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新经济史革命:计量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
售價:HK$
89.7
《
盗墓笔记之秦岭神树4
》
售價:HK$
57.3
|
編輯推薦: |
我感觉王雄很了不起,他写中国高铁的报告文学最合适不过了。他体验过一线的力量、一线的场景。这种劳动的状态,是工人阶级特别典型的一种状态,是我们人民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正是富贵的创作动力。王雄以这种饱含激情与责任感的状态投入写作,很好地完成了这套书的创作,为世人瞩目的中国高铁发展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文学答卷”。
严肃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报告文学创作,需要王雄这样的精神和态度,以及勤奋的劳动干劲。事实上,我们也能从王雄身上看到一个中国作家的“高铁精神”,这也是时代和中国十分需要的精神。
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领军人物
——何建明
|
內容簡介: |
中国高铁发展之路,实质上就是科技创新之路。
中国高铁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给了世界一个惊喜: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运营网络通达水平、高速列车保有量和商业运行时速,四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树起了世界高铁商业化运营标杆,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先河。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克难攻坚,百折不挠,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演绎了精彩的中国科技创新传奇,彰显了杰出的中国高铁创新风采。
一路坎坷,一路欢歌。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一跃成为世界高铁第一强国。人们不禁要问,中国高铁科技创新的奥妙何在?这条艰辛的创新之路又有哪些故事?本书以大众的视角、专业的解读,灵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与您一同追忆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程,探索大国科技创新的秘诀;与您一同遨游高铁科技知识的海洋,解读高铁科技创新背后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精神。
|
關於作者: |
王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水文化学者。现任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主席,西南交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学术论著多部(篇),共计640万字。多篇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全国重点报刊刊登或转载。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阴阳碑》《传世古》《金匮银楼》(合称“汉水文化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速度——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丝路大通道——中欧班列纪行》《中国力量——高铁正在改变中国》、文学论著《〈红楼梦〉写作之美》等。作品被译为英、法、德、西、俄、阿、日、罗、波等语种,由外文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面向全球发行。E-mail:2521866506@qq.com
|
內容試閱:
|
自2004 年下半年开始,青岛四方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客公司)和唐山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先进技术, 开始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5 年10 月,铁道部与四方公司、川崎重工、三菱电机、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株洲南车电机公司及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公司签订了51 列CRH2A 型动车组机电产品技术转让合同。2007 年1 月24 日,原装日产动车组开始在胶济线投入试运营。
外方预言,中国引进高铁技术至少需要用16 年的时间消化吸收,即8 年消化、8 年吸收。2004 年,日本企业联合体与中国铁道部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同意将若干关键技术转让给中国公司。川崎重工总裁大桥忠晴劝告中方技术人员:“不要操之过急,先用8 年时间掌握时速200 公里的技术,再用8 年时间掌握时速350 公里的技术。”
事实上,中国铁路无论是在线路条件、运用环境、运营模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路情,照搬国外现成技术显然不行。再说,国外企业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他们也不可将全部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拱手相让。
“拿到图纸,外方专家只教你读图,告诉你是什么,但不告诉你为什么。” 四方公司首批到国外学习动车组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于延尊回忆说。
显然,设计制造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光一张图纸,从提出方案到最终敲定,设计师们就要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进行无数次的仿真分析、无数次的试验验证。而一列高速列车,涉及几万个零部件,需要设计出的图纸可谓数以万计。
正是这样,中方企业依靠外方转让的技术,开始了艰难的国产动车组再创新的建造。由此,中国高速列车研发团队梳理确定了110 项重大科研课题,开展高速铁路技术创新工作。
中国高速列车研发团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个个部件的梳理,一张张图纸的绘制,一遍遍分析的验证,一次次线路的试验,从引进国外技术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梦想,要搭建起自己的高速列车技术平台。
采访中,我曾多次与这些设计师们亲切交谈,回首这些年所走过的路。大家认为,中国高速列车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前期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