / 318
附录五 标准电极电势(25℃) / 319
附录六 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324
参考文献/ 326
自测题参考答案/ 326
元素周期表
|
內容試閱:
|
前言
《无机化学》(第四版)是“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并获中国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
本教材第三版自2018 年出版以来, 多次印刷, 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普遍反映教材知识结构合理,信息量合适,利教利学,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本次修订在保持第三版教材体例、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注突出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为实施“1 X 证书”制度提供专业基础支持; 加强与专业课及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衔接。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查漏补遗,更新知识,进一步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
2.保留部分带“*”内容,满足不同专业选择性教学及学生自学的需要。
3.为拓宽学生视野,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当前与无机化学相关知识热点,完善更新了“知识拓展”和“阅读材料”。
4.完善“想一想”“查一查”“练一练”等内容,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立安全意识,在实验部分增补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6.增加电子教案, 各章标准化自测题及其参考答案, 二维码链接动画、实验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本书由王宝仁教授主编与统稿。柳意教授编写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其余部分由王宝仁编写。本书由司颐教授主审。
教材修订过程中, 参考和吸取一些相关资料的精华, 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 年11 月
第一版前言
本书是根据1996 年5 月全国化工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无机化学教学大纲》(四年制) 编写的。
本教材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以建立基础、形成观点、训练方法、培养能力为基本原则,服从于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教材在保证科学性、思想性和先进性的同时,展现了无机化学的新理论、新成就,并简化或删除了一些可讲可不讲的内
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的阐述尽力做到通俗易懂、简明精练; 元素部分保留了一定的系统性,但更侧重于元素化学知识的典型性和针对性,突出化学理论的应用及其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努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注意与初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深广度适当,以“够用”为度,其中带“*”号部分为选择内容,各校可选择讲授; 为便于学生有目的地自学,各章首均设有内容提要; 由于配套的《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将同步出版,所以本书仅在各章后留有一定数目典型的、针对性强的思考题与习题; 本书除配套的无机化学实验单列书后外,还配有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一些离子鉴定的知识更适于工业分析专业的学习。
本书中有关的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均采用国家新标准。
本书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专业学校化学工艺类和工业分析专业,也可作为其他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专及高等职业教育等有关专业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本书由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王宝仁主编。湖南化工学校陈杰山编写第八、九、十、十一章和实验五、六、七、八, 辽宁省石油化工学校田凡编写第二、三、十三章和实验二、九、十,其余部分由主编编写。全书由王宝仁统稿。
本书由湖南化工学校林俊杰主审。参加审稿的有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张文雯、上海市化工学校陈丽萍。初稿完成后,由编审人员共同审定。修改后,由林俊杰再次精心复审。本书在编审过程中自始至终得到全国化工中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基础化学课程组蒋鉴平、朱永泰、李居参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关心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1999 年4 月
第二版前言
伴随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编的《中等职业学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对无机化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基本要求,2004 年又提出“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要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这些都为中等职业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
本书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进一步体现“必需”“够用” 的原则,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如下修改:
1.删减偏深、偏难及不影响教学目标完成的理论内容,如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部分中的电离能、杂化轨道理论等内容。
2.突出为专业服务, 更好地体现“必需” 和“够用” 为度的原则, 删去了硬水及其软化, 纯碱的生产, 碳化物及氰化物, 钛的重要化合物, 化学电源,砷、锑、铋的重要化合物简介等内容及过渡元素的通性部分,其中一部分作为拓展知识,以阅读材料的形式进行简化介绍,又补充一些开阔视野的阅读材料。
3.教材叙述更加简练, 替换或增补一些直观、形象的插图或实物图; 对部分同族元素的通性,采用简练的语言叙述,以便直奔主题,突出性质的介绍。
4.每章增加了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以便有目的地教与学。
5.把握教材的先进性,采用新标准,对原教材中陈旧的知识进行了更新。
6.重新梳理,保留了部分带“*”的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教学需要。
本书由王宝仁主编与统稿,并编写绪论,第一、四、五、十二章,无机化学实验须知,实验一、三、四和附录;田凡编写第二、三、十三章和实验二、九、十;马超编写第六、七章和实验三;王新编写第八、九章和实验六;马建华编写第十、十一章;张跃东编写实验五、七、八。
本书由胡伟光主审。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编者
2008 年11 月
第三版前言
《无机化学》(第三版)是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是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奖教材。
本教材第二版自2009 年出版以来,连续多次印刷,深受广大师生及读者欢迎。普遍认为教材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其知识结构合理,信息量合适,体现“必需”和“够用”。
本次教材修订注意吸收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在保持第二版教材优点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注意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时代特点,突出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加强与专业课及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初中化学知识进行良好的衔接。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查漏补遗,更新知识,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
2.降低难度, 删减偏深、偏难知识和理论及不常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建立环保观念,删除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内容。
4.突出能力培养, 明确每章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 为有目的地教与学提供参考。
5.保留部分带“*”内容,满足不同专业选择性教学及学生自学的需要。
6.增补一些“知识拓展”和“阅读材料”,为拓宽学生视野、建立化学意识提供参考。
7.合理穿插“想一想”“查一查”“练一练”等内容,利于启发学生思考,训练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由王宝仁主编与统稿。柳意编写第八章~第十一章和第十三章。其余章节由王宝仁编写。
教材修订过程中,参考和吸取一些相关资料的精华,同时化学工业出版社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 年4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