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嘉靖六合县志

書城自編碼: 386822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南京市六合区档案馆 南京市六合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整理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8723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17.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HK$ 155.7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HK$ 110.9
真需求
《 真需求 》

售價:HK$ 110.9
阿勒泰的春天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HK$ 50.4
如见你
《 如见你 》

售價:HK$ 51.3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HK$ 67.0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HK$ 67.1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HK$ 62.7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4.7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HK$ 83.8
《身份、国家与记忆:西南经验》
+

HK$ 165.6
《人类文明的圣殿:北京(修订版)上、下册》
+

HK$ 104.3
《鸣沙丛书·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
+

HK$ 247.5
《成都传(阿来、谭继和、王笛联袂推荐)》
+

HK$ 192.0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两千年来始终主宰人类文明的世界十》
編輯推薦:
明代嘉靖朝以前六合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全面集中展示
內容簡介:
《嘉靖六合县志》是六合区现存早的官修志书,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该志叙事简雅,保存了六合县明代嘉靖之前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详细记述了明朝建国以后六合县的政治、经济、军事、特产、文化发展情况,为后人了解六合的建置、税赋、军事、艺文等提供了手资料,对研究六合及南京地区,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物产和史志编撰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该志进行点校,并以符合现代人阅读习惯的方式排版,方便读者进行查阅,以更好地发挥出优秀古代志书的教化和文化传承作用。
關於作者:
董邦政(1500-1579),明山东阳信人,时任六合县知县;黄绍文,明孝陵卫人,原志执笔人,曾任江西南安府学训导,升福建晋江县教谕;点校者刘荣喜先生是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民革南京市委员会第三、四届文史委员,政协六合区第二至五届委员,长期从事南京市(六合区域为主)古代地方史志、古籍文献、名人文集、非遗文化等重要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撰工作,具有较高国学造诣和古籍整理研究经验。
目錄
目录




[卷首]

六合县新志叙(明)王宗圣

六合县志凡例

六合县志图目


卷之一

天文志

星野

地理志

沿革

疆域

形胜

山川

城池

坊市

乡都

田土芦洲屯田附

水利

桥梁

关津

古迹


卷之二

人事志

户口

民业

风俗

土产

贡赋课程附

徭役

防卫

孳牧

惠政

古事

灾祥


卷之三

宫室志

公署

庙学社学附

祠祀

寺观


卷之四

秩官志

官制

职名


卷之五

人物志

岁贡援例附

乡贡

进士

杂途

忠贤

隐逸

文人

武功

旌表

仙释


卷之六

艺文志

制命

敕六合县城隍

敕义民胡瑛

敕镇守通州等处都指挥佥事陈逵

敕谕都指挥同知陈逵

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郑瑛并妻敕命

刑部湖广清吏司主事郑瑛父母敕命

浙江衢州府龙游县知县袁文纪并妻敕命

浙江衢州府龙游县知县袁文纪父母敕命

山东东昌府通判谢瑄并妻敕命

山东东昌府通判谢瑄父母敕命

蔚州左卫经历司经历詹寅并妻敕命

蔚州左卫经历司经历詹寅父母敕命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黄宏并妻敕命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黄宏父母敕命

