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日本通史(全六卷)

書城自編碼: 38640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王新生、宋成有、唐利国、崔金柱、王海燕、、王金林、陈小法、高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76056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73.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有形有色的100款甜品主题衍纸
《 有形有色的100款甜品主题衍纸 》

售價:HK$ 67.9
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
《 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学的关系 》

售價:HK$ 148.1
大唐名将 : 兵家四势龙虎榜
《 大唐名将 : 兵家四势龙虎榜 》

售價:HK$ 114.8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逻辑
《 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逻辑 》

售價:HK$ 424.4
八旗词史
《 八旗词史 》

售價:HK$ 124.2
中西餐合璧菜:中国和加拿大
《 中西餐合璧菜:中国和加拿大 》

售價:HK$ 158.7
剪纸里的民间故事绘本·年的传说
《 剪纸里的民间故事绘本·年的传说 》

售價:HK$ 40.3
三国一百年
《 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181.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05.0
《 现代美国的起源 》
+

HK$ 290.4
《 经纬度丛书·阿富汗:冲突与动荡800年 》
+

HK$ 59.8
《 新世界史纲要 钱乘旦教授主编 》
+

HK$ 119.6
《 都铎王朝(1427-1603) 》
+

HK$ 205.0
《 万有引力书系 · 百年腐朽:一部西班牙政治史 》
+

HK$ 90.0
《 神圣罗马帝国,1495—1806(第2版)想象欧洲丛书 彼得·威尔逊著 殷宏译 》
編輯推薦:
中国学者撰写的多卷本日本历史。厘清自远古时期至20世纪末的日本历史发展轨迹,还原日本民众真实而充满细节的生活状态。
內容簡介:
《日本通史》叙述从远古时期至20世纪末的日本历史发展轨迹,揭示日本的特征和民族特性,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多卷本的日本通史,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学者日本史研究的话语方式和话语体系。
全书共六卷:
第一卷 远古卷 崔金柱 等
第二卷 古代卷 王海燕
第三卷 中世卷 王金林 陈小法
第四卷 近世卷 唐利国
第五卷 近代卷 宋成有
第六卷 战后卷 王新生
關於作者:
王新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日本史研究专家,著有《日本史随笔》《现代日本政治》《政治体制与经济现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讨》《战后日本史》等。王新生为《日本通史》第六卷作者。
目錄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
第一节 第四纪更新世的自然与人类
一、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
二、旧石器时代研究的年代
三、更新世的人类化石
第二节 日本列岛的旧石器文化
一、石器的制作与用途
二、列岛各地的旧石器遗存
第二章 绳文时代的日本
第一节 绳文时代的研究史与分期
一、研究史回顾
二、时代的分期及特征
第二节 绳文人的生产与生活
一、工具与技术
二、生活形态
三、精神世界
第三章 考古学中的弥生时代像
第一节 弥生时代的研究史与分期
一、“二战”前的研究
二、“二战”后的研究
三、弥生时代分期
第二节 生产与生活器具
一、弥生土器
二、生产工具
三、武器与装饰品
四、铜镜与铜铎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与农业活动
一、社会生活
二、弥生人的农业活动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古坟时代像
第一节 古坟时代研究史
一、战前的研究
二、战后的研究
第二节 生产与物品流通
一、农业、渔业与手工业
二、武器与马具
第三节 古坟的特征及随葬品
一、古坟种类与结构
二、随葬品
第五章 中文古籍中的倭与倭国
第一节 《山海经》
第二节《汉书》与《后汉书》
第六章 中日文献记载的古坟时代
第一节 中国史籍
一、《三国志·倭人传》中的女王国
二、南朝史书中的倭与倭五王
第二节 日本史籍
一、《古事记》
二、《日本书纪》
第七章 3—5世纪的内政与外交
第一节 倭王权的发展
一、“天下观”
二、部民制
三、氏姓制
第二节 倭与大陆政权
一、倭五王的世系及其对应天皇的推定
二、倭王赞时期宋倭交往的开展
三、从倭王的爵号看倭国在东亚的地位
四、倭五王向南朝朝贡及中断的原因
第三节 倭国与朝鲜半岛
一、倭与百济
二、倭与新罗
三、倭与高句丽
四、倭与任那
第八章 6世纪的日本列岛
第一节 日本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百余国”的性质
