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游荡者(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21年卷)

書城自編碼: 386484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马亿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22159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9.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正始十年(看司马懿父子如何打破“恐怖平衡”,实现统一!) 》

售價:HK$ 78.2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中国网络文学年鉴(2023) 》

售價:HK$ 457.7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美国学院和大学史(大学、思想与社会) 》

售價:HK$ 112.7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好望角丛书·自由古巴:革命、救赎与新生 》

售價:HK$ 170.2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颠覆者:美国散户如何凭借数字平台在华尔街实现逆袭 》

售價:HK$ 90.9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投诉是礼物:理论版+实践版(套装2册) 长盛不衰的客户服务指南! 》

售價:HK$ 135.7
女性史:革命与战争时期卷(一次重构人类历史的努力)
《 女性史:革命与战争时期卷(一次重构人类历史的努力) 》

售價:HK$ 135.7
永无止尽的狂热:三岛由纪夫
《 永无止尽的狂热:三岛由纪夫 》

售價:HK$ 68.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82.5
《纸上相逢,每天变好一点点》
+

HK$ 67.2
《文化苦旅 2019修订本(30周年纪念版)》
+

HK$ 49.9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HK$ 62.7
《秋园》
+

HK$ 84.2
《此情悠悠到永远》
+

HK$ 60.8
《京都一年:林文月代表作》
編輯推薦:
马亿的文学才情不仅是其独到的艺术设置所带来的张力,还在于其艺术指向所带来的精神含量。他的故事看似散乱和漫无目标,指向却总是意味深长,况味无穷。作品的后,总在于无声处,有一道闪电突然划过。
內容簡介:
本书是青年作家马亿的中短篇小说集,包括《游荡者》《都市人》《21楼的风景》《北方情侣》《金鱼》《亲爱的爸爸妈妈》《引力》《父亲的河流》《蝴蝶发卡》《飞地》《遗嘱》《道歉》等十二部中短篇小说。这十二部小说,像十二幅漂泊于都市的青年人的街拍照片,共同组成了整体性反映当代青年群体精神面貌的人物群像图。
關於作者:
马亿,生于1992年,湖北浠水人,湖北省作家协会第十三届签约作家,2020年入读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联办研究生班。有小说发表于《作家》《天涯》《广州文艺》《雨花》等杂志,获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佳作奖。
目錄
总序 袁 鹰/1
序        /5

游荡者 1
都市人 96
21楼的风景 106
北方情侣 127
金鱼 141
亲爱的爸爸妈妈 160
引力 169
父亲的河流 186
蝴蝶发卡 194
飞地 210
遗嘱 233
道歉 253
內容試閱
马亿作品谈