太仆寺主簿厅主簿汪洋并妻敕命

太仆寺主簿厅主簿汪洋父母敕命

太常寺博士李杰并妻敕命

太常寺博士李杰父母敕命


卷之七

艺文志

文类

瓜步山碣南朝宋·鲍照

石帆铭南朝宋·鲍照

六合县题名续碑记宋·刘昌诗

重建吴大帝庙记元·张建宏

重建龙王庙碑元·倪元

六合县重修儒学碑记明·陈敬宗

六合县科第题名碑记明·庄昶

六合县儒学修造记明·倪谦

六合县玄真观重建殿阁法堂记明·吴节

六合县社学碑记明·木讷

贞晦先生记唐·吕温

盘城先生郭渊哀词明·宋濂

六合县志序明·庄昶

六合县志后序明·郑瑛

重修六合县学记明·王守仁

新修六合县记明·杨禠

重修冶浦桥记明·徐丙

新修六合县城隍庙碑记明·徐琦

六合县重修养济院记明·王光祖

六合何尹去思碑明·蓝渠

六合尹何君生祠碑记明·吕柟

遣蝗告城隍文明·茅宰

六合尹茅侯遗爱碑记明·林文俊

六合尹茅侯去思碑明·张裕

六合县重修浮桥碑记明·顾瑮

六合县重修儒学记明·顾应祥

附请文启明·郭襄

六合县新修梁塘铺记明·朱舜民

驱蝗文明·董邦政

谢文明·董邦政

学工讫告先圣文明·董邦政

学工讫奠土地文明·董邦政

驱疫文明·董邦政

谢文明·董邦政

祷雨告城隍文明·董邦政

谢文明·董邦政

壬子祷雨文明·董邦政

谢文明·董邦政

祭龙池文明·董邦政

江捷谢武安王文明·董邦政

禳火文明·董邦政

谢文明·董邦政

江防议明·董邦政



卷之八

艺文志

诗类

送赵明府赴长芦唐·李白

瓜步山唐·独孤及

芳草涧唐·韦应物

芳草涧唐·郏滂

塔山二首唐·郏滂

独山唐·郏滂

惜水湾唐·郏滂

龙池唐·郏滂

晋王城唐·郏滂

苻融城唐·郏滂

龙津桥唐·郏滂

永定岗唐·郏滂

冶浦桥唐·郏滂

滁河唐·郏滂

废清风亭唐·郏滂

废士林馆唐·郏滂

废如归馆唐·郏滂

城隍庙唐·郏滂

儒学旧基唐·郏滂

偃松唐·郏滂

冶浦桥宋·祖永

白龙池宋·沈大椿

长芦寺宋·刘攽

蜀冈宋·王安石

舟过长芦寺宋·王安石

蜀冈宋·秦少游

早渡长芦江宋·梅尧臣

游永定寺宋·丰稷

阻风入长芦宋·黄庭坚

见长芦夫禅师三首宋·苏轼

雪中失白马宋·仇博

长芦渡江往金陵元·张以宁

过六合即景元·张以宁

宿淮南长芦寺元·萨天锡

供祀次瓜埠明·周启

宿长芦寺明·张贲

和前韵明·谈俊

又和明·庄昶

六峰八景明·许安

又六峰八景明·张畴

又六峰八景明·董邦政

又六峰八景明·孙忱

游灵岩寺明·薛瑄

宿灵岩寺明·薛瑄

秋日灵岩道中明·薛瑄

灵岩明·庄昶

早行茶亭道中明·黄宏

同叶黄门游灵岩次韵二首明·黄宏

冬至玄真观习仪二首明·王弘

春日江上明·季维

江头哀黄少参明·季维

过梁塘铺吊黄少参明·王溱

春日郊游明·李杰

陪林约斋送客宿尊圣寺明·徐丙

九日灵岩望留都次约斋韵,时嘉靖纪元之前岁也
明·徐丙

茅茶川生祠次韵明·徐丙

谒茅公祠明·谢

游蛾眉山明·王大用

春日游三光寺明·王大用

陪檗谷王老先生游蛾眉明·张昂

游三光寺次韵明·张昂

夜宿瓜步山闻风雨有感明·张昂

晓过茶亭寺望金陵明·孙简

过尊圣寺明·孙简

两峰黎侯作奎璧楼成九日同登明·王镇

登灵岩过黄忠节公墓明·张健

晚过长芦寺闻钟声用定山韵明·郭襄

登奎璧楼明·徐梦熊

登奎璧楼明·何桂

过梁塘铺明·何桂

草塘明·郑洛

龙池明·郑洛

瓜埠阻雪柬董大尹明·卢勋

六合县新志后序明·董邦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前言

前言
刘荣喜
(一)
六合古称棠邑,自周灵王十三年(前559)即见诸史籍。位于长江之滨,据大江天险,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明代建都南京,六合的位置更加重要,正如《嘉靖六合县志》(下称“本书”)卷一《地理志》所说:“畿辅之邑,冲要之区,北枕屏、冶,南挹钟、定,大江环其左,滁水经其右,据山水之间,号佳丽地,而都城负扆之雄,允赖此以拱卫。”素有京畿之屏障、冀鲁之通道、军事之要地、江北之巨镇之称。
