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HK$
121.0
《
清洁
》
售價:HK$
65.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外经典短剧鉴赏文库”的一种,本书从中国当代新编创作的戏曲中,精心选择经典戏曲中的主要场景专折,并配有专门赏析文字,从其作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等方面,条分缕析,评价得失。这对于学习鉴赏当代中国戏曲的艺术样式、美学风格和进行创作的借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全书具体摘录和鉴赏的折子戏有22篇,分别有评剧、沪剧、吕剧、豫剧、京剧、川剧、越剧、川剧和秦腔、花鼓戏、莆仙戏、采茶戏等,品种多样;反映的生活内容有现代革命、当代生活,农村建设和时代精神等,内容丰富。
|
關於作者: |
段沛,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师,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CUNY Graduate Center)访问学者。参与编著《中国话剧演剧民族体系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学术论文发表在《文化艺术研究》《文艺评论》《戏剧文学》《四川戏剧》《编剧学刊》等刊物。2021年获得“田汉戏剧奖”理论类二等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教育 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剧作品《人约黄昏后》分别于2018年、2019年两获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扶持。编剧话剧《任务》、歌剧《流亡曲》等作品已公演。
|
目錄:
|
001 总序/ 陆军001 序
001 评剧刘巧儿·重订婚约
012 农村新女性的出场——评剧《刘巧儿·重订婚约》赏析
017 沪剧罗汉钱·互赠信物
040 坚守自由的爱情——沪剧《罗汉钱·互赠信物》赏析
045 吕剧李二嫂改嫁·定情
054 冲破旧思想,迈向新生活——吕剧《李二嫂改嫁·定情》赏析
059 沪剧芦荡火种·开方授计
075 一出“好戏”——沪剧《芦荡火种·开方授计》赏析
079 豫剧朝阳沟·双上山
093 知识青年的乡土情——豫剧《朝阳沟·双上山》赏析
098 京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
112 红灯照亮前行之路——京剧《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赏析
116 岳阳花鼓戏八品官·拜寿
128 芝麻也是官——岳阳花鼓戏《八品官·拜寿》赏析
133 莱芜梆子红柳绿柳·走访
145 新农村、新思想、新面貌——莱芜梆子《红柳绿柳·走访》赏析
150 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帮扶
164 尽显人间真情——商洛花鼓戏《六斤县长·帮扶》赏析
170 莆仙戏鸭子丑小传·审妻
180 外丑内美的养鸭人——莆仙戏《鸭子丑小传·审妻》赏析
185 淮剧奇婚记·忆旧情去留两断魂
197 新思想解决旧问题——淮剧《奇婚记·忆旧情去留两断魂》赏析
202 越剧瓜园曲·量米
219 野姑娘的告白——越剧《瓜园曲·量米》赏析
225 评剧风流寡妇·善救前夫
230 重情重义、与人为善的“寡妇”——评剧《风流寡妇·善救前夫》赏析
235 沪剧一夜生死恋·诀别
255 一次漫长的告别——沪剧《一夜生死恋·诀别》赏析
260 评剧三醉酒·巧借证
267 三醉解千愁——评剧《三醉酒·巧借证》赏析
272 川剧山杠爷·拆信
279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川剧《山杠爷·拆信》赏析
284 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情断
302 乡土情缘——萍乡采茶戏《榨油坊风情·情断》赏析
307 豫剧村官李天成·宴请
318 村官的承诺——豫剧《村官李天成·宴请》赏析
323 秦腔西京故事·规劝
337 父爱如山——秦腔《西京故事·规劝》赏析
342 豫剧兰考往事焦裕禄·送别
350 一个崭新的焦裕禄——豫剧《兰考往事焦裕禄·送别》赏析
356 沪剧挑山女人·母子情深
363 母爱,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沪剧《挑山女人·母子情深》赏析
367 川剧金子·反目成仇
381
|
內容試閱:
|