彭学明



要读马亿,不是睁一只眼就能读懂的,睁两只眼,翻来覆去地读,也未必完全能读懂。马亿在他的作品里,蒙太奇式地、意识流式地、还有先锋式地,建造了一个独异的文学世界。这个独异的文学世界里,多是钢筋水泥的城市,光怪陆离的城市人。不,应该说是城市边缘人,是从他乡飞来城市打拼的候鸟。城市表情的新鲜与奇异,城市边缘人生的形形色色,让马亿的作品成了一个异数,没有人跟他相似或相近,使得他在中国文学的生态里,算是一棵独苗。拔掉他,你不会发现他的销声匿迹;有了他,你肯定一眼认出。
说他是异数,是因为他的艺术表达手法。
马亿的每一部作品,都没有按规矩出牌。比如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都不是大众化的套路。不是情节推动故事,故事塑造人物,人物凸显主题,而是信马由缰,横冲直撞,想停就停,想走就走。人物也好,情节也好,故事也好,主题也好,都像集束的霰弹,看似漫无目标,实则发发命中。我不知道马亿的每一部作品是否事先有构思、腹稿,是不是事先人设了一个故事走向和主题,但就我的阅读理解,马亿是精心设计了的。
这种精心就是他的叙事和叙述看起来无拘无束、没有人设,其实是山重水复、悬念重重,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迷宫,每一个人物都像是一种魔幻。要么设了包袱,不给你答案;要么给了答案,也是后。有如异度空间。
《游荡者》是马亿这部集子里的开篇。用这部作品开篇,我想,不只是他对这部作品的看重,也是整部集子的题眼和灵魂。“我”和张展都是一个城市的奋斗者、蜗居者,是在奋斗中漂泊的游荡者。“我”爱好写作,张展爱好摄影;“我”以文字在这个城市谋生,张展以镜头记录这个城市的人生。我们同租一室,却交往不多,知之甚少。“我”对张展的诡异行为充满了好奇,常常悄悄跟踪,直到张展失踪、警察找上门来,“我”依然对张展知之甚少。于是,“我”怀着更为强烈的好奇心,根据张展委托警察交给我的硬盘,像侦探一样开始了寻找张展之旅,探寻张展的秘密。顺着张展硬盘里照片和日记的蛛丝马迹,“我”找到了张展老家的村长、张展父亲的合伙人林老板、张展的同学陈秀娴、与张展父亲离异了的母亲。马亿给人的奇妙是,这些人他们一出场都似是而非地与张展的失踪有着某种关联,却又似是而非地与张展的失踪没有任何关联,他们都因为张展日记里片言只语的诡异描述而像一个影子、一个谜语。作品的后,我们也没有看到张展失踪的答案。张展的诡异行为是一种悬念,张展的失踪是一种悬念,张展照片和日记留下的蛛丝马迹是一种悬念,张展后没有答案也是一种悬念,这些看似无意实则匠心的悬念,就成了作品的艺术张力。
《遗嘱》也是一开始就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我”按照“老板”的旨意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见到了一个个行色匆匆的神秘人,这些行色匆匆的神秘人都是去遗嘱办立遗嘱的。“我”在立遗嘱的过程中,遇到了也来立遗嘱的李寒。李寒是夜总会上班的夜场女,是跟她男朋友一起来立遗嘱的。当她偷听到男朋友在北京有四套房产,却让她一起租房时,十分郁闷、光火。“我”找她要烟,她给了“我”烟,并请“我”吃了饭、喝了酒,还吻了“我”。“我”建议她买一些登山设备,跟她男朋友一起登山散心。结果,她男朋友在登山过程中,绳子断了,摔死了。而登山设备,居然是李寒在一场酒局之后灌醉“我”,让“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了所需购买的登山设备,让“我”在登山绳上画了圈,还用小刀挑断了登山绳。这样,小刀、绳索和笔记本,都留下了“我”谋财害命的证据。原来,“我”早就是老板和李寒嫁祸的猎物,老板和李寒是一丘之貉,他们在合谋想霸占李寒男朋友的四套房子。更具戏剧效果的是,李寒的男朋友其实根本就没有四套房子。老板和李寒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李寒的男朋友其实也是老板所谓公司的人。而这个公司,马亿到后也没有告诉是什么公司,老板是什么老板。留下悬念,你自己去猜。
这种悬念和神秘,几乎贯穿了马亿这部集子里的所有作品。《亲爱的爸爸妈妈》里,妈妈为什么离家出走,离家出走后到底在干些什么,马亿没有交代。《父亲的河流》里,父亲为什么每次伐木放排之后,要在寺庙里跟和尚住上十天半月,马亿没有交代。《飞地》以一种玄幻,把外星人小柯的失踪也是天一句地一句地留下一连串的悬念。
马亿艺术的神秘莫测和异度空间,不但让我们看到了马亿的艺术灵气、智慧和才华,还让我们看到马亿文学成长的未来。一个未来有广阔成长空间的作家,才会是能成大器的作家,否则容易江郎才尽。文学的气数,是靠才情支撑的。马亿有着丰沛的文学才情。