六合自从南宋嘉定年间知县刘昌诗编纂《六峰志》(即《嘉定六合县志》)以来,历史上有迹可查的官方编修县志共12部。现存有8部,是南京所有辖区中存世多全的。其中,流传下来早完整的就是《嘉靖六合县志》。该志《凡例》中说:“宋嘉定间县令刘昌诗所修,志板已劘灭,其本无传,近于藏书之家觅得写本,据其所载有可采者增入。”可见《六峰志》明嘉靖时尚存有版片,但无法复印和阅读,而钞本也已经很难见到。
本书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此时正是明代中后期。嘉靖帝即位之初,曾革除先朝蠹政,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同时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励精图治,朝政为之一新,社会经济蒸蒸日上。但到了中后期,嘉靖帝迷信方士,尊尚道教,日求长生,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不见朝臣,遂使严嵩等佞臣得以专权,而且滥用民力大肆营建,朝政日渐腐朽。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当时东南沿海倭寇横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严重扰乱了人民的生活,甚至动摇了本已飘摇的大明江山的根基。

(二)
本书主修者是时任六合县知县董邦政(1500—1579),他是山东阳信(今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人,字克平,号北山,别号剑谷山人。《民国阳信县志》卷五《人物志·宦迹》称董邦政“赋性慷慨,学兼文武”。通过本书中有关记载,我们看到,无论是在修学校、抚孤老、勘灾荒、兴水利等内政上,还是在练兵民、除倭盗、严江防等战事方面,董邦政都表现出“文事武备素兼”的才能。
嘉靖二十八年(1549)十二月十一日,董邦政由选贡监生被任命为六合县令。《明实录·世宗实录》中也曾提到董邦政,说他少年时读书非常勤奋,后被拔为贡生。当时的户部郎中魏学曾作《送监司董大人归序》,评价明朝以来,能以一介“贡士为邑令而超陟佥宪(佥都御史的简称,正四品)者,自公始。”这是明朝独一无二的事情,对其赞赏有加。
“时江寇充斥,公(指董邦政)造舟选士,俘馘无遗,复值倭乱,当事者交荐其才,超擢苏松(今江苏苏州、上海一带)海防道。”《民国阳信县志》卷五《人物志·宦迹·董邦政传》。作为应天府六合县的知县,明孝陵北大门的守护者,董邦政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奋不顾身,提兵力战,保全境土,捍卫生民”。 《长春园附集》下册《吏部等衙门题》。嘉靖三十一年(1552),长江上群盗蜂起,气焰十分嚣张。对六合境内的匪寇,董邦政采取了抚剿并重的策略,对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小农,采取招抚政策,对那些恶贯满盈的惯匪则坚决予以打击。

董邦政任职六合期间,除了组织民众打击长江匪寇外,还做了很多改善民生的事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集市商肆不断涌现,但集市办在什么地方,商肆店铺该怎样开设,这都得由州县衙门来解决。特别是交易的公平,更是需要官府来管理和引导。根据本书记载,鉴于“各市贸易之所,其斛斗秤尺大小不一,民缘为奸”,董邦政于嘉靖三十年(1551),在集市上设立“公平秤”,告谕所有参与贸易的人,以后一切交易以此为准。这样不仅减少了贸易纠纷,稳定了市场秩序,而且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统治的巩固。董邦政三年任期,成绩显著,皇帝超规格提拔他任新成立的抗倭机构苏松海防佥事,任命书中说,董邦政“性刚行洁,倜傥有为,而尤长于边务,盖名实素彰,而非侥幸于一旦者也”。 《长春园附集》下册《吏部等衙门题》。根据当时海防需要,政府不拘常格,破例予以任用,并“添注浙江按察司”,专管江浙地区的“剿寇”之事,驻守上海。

