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HK$
77.3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HK$
53.8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HK$
89.4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HK$
78.4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HK$
67.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HK$
76.2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HK$
89.5
|
編輯推薦: |
1.本书具有独特的整体视角,流域、交通、集群的协同整合,有助于突破村落个体研究的局限性。2.本书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分析动态的流域和交通要素所引起的村落的集群式形态演化、自然环境变化与社会人文发展,以及对村落形态的影响。3.本书还为京西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的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即应当走集中连片的路径,强化村落与河流、铁路、公路以及村落之间的关联耦合,通过环境治理和交通引导,提升地域活力,构建基于多要素协同网络的乡村发展模式。
|
內容簡介: |
传统村落既是历史脉络和地方文化的载体,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近年来,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呈现从个案解析转向整体利用的趋势,为村落的更新提供了多元可能。本书以北京市西郊“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空间边界,从流域、交通、集群协同视角切入,探讨村落与环境、村落单元之间的联系,发现历史文化要素和生活现象间的影响机制。京西地区历史悠远、水绕山环,永定河、清水河、京西古道、京门铁路等环境要素穿过其中,将一系列村落串接成集群。通过历史研究、田野调查、图文分析,归纳村落群形成和发展的信仰、文教、经济等影响要素,梳理文化形态的外向和内向特征。村落群享有共同的“大传统”,是地方流域文化的亚文化载体;各村落单元又体现出个性化的“小传统”,自发生长。外向特征体现于环境应对、组织运转,内向特征体现于日常生活,构成整饬的文化形态体系。在“城乡共进”和区域协同发展的当代,村落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面临来自城镇的双重冲击,导致空间形态混杂、文化内核暧昧、生活方式异化。旨在以京西传统村落的研究为引,为乡村地区的可持续更新、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提供有效方法。
|
關於作者: |
王鑫,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城乡规划系副主任。2008年获北京交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4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学术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聚落、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近年来关注晋中汾河流域、京西永定河流域的传统村落群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日常生活。在《世界建筑》《新建筑》《建筑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撰写或参与编纂《晋中传统聚落与建筑形态》《美丽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碛口古镇》《丁村古村》《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山西卷》《20世纪世界建筑》等学术专著、译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工委优秀社会调研成果资助项目。
|
目錄:
|
1 研究缘起与概念限定
1.1 研究背景
1.2 京西地区的形成与人们对它的认知
1.3 交通廊道的构成
1.4 小结
2 京西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
2.1 村落概况
2.2 空间分析逻辑
2.3 多元要素
2.4 小结
3 流域之中的传统村落共生
3.1 取水营田
3.2 水利营建
3.3 滨水营城
3.4 小结
4 交通衍生的村落公共空间
4.1 交通廊道与多尺度衔接
4.2 永定河与村落耦合
4.3 古道与村落耦合
4.4 铁路与村落耦合
4.5 公路与村落耦合
4.6 小结
5 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5.1 村落空间的交通媒介:融通与分流
5.2 公共空间形态:“自由”与“规整”
5.3 公共空间功能:“主导”与“多元”
5.4 小结
6 村落案例解析
6.1 琉璃渠村的公共空间
6.2 滨水沿道的东石古岩村
6.3 王平镇村落集群的文化记忆
7 多要素协同下的村落集群保护
7.1 村落人居环境现状
7.2 保护利用中的现实问题
7.3 保护利用的适应性策略
7.4 小结
附 录
A-1 北京市“中国传统村落”列表
A-2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
B-1 门头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至第五批)
