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HK$
90.9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HK$
64.4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HK$
55.2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HK$
66.1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HK$
79.4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HK$
103.3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HK$
112.7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HK$
102.4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内容全面系统、资料新颖翔实的著作权法教材,立足于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以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为主线,对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原理、知识和相关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分析和研究。同时,兼具比较法和国际法视角,符合著作权制度国际化的趋势。第二版新增典型案例及简要分析于文后,方便读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本书对第一版进行了重要优化,在知识体系、理论品位、实践素材、内容的全面和丰富程度以及可读性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进步。
本书不仅是政法院校师生以及其他对著作权法感兴趣的读者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著作权法基本内容的理想教科书,而且是知识产权法教学科研人员、司法人员、律师、著作权和相关文化领域管理人员、企业法务工作者等的必备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冯晓青,男,中国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知识产权法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高校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特邀咨询专家、中国审判研究会知识产权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及兼职律师、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专家顾问,南京、长沙、淄博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以及北京环世知识产权诉讼研究院院长等。
著有《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知识产权法哲学》《现代知识产权法》《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论》等个人专著17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国外SSCI刊物论文多篇。成果获得省部级学术奖、科技进步奖和教学奖二等奖5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999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2011年)、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2012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18年)等荣誉。开设新浪微博(冯晓青知识产权)和微信公众号(冯晓青知识产权)。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著作权、著作权法的概念
一、著作权的概念
二、著作权法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律性质与特征
一、著作权的法律性质
二、著作权的特征
第三节 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价值
一、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著作权制度的社会价值
第四节 著作权制度的沿革
一、印刷技术的出现与著作权制度的产生
二、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及其影响
三、国际著作权保护的形成与发展
四、新技术革命对著作权法的冲击及著作权法的应对
第五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的著作权保护
二、我国近现代的著作权保护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著作权保护
第六节 我国《著作权法》的制定与完善
一、1990年《著作权法》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二、2001年《著作权法》的修改背景与主要内容
三、2010年《著作权法》的修改背景与内容
四、2020年《著作权法》的修改背景与主要内容
第七节 我国著作权法基本原则、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一、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
二、著作权法的调整对象与适用范围
本章案例研讨
境外影视作品著作权权属认定与外国法查明的适用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
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二、著作权主体的分类
第二节 几种不同类型的著作权主体
一、作者
二、作者以外的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其他自然人
三、依法享有著作权的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四、特殊著作权主体——国家
本章案例研讨
参与法人作品创作中可单独使用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法人作品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概述
一、作品的概念与分类
二、作品与相关对象的关系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
一、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二、作品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表现形式
三、作品必须属于法律规定的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智力成果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法上的著作权客体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第四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一、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二、实用艺术作品
三、数据库
第五节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
一、官方文件及其正式译文
二、单纯事实消息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本章案例研讨
作品标题能否作为作品受著作权保护
独创性表达与公共领域素材的区分
古籍点校本的著作权侵权问题
体育赛事节目的作品属性
地图数据及导航电子地图的作品属性认定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一、著作人身权概述
二、发表权
三、署名权
四、修改权与收回权
五、保护作品完整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一、著作财产权概述
二、复制权
三、发行权
四、出租权
五、表演权
六、放映权
七、广播权
八、展览权
九、信息网络传播权
十、演绎权
十一、收益权
第三节 其他权利
一、注释权
二、整理权
三、延续权
四、公共借阅权
本章案例研讨
有孔虫模型作品独创性认定及侵犯复制权与演绎权的区分
侵犯作品改编权的认定
第五章 著作权的归属
第一节 著作权的原始归属
一、一般情况下的著作权归属
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五、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六、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七、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八、作者身份不明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第二节 著作权的后继归属
一、著作权转让
二、著作权继承
三、著作权继受及因执法而转移
本章案例研讨
著作权法实施前传统动画影片角色形象著作权归属的界定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及其行使
著作财产权的法定继承
第六章 著作权的取得形式与保护期
第一节 著作权的取得形式
一、自动取得著作权
二、经注册登记取得著作权
三、经加注著作权标记取得著作权
第二节 著作权保护期
一、著作权保护期的概念与特点
二、著作权保护期的正当性
三、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
四、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
第三节 著作权的特殊保护期限