董邦政在理政之余,还勤于著述,将自己的从政理念整理出来,在驻防上海抗倭时,写成了《长春园集》,书中保留了大量与应天府一带江防、苏松上海地区的御倭战事、官员设置等方面有关资料。在六合任知县期间,他创作了《六峰政纪》一册,记述其在六合的管理方略。同时在他的主持下,修撰了这部现存早的《嘉靖六合县志》,保存了古代六合地区历史资料、风土人情,弥足珍贵。
真正具体负责这部县志编撰的是六合乡贤黄绍文和当时县学的庠生(即秀才)孙忱、谢锐、孙可久、徐楠等人。董邦政在《六合县新志后序》中明确说:“癸丑春,乡博黄君绍文,庠士孙忱、谢锐、孙可久、徐楠,躬相雠校,立例定则,远稽近述,越三月而志成。”可见董氏是挂名主编,真正执笔的是黄绍文等人。据《万历六合县志》记载,黄绍文,字道甫,孝陵卫人,是六合进士、“孤忠抗逆”而死于平乱的烈士黄宏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选贡,授江西南安府学训导,升福建晋江县教谕。他“学有本领,得于家传,修身践言,表里如一,博物洽闻,足备顾问,为文直追古作,黜浮靡,可以为式”。除了负责编写本志以外,还曾主编《嘉靖广德州志》《忠征录》等,可见是一位治学严谨、学问博雅的硕儒。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本志编撰的孙可久。他娴于诗赋,善于书法,精于古学,曾授浙江寿昌县学训导。他是明代六合大学者、著名历史学家孙国敉的祖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孙子孙国敉,重孙孙宗岱、孙汧如等均非常关心乡邦文献,曾参与了《顺治六合县志》和《康熙六合县志》的编撰,其祖孙三代对六合旧志的编写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