马亿的文学才情不仅是其独到的艺术设置所带来的张力,还在于其艺术指向所带来的精神含量。他的故事看似散乱和漫无目的,指向却总是意味深长,况味无穷。作品的后,总在于无声处,有一道闪电在读者心中突然划过。
《游荡者》里,马亿之所以要零零碎碎地写那些日子的无聊,实则是写“我”跟张展精神的空虚与无望。即便是《游荡者》里散乱记叙的一些植物和日记的片言只语,看似无关作品的任何痛痒,甚至是瞎扯淡,实则是另一种精神的漫游、思绪的漫游,从另一个侧面助攻了张展和“我”在这个城市的孤独、无聊和无所皈依,昭示着张展和“我”在这个城市永远是一个陌生人。
《北方情侣》讲述的是陈才和王颖一对城市候鸟的恋爱故事,是恋爱中的鸡毛蒜皮。这对城市候鸟在生活的重压下,脾气和性格都在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陈才变得小气,跟合租者连一个电灯泡、一桶桶装水都斤斤计较,觉得自己吃亏。小鸟依人的王颖则动不动就无端地来一次脾气大爆发,让人不知所措。作品的后,两人都租了婚房,开始装修和谈婚论嫁了,却依然在这个城市找不到归属。两人的对话,直戳心窝:“你说北京到底是一个什么地方?”“网上不是说了吗?这里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不养穷人的地方。”“那我们怎么办?”这简单的几句对话,像含在口里的一个刀片,一下子就划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让人心疼。情侣有情,城市无义。
《21楼的风景》里,方念、婉华、王存几个年轻人在城市里的职场遭遇,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失业和破产的方念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因为都喜欢猫而认识了婉华,而婉华的男朋友王存是方念的大学同学,三脚猫引出了三角恋。职场的忙碌、职场的拼杀,让三个年轻人的人生风景支离破碎,他们只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求慰藉,在小猫小狗的温存里找到温暖,在惺惺惜惺惺的相互安慰里释放生活的沉重和现实的压力。方念本来只是到了邻近北京的古北水镇,却编织出到香格里拉旅游的浪漫谎言,这个谎言,是城市打拼者于心不甘的好写照。
马亿作品里的这些城市候鸟,都是生活与精神的游荡者,有看不见的伤口和抚不平的隐痛。但是,他们依然负重坚守着,忍痛前行着,他们尘埃一样的人生,是尘埃一样的风景。
与城市候鸟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那些真正的都市人。《都市人》讲述了三个人的三个故事。一个是开“无意义有限公司”的后浪,一个是离不开耳机的孙波,一个是维修电信网络的邓志勇。开无意义公司的后浪,专门做无意义的事,比如找出蟑螂身上的56个优点,比如在烂尾楼里住一年,都是后浪无意义公司的订单。孙波一天24小时离不开耳机,如果不戴耳机,他连汗毛都不舒服,因此,他辞职了,沉浸在耳机带给自己的世界里。当人们说他孤僻和自闭时,他说出无数理由说谁不孤僻和自闭?而邓志勇则在一个雨天关心的是一只猫,他在雨天里去找那只猫时,一个忘情地打手机的年轻人,不小心把雨伞的伞尖抵住了邓志勇的腰,邓志勇以为是谋财害命的尖刀,产生了各种幻觉,后是一笑了之。这三个故事,三种人设和三种人生,看似诡异,却以一种黑色幽默,揭示都市人的人生百态。他们的百无聊赖,他们的无所事事,正是都市人的精神空虚所在。
无疑,马亿的文学本领是扎实的,但我想说的是,马亿所人设的叙事迷宫还是有些凌乱和粗粝,还缺乏强烈的代入感和牵引力。如果不是马亿迷和马亿的研究者,普通读者很可能会选择放弃阅读。叙事迷宫,带有一种迷人的魔幻,但如果头绪纷繁,会让读者产生是生拉硬扯的错觉,也容易一头雾水、不知所向。所以,盼望在马亿今后的创作中,能够少一些纷乱的头绪,像《父亲的河流》一样,抓住一枝一叶,往深处着墨,往细处上色。
另外,我不知道马亿是无意的还是有意的,几部毫不相干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同样的场景、意象和人名。比如猫,几乎是每篇作品里都出现的一个意象,养猫,几乎是每一部作品里都有的细节。《游荡者》里“我”跟妈妈养猫、找猫、猫被东风卡车撞死,与《21楼的风景》里,方念跟妈妈养猫、找猫、猫被东风卡车撞死的情节和大篇幅的文字居然完全一致!人物身份,除了《都市人》里的邓志勇和《引力》里没有姓名的男人,都是电信网络维修工,都喜欢猫爱猫以外,在《飞地》和《遗嘱》里,那个叫陈实的人也像影子一样相继昙花一现。这就使得作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现象,也凸显了作者的生活面和视野的有限。
我想,这是马亿今后创作中应该注意的。
相信马亿会是未来文坛的一匹黑马和骏马,一骑绝尘,纵横驰骋。