一、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二、遗作
三、摄影作品与实用艺术作品
四、视听作品
五、合作作品
本章案例研讨
著作权登记证书的效力认定
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与特征
一、著作权限制的合理性
二、著作权限制的特征
第二节 合理使用
一、合理使用的概念、性质与特征
二、合理使用之正当性
三、合理使用的判断原则与标准
四、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具体类型及适用条件
五、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合理使用
六、合理使用的发展与变化
第三节 法定许可
一、法定许可概述
二、我国《著作权法》关于法定许可的规定
第四节 强制许可
一、强制许可的概念
二、强制许可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 权利穷竭、公共秩序保留与国家收购
一、权利穷竭
二、公共秩序保留
三、国家收购
第六节 关于精神权利的限制
一、发表权的限制
二、署名权的限制
三、修改权的限制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限制
本章案例研讨
教辅书适当引用的判断
报刊转载中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认定及法定许可的适用
第八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一节 著作权许可使用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与意义
二、著作权许可使用的类型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与著作权转让的关系
第二节 著作权质押
一、著作权质押的概念与意义
二、著作权质押的特点
三、著作权质押的限制
四、著作权质押的履行与终止
第三节 著作权利用的法律形式——著作权合同
一、著作权合同概述
二、著作权转让合同
三、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
四、著作权质押合同
本章案例研讨
超授权范围行使著作权及合同解除的效力认定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效力及著作权侵权判定
第九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概述
一、邻接权的概念与类型
二、邻接权的特征及与著作权的关系
三、建立邻接权制度的重要意义
四、邻接权保护的不同立法例
五、邻接权制度的沿革
第二节 书刊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
一、版式设计权的概念与保护期限
二、版式设计权与“制版权”的区别
第三节 表演者权
一、表演者权的客体与主体
二、表演者权的内容
三、关于职务表演的权属问题
四、表演者与录制者和著作权人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一、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客体与主体
二、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内容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与著作权人、表演者的关系
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
一、广播组织权的客体与主体
二、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三、广播组织与其他权利主体的关系
第六节 邻接权的限制
一、邻接权限制的立法依据
二、邻接权限制的表现
本章案例研讨
广播组织权侵权和主体资格的界定
录像作品与录像制品的区别及表演者身份权的认定
第十章 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构成要件与类型
一、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类型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一、仅承担民事责任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二、既应承担民事责任,也可以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三节 技术措施与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与限制
一、技术措施的保护与限制
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本章案例研讨
角色扮演类(RPG)电子游戏著作权侵权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学术研究中史料运用的独创性与剽窃、抄袭的界限
“通知—删除”规则在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提供者的著作权侵权认定中的适用
侵犯著作权罪中制作、销售盗版书籍构成共同犯罪的认定
第十一章 著作权诉讼
第一节 著作权民事案件诉讼
一、著作权民事诉讼案件类型
二、著作权侵权民事诉讼主体资格
三、诉讼管辖
四、举证责任
五、诉前临时措施与证据保全措施
六、诉讼时效
七、著作权侵权诉讼中涉及权属不明情况的处理
第二节 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
一、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的概念与意义
二、著作权行政案件诉讼的适用程序
第三节 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
一、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概述
二、我国著作权刑事案件诉讼
本章案例研讨
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案件中“陷阱取证”的合法性问题
美术作品著作权犯罪的认定
第十二章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第一节 软件及其法律保护概述
一、软件的概念与特征
二、软件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三、软件的著作权保护
第二节 软件著作权主体与权利归属
一、软件著作权主体
二、不同类型的软件著作权的归属
第三节 软件著作权的内容
一、软件著作人身权
二、软件著作财产权
第四节 软件著作权的获得、保护期限与权利限制
一、软件著作权的获得
二、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三、软件著作权的限制
第五节 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与转让
一、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二、软件著作权转让
三、软件著作权许可使用或转让合同的登记
第六节 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一、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
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
本章案例研讨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中软件功能需求、延迟交付及违约责任认定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标准及举证责任
第十三章 著作权集体管理
第一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概述
一、国外著作权集体管理概况
二、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第二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条件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申请设立程序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责
四、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
第三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活动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授权与合同的签订
二、权利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的终止
三、对外国人著作权的集体管理问题
四、授权他人使用权利人的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
五、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
六、使用费的收取与转付
第四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监管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权力机构的建立与运转
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
三、权利人的监督
四、使用者及其以外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监督
五、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管理活动的规范
第五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相关法律责任
一、未履行著作权备案手续等的处理
二、拒绝与权利人订立著作权集体管理合同等行为的处理
三、不及时开展活动的处理
四、从事营利性活动的处理
五、其他法律责任形式
本章案例研讨
著作权许可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区分
练歌房经营音乐电视作品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第十四章 著作权的国际保护