《嘉靖六合县志》全书8卷,分为天文志、地理志、人事志、宫室志、秩官志、人物志、艺文志7类,下分《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山川》《城池》《坊市》《乡都》《田土》《水利》《桥梁》《关津》《古迹》《户口》《民业》《风俗》《土产》《贡赋》《徭役》《防卫》《孳牧》《惠政》《古事》《灾祥》《公署》《庙学》《祠祀》《寺观》《官制》《职名》《岁贡》《乡贡》《进士》《杂途》《忠贤》《隐逸》《文人》《武功》《旌表》《仙释》《制命》《文类》《诗类》共43目。书首有图5幅,为《县境图》《县坊图》《县治图》《儒学图》《境内江图》,制图精良清晰,线条流畅,为我们勾勒出了六合县境和重要机构的概貌。本书《凡例》中说:“旧志止于成化十二年,至今又八十年,其事皆续之。”可见编者是在明《成化六合县志》的基础上增补其后80年间的资料编撰而成。
本书记言叙事,颇为简雅,保存了六合县明代嘉靖之前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详细记述了明代建国以后本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情况,为我们了解六合作为明代南京及其周边的建置、税赋、保卫等提供了手资料。如本书卷一《地理志·山川》中关于龙池的记载,书中写道:“龙池,在县南五里余,其水至清,深寻丈处犹察见细物,宜浣漂。有两岛似人伸臂,岛下渊邃莫测。旧传悬丝籰石投之,不能及底。有人泛舟池内,风涛骤起,以为有神龙居之,故以名池。池出鱼肥美,顷年听民承佃,采捕无时。近知县董邦政因前任知县邵漳令,里甲渔为养马费,乃即其意,定为法制,约岁春仲一举,非时及盗者罚,寓爱养于撙节。壬子二月自为文临祷,一网举百数十尾,尾重三四钧,小者亦不下二钧,士民异之。又八景其一,龙池举网,有诗,见《诗类》。”区区200字,为我们描述了龙池湖的地理位置、湖水情况、湖名来历、湖中物产、湖区管理、咏湖诗文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特别记载了嘉靖壬子年(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一次在龙池捕鱼的奇迹,曾出现一网捕到90—120斤(三四钧)的大鱼百十条,可见当时龙池在严格管理之下,渔产丰富异常。
又如卷二《人事志·防卫》记载:“城市及各乡村排门以十家为一甲,甲有长,十甲为一保,保有长,互相觉察,各备器械。遇有警,则甲长鸣锣以聚各户,保长放铳以聚,各甲协力剿捕,获贼者有赏,不至者有罪。”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的社区联防制度,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六合就有非常详细缜密的布置和实施,为当时打击地方盗寇、长江海盗等起到了很大作用。甚至到了清中后期,太平军攻打南京时,民间流传“纸糊的金陵(一作扬州),铁打的六合”,这种优秀的保甲联防制度在六合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渊源。
《嘉靖六合县志》“三月而成”,编写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乃历代六合修志之。由于嘉靖之前的县志散失,我们无法比较《嘉靖志》在前志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东西,有多少创新。而根据《凡例》可知,《嘉靖六合县志》是承接《成化六合县志》,增补其后80年的资料而成,故《凡例》说:“兹特据《成化志》及考《十七史》并先哲文籍中有相关者采辑之。”