小说的诞生地乃是离群索居之人,这个孤独之人已不再会用模范的方式讲出他的休戚,他没有忠告,也从不提忠告。所谓写小说,就意味着在表征人类存在时把不可测度的一面推向。
——本雅明

章 失踪

那天午饭后,我和营销部门的两三个同事站在天台旁边抽烟。从五楼往远处看去,北京的这一片写字楼总让我想到很久以前在某篇小说里面写到过的那个庸俗的毫无创意的比喻,“我们坐在办公楼里,就像鸟儿坐在树杈上。”有时候吃午饭的时候,我故意在楼下磨蹭,等这几个同事先站上天台,我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那几个单薄的身影,他们靠在天台的围墙旁边,像是几个准备抽完手里的那根烟就跳楼的人,在我的想象中,他们抽烟时的情绪比我加入他们跟他们站在一起的时候要高涨很多。或者说,难道正是因为他们是在讨论当时没有参与进去的我,所以才会有此情绪?
我回头,看到拍我肩膀的是那个短发的公司前台,公司好多同事都在传言,这个前台显然跟大老板有一定的暧昧关系,究竟暧昧到什么程度,他们又都是语焉不详的。如果他们真的是这样的关系,我倒对这个前台有了一份尊敬,按理说大可不必,但是看得出来,前台是真的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
前台有些兴奋,把身体移开,原来她矮胖的身体后面挡着两个穿制服的人,他们两个像是刚刚突然从虫洞里钻出来似的。
我看着身后两套规整的警察制服,愣了一秒钟,近我干什么违法犯罪的勾当了吗?如果当时现场有摄像头就好了,就可以拍下我生动的具有表现力的表情。我竟然笑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笑,如果有视频资料,我可以将视频发给网上那些付费的微表情专业人员帮我分析一下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我对此很感兴趣,我有一种没来由的感觉,对当时那个不那么合时宜的笑容的描述,会成为我小说里面一个比较生动的细节描写。虽然我完全不确定我还会不会再真正动手去写一篇小说。
既然有两个警察,简单地按照体形来区分,总是有一胖一瘦的,按照某种哲学理论,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可能存在两个一模一样胖瘦的人。瘦子一般都行动敏捷一点儿,于是是瘦警察首先向我出示了证件,当然,胖警察也干了他该干的那份活儿,他屏退了我身边的同事,也屏退了前台。
我把手里抽了一半儿的烟按灭在绿萝旁边的烟灰缸里面,一边按我一边在思考,要是我犯大罪,我是不是应该直接从天台这里跳下去自裁以谢天下?但是两位警察的制服看起来虽然规整,但是又很普通,跟在地铁站入口处经常查我身份证的那些警察好像没什么区别。
“你是陈乔伟吧?”瘦警察问。
“是的,我的身份证在办公室,我过去拿来?”我问。
“不用不用。”瘦警察说。两个警察一下子都笑了起来。瘦警察从黑色皮包里抽出来一张照片,递给我。“你认识照片上的
人吗?”
我接过照片,一眼就认出来是张展。是一张他在野外环境的单人照片,他的身子半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右手的五个指头紧紧抓住大石头的边缘,以他惯用的一副“无辜”的表情对着摄像头。这显然是一张调整好角度的摆拍,不知道是谁按下的拍摄键。