折子戏,古称摘锦或摘汇,从“摘”字可得知它是从一部大型剧作中摘取,从“锦”字又可判断它是一部戏的精华部分。为何称作“折”,据说与古时候的书籍装帧技术有关,“折”即“摺”之意。折子戏始于何时?学界持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戏曲诞生之初便有折子戏,亦有学者认为折子戏是在明代才出现。关于这个问题,在此不做考据和研究,只为表明作为中国戏曲的专门术语不但古已有之,还具有独特的文化与艺术价值。折子戏与小戏不同,它既依附于全剧,又可独立成篇,是一部戏中个性最鲜明、动作最清晰、情感最丰富、情节最多变、冲突最激烈、主旨最明确的段落。数百年来,折子戏为戏曲舞台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画卷,勾勒出了整个戏曲的发展概貌。因此,考察某个历史时期的折子戏,可以促使我们重新评估这个时期的戏曲成就。
这本小书关注的对象是当代中国戏曲现代戏的折子戏,从时间上来看,它涵盖了1949 年以来的几个历史时段,从考察对象来看,它聚焦于反映现代生活的戏曲作品,包括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戏曲。选取、分析、评价这些作品的难度在于,它们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大多作品尚未经过时间的检验,并且,由于进入当代以来戏曲剧本的创作思维越来越受到西方戏剧的浸染,戏曲的传统在逐渐变淡,要有新的批评视野和角度,这给本书的编写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书要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认识七十余年来戏曲现代戏的成就,戏曲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同样持不同态度,本书恰是要从数量庞大的现代戏作品中摘取些许折子戏,以此来表达我对现代戏整体质量的判断。
本书在选取折子戏的时候,除了考虑作品的艺术质量,还做到了三个兼顾:一是剧种;二是题材;三是时代。换而言之,要把不同时期、不同剧种、不同题材的最有代表性的折子戏挑选出来,以此来勾勒出过去七十余年里戏曲现代戏的发展轮廓,因篇幅有限,本书共选取了22 个折子戏,涉及京剧、评剧、豫剧、越剧、秦腔、吕剧、川剧、莆仙戏等14 个剧种,其中既有影响范围较广的“大剧种”也有偏居于一方的“小剧种”;既有源远流长的古老剧种,也有晚近才形成却别具魅力的新剧种。至于题材范围,同样要考虑到戏曲现代戏对当代生活的关照。然而,从选取的剧目看来,革命历史题材和乡土题材作品的比重要远远高于都市题材,这一方面是由戏曲艺术强悍的乡土文化基因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戏曲艺术面对现代都市生活时的滞后性。
任何的鉴赏都需要一个标准,本书对当代戏曲现代戏的折子戏进行鉴赏时持有三个原则:一是有“戏”;二是有“人”;三是有“情”。所谓“戏”是指戏剧性,也就是折子戏的艺术构思是否精妙,包括结构的完整性、情节的变化性;所谓“人”是指人物的个性,人物的行动与选择能否揭示出他的心灵秘密,能否显示出时代生活对这个人物的影响;所谓“情”是指情感的丰满度和层次感,在折子戏有限的篇幅内,人物的情感或是波澜壮阔,或是暗流涌动,而非一潭死水。之所以采用这三个原则,是为了以
“戏曲的”而非“话剧的”眼光来看待折子戏,是“戏”“人”“情”的三者合一,区别于“冲突律”“情节整一性”的话剧标准,对戏曲剧本来说,特别是折子戏,理应是“情”的艺术,一言一行、一白一唱、一动一静、一招一式,都应是情之所至。诚然,这样的标准或原则只是一己之见,甚至是很不成熟的偏见,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由于本人学识尚浅、眼界有限,本书对戏曲艺术、戏曲现代戏、折子戏的认识难免有很多不足,对个别作品的分析欠缺深度,挑选的22 个折子戏肯定也无法显露当代戏曲现代戏的发展全貌,这是书稿完毕之后最大的遗憾。幸运的是,承蒙陆军教授不嫌我资质愚钝,将这本小书列入了他主编的“中外经典短剧鉴赏文库”,且陆军教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使我顺利完成本书,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这本小书。要特别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赵蔚华老师,她的认真、严谨、专业和热忱,给我留下了许多温暖的回忆。还要感谢我的两个学生张芮宁、张家宁,她们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协助我搜集剧本、转换文稿,使我顺利地完成了本书。
最后,愿这本小书能够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也恳请诸位方家予以更多批评。是为序。
2021 年12 月12 日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