这里有一个让人疑惑的事情,就是《嘉靖六合县志》中只字未提《成化六合县志》与《嘉靖六合县志》之间的《正德六合县志》,甚至《正德六合县志》的序或跋文一篇也没有见于《嘉靖六合县志》中。《万历六合县志》明确记载,《正德六合县志》修于正德十六年(1521),由“本县知县林幹聘训导帅子卓、庠生郑泰、徐禄修”,说明《正德六合县志》肯定是修撰过的,那么为什么距离其编撰时间较近的《嘉靖六合县志》却没有提及呢?仔细考证一下,我们发现,正德十六年,正是明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去世的年份,也许人们在举国悲哀中,无暇顾及修志之事,导致《正德六合县志》半途而废,修而未成,或成而未版,导致后世无传?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嘉靖六合县志》以前的县志,包括《成化六合县志》均已散失,我们只能从前志的序跋中了解一点其编撰的体例,现存早的是本书收录的《成化六合县志》中的庄昶序和郑瑛后序。郑瑛在《后序》中说:“取而观之,则予一邑之山川、疆域、物产、宫室,皆宛然在目,庶少寄卧游之意。而凡风俗之媺,治化之隆,典章文物之盛,人物宦迹之实,后之人或有考焉,亦可无文献不足征之叹。”可见《成化六合县志》中已经有山川、疆域、物产、宫室、风俗、人物、宦迹、诗文等类目,而《嘉靖六合县志》对此又进行了补充和增加,本志《凡例》指出:“旧志分类未备,如民业、徭役、防卫、古迹、古事、灾祥、官制、职官、杂途之类,今皆增入,其有分类者,事亦阙略,今有考者,亦增之。”使得本书体例更加合理,内容更加丰富。
对许多历史记载的疑问,编者通过按语的形式进行了考证和说明,体现了作者求实求真的治学态度。如卷一《地理志》“山川”记载:“牛头山。……《成化志》载:《嘉定志》云‘俗传山有铁牛母子在上,昔日其子冲开河道,九湾九曲,是为滁河。按:此似涉不经,姑传疑焉。”“蜀冈。……旧传地脉通蜀土,上有蜀井,或云产茶味如蒙顶,故名,见《维扬志》。按:县去蜀数千里,山川隔越,何缘通脉于此,后说近是。”按语中对“铁牛”“地脉”的民间传说采取了怀疑的态度,可见编者的唯物史观,保留这段文字体现作者对民间传说的尊重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意识,实在难能可贵。又如卷一《地理志》“关津”条后说:“按:《成化志》所载渡口多出于宋《嘉定志》,世代辽远,古今异名,漫无可考。所谓新渡口疑即今姜家渡,华家渡疑即今独山渡,宣化渡疑即今浦口宣化江,皆因地与里而知之也。余阙以俟。”对过去的记载一方面照录存史之外,一方面对一些地标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利于后人的田野考察。
编者对当时的施政多有议论和评说。如卷二《人事志·徭役》文后按语说:“夫役旧皆出于里甲,嘉靖八年知县何宏因本县地当冲要,乡民疲于奔命,而城市多商贾,乃即市廛,量其室庐,编充夫役,以苏里甲,此亦便民。但顷者北河淤塞,士大夫往来者悉由六合,迎送之繁倍于往昔,况居民迁徙不常,逐末者无厚利,民日益困。议者以为江浦虽要冲,不若六合四通八达之道,本县乃协济夫银五十两,江淮驿馆夫三名,除革以助夫役,实今日通变宜民之急务也。”对当时夫役的编充、上级官员接送招待费的摊派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卷二《人事志·防卫·保甲》条中说:“此法嘉靖三十一年知县董邦政奉上司明文建立,着实行之,果获奸盗,于地方有益。”编者对当时的保甲防卫制度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通过这些议论能引起后世当政者的重视或推广,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政治、经济制度利弊状况的一手资料。