“认识,是张展。”我说。我将照片还给瘦警察。
瘦警察把我带到公司的小会议室里,向我讲述了他所理解的张展失踪这件事情目前的情况。临走前,按照张展夹在他日记本里的留言条的要求,警察将张展的一个U盘和一个日记本留给了我。他在留言条里写的还是我为数众多的“上一份工作”的地址,警察找到那个公司,顺着那个公司给的信息,可以说是跋山涉水才找到正在天台抽烟的我。根据留言条上的信息,我有权利自由处理日记本和U盘,无论是立即丢进马桶冲走还是以任何形式进行传播。以瘦警察的理解,张展极有可能是找地方自杀,或者已经自杀,正躺在祖国大地某个还未被认领的冰冷停尸房里面。但是胖警察似乎不是这么认为的,无奈他的作用更像是一个充当瘦警察保镖的工具人,中途没什么说话的机会,要是让他开口讲,我感觉会是另外一个故事,我心想。就在瘦警察即将起身的那一瞬间,胖警察终于逮住了来之不易的说话机会,“失踪者执意将U盘和日记本留给你,是不是有什么深意,他的行踪会不会藏在了日记本和U盘的这些照片里面。我看过U盘里面的照片,有些说不出来的意思。”胖警察说。
我望着胖警察,压抑着心里的激动,我更加确信自己看见他面就产生的那种模糊的感觉,胖警察虽然穿着警察制服,但他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我们先走,不耽误你上班。”瘦警察从人体工学靠背椅上站起来,椅背回弹的弹簧响了几下。
“你要是想起了什么或者发现了什么新的线索,随时跟我们保持联系。”瘦警察说。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我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一种无可抑制的感觉充斥着我,让我兴奋,这种感觉已经远离了我很久,只有在我短短的写作生涯中极少数的时候才会出现。我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构思,但是我不想在键盘上敲下关于这个作品的任何一个字,于是我变得无比激动,比写作毫无头绪时还要激动,我开始不停地刷毫无任何内容的短视频,起身去喝水,然后坐上马桶到双腿发麻,后不得不回到我的书桌前坐下,开始慎重地敲下个字。
桌上的U盘还未插进电脑的USB接口,张展的日记本也还保持着警察递给我时的原貌,它们被一大一小两个透明密封资料袋密封着。该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了,现在轮到在键盘上敲下作品的个字——打开它们,并进入它们,通过它们到达另外一个人的整个世界。这就是我的预感。相比于日记本,我知道U盘里的照片才是关键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也部分地参与了这些照片的形成过程,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跟他合租在一起的时候,张展从未将他的照片慎重地作为完整作品给我看过,我也从未提过这种要求。回想起来,他多次跟我谈到过他所谓的“摄影理念”,作为交换,我也多次跟他谈过我的“写作理念”,这么一细想,我还从没有将我写过的任何一篇小说发给他看过。我们像两个理论家或者文学批评家那样谈论从未深入了解的“视角”“观念”等浮夸空洞的词语,有点儿“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哪怕是后来,有一段时间他带着我在街上四处晃荡,名义上是在为他寻找可供拍摄的素材,可惜的是我不善此道,我站在街上能看到的都是支离破碎的细节,就像我喜欢的一位作家讲过,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素材抽屉,相邻抽屉与抽屉里的素材很可能是完全不相干的,而作家的工作就是在他随机打开抽屉抽出素材的时候,有能力将它们剪切、拼装到一起,让它们看似形成一个不至于奇怪的整体。在写作者这里,对素材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时间基本上是毫无限制的。而拍摄者则不然,特别是街拍者,要借住某个打动自己的细节来构建一个整体画面,人群、鸟雀、车辆、光线这些画面里的素材都是会动的,这种创作既需要对细节和整体敏锐的洞察能力,又需要瞬间创作完成的能力,而后者是我欠缺的。有好几次,我看着张展按下拍摄键,而我顺着他镜头对着的方向看过去,那边什么也没有,都是常见的大城市景观,我看不出来有什么值得记录下来的。
我把U盘插进主机的接口,电脑桌面上多出来一个“Zhang zhan”的新文件夹,点开文件夹,一排排小的照片整齐排列着,
上面的一张照片文件名是“20190716037”。我按住鼠标往下拖动,整个文件夹有999张照片,后一张照片的文件名是“2014 0705001”。看来这些照片是直接从数码相机里面导出来的,连文件名也没改,拍摄的时间跨度在2014年7月5日到距离一个多月前的7月16日,后三位数是相机当天拍摄的顺序码。我从后一张点开,也就是这些照片里早的一张。粗略一看,这张照片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一条卖水果蔬菜的小街,细一看,我的嘴角就不自觉地泛出了笑,在画面的角落里有一个穿着棉质平角短裤的女人的后背,从女人的两腿之间伸出来一只完整的哈士奇的脑袋,它伸长舌头笑嘻嘻地看着镜头,好像是在说,“被我发现了吧,哈哈哈。”由于“借位”的关系,哈士奇的身子和腿完全被女人光着的大腿所遮挡,那个狗脑袋是浮在空中的。
照片我看了,也笑了,然后呢?创作者或者说张展拍下这张照片的时候是想要表达什么吗?还是仅仅觉得好玩儿?
第二张照片的光线昏暗,看得出来是在大清早拍的,看环境是在一个公园的僻静处,由于光线不足,照片里的树只剩下黑漆漆的剪影,不远处正好有一条光线充足的小道,小道旁边的树上挂着一条围满五颜六色彩灯的条幅——“追梦路上,青春飞扬”。仔细搜索我才在那些树木的剪影旁边看出来有一条长椅,椅子上是一个什么人趴着睡着了,一顶牛仔帽的轮廓从椅子的一端显现出来。我在心里为这张照片命名为“梦”,张展大概是想拍出在椅子上睡着的那个人的“梦”。
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我连厕所都没去,看着一张张这些名义上属于我的照片。我感觉得出来,坐在我附近的几个同事有些好奇我在干吗,警察寻上门来,但是又没把我带走,反正不是一件容易猜透的事吧。大概又觉得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这么贸然问我,会把双方都搞得很尴尬。到这个公司来半年,这是我过得清净的一个下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