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血色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
》
售價:HK$
58.2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HK$
178.1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HK$
98.6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HK$
106.4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HK$
266.6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HK$
87.4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HK$
122.1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鲜活的案例、针对性的分析、实用的工具、科学的方法
|
內容簡介: |
1.鲜活的案例(本书包括40个西藏教育一线的鲜活案例,案例均有多年在西藏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提供); 2.针对性的分析(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专家的分析,从原因、过程和结果对具体人物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分析,以期对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预见性的帮助); 3.实用的工具(本书包含成熟、前沿、实用的测量工具,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和引导,避免教育管理问题的发生); 4.科学的方法(为教师提供教育决策的方法,包括量表分析法、语言分析法、行为分析法等科学有效的方法,让教育决策更加有效)。
|
關於作者: |
孔茗,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领域为价值观、管理认知、组织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SCI论文4篇,CSSCI论文6篇,国际顶级会议论文5篇,荣获清华大学学术最高奖“学术新秀”等奖励。国际管理学会(AOM)会员、国际心理学会(ICP)会员,2016入选国际管理学会组织管理研究博士生联盟(中国内地仅4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作为清华大学研支团历史上第一个博士生,前往西藏支教一年。
|
目錄:
|
第一章
因材施教
老师跟你学藏语 003
老师的吸引力 009
精准管理 013
被补偿的“爱” 018
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023
你还可以更好 027
我爱我的工作 032
小结 036
关键词 039
第二章
价值塑造
穿长袖衫的孩子 043
寒门学子的读书梦 048
小飞,我想对你说 052
妈妈——多么温暖的称呼 057
你的青春期,我的成长期 063
“睡神”的逆转 068
探望 072
小结 078
关键词 081
第三章
激励成长
带着爱前行 085
你的闪光点,老师看得到 095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099
走过弯路的学生 103
一个苹果 109
几个小故事 113
小结 119
关键词 122
第四章
有效沟通
奔跑的藏羚羊 127
老师愿意听你说 134
青春不迷茫 139
你不说,我也懂 144
毕业后,我收到了他的新春祝福 148
每一段青春都是限量版 154
感恩心与平常心 158
小结 162
关键词 165
第五章
评价反馈
从40分到106分的成功逆袭 169
走出孤独,微笑前行 175
亚琼的“考前综合征” 180
爱走神的女孩 184
耐心守候,静待花开 188
拥抱成长,牵手前行 193
小结 198
关键词 201
第六章
环境影响
离藏前的“不速之客” 205
书包里的“武器” 212
少年洛桑的成长故事 217
多一点用心 221
学习成绩很好的“问题少年” 225
牵牛花开,同样精彩 230
小结 235
关键词 238
参考文献 240
|
內容試閱:
|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
2016年底,本该准备博士毕业的我申请延期,加入了清华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我在西藏拉萨支教,为期一年。也正是这一年,让我懂得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让他人的生命更有意义。
在您阅读本书之前,我想先讲三则我在西藏亲身经历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李玉新老师,是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的数学老师。她生在西藏、长在西藏、学在西藏,大学毕业后便在八一学校教书,如今已到快退休的年纪了。因为拉萨气候的无常,她时常感冒,还患有很严重的支气管炎,经常需要输液。有一次,我陪她输液,她接了一个电话。挂断电话后,她神色凝重地叫护士给她拔针,而且是立刻!我问她为什么。她焦急地说:“我的学生病了,我得回去送他去医院。”那一刻,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很想对她说:“你自己也病着啊!”
第二个故事:
2017年5月,我和在西藏工作的几位老师结伴去珠穆朗玛峰。我们从拉萨出发,开了两天的车才到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一路上大家互相照顾,很是温暖。到达大本营的时候已是夜晚,夜晚的气压更低,我和老师们都需要吸氧才能维持基本的呼吸。可能是气候和气压的突然变化,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女老师突然来例假了。李秋枫老师得知后四处帮她找卫生用品,可是,珠峰大本营只有简陋的几顶帐篷供游客休息,而最近的商店或小卖部距离我们扎营的地方需要一整夜的车程。后来,李秋枫老师找到了帐篷的女主人,女主人说:“我不要钱,如果你想要,可以换……可以用你身上的这件黄色羽绒服和我换!”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李老师二话没说就把刚买的羽绒服脱给她换了。
第三个故事:
有一天早上,很早——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多小时——我的同事给我打电话说:“孔老师,你快到办公室来吧,有个男孩儿等你好久了!”虽然是高海拔,我还是跑着到了办公室。一推门,原来是刚上小学三年级的马占华。这个个子不高、脸蛋儿被冻得通红的小男孩儿走到我面前,略显笨拙地打开书包,掏出两个大苹果对我说:“老师,这是妈妈今早给我带的水果。我听见你咳嗽了,吃了这个,很快就好了……”当时,我紧紧地抱住了他!