二、阶级划分与官制产生
三、中国王朝对倭王权的定位
四、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的政体性质
第二节 世袭王权的形成
一、继体王统的确立
二、钦明系王统的确立
三、大王的婚姻
四、6世纪倭王权的统治
第三节 6世纪倭国的对外关系
一、6世纪的朝鲜半岛
二、倭国与朝鲜半岛诸国
第四节 大陆系文化的吸收
一、大陆系移民的渡来
二、汉字的使用
三、佛教的传入
附 录
一、地图
二、大事年表
三、参考书目
四、索引
后 记
內容試閱
总序
王新生
2008年正式启动六卷本日本通史丛书的撰写工作,至今已过去 14 个年头,期间人员经历过多次变动,尽管最终面世,但仍有许多遗憾 。改 革开放以来 ,日本学术界姑且不论,国内通史性日本历史书籍陆续出版, 断代史专著更是诸多 。单就通史类的著作来看,最初有赵建民、刘予苇 主编的《 日本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9年),其后是吴廷璆主编的百 万字《 日本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年)。进人新世纪以后,陆续出版 了刘建强编著的《新编日本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年)、浙江 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的《 日本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王新 生的《 日本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王保田的《 日本简史》(上海 人民出版社 2006年)、孙秀玲的《一口气读完日本史》(京华出版社 2006 年)、王仲涛和汤重南的《 日本史》(人民出版社 2008年)、王雪松的《简明
日本史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冯玮的《 日本通史》(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等 。上述通史性著作既有学术性专著,也有教材 类图书,更有普及性书籍,篇幅长短不一,内容叙述也各有特色,但均从 不同的视角阐述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丰富了把握日本历史的渠道。
虽然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但没有达到理 论与方法论上的突破,只是在内容上较大幅度增加社会生活的历史,行文也以叙述性为主 ,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日本历史的发展演变进程 。从 体例上看 ,本书采用国内学术界也逐渐使用的日本历史时期划分方式 , 即各卷分别称为远古、古代、中世、近世、近代、战后等 。具体地说 ,圣德 太子执政之前为远古时期 ,大化改新到摄关政治结束为古代时期 ,院政 政治兴起到室町幕府灭亡为中世时期 ,织丰政权到”黑船来航”之前为近 世时期 ,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近代时期 ,战后为现代时期。
第一卷远古部分最初的撰写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坚持下来 ,后来改 由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师的崔金柱承 担 。有关该部分的历史 ,文字资料很少 ,国内研究者及其成果也比较少 , 因而主要介绍国内外学术观点;第二卷古代部分由 日本国学院大学博 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海燕承担 ,另外还撰写了第一卷第八章;第 三卷中世部分最初由两位作者承担 ,但其中一位因病退出 ,最后由本丛 书主编按照自己的设想整合、改编了原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 员王金林先生和浙江工商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陈小法教授的书稿 ,增加 了一些新内容 ,两位原作者核实、校对了书稿 ,附录部分由陈小法教授做 成;第四卷近世部分最初计划由两位作者承担 ,其中一位因故退出 ,最后 由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及日本新渴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 授唐利国撰写而成;第五卷近代部分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宋成有承 担;第六卷战后部分由本书主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新生承担 ,是 在 2013年出版的《战后日本史》基础上改编而成。
2009年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赞助 ,本丛书成员集体访问 日本 , 与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三谷博等先生举行座谈会 ,并考察了东 京大学史料编纂所 ,同时在东京的新旧书店、国会图书馆收集了相关资 料 。本书撰写、出版过程一直得到以王保顶先生为中心的江苏人民出版 社各位的支持 ,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