(四)

《嘉靖六合县志》是现存早的六合地方志,这对我们研究六合地方,以及南京地区,甚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文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物产、史志编撰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志保存了明代嘉靖年间打击长江盗贼的重要资料。六合县属于“留都三辅”之一,居南北水陆要冲,军民错杂,士商同处,自嘉靖中期以来,由于江寇屡次侵扰,加上当局治理失策,竟成为“号难治”之地。本志中收录了董邦政的《江防议》二十条,提出了他整饬长江防务的具体措施,其中很多建议或切中时弊,或成效显著。如“革月卯”,当时统领南京守卫驻扎瓜埠的巡检司的巡检官,每个月二十九日司吏都要离司去南京应“月卯”,其具体行程为:“三十日应巡视衙门卯,初一日应内外府厂卯、应天府换循环卯,初二日应操江都察院卯、临淮侯卯,初三日南京闲住,初四日应户部大堂及云南司卯、此日户部不坐,初五日始得应卯而归,至三十日又离司赴京如前,至十九日始回。”(董邦政《江防议》)如此循环,20天在外巡视应卯,10天在巡检司中办公。每月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于应付巡视各级各类衙门的差使,这就势必造成在这段时间内无人带兵的现象。明代后期,由于社会动乱、倭寇来犯,江防任务日益繁重,县令董邦政发现,巡检司的官员和司吏“一月之间,不急之务,先占半月,官既不在,何人率兵防御”?大部分时间忙于应卯,倘若发生战事,后果不堪设想。弊端明显,于是提出裁汰应卯制度。又如“清洲户”,将散居于六合境内长江下游各沙洲上的居民集中起来,按宗族、年龄、性别编造一册,交县衙备案,再从中选出“洲长”一名,遇有寇警,责令洲长“率众救援”,平时在月初到县衙“应卯”,这样大大遏止了沙寇流窜作案的势头承载,《长春园集》抄本和明代上海地区御倭事迹考略[J],史林1996(3):154—165.。另外在卷二《人事志·防卫》中详细记述了六合为了加强江防所进行的人员配置、设备添置和防守策略等方面的措施等。
本志收录了古今大家吟咏六合的大量诗文,为我们今天六合的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如唐代郏滂的六合怀古诗,原有50首,其文学价值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对于保存地方史迹却是难得的资料,宋代《嘉定六合县志》收录多,后代如明《成化六合县志》“所载仅数首耳”,《嘉靖六合县志》根据前代县志的记载尽量收录,共有20首,为郏滂怀古诗的保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今人《全唐诗补编》亦据《嘉靖志》予以编入,其功至伟。梁塘铺是六合与江浦之间的一个重要的驿站,位置相当于今天南京江北新区南化集团公司北厂门一带,历代记述很少,但是在明嘉靖时期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关隘,董邦政对它进行了扩建整修,成为六合重要的景观,时人留下了很多诗文,如朱舜民《六合县新修梁塘铺记》,何桂的《过梁塘铺》和王溱的《过梁塘铺吊黄少参》等。特别是《六峰八景》组诗,本志中收诗共四组,分别是六合县儒学教谕钱塘人许安、儒学教谕天台人张畴、六合知县海岱人董邦政和六合县庠生孙忱所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合“龙津待渡、瓜步观潮、灵岩积雪、定山出云、冶浦归帆、龙池举网、草塘春色、长芦晚钟”八景进行了吟诵,为人们探寻它们所包含的历史遗迹、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等内涵,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如龙津桥边滁河奔涌,楼台笛音,绿杨红叶,再现了当时的风景;瓜步山边长江潮涌,张果传说,风帆曙色,给人无限的遐思;灵岩山上积雪凝华,半山梵音,烟云游僧,别有一番情趣;定山更有六峰环合,红日出云,苍龙舒卷,实乃天造神化美景;冶浦河边廊桥连绵,归帆樯影,欸乃渔歌,确是触动诗情的一幕;龙池湖上鱼游水面,龙潜水底,渔歌举网,现实与传说交织,更使人诗意飞动;长芦寺的达摩传说,一苇渡江,禅宫梵音,将游人带进千年古刹;六合西门的草塘,曾是一望无际的绿荫,也是时人踏青寻幽的去处,虽然现在那儿已经是高楼林立,但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上那儿曾是怎样的世界。后来万历年间的六合知县从化人刘格、临海人李箴、吴平人张启宗,六合人杨郡和清代雍正时期的六合县令苏作睿均有同题作品。到了清康熙时期“八景”被扩充为“十景”,乾隆时更有增加形成“六合十二景”,可见嘉靖期间所确立的“六峰八景”对后世的影响。
本志为历代六合县志的整理校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历代县志的修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后出的县志一般都保留部分前志的内容,这为相互校勘整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嘉靖六合县志》刊刻时间早,版本保存完好,为之后的明《万历六合县志》和清代的多部县志提供了重要的校勘依据。特别是《万历六合县志》由于版本状况较差,字迹漫漶,自初刊后近450年间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校勘整理,通过对两志互校,我们可以基本完成《万历六合县志》的校勘,使《万历六合县志》能相对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但是,《嘉靖六合县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书中大量记述了嘉靖年间,特别是董邦政从政的两三年来的资料,但是嘉靖之前的资料虽有保留,但相对比较单薄,甚至离嘉靖时间很近的弘治、正德年间的文献收录也极少,而书中对当时的县令董邦政的政绩却是不厌其烦的大写特写,书中提及“董邦政”的名字达80余次,大有阿谀之嫌。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取舍失当、误写误刻和校对不慎等有失严谨的地方,如唐代李白的《送赵明府赴长芦》诗,全诗六联12句,编者截取其中四、五两联,使得原诗诗意顿失。又如宋代梅尧臣的《早渡长芦江》诗,书中署名“失氏名”,沿袭旧志之缺,没有进一步考证,而其后20年编写的《万历六合县志》则补署了作者;再如明代庄昶的《六合县科第题名碑记》中多处文字与作者文集《定山集》有出入。但是瑕不掩瑜,这些小的差错并不影响《嘉靖六合县志》的价值。

