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爱琴海的光芒 : 千年古希腊文明
》
售價:HK$
199.4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HK$
66.1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HK$
445.8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HK$
221.8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編輯推薦: |
内容系统性强、图文并茂,并附有经典的阅读材料和案例研究,同时课程引入思政内容。
|
內容簡介: |
本教材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系统地阐述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环境要素的变化以及污染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介绍了固体废物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从环境管理的视角探讨了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最后对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概论性的阐述。
|
關於作者: |
方淑荣,女,1963年出生,吉林梨树人,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主讲环境学概论、环境学基础、环境管理学等课程20多年。主编《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多篇。
|
目錄:
|
第1章绪论1
1.1环境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性1
1.1.1环境的概念1
1.1.2环境的组成4
1.1.3环境的特性5
1.2环境问题7
1.2.1环境问题及其分类7
1.2.2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7
1.2.3环境问题的实质9
1.2.4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其启示10
1.3环境科学11
1.3.1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11
1.3.2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4
1.3.3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15
问题与思考16
参考文献16
课外阅读16
第2章大气环境18
2.1大气的结构与组成18
2.1.1大气的结构 18
2.1.2大气的组成21
2.2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22
2.2.1大气污染22
2.2.2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23
2.2.3大气污染物及其分类25
2.2.4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及危害31
2.3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37
2.3.1煤烟型污染37
2.3.2交通型污染38
2.3.3复合型污染40
2.4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与扩散45
环境科学概论(第3版)目录2.4.1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气象因子的关系45
2.4.2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下垫面的关系54
2.4.3影响大气污染的其他因素55
2.4.4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模式56
2.5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66
2.5.1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66
2.5.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空气质量预报68
2.5.3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及污染特点70
2.5.4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控策略72
2.5.5大气污染治理技术75
问题与思考83
参考文献84
课外阅读84
第3章水体环境86
3.1水体环境概述86
3.1.1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86
3.1.2天然水的组成89
3.1.3天然水的类型及其特点90
3.1.4天然水的性质91
3.2水体环境污染及污染物92
3.2.1水体概念及水体污染92
3.2.2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94
3.2.3常用的水质评价指标99
3.3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与转化101
3.3.1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101
3.3.2污染物在水中的运动特征103
3.3.3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105
3.3.4河流水质模型107
3.4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化学转化112
3.4.1耗氧有机物112
3.4.2植物营养物116
3.4.3重金属118
3.5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染防治对策119
3.5.1水环境质量标准119
3.5.2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124
3.6水污染控制技术125
3.6.1污水的处理方法分类与污水处理系统126
3.6.2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简介128
3.6.3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简介131
3.6.4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简介134
3.6.5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简介140
3.6.6常用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141
问题与思考146
参考文献147
课外阅读147
第4章土壤环境148
4.1土壤污染与土壤自净149
4.1.1土壤污染及其特点150
4.1.2土壤自净151
4.2土壤污染物及其危害152
4.2.1土壤污染物的来源154
4.2.2土壤污染的危害154
4.3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155
4.3.1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155
4.3.2化学农药对土壤的污染160
4.4土壤污染的综合防治166
4.4.1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166
4.4.2土壤污染的控制与管理167
4.4.3土壤污染控制技术168
4.4.4土壤污染修复技术170
问题与思考172
参考文献173
课外阅读173
第5章固体废物与环境174
5.1固体废物的概述174
5.1.1固体废物来源及其种类174
5.1.2固体废物的特点176
5.1.3固体废物的污染途径及危害177
5.2固体废物污染的综合防治178
5.2.1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现状178
5.2.2固体废物控制的原则179
5.2.3固体废物的处理181
5.2.4固体废物的处置技术183
5.2.5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184
问题与思考187
参考文献187
课外阅读187
第6章物理环境188
6.1噪声污染188
6.1.1噪声及其来源188
6.1.2噪声的物理量度指标191
6.1.3噪声的危害193
6.1.4噪声的控制194
6.2电磁辐射污染196
6.2.1电磁辐射及其来源196
6.2.2电磁辐射的危害197
6.2.3电磁辐射的控制197
6.3放射性污染199
6.3.1放射性污染及其来源199
6.3.2放射性污染的危害200
6.3.3放射性污染的控制200
6.4光污染201
6.4.1光污染及其来源201
6.4.2光污染的危害202
6.4.3光污染的控制202
6.5热污染202
6.5.1热污染及其来源202
6.5.2热污染的危害203
6.5.3热污染的控制204