第一个故事,让我体会到“好老师的心里,学生很重要”。
第二个故事,让我体会到“好老师的心里,同事很重要”。
第三个故事,让我体会到“学生的心里,好老师很重要”。
也正是这三个故事,让我有动力和责任开始这本书的编著。
在西藏支教的这一年,我见到了很多好老师,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精心培育着祖国边疆的“格桑花”。在西藏,还有很多好学生,他们积极认真、踏实勤奋,向着品学兼优的方向不懈努力。但,教育思想的相对保守和教育方法的相对落后,是西藏教育特别是西藏青少年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邀请了部分在藏工作多年的优秀教师一起编写了这本书:《格桑花开:西藏基础教育案例及分析》。
在本书中,您会读到由西藏教育一线的教师编写的教育管理真实案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在西藏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资深教师。有些案例描述了藏族青少年的独特性以及汉族老师和藏族学生相处的方法;有些案例描述了教师如何激活和引导学生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战胜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有些案例描述了老师在教育和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甚至斗智斗勇;还有一些案例描述了像西藏的天空一样纯净和美好的师生情……您还会读到学者们从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对每个案例做出的科学、严谨的分析和解读。有些是从现象本身出发的,比如刻板印象、感知差距、同理心建设等;有的是从理论应用的角度展开的,比如自我决定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总之,希望这些案例的描述及其解读,能给未曾到过西藏却希望去那里任教的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和思考教学的平台,能够帮助已经在西藏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继续打好提升自我、影响学生和贡献社会的基础,并且为教育质量的另一个重要保障力量——家长——提供参与教育和共同成长的方法。
纵观全书,从教育立德树人的效果和效率出发,本书分为6章。
第一章因材施教这一章案例集中体现了在西藏求学的青少年这样或那样的特性,也描述了教师们采用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温和陪伴、负向激励、榜样塑造和及时赞美等。总之,用心、用情、用力地呵护青少年成长的点滴。
第二章价值塑造价值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逐渐树立的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思维方式。这一章着重说明了青少年价值塑造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挑战,希望通过这一塑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自己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做出贡献。
第三章激励成长激励是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主题,也是教育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在这一章里,通过分享“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的案例并读其原则与方法,介绍了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战胜困难和挑战。
第四章有效沟通对于教师而言,每天几乎都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这一章,通过案例介绍了沟通的多种形式,比如语言沟通、文字沟通、形体沟通等,激发和提升教师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通过传递信息,达成师生的共识和共通。
第五章评价反馈学生十分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在意的程度有时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在这一章的案例中,有及时反馈,也有延时反馈,有正向反馈,也有负向反馈。通过解读引导教师培养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或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并指导学生展开自我反省,找到进步的方向和方法。
第六章环境影响教育是教师用灵魂影响学生灵魂的过程,而这个影响的过程必须有其“土壤”。通过这一章的案例介绍及分析,帮助教师明白:教师既是教育环境的营造者,也是主要维护者。也就是说,建设健康、高效、可持续的教育环境,教师是最主要的力量。
参与本书案例撰写的成员主要是来自西藏教育一线的教师: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的张勃、覃敏、代伟、李秋枫、李玉新、代杰燕、黄雁、赵然、尚雅曼、代丹、伍帅、刘伟、高羽清:拉萨中学的龙海风、王征军;拉萨第八中学的邓鸿、吴彤;拉萨第二高级中学的骈英豪;拉萨特殊教育学校的边巴仓决、多吉次仁、林利华、张盼盼;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的李明星;拉萨达孜区中学的金花;日喀则拉孜高级中学的加央曲培;日喀则上海实验学校的任冬梅;河北省辛集市清河湾学校的援藏教师张梦伟;深圳市龙华区华南实验学校援藏教师孙国林和安徽省芜湖市芜湖七中援藏教师朱传弟。感谢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集思广益、贡献智慧的上海交通大学的林芳竹、卢雅华和山东大学的徐丹丹、李好男、梁正强、徐文箫、辛丽。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特别是王如月老师。一个清晨,素昧平生的我们坐到了一起,从一本书谈起,谈到了这本书的构思和写作,谈到了这本书的内容和意义,谈到了西藏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谈到了一个编辑老师和一个年轻学者的情怀和信仰——因为这本书,我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
这本书的编写历时近三年。虽然我们和所有的参与者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撰写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如果有意见或建议,请您和我们联系。谢谢!
孔茗
2021年4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