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HK$
87.4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HK$
143.4
《
清俗纪闻
》
售價:HK$
98.6
《
镜中的星期天
》
售價:HK$
76.2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HK$
188.2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HK$
65.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HK$
96.3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HK$
291.2
|
編輯推薦: |
该部长篇力作深刻体现了作家张抗抗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深度,作家通过一对艰难处境下夫妻的离合,熟练地融意识流、变形、反讽、夸张、荒诞等多种叙事技巧于一炉,将笔锋探入人性深邃的层面,揭示特定人性深处存在的“隐形伴侣”。小说打破了一般的故事结构,注重心理分析,其中对真与假、善与恶等价值观念的思考,显示出张抗抗的理性力量和锋芒。
张抗抗熟练运用象征、隐喻手法,使小说的叙述方式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她以细腻的笔触剖析人性的多重性,在人的理性意识的良知、道德、人格等背后,总是存在着一个干扰自己行动的隐蔽的“自我”,而通过自审意识的深化,人才有可能真正进入这一潜意识的王国。
|
內容簡介: |
这部小说讲述了20世纪一对知青在北大荒恋爱、结婚又离婚的故事。女主人公肖潇曾把自己关于真诚和正义的理想,寄予自己的恋人陈旭,但婚后的现实使她在极度的痛苦与迷惘中,终于认识到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另一个终身无法摆脱、令人恐惧和震颤的“隐形伴侣”。小说擅长挖掘人物的心理,揭示与剖析内心深层的矛盾,运用幻觉、意识流、梦境等手段,借助主人公的心灵律动,对人的自我分裂、自我疏离进行了自审。内容丰富精彩,文笔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思想性。
|
關於作者: |
张抗抗,1950 年生于杭州,1969 年赴北大荒农场,1977 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专业,1979 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创作至今。国家一级作家;第七、八、九届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 年至 2020 年受聘国务院参事。
已发表小说、散文八百余万字,出版各类作品百余种。代表作: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以及“《上海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保护金奖”等。
|
目錄:
|
自序
很久以前,在炎热的夏夜,我常常看见小小的萤火虫,闪着幽绿的微光,从眼前一闪而过。它掠过潮湿的空气,穿透浓稠的夜色,燃起尾灯,在黑暗中起起伏伏,或是匍匐于低矮的草丛里忽明忽闪。
它似乎并不打算照亮周围的黑暗,它只点亮自己。
从我少年时阅读文学作品开始,心里总有晶莹的光斑在跳跃。
那星星般、火焰般的亮光,闪烁着移向远方,引领我一步步走上文学之路。五十年中,我写下了八百多万字的作品,精选成这部三百万字的十卷文集。
文集是一部生命的史诗,文集是一次对自己严格的拷问与检验。
偶然间,从百十部旧作里,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1972年幼稚的小小说《灯》、1981年的中篇小说《北极光》,一直到2016年的中篇小说《把灯光调亮》——我对“光”似乎特别敏感。回望我的文学路,大半生的写作,始终被微弱或是宏阔的光亮吸引着。
阳光炽烈、圆月皓洁、星空邈远。我是一个心里有光的人!
为了寻光,我用文字把雾霾拨散;为了迎光,我用语言把黑暗撕开。
人类的进化和变异,从骨骼开始。骨骼支撑着生命,使人能够站立起来。当生命的血肉之躯不复存在,最后留下了坚硬的骨骼。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正如骨骼一样。骨骼是一支烛台、一只灯架、一座灯塔,让光束高高、灼灼地挥洒和传播,成为江河湖海的淼淼烟波中鲜明的标识。
当然,还有灵魂。灵魂飘飞出窍,升天入地,灵魂就是永恒的光。
编选这部文集的过程中,审视五十年来的旧作,我常常纠缠在截然相反的复杂心情中。有时我会惊叹:那时我写得多么好啊,那些流畅有趣的句子、独特的人物,新文体的尝试;那时的我,文思喷涌,认知超前……有时我也会沮丧懊恼:早期的文字太粗浅简陋了,细节不够讲究……更多的时候,我会深深感慨:我应该写得更好些,我完全可以写得更好。
可惜,年过七旬,一切都不可能从头来过了。
已落笔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篇每一部,都是生命留下的真实印记。是用书页压缩、凝聚而成的人生和历史。
写作的人在写作中享受寂寞。书籍和文学都是寂寞的产物。
寂寞中,我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扬。
在我大半生的写作中,“写什么”和“怎么写”同样重要——“写什么”体现自己的价值观,“怎么写”是价值观实现的方式,用文学表达对自身、人性及对世界的认识。其实,最为重要的是“为什么写作”。整理文集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叩问自己,杂糅的思绪渐渐清晰:少年时,文学是对美好理想的向往;青年时,写作是为了排遣苦闷;中年时,写作是为了精神的坚韧与丰厚;进入晚年,写作是为了抗拒人生巨大的虚无感。一生写作,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种种疑惑、困惑,可惜始终未能达至不惑。
我已与文学相伴半个世纪。于我而言,身前的赞誉非我所欲,身后的文名亦非我所求,写作不是我的全部生命,而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我在写作中不断成长——成熟,在文学中日臻完美,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有尊严的写作者、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近年来,我留意到萤火虫已越来越少,它们被污染的环境和滥用的农药灭杀了。我心黯淡进而悲凉。我梦想着变成一只萤火虫,让我书中的每一个字,能在暗夜里发光,孤光自照。
是为序。
张抗抗
2022年3月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