问题与思考204
参考文献204
课外阅读205
第7章生物环境206
7.1生物多样性206
7.1.1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206
7.1.2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含义和原因210
7.1.3生物多样性保护217
7.2生物污染220
7.2.1生物污染及其来源220
7.2.2生物污染的危害221
7.2.3生物污染的控制223
7.3食品污染223
7.3.1食品污染及其来源、途径224
7.3.2食品污染的控制229
问题与思考231
参考文献231
课外阅读232
第8章环境管理233
8.1环境管理概述233
8.1.1环境管理的含义233
8.1.2环境管理的内容234
8.2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236
8.2.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36
8.2.2“三同时”制度238
8.2.3排污收费制度与环境保护税240
8.2.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44
8.2.5生态保护红线制度244
8.2.6污染集中控制250
8.2.7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252
8.2.8限期治理污染制度254
8.2.9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255
8.3环境保护法257
8.3.1环境保护法的定义257
8.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概述258
8.3.3现行《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258
8.3.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261
8.4环境标准262
8.4.1环境标准的内涵262
8.4.2环境标准的特点262
8.4.3环境标准的作用263
8.4.4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264
8.5中国环境管理的创新与成就264
8.5.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264
8.5.2中国生态环境管理取得的新成就267
问题与思考268
参考文献269
课外阅读269
第9章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270
9.1环境监测270
9.1.1环境监测的目的与分类271
9.1.2环境监测的要求与特点272
9.1.3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274
9.2环境评价285
9.2.1环境评价及其分类285
9.2.2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287
9.2.3环境评价的方法288
9.3环境规划292
9.3.1环境规划的内涵及作用292
9.3.2环境规划的分类与特征293
9.3.3环境规划的原则与方法296
问题与思考299
参考文献299
课外阅读299
第10章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301
10.1全球环境变化301
10.1.1温室效应301
10.1.2臭氧层耗竭318
10.1.3酸雨危害加剧323
10.1.4海洋污染327
10.2可持续发展332
10.2.1可持续发展理论332
10.2.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336
问题与思考339
参考文献339
课外阅读340
|
內容試閱:
|
近年来,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汇到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经济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环境治理与保护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绿色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中国政府立足国内、胸怀世界,以大国担当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这四项重要部署,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准则。
在此大背景下,本教材修订的核心就是在原有基础上,展示我国“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攻坚战的显著成果,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2章大气环境: 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概念、来源、危害、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历程回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空气质量预报、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及污染特点、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控策略。
第3章水体环境: 增加阅读材料《我国地表水环境污染明显改善》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第4章土壤环境: 增加了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第5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增加了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和无废城市建设。
第7章生物环境: 插入阅读材料《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和《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到底做了哪些实事儿?》。
第8章环境管理: 增加了环境保护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中国环境管理的创新与成就,介绍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及中国生态环境管理取得的新成就。并插入阅读材料《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
第9章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环境监测中应用部分内容。
第10章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修订的内容比较多,对温室效应、臭氧层耗竭、酸雨危害加剧部分的内容都进行了更新与扩充,主要增加了中国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所采取的行动,以彰显我国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方面的大国风范及其引领作用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同时对教学目标及问题与思考也作了相应的修订,更加追求内容的时代性,彰显我国环境治理的巨大成就,将最先进的环境技术、最先进的环境变化数据引入教材中,使学生关注到我们身边环境的改善,提升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及爱国情感。
环境科学概论(第3版)第3版前言本次修订是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听取了很多专家与同行的建议,尤其是得到了在环境科学领域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查书平博士的具体指导,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编著过程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阅读资料,在此向文献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非常荣幸的是,在本书出版之际,得到南通摄影大师黄红军提供的南通军山景观图片作为封面图片,图片展现了南通的绿水青山之美,在此对黄红军大师深表谢意!
在此也向那些选用本教材,并提出修改意见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尽管我们力争将修订工作做得完美,但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请各位读者对书中不当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2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