(五)
《嘉靖六合县志》初刻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由于原刻年代久远,存世十分罕见。据载,目前台湾、天一阁藏有初刻本,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有胶卷,日本东洋文库有晒印本张英聘:《明代南直隶方志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84页。。目前大陆保存完整、字迹清晰的初刻本只有天一阁藏本。1990年上海书店曾影印出版了《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其中第7册收录有本书。序跋均为手写影刻,每版7行,每行12字;正文每版9行,大字每行18字,小字每行双排,每排17字,共591页,首尾完整,全书10万字左右。2013年,南京传媒出版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了大型南京文献丛书《金陵全书》,其中“甲编方志类县志”第23册也影印收录了本书,底本亦为范氏天一阁藏本,原大影印,图像清晰,书首有《提要》。

1966年,六合县档案馆曾钢板刻写油印过一次,底本据说是根据国家图书馆保存的、由郭沫若从日本带回的胶卷,六合县档案馆中有此胶卷的照片版。这次刻印仿照原书版式,但是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前后,刻写、辨识、校对不精,鲁鱼亥豕,讹舛很多,资料价值大打折扣。但这是此书自初版后次整理再版,作为今人阅读,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油印数量极少,传播不广。
虽然影印本能够完整保存古籍原本的信息,对于保存、传播历史文献有很大贡献,但是影印本不太符合现代普通读者的阅读习惯,查阅起来非常困难。为了研究学习,方便使用,六合区档案馆启动了六合旧志的简体横排、标点校注整理工作,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套全新的清晰完整、校勘精良的六合古县志展现在大家面前,为今后建立一个我区方志数据库,做基础性的工作,这样,研究六合区人文历史的学者们检索、查阅起来就更加便捷了。

(六)

本次整理以天一阁藏明代嘉靖三十二年初刻本《嘉靖六合县志》为底本。参校了嘉靖之后的历代《六合县志》和本书艺文志所收作者的诗文集,或收录作者诗文的总集和选集,使内容更加完善精详。
本书底本为繁体竖排,今改为简体横排,并对全文进行标点、分段,以便今人阅读。
本次整理难免有误读、误点之处,深祈方家指正。

六合县志卷之一

致仕教谕邑人黄绍文纂修
生员孙忱谢锐孙可久徐楠考索

天文志

星野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古志载,六合属星纪,或谓吴越南,而星纪北,牛女北也。而谓之扬州,则志若可疑。惟唐僧一行谓“悬象在天,其本在地,星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系方隅,其占测以山河为限,而不主中国”,真一定之论。然地有星野,而郎官则上应列宿,天人之际有感应之机。司兹土者,仰察天象,审灾祥,修德政,则吉星恒见矣。作星野志。
《周礼·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郑康成注云:“星土,星所主土也。十二次之分。星纪,吴越也。”吴澄曰:“星纪,扬州之星土也。”
前汉《天文志》云:“牵牛婺女,扬州南斗之度。”

前汉《地理志》云:“吴地斗分野,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淮南,皆吴地。”
后汉《郡国志》注:“《帝王世纪》曰:黄帝受命,始作舟车,以济不通,乃推分星次,以定律度。自斗十一度至婺七度,一名须女,曰星纪之次,于辰在丑,谓之赤奋若,于律为黄钟,斗建在子,今吴越分野。”

晋《天文志》:“自南斗十一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之分野。”
隋《地理志》云:“扬州于《禹贡》为淮海之地,在《天官》自斗十二度至须女七度为星纪,吴越得其分野。”
《唐志》唐志:即《新唐书·天文志》。云:“扬、楚、滁、和、庐、寿、舒,为星纪分。”又云:“南斗在云汉下流,当淮海间,为吴分。”

《国朝清类分野书》《国朝清类分野书》:即明初刘基撰《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以六合为斗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