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HK$
490.6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HK$
109.8
|
編輯推薦: |
“折子戏”乃是相对于“全本戏”的演出形式。中国戏曲中的传奇体制,往往多达数十出,演出动辄通宵达旦,长达数日。因此早在明万历时,已可见于全本戏中摘出数折演出的记载。但“折子戏”作为一种独立自足、富有艺术特色的演出形式,则是到清乾嘉时期才真正盛行于舞台之上。这中间经过了二百馀年艺人们在剧本以及表演艺术上的长期加工与琢磨,最终建立了昆曲折子戏所谓的乾嘉传统,且由一代代的演员承袭至今。可以说,折子戏于传奇创作衰退之时,以表演艺术的精益求精,延续了昆曲此一剧种的舞台生命,同时也为昆曲存留下宝贵的演员与演出传统,当清末昆曲几近消亡时,仍能由老艺人身上带的戏,点燃昆曲的一线生机。
本书除邀请众多重要昆曲学者赐稿,更有国宝级昆曲艺术家们的演出体会,期待能从学术与表演艺术双重角度,完整呈现“折子戏”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以及舞台演出等各個面向。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收二十一篇论文或创作,从学术与表演艺术双重角度,完整呈现“折子戏”的历史脉络、社会背景,以及舞台演出等各個面向。
本書分为三大部分:概念总论、历史文献,以及表演艺术。
概念总论部分,定义何为“折子戏”,考证折子戏之起源与演变,并由剧本、行当表演、美学等特质厘清折子戏与全本戏之别。此部分共计收录二篇文章。陆萼庭《折子戏的光芒》和曾永义教授的《论说“折子戏”》。
历史文献部分,由具体折子戏出目的文献爬梳考证,进一步展现折子戏的特征与价值。此部分共計收录七篇文章。吴书荫《昆曲奇葩折子戏——谈昆曲剧目的抢救和传承》、周秦《折子戏与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昆戏集存?甲编〉前言》、王馗《昆曲身段谱提要目录》、吴新雷《昆剧折子戏〈十面〉的源流演化》、华玮《新发现的〈铁冠图?白氏尽节〉》、江巨荣《刘墉的观剧诗》、赵山林《四喜班演出昆曲折子戏考述》。
表演艺术部分,收录文章十二篇:孙玫《论昆曲折子戏对于戏曲表演艺术之历史性贡献》、张淑香《显现与隐匿——折子戏的鳞爪美学》、岳美缇《寻找卖油郎——〈湖楼〉的艺术个性》、王芝泉《〈挡马〉艺术谈》等。国宝级艺术家们对于各自拿手戏的钻研与讨论,适足以证明“行当”在昆曲中的重要地位。而行当表演特色也正是折子戏之所以能具备独立自足审美的重要关键。学者们结合文本与舞台演出对折子戏加以赏析与研究,生动地呈现出折子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方方面面,对折子戏的普及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有若干幅图片,具有一定的欣赏和史料价值。
|
關於作者: |
华玮: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教授兼副系主任、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主任,并担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中国戏曲学会汤显祖研究分会理事。之前曾在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任研究员兼副所长,并曾受聘至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学术兴趣以中国古典戏曲、明清文学与妇女文学为主,研究领域包括:汤显祖研究、明清女性戏曲研究、戏曲评点研究,以及清代历史剧研究。撰著、点校或编辑出版的书籍有《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华玮卷》、《走近汤显祖》、《明清戏曲中的女性声音与历史记忆》、《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明清妇女戏曲集》,《才子牡丹亭》、《明清戏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汤显祖与〈牡丹亭〉》、《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另发表过中英文论文数十篇。
|
目錄:
|
序一 昆曲进校园 白先勇
序二 梁元生
出版说明 华玮
概念总论
陆萼庭 折子戏的光芒
曾永义 论说“折子戏”
历史文献
吴书荫 昆曲奇葩折子戏──谈昆曲剧目的抢救和传承
周 秦 折子戏与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昆戏集存?甲编》前言
王 馗 昆曲身段谱提要目录
吴新雷 昆剧折子戏《十面》的源流演化
华 玮 新发现的《铁冠图?白氏尽节》
江巨荣 刘墉的观剧诗
赵山林 四喜班演出昆曲折子戏考述
表演艺术
孙 玫 论昆曲折子戏对于戏曲表演艺术之历史性贡献
张淑香 显现与隐匿──折子戏的鳞爪美学
岳美缇 寻找卖油郎——《湖楼》的艺术个性
王芝泉 《挡马》艺术谈
侯少奎 胡明明 张蕾 北方昆曲经典剧目演变传承论──以《单刀会》、《林冲夜奔》和《千里送京娘》为例
周华斌 “百岁活钟馗”侯玉山及《嫁妹》
李 晓 关于昆曲“五毒”与家门艺术的传承
王安祈 《奇双会》的几个问题
李惠绵 从折子戏《逼休》论述昆剧《朱买臣休妻》之表演砌末与文学意象
赵天为 从《惊梦》看昆曲表演艺术的当代传承
洪惟助 从挠喉捩嗓到歌称绕梁的《牡丹亭》
吴新雷 昆曲折子戏《黛玉葬花》的改订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