B-2 门头沟区不可移动文物(寺庙)
|
內容試閱:
|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现状与现实问题,提出以整体性和差异性为原则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首先,京西地区是一个集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于一体的空间域,村落作为分布其中的要素之一,其保护发展须整体考虑山水环境,以及体现永定河文化的物质空间和人类活动。其次,村落与村落之间在具体的空间营造上存在区域差异性, 所以村落在保护与发展的过程要“捋清家底”,切勿“复制粘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和《门头沟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 年—2035 年)》的要求,永定河流域要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加强分区分类的保护与发展机制。以河流作为纽带,将永定河流域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 并结合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各区域的保护与发展核心,形成“一带三区三核心” 的传统村落空间结构体系。
2.3.3 交通廊道要素
1. 前工业时代
道路交通对于任何城市和地区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北京建都后,北京城内资源需求大幅增多,京西地区逐渐形成了用于运输物资和矿产的交通道路,构建起东连北京城、西达冀晋蒙的道路网络系统[2](图2-23)。在牛角岭关城所立的《重修西山大路碑》中,也有过详细的记载:“盖闻造桥梁以济人渡,修道路以便人行,务民之义, 此善举之第一也。况西山一带,仰赖乌金以资生理,而京师炊爨之用,尤不可缺。道路忽而梗塞,各行生计攸关。”[3] 这体现出了道路对于京西地区的重要作用。京西古道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从早期人类沿河谷而上的迁徙路线,到元明时期渐成体系的商贸路网,古道路线与永定河,与京西众多村落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京西古道的分布图来看,道路多是沿河流谷地向内延伸的,这主要是因为河流两侧海拔低、坡度缓,而且可以及时补充水资源,有利于形成通畅无阻的道路系统,保证交通运输的时效性和安全性。
按照功能来分,京西古道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军道,连接西部山区的各个关口, 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西奚古道。西奚古道从东北向西南将居庸关和紫荆关连接在一起,该道路沿刘家峪沟的沟谷地带,跨过京西北部各大山系,途经大村、向阳口村、沿河城村和燕家台村。这些村落多是依托边关关口发展演化而来的,所以与军道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第二类是香道,主要以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娘娘庙、白瀑寺等寺庙为终点,形成祭祀社神、开展民俗活动的进香之道。香道与寺庙之间具有直接联系,所以寺庙集中的地方也是香道路网发达的地方,主要汇聚在永定河的下游地区。香道的建立,不仅方便了各地香客通行,更是推动了沿线村落的发展,每逢开展进香活动,村落便化身为驿站,为沿途香客提供茶水和饮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第三类为商道,它是京西地区商旅通行的必经之路,这类古道主要承担了北京与山西之间的贸易往来,沿线分布有许多驿站,为客商马队提供食宿服务,包括三家店、琉璃渠、水峪嘴、韭园、东石古岩、王平等村落,它们在商业的带动下逐渐形成规模,演化成村落。例如琉璃渠村,西山大路穿村而过,沿街两侧分布有天盛店、杨煤场等店铺,种类繁多、商业发达,是古道沿线著名的商业街。早期琉璃渠村的空间形态主要是沿商业街呈线状发展,后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古道功能降低,村落才逐渐向周边扩散开来(图2-24)。
2. 近现代以来
到了清代末期,现代交通工具逐渐发展起来,原有的古道、渡口等交通方式已无法满足资源运输的需求。因此,京西地区建设了铁路运输专线——京门铁路,旨在将门头沟地区的煤炭运到北京城区。后来又在京门铁路的线路基础上修建了门斋铁路,即从门头沟站开始,铁路线向西延伸,直接深入大台、斋堂等煤矿产区(图2-25)。
门斋铁路共分为两段。第一段起始于门头沟站,沿永定河向西铺设,在经过丁家滩、色树坟、清水涧后,线路转向西南,最终到达板桥站。第二段是从清水涧站开始,继续沿永定河前进,在到达付家台村后转向清水河沿岸,最终到达斋堂站。这两段铁路分别于1927 年和1931 年实现全面通车,大大提高了门头沟矿区的运输能力。但是后期由于频繁的战争,门斋铁路损毁严重,到了1937 年,这条铁路就只剩下门头沟到清水涧这一小段线路[1]。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门斋铁路,其实是后来重建的,并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增设了野溪站、落坡岭站和大台站。
在现代交通工具发展之前,京西地区的村落格局就已基本形成,所以铁路的开通并没有影响村落的选址。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图可以发现,铁路对于村落空间肌理, 尤其是对设有车站的村落,有着较大的影响。以丁家滩村为例,门斋铁路由南至北穿村而过,丁家滩站就设于村落的中心位置。村落早期的空间主要顺山势向上发展,形成背山面水的自然山水格局。但在京门铁路通行后,村落空间主要沿铁路线向南、北方向展开, 逐渐形成以铁路为中心的线状空间格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