第一节 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产生背景、主要方式和基本原则
一、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产生背景
二、著作权国际保护的主要方式
三、著作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伯尔尼公约》
一、《伯尔尼公约》的缔结经过
二、《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
三、《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世界版权公约》
一、《世界版权公约》的缔结经过
二、《世界版权公约》的基本原则
三、《世界版权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TRIPs协议
一、总则和基本原则
二、著作权及相关权利
三、知识产权执法
第五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一、概述
二、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
三、著作权保护范围与客体
四、受保护的权利
五、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
六、技术措施保护
七、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
八、其他规定
第六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一、概述
二、表演者的权利
三、录音制品制作者的权利
四、共同规定
五、其他规定
第七节 保护邻接权的国际公约
一、《罗马公约》
二、《录音制品公约》
三、《卫星公约》
本章案例研讨
《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作者的作品受到我国法律保护
网络平台服务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前言
当前,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基于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我国已将知识产权纳入国家战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力图使我国由当今的知识产权大国跃变为知识产权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当前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及其有效实施进行了更全面的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实施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极端重要性。
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是充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和文化创新,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也通过制定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和保护水平的提高。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以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一进程中,创新驱动始终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根本保障。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和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则同时也是激励创新、促进创新成果推广运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的重要的法律制度和激励机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所指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好地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重要作用的发挥,则离不开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次政治学习时还指出: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科学技术进步法等修订工作,增强法律之间的一致性。在其他相关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我国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商标法》《著作权法》《专利法》等知识产权专门法律的修订工作,与之配套的相关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的制定和修订也同时进行。其中,就《著作权法》而言,我国2010年第二次修正的《著作权法》实施后,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环境出现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一些规定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亟须通过系统修改的形式加以完善。为此,我国自2012年起即正式启动了《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工作。其间经过多次探讨和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2020年11月11日终于通过了第三次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修正后的《著作权法》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应当说,这次我国《著作权法》修改,具有深刻的现实原因。从总体上说,是为了强化我国对著作权的保护,以更好地激励创作、促进优秀作品的传播和利用。从具体的情况看,是基于著作权保护实践中出现了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正如2020年4月26日司法部时任党组书记、副部长袁曙宏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所指出的一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著作权保护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通过修改完善著作权法予以解决:一是随着以网络化、数字化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一些现有规定已经无法适应实践需要。二是著作权维权成本高、侵权赔偿数额低,执法手段不足,著作权侵权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权利保护的实际效果与权利人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三是现行著作权法部分规定有必要与我国近年来加入的国际条约以及出台的民法总则等法律进一步做好衔接。这次《著作权法》的修改,对于著作权主体、客体、内容、著作权归属、著作权限制、著作权保护期限、著作权利用、著作权保护、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保护与限制等都作了重要修改。通过这次系统修改,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促进我国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就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发展和变革而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当然,著作权制度发展与变革还包括更丰富的内容,尤其是著作权保护实践以及国际著作权保护的发展等。
正是基于我国《著作权法》已经作出重大修改、著作权保护实践和我国参加的涉及保护著作权的国际公约有了新的规定,本书作者应法律出版社的建议对本书第一版作出重要修订。本书第二版就是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的内容、新近制定和修改的著作权司法政策和司法解释,以及著作权国际公约的最新进展,结合著作权保护实践典型案例和新出现的问题,对上一版所作出的系统修改和完善。其中,在著作权法原理与理论以及著作权法实践尤其是司法保护方面进行了重点修改和完善,特别是增加了一些典型案例研讨内容,从而提升了本书第二版的学术品味和实践品格。
总体上,本书第二版在观点的新颖性、资料的翔实性、内容的全面性、案例资料的典型性、论证的严密性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希望能够继续成为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师生、律师、法官、新闻出版及文化传媒等与著作权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及对著作权法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掌握著作权法的理想教材和专业读物。
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法律出版社编辑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本书在修订过程中也参考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论著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著者水平有限,本书第二版难免存在错漏,希望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 者
2022年8月1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