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HK$
80.6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HK$
109.8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HK$
109.8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HK$
67.0
《
设计中的比例密码:建筑与室内设计
》
售價:HK$
87.4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看似平淡的坚持
》
售價:HK$
55.8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HK$
76.2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HK$
168.0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以“皮影戏传承人”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重点考察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身份、生活现状、传承机制与创新模式等问题,以此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对传承人“日常实践”的关注与诠释来推动地域社会的内驱力发挥功效,从而实现乡村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内生式可持续发展。
|
關於作者: |
陈爱国 毕业于名古屋大学,获学术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曾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民俗学、人类学,主要从事社区自然、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等研究。曾主持我国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撰写、翻译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
目錄:
|
绪论1
一、 研究问题1
二、 理论视角2
三、 研究方法10
四、 分析框架11
第一章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共性:“内生动力”13
一、 共同理念: 内生式发展15
二、 共同路径: 内生式共治机制23
三、 小结28
第二章乡村社会的非遗传承人: 多重身份与创生能力30
一、 “日常实践”的理论考察30
二、 遭受弱化或否认的传承人创造力33
三、 依然“健在”的民俗36
四、 传承人的日常实践: 创生能力46
五、 小结52
第三章乡村社会的非遗传承人的日常实践54
一、 传承人A的个人生活史: 华县55
二、 传承人B的个人生活史: 环县58
三、 传承人C的个人生活史: 唐山66
四、 小结73
第四章迈向城市的非遗传承人的日常实践76
一、 传承人D的个人生活史: 北京76
二、 传承人E的个人生活史: 北京80
三、 传承人F的个人生活史: 唐山88
四、 小结94
第五章非遗保护与“文化消亡话语”96
一、 两种不同的话语96
二、 “文化消亡话语”的角色担当97
三、 “文化消亡话语”的反思103
四、 小结105
第六章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的公共性话题107
一、 问题的提出107
二、 乡村社会的民俗文化: 共同性111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性115
四、 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22
五、 小结125
结语127
参考文献131
后记137
|
內容試閱:
|
本书获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助计划”资助。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 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常实践研究前言Foreword|前言“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是近年的两大国家战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非遗保护战略力求推进非遗的普查与传承,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则将乡村认定为“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强调这一国家战略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2018年)。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的重要关键词。
我们可以发现,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至少存在以下的两点共性。
第一点,对于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而言,推动两者携手共进的内生动力不可或缺。这就需要我们持有想象力和同理心去尊重民众的所思、所需,倡导当地民众能有效利用外部条件,自主管理社区的自然、文化资源,以此营造自我的地域社会和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和遗产保护的推进过程中,持续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内部规范和社会共识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考虑可以从“民众在场”和“因地制宜”两个层面去实践内生式发展模式。
第二点,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所关注的“传统”都与整体、多元、动态的生活世界休戚相关。对某一具体的非遗和乡村而言,两者各自都是同质性、差异性并存的内在统一体。我们不能在脱离当地社会语境的情况下肆意“抽取”某一非遗或乡村内部的同质性并称其为“传统”,却忽视其内部的多样性。反之亦然。我们需要在理解、尊重当地民众动态生活的基础上去探讨非遗与乡村。
同时,上述两点也关乎民俗学、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方法。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不仅需要关注不断消逝的民俗事象,更应该通过长期、多点的田野作业对当代民众的生活整体加以深入考察。换言之,在当今社会,民俗学、人类学不应只是救助“传统”的学问,更应成为关注民生、应对当代社会诸多挑战的一门现代学科。
6月11日是今年(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社会动员来摒弃“自然”与“文化”、“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同时呼吁“过去”与“现在”、“乡村”与“城市”的有机统一。我们期待,来自生活世界的非遗正是可以扮演“连接”(而非“割裂”)角色的重要社会装置。
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本书存在疏漏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