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自由、生命和理性,欲望、厌食和神经,女性、父权和身体,战斗、种族和革命等,这些现代要素类似于蒙太奇式的星丛,编织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辩证意象,他们彼此失联,不可通约,但却固执地自我储藏着,同时髦的思想家那些断裂的句子和文法一齐,拼贴成瓦砾般的现代性碎片。这些碎片是单子式的,没有窗口,打断了历史的连续性,却又表征了某种总体性,每个碎片中都埋藏着整个世界的秘密,现代性就托付在这些新奇的碎片之中。
阿格妮丝·赫勒正是从这些“风中的碎片”摸索现代性的未来走向。赫勒一生多舛,作为一名犹太人,她亲历了纳粹“大屠杀”和极权主义独裁,又见证了东欧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和资本主义制度变迁。赫勒辗转多个国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变化及其内在矛盾有着切身体验和深刻认知,对西方的现代及后现代思潮、政治危机及个体生存有着深刻地把握和洞悉,对系统解剖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赫勒思想中有不变的东西,有着连续的价值与哲学取向,即人道主义;同时又有着不断变化的东西,即对“当下”的即时反应。
“当下”是偶然的特殊事件的源头,在“当下”的内在视野中,论证语境和发现语境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有一种自命为“真正的哲学”力图超越这一点,即提出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有效救赎策略,它就必须渗透在动荡的“当下”之中,并从概念上对“当下”加以把握。赫勒终其一生孜孜探索“真正的哲学”,如哈贝马斯所言:“阿格妮丝·赫勒继承了德国理想主义的遗产,拥有坚不可摧的哲学自信,即对哲学理论的自我确证。”这种自信贯穿其整个学术生涯。
赫勒对现代性概念的把握体现在《现代性能够幸存吗?》(Can Modernity Survive),《历史理论》(A Theory of History)(1982)、《碎片化的历史哲学》(A Philosophy of Fragments)(1993)、《现代性理论》(A Theory Modernity)(1999)等著作,上述本文详尽地阐释了她对现代性的理解。随着生活实际的分化和非传统化,社会复杂性也在不断加强。生活是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失去了其系列的特征,比如亲近感、透明度、可靠性等。从这样一种防守的视角来看,现代性最初被认为是对一种完整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德行的侵犯,也就是社会解体的动力。在道德生活世界的话语层面上则表现为一种总体性的“化裂”。赫勒在其道德理论三部曲《一般伦理学》、《激进哲学》和《论本能》中探索了现代性困境和对道德缺失问题。
本辑收录了赫勒就“当下”的伦理、健康、环境、性别及种族“碎片”的思考,以“身体话语”来梳理“现代性未完成的承诺”。毫无疑问,以“自由”为基础的现代性在前现代世界中具有无限的解放价值,在这里,现代性的自由基础所指涉的不仅有理论的自然意识,还有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然而,对于处在现代性后期的长时段中的我们来说,“搭乘科技进步的列车”走向人间幸福的未来境界的梦想却变成了一场噩梦:“不是天国降临尘世,而是尘世变成了地狱。快车驶向了他们最终的目的地——奥斯维辛和古拉格——终结站?”在这个意义上,尝试在维持现代性的自身平衡的前提下,建构一个将解放具体化、现实化、持续化的令人满意的社会已然是实践必需。
在本辑中,还专门设立了3个子专题:“马克思论坛”收录了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阿里夫·德里克与鲍勃·杰索普来我中心的讲座报告;“海外学者论域”收录了日本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市民社会的代表性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收录